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A°Curtain 私念26 页 213 KB下载文档
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当前文档共2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邹政办发〔2022〕5号)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邹政办发〔2022〕5 号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 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 年 7 月 14 日 (此件公开发布) 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遏制慢性病发病率 逐步升高势头,建立健全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根据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 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2019 年版)〉的通知》(鲁卫疾控 字〔2019〕10 号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 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培育适合我市的慢性 病综合防控模式, 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 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 有效控制慢性病负担增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一)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出台适合我 市的慢性病防控政策和相关制度,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 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 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膳食营养、健身场 所设施建设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二)强化环境支持。将示范区建设与卫生城市、文明城市 建设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紧密结合,全方位构建 12 类健康支持 性环境。健康社区覆盖率达到 40%以上;健康单位、学校、食堂、 餐厅/酒店每类达到 10 个以上;健康步道、小屋每类建设数量达 到 3 个以上;健康主题公园、一条街、超市、社团每类建设数量 达到 2 个以上;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活动的社区占辖区总社区的 30%以上。 (三)促进全民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形成。引导我市居 民树立正确健康观,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强化个人 健康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 活方式行动为载体,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充分调动社 会力量,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四)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 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向全市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慢性 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 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以癌症、高血压、糖尿 病等为突破口,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 推进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家 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五)坚持突出特色创新。深挖儒家文化养生内涵,发挥中 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上的特色优势, 打造我市慢性病健康教育特色, 探索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市政府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协作联动、绩效管理和联络员会议制 度,定期交流信息,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将慢性病防 控融入各部门政策,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开展对示范区 建设工作的联合督导,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 (二)实施“健康细胞工程”,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深入开展全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发展基层健康指导员。建 设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超市、主题公园、 步道、社团、小屋、健康街区(一条街)等 12 类健康支持性环 境。有条件的社区和公共场所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提供血压、 体重、腰围等健康指标简易测量服务。 (三)促进全民健身。推动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条件 的公共体育场地、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鼓励向社会开放, 建设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操、 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计划;依托医疗卫 生机构推广运动处方,开展肥胖、超重干预,促进体医融合。 (四)普及健康教育。在全市进行慢性病防控公益宣传,传 播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信息;在各 社区设立健康教育活动室,向居民提供慢性病防控科普读物;在 学校、幼儿园开展营养均衡、健康体重、口腔保健、视力保护等 健康教育;在全社会开展烟草危害控制;推广健康自我管理;推 动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实现慢性病管理信息化;健全慢性病医疗 保障;推动医养结合。 (五)推动工作创新与经验推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要结 合我市文化、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鼓励政策、机制创新, 开展具有我市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推广慢性病防控 工作模式经验做法。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2 年 7 月) 召开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启动会议,动员部署各 项工作任务。 (二)实施建设阶段(2022 年 8 月) 各责任单位按照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建设活动;示范区建设 办公室对各责任单位进行检查考核,通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限 期整改、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和省级要求。 (三)迎查阶段(2022 年 9 月) 省级对我市慢病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现场验收。 (四)长效实施阶段 巩固示范区建设成果, 根据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要点, 进一步拓展工作内涵,形成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新常态。 五、责任分工 (一)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 将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重大决策推进内容,定期通报 工作进展。 (二)市发展改革局 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测评中心 将示范区建设内容纳入各相关部门、镇街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四)市财政局 负责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经费保障,将慢性病 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决算管理。 (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负责健康单位的组织建设,配合建设办公室对健康单位开展 督导检查,材料汇总上报。 (六)市教育体育局 负责健康学校的建设,对健康学校开展督导检查,材料汇总 上报;建设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居民健身设施完好,提高人均 体育场地面积;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 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 计划;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 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七)市总工会 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活动和健康查体。 (八)市卫生健康局 负责健康小屋的建设,汇总上报建设材料;开展三减控三高 专项行动;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 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深入开展禁 烟、控烟宣传活动;实现慢性病的全程管理;做好慢性病防控工 作的监测评估。 (九)市市场监管局 负责健康餐厅(食堂)的建设,材料上报;指导餐饮单位、 商超推广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 的宣传和使用。 (十)市商务局 督促大型商场、超市等单位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形式播 放慢性病防控宣传和健康教育内容;负责大型健康超市的建设。 (十一)市民政局 负责健康社团的建设,材料上报;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 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十二)市妇联 牵头负责健康家庭的建设,材料上报。 (十三)市综合执法局 负责健康主题公园建设,材料上报。 (十四)市医保局 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 保障。 (十五)公安局 提供每年分年龄组、分性别人口数据。 (十六)市统计局 提供每年统计年鉴。 (十七)市文化和旅游局 指导本部门单位做好慢病健康知识宣传。 (十八)市融媒体中心 开设健康教育栏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防制宣传和健康 教育。全年至少开展 6 次内容覆盖“三减三健”方面的宣传。 (十九)市交通运输局 利用汽车站设立的电子屏幕播放慢病防制宣传知识和健康 教育内容。 (二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负责辖区内健康社区、步道、一条街的建设,制定本辖区建 设方案的制定和工作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 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 人为成员,负责建设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 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实 行一把手负责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落实做好各项工作 任务.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实施方案的内容制 定慢性病防控相关措施,按照单位工作职责的要求,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建立联络员制度。 (三)严格建设标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严格按照示范区建 设考核标准指导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各部门要按照目标任务分 解表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相关工作,及时将相关资料 (包括方案、计划、文件、简报信息、会议纪要、统计数据表、 图片等)整理归档。 (四)加强督导与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监督各部门严 格按照《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落实各项 工作。各责任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 (五) 加大责任追究。对影响国家和省级慢病示范区复审 工作行为的进行责任追究,坚持“三项责任制”原则:党政“一 把手”负责制、属地管理责任制、责任单位负责制。市政府将对 工作不力,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附件:1.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2022 版) 附件 1 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建文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布方锋 副市长 成 员:邢凡文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刘 冰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秦 华 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主任 韩召良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测评中心主任 王 勇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梁富华 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孔祥泉 市公安局副局长 王 兴 市民政局局长 张 亮 市财政局局长 王晓东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广兵 市商务局局长 高 胜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孟宪忠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 秦仕儒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李永鸿 市综合执法局局长 孙传峰 市统计局局长 王 冲 市医保局局长 步士锋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局长 赵 波 市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 王振前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赵 锋 市总工会主席 邵贞华 市妇联主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局,孟宪忠兼 任办公室主任,王振前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工作规划与 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本辖区本部门慢性病防控相关公共卫 生政策制定;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促进全民健康知识普及 和行为形成;突出特色创新,探索我市慢性病防控策略长效管理 模式;按照国家和山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落 实各项工作措施。 附件 2 邹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2022 版)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1.辖区政府成立示范区建设 领导小组,明确并落实部门 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 沟通制度 2.辖区政府将慢性病防控工 作纳入当地政府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 一、政策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涉及部门 (1)成立辖区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各部门职责,2 分; 其余 0 分。 (2)设立示范区建设工作办公室,1 分;其余 0 分。 5 (3)每年召开 1 次及以上领导小组工作会议,1 分;其余 0 分。 市政府办公室 市卫生健康局 (4)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召开联络员会议,1 分;其余 0 分 (1)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 分;其余 0 分。 (2)政府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 分;其余 0 分 3 市政府办公室 市发展改革局 (一)发挥政府 3. 主导作用,建立 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 发展 多部门协作联 策规章制度,有烟草控制、抽查 5 个部门制定落实相关健康政策情况。 (60 分) 动机制(18 分)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1)凡制定并落实,每个部门得 1 分,满分 5 分。 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 (2)制定但没有落实,每个部门得 0.5 分 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 5 各成员部门 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 (1)辖区政府主导每年组织 2 次由 5 个及以上部门参与的联合督导,每次得 1 分; 4.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建 低于 5 个部门参与得 0.5 分。对于在政府主导下采用第三方督导的,每年组织 2 次, 1 立工作督导制度,开展示范 每次得 分。 5 2)督导内容主要包括部门合作建立的信息沟通共享、激励问责、质量控制等 3 个 ( 区建设的多部门联合督导 基本运行机制情况,每个机制分值为 1 分 市政府办公室 市卫生健康局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1.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 (1)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决算管理,各 2 分,共 4 分。 (二)保障慢性 政府年度预算、决算管理 (2)经费预算执行率 100%,1 分;其余 0 分 病防控经费(10 2.辖区政府按规划、计划提 分) 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 费,专款专用 1.辖区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实 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相 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 (三)建立有效 发展 (2)慢性病防控经费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2 分;其余 0 分 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参 与度和满意度 涉及部门 5 市财政局 5 市财政局 工作,2 分;其余 0 分。 (2)抽查 5 个部门执行情况,发现 2 个及以上部门没有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者 2 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测 评中心 不得分 2.辖区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实 3.采用多种形式获取群众对 (60 分) 分值 (1)辖区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目标 抽取 5 个相关部门职能科室,询问相关职责知晓与执行情况。部门履职合格的覆盖 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部 评价机制 (11 分) 率达 100%,5 分 门绩效考核,落实问责制 的绩效管理及 一、政策 (1)辖区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3 分;其余 0 分。 权重 采用多种形式获取群众对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形成相关评价 报告,4 分 1.辖区政府定期发布慢性病 (1)辖区政府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3 分;其余 0 分。 (四)辖区政府 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 (2)报告主要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2 分;其余 0 分 5 4 5 市政府办公室 市卫生健康局 市卫生健康局 市政府办公室 市卫生健康局 定期发布慢性 (1)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5 年下降≥10%,8 分;5%-10%,3 分,其余 0 分。 病及社会影响 因素状况报告 2. (21 分) 辖区居民健康状况优于全 国平均水平 (2)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降至 205.1/10 万及以下,4 分;205.1-209.7/10 万,2 分;高于 209.7/10 万不得分。 (3)70 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降至 9.0/10 万及以下,4 分;高 于 9.0/10 万不得分 16 市卫生健康局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权重 (1)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30%,1 分; 30%以下 0 分。 健康社区:各镇政府、街 /酒店每类不少于 5 个,每类 1 分;每少 1 个扣 0.5 (2)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餐厅 道办事处 1.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健康社 分。 区、单位、学校、食堂、餐 (3)现场调研发现每类中有 1 个不达标,该类不得分。 健康学校:市教育体育局 5 厅/酒店建设,数量逐年增加 复审:健康社区覆盖率逐年增加 5%或达到 40%及以上,1 分。 健康餐饮:市市场监管局 健康单位:市委市直机关 (一)构建全方 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每年增加 2 个或每类达到 10 个及以上,每类 1 分, 工委 位健康支持性 每年增加未达标者该类不得分;开展健康家庭的社区占总社区的 30%以上 健康家庭:市妇联 环境(9 分) 2.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健康主 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 街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 二、环境 设,数量逐年增加 支持 (35 分) 涉及部门 分值 (二)为群众提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 供方便、可及的 卫生院设置自助式健康检 自助式健康检 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 测服务(4 分) 导 健康步道、街区:各镇政 (1)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街区、超市、社团等,每建设 1 类,1 分,满分 4 府、街道办事处 分。 (2)现场评估发现 1 个不达标,该类不得分。 4 复审:健康步道、小屋等数量逐年有增加或每类建设数量达到 3 个,每类 2 分,满 健康小屋:市卫生健康局 健康公园:市综合执法局 超市:市商务局 分 4 分,未达标者该类不得分 健康社团:市民政局 (1)设置健康检测点的机构覆盖率达 100%,1 分;其他 0 分。 (2)检测结果进入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利用。1 分 4 市卫生健康局 2 市教育体育局 (3)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机构比例≥50%,2 分;30-50%,1 分; 30%以下 0 分 (三)开展全民 健身运动,普及 公共体育设施, 1.社区建设 15 分钟健身圈,(1)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1 分;其余 0 分。 提高经常参加 居民健身设施完好,提高人 (2)设备完好 100%,0.5 分;其余 0 分。 体育锻炼人口 均体育场地面积 比例 (11 分) (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2 平米,0.5 分;其余 0 分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涉及部门 2.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 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 (1)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 100%,1 分;其余 0 分。 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 (2)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30%,1 分;30%以下 0 分 2 市教育体育局 (三)开展全民 居民开放 健身运动,普及 公共体育设施, 3.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 间健身活动,组织符合单位 提高经常参加 特点的健身和竞赛活动 体育锻炼人口 比例 (11 分) 4.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 计划 5.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 二、环境 口比例 支持 1.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工作 (35 分) 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 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2.禁止烟草广告 (四)开展烟草 控制,降低人群 (1)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80%,1 分;80%以下 0 分。 (2)每年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至少 1 次健身竞赛活动,1 分;未开展不得分 以下,0 分。 群吸烟率 市总工会 2 市教育体育局 3 市教育体育局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50%,1 分;50%以下,0 分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3 分;35-40%,2 分;35%以下 0 分 辖区 100%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设置禁止吸烟警语 和标识,2 分;95-100%,1 分;95%以下 0 分。抽查发现 1 个单位不合格,不得分 辖区未发现烟草广告,1 分;其余 0 分 (2)抽查发现 1 个单位不合格,不得分 4.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 吸烟率(11 分) (1)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的医疗机构覆盖率≥80%,1 分;80%以下 0 分。 短戒烟服务培训并提供简 (2)提供简短戒烟服务的医疗机构覆盖率 100%,1 分;100%以下 0 分 短戒烟服务 5. 降低辖区 15 岁及以上人 市教育体育局 (1)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的比例达到 100%,1 分;100% 3.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 (1)覆盖率均达 100%,2 分;100%以下 0 分。 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 2 2 1 2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各部门 市市场监管局 市卫生健康局 市教育体育局 2 市卫生健康局 4 市卫生健康局 15 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低于 20%,4 分;20%-25%,2 分;≥25%不得分。 复审: 15 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逐年下降, 5 年降低 10% 以上, 4 分; 5 年降低 5%-10%,2 分,其余不得分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1.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主题日 (一)开展专题 (周)主题宣传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1 分;其余 0 分。 (2)开展全民营养周、中国减盐周、世界爱牙日、世界骨质疏松日等“三减三健” 2 相关内容的专项宣传,1 分;其余 0 分 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 (1)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宣传方式,1 分;其余 0 分。 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日常宣 (2)宣传内容覆盖“三减三健”各个方面,1 分;其余 0 分。 传 市卫生健康局 市教育体育局 市综合执法局 宣传 (5 分) 涉及部门 3 (3)全年至少 6 次,1 分;其余 0 分 市卫生健康局 市融媒体中心 (1)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1 分。 (2)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 3%及以上,各 1 分,共 2 分。 复审: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 5 年下降 15%以上,各 1 分,共 2 分;10%-15%,各 三、“三减 1.适宜技术与工具的推广与 0.5 分,共 1 分;其余 0 分。 三健”专项 评价 行动 (3)辖区内儿童窝沟封闭服务覆盖率≥60%,3 分;60%以下 0 分。 市市场监管局 11 辖区 12 岁儿童患龋率<25%,3 分;其余 0 分。 (20 分) 市教育体育局 市卫生健康局 市融媒体中心 (4)将骨密度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逐年提高 50 岁及以上人群骨密度检测率,2 分; (二)开展专项 其余 0 分 活动 (15 分) 2.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能力 建设 (1)在健康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中至少有 1 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1 分;其余 0 分。 复审:每年至少招募并培训 5 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1 分,其余 0 分。 2 (2)每年举办或者组织参加“三减三健”相关培训至少一次,1 分;其余 0 分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市卫生健康局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3.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五 (1)覆盖家庭、社区、学校、单位、医院等五类场所, 1 分。 进活动 (2)每年至少开展 2 项特色现场活动,1 分;其余 0 分 市教育体育局 2 市妇联 市卫生健康局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涉及部门 1.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 (1)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4 分;其余 0 体系和分工明确、上下联动 分。 (一)建立防治 的工作机制 结合、 分工协作、 8 市卫生健康局 7 市卫生健康局 5 市卫生健康局 4 市卫生健康局 6 市卫生健康局 (2)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4 分;其余 0 分 优势互补、上下 联动的慢性病 2. 综合防治体系 (15 分) 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 互通等工作机制,推进慢性 病防、治、管的整合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 四、体系 性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能 整合 力建设 (1)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督导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2 分;其余 0 分。 (2)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3 分;其余 0 分。 (3)疾控机构、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口支援,建立有效的合 作关系,2 分;其余 0 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组织本单位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不少于 2 次,5 分;1 次,2 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30 分) (1)二级及以上医院每年组织本单位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专 2.提升二级以上医院公共卫 业培训不少于 2 次,2 分;1 次,1 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二)加强慢性 生专业人员能力 病防控队伍建 (2)二级及以上医院每年组织对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专业培训不少于 2 次,2 分;1 次,1 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设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接受上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专业技术培训不少于 2 次, (15 分)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 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 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 2 分;1 次,1 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接受上级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专业技术培训不少于 2 次, 2 分;1 次,1 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组织对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的培训不少 于 2 次,2 分;1 次,1 分;未接受培训不得分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定期 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 养知识和技能 2.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一)通过多种 渠道积极开展 慢性病防治全 与健康促进活动,扩大传播慢 性病防治和慢病健康素养知 识和技能的范围 赋分标准 涉及部门 (1)当地社会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每月不 少于 2 次,0.5 分;其余 0 分。 (2)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0.5 分; 1 市融媒体中心 市卫生健康局 其余 0 分 辖区每年至少开展 6 次围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 界卒中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慢阻肺日等慢性病防治主题宣传日的形式多样的 市卫生健康局 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每次 0.5 分,共 3 分;其余 0 分 市教育体育局 市融媒体中心 (2)健康教育课包括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心理健康、伤害 (6 分) 预防(溺水、烧烫伤)等内容,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6 学时,0.5 分;低于 6 五、健康教 3.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 学时 0 分。 康行为方式教育 促进 分值 (1)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 100%,0.5 分;其余 0 分。 民健康教育 育与健康 权重 (3)寄宿制中小学校或 600 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 2 市教育体育局 人员、600 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0 分) 的比例达到 70%,0.5 分;其余 0 分。 (4)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 80%,0.5 分;其余 0 分 1.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 (二)提高居民 知识知晓率 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70%,5 分;60-70%,2 分;60%以下 0 分 5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4 分;20-25%,2 分;20%以下不得分 4 市卫生健康局 市融媒体中心 重点慢性病核 心知识知晓率 和居民健康素 养水平 (9 分) 2.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市卫生健康局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1.辖区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 五、健康教 育与健康 促进 (20 分) (三)发挥社会 团体和群众组 织在慢性病防 控中的积极作 用(5 分) 2.每年至少开展 1 次由社会 团体组织和参与的集体性 健身活动 3.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 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 动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1)有 5 个及以上的群众健身团体,0.5 分;其余 0 分。 (2)配有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0.5 分;其余 0 分 定期开展由社会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承担参与并积极支持的健身活动,每年≥1 次, 1 分;其余 0 分 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的社区覆盖率≥50%,3 分;40-50%,2 分;40%以 下 0 分。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或每年参加人数不变者分数减半 1 1 3 (1)学生健康体检率≥90%,2 分;80-90%,1 分;80%以下 0 分。 (一)规范健康 体检,开展高危 六、慢性病 全程管理 (70 分) 和健康指导 市教育体育局 市教育体育局 市民政局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开展学生、老年人等重点 复审:学校对学生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覆盖率≥50%,2 分。 人群和职工定期健康体检 (2)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0%,2 分;80-90%,1 分;80%以下 0 分。 涉及部门 7 (3)每 2 年 1 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工数超过 50 人的企业的 覆盖率≥50%,3 分;40-50%,2 分;40%以下 0 分 市卫生健康局 市教育体育局 市总工会 人群筛查与干 预,加强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 等重大慢性病 的早期发现与 管理(17 分) (1)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达到 100%,2 分;其余 0 分。 (2)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 2.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 和早期诊断,每 1 项 1 分,满分 4 分。 早期发现诊治患者,及时纳 (3)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 4 种技术并提供服务的社 10 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70%,2 分;50-70%,1 分;50%以下 0 分。 (4)提高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 100%,1 分,其余 0 分;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30%,1 分,其余 0 分 市卫生健康局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1 分;其余 0 分。 1.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2)落实并开展高血压与糖尿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 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 诊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50%,2 分;其余 0 分。 病分级诊疗服务 (3)依托信息平台实现分级诊疗,2 分;其余 0 分 权重 分值 5 涉及部门 市卫生健康局 2.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签约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30%及以上,3 分;25-30%,1 分;25% 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 以下 0 分 3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市卫生健康局 (二)建立分级 管理服务 诊疗制度,推进 六、慢性病 家庭医生签约 全程管理 服务,开展高血 3.提高人群高血压、糖尿病 (1)30 岁以上高血压知晓率≥60%,2 分;55-60%,1 分;55%以下 0 分。 知晓率 (2)18 岁以上糖尿病知晓率≥55%,2 分;50-55%,1 分;50%以下 0 分 市卫生健康局 4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市融媒体中心 (70 分) 压、糖尿病等重 点慢性病规范 化管理(20 分) (1)35 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 70%,2 分;60%-70%,1 分;60%以下 4.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不得分。 规范管理率 (2)35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 70%,2 分;60%-70%,1 分;60%以下 4 市卫生健康局 4 市卫生健康局 不得分 (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及以上,2 分;3-5%,1 分;3% 5.提高管理人群高血压、糖 以下 0 分。 尿病患者的控制率 (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及以上,2 分;3-5%,1 分;3% 以下 0 分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三)完善区域 信息平台,实现 医疗卫生机构 间互联互通、信 息共享 (15 分) 指标要求 1.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 息互联互通 2. 应用互联网 + 、健康大数 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 理服务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1)建立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4 分;其余 0 分。 (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和 信息共享,3 分;其余 0 分。 10 市卫生健康局 5 市卫生健康局 (3)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3 分;其余 0 分 (1)应用互联网+技术为签约服务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3 分;其余 0 分。 (2)应用健康大数据为签约服务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2 分;其余 0 分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 6 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 100%, (四)中西医并 1.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分; 4 重,发挥中医药 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综合服 (2)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 4 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 70%,2 分; 六、慢性病 在慢性病预防、 务区 70%以下不得分 全程管理 保健、诊疗、康 2.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1)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1 分; (70 分) 复中的作用(7 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 (2)推广使用中医防治慢性病适宜技术,1 分; 3 分) 广 (3)对 65 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1 分 1.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 (五)做好基本 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 医疗保险、城乡 重大疾病保障 居民大病保险 和医疗救助重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 大疾病保障的 备使用基本药物,根据省级 衔接(4 分) 医保药品报销目录,配备使 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 涉及部门 市卫生健康局 市卫生健康局 (1)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1 分;其 余 0 分。 (2)提高签约慢性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 2 市医保局 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1 分;其余 0 分 (1)按基本药物目录配置,1 分;其余 0 分。 复审: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立药物绿色通道(包括延伸处方或长处方)1 分。 2 (2)按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药物。1 分;其余 0 分 市医保局 市卫生健康局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1.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 会力量参与,为慢性病患者 (六)动员社会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1)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1 分;其余 0 分。 (2)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1 分;其余 0 分。 (3)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2 分;其 涉及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4 市医保局 市民政局 余0分 六、慢性病 力量参与慢性 全程管理 病防控工作,促 (1)辖区内每个街道(镇除外)均设有为居家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服 (70 分) 进医养结合(7 分) 2.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 服务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 构养老服务融合 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 分;其余 0 分。 (2)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比例达到 100%,1 分; 其余 0 分。 3 市卫生健康局 市民政局 (3)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比例达到 70%,得 1 分;50%-70%, 得 0.5 分;50%以下 0 分 1.规范开展覆盖辖区慢性病 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 七、监测 评估 (30 分) (一)开展过程 质量控制和重 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 因素和疾病负担 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含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监测)、肿瘤随访登记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达到基本技术指标,完成报告。 (1)死因监测,2 分;其余 0 分。 10 市卫生健康局 (2)慢性病与营养监测,6 分。 (3)肿瘤随访登记,2 分;其余 0 分 点慢性病监测 工作(20 分) (1)利用省、地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重点 2.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 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5 分;其余 0 分。 (2)慢性病监测数据管理利用得到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推广,5 分;其余 0 分 10 市卫生健康局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涉及部门 (1)规范制定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方案,2 分;其余 0 分。 (2)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展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 况调查,完成调查技术报告,2 分;其余 0 分。 七、监测 (二)开展慢性 1.辖区每 5 年开展一次慢性 评估 病防控社会因 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 (30 分) 素调查(10 分)查 (3)技术报告信息来源权威、准确、多元、综合,报告结构完整,有背景、方法、 现状与主要问题、资源分析、预期目标、主要对策与具体措施等内容,2 分;其余 0 分。 10 市政府办公室 市卫生健康局 (4)技术报告调查结果清晰、调查依据正确、对策合乎逻辑、目标设定科学、措施 设计得当,2 分;其余 0 分。 2 (5)技术报告结果用于指引、评估示范区建设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 分;其余 0 分 1.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与 与当地社会、文化等建设和 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 1+1>2 的实际效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 并有效衔接达 5 项,10 分;2-4 项,5 分;其余 0 分。 结合 10 各相关部门 未达到提高实际效果者分数减半。 创新特色案例达 2 个,案例撰写符合要求,15 分;1 个,10 分;其余 0 分。案例撰 八、创新 引领 (35 分) 慢性病综合防 控工作有特色、 可复制、可推广 写不符合要求者分数减半。 2.总结有创新、特色案例 复审:区别于创建年份的创新特色案例达到 3 个,撰写符合要求,15 分;2 个,10 分;其余 0 分。案例撰写不符合要求者分数减半。 15 市政府办公室 各部门 案例撰写要求包括:主题鲜明突出防控重点、技术流程清晰逻辑性强、特色突出创 (35 分) 新意识明显、易于被推广可操作性强 (1)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在本辖区得到有效推广应用 2 项及以上,5 分;1 项,2 分; 3.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起到 其余 0 分。 示范引领作用 (2)示范区建设成功经验在辖区外得到有效推广应用 2 项及以上,5 分;1 项,2 分; 其余 0 分 10 各部门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涉及部门 (1)在家庭、学校、餐馆、超市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开展“三减”试点, 推广“三减”干预模式,至少开展 2 项试点工作,得 8 分;完成并提交试点干预工 三减控三高 重点场所“三减”干预 作案例,得 4 分; 20 分 重点人群“三减”干预 (2)针对老年人、中青年、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实施“三减”干预工作,降低 市卫生健康局 20 油脂、盐和添加糖摄入量,至少开展 1 项重点人群干预工作,得 4 分;完成并提交 市教育体育局 市商务局 市市场监管局 重点人群“三减”工作案例 1 个,得 4 分 结合“高血压达标”行动,至少选择一个镇,开展“三高共管”精准干预工作,规 健康管理 探索三高共管模式 省重点 市卫生健康局 对重点人群进行患病风险评估和危险因素干预指导,提供健康处方,开展效果评估, 10 市卫生健康局 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开展重点慢性病健康管理试点,选择 1-2 个健康单位, 医防融合 得 10 分 工作 (100 分) 10 分 与医防融合 20 分 范管理的“三高”人群不少于 500 人,得 5 分。完成并提交试点干预工作案例,得 5 中小学生 健康促进 (10 分) 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和 针对中小学生近视、肥胖、龋齿和心理健康开展健康干预活动,我市至少选择 2 项 干预 进行干预,有干预方案、实施过程和总结得 5 分;覆盖 100%的学校,得 5 分 10 市卫生健康局 市教育体育局 开展重点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癌症、慢阻肺等)院内机会性筛查,利用信息化手 段开展早筛,对筛查出来的病例给予健康指导,得 5 分; 建立医疗机构三高、六病的早期筛查制度,发现的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卫及院内健 康管理范畴,得 5 分; 健康中国行动 落实心血管、慢阻肺、癌症、 在综合医疗机构推广慢性病患者教育处方,并在病历给予记录,有条件的可通过信 20 (20 分) 糖尿病防治行动 息化进行推送,得 5 分; 建立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制度,在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推行年度首诊测量肺 功能,选择 1 个镇或街道,开展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干预试点,提供筛查、诊断、 治疗、随访、功能康复等全程服务,得 5 分 市卫生健康局 指标分类 指标内容 指标要求 赋分标准 权重 分值 涉及部门 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 127-2009),县级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 疾控标准化 建设 (10 分) 积达到 60㎡/人,得 2 分; 疾控中心基础设施、人员配 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 85%以上,得 2 分; 备、实验室建设等情况 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数量 2 个以上,得 2 分; 10 市卫生健康局 5 市卫生健康局 20 市卫生健康局 县级疾控中心空编率不超过 5%,得 2 分; 实验室 A 类、B 类设备配备率达到 100%,得 2 分 省重点 指令性工作完 工作 成情况 (100 分) (5 分) 国家及省里安排的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等任务完成率达到 100%, 有 1 项未完成或不达标,扣 2 分,扣完为止 按照省级下发方案,积极参加 1234 奔健康及慢病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每获省级表彰 其他 (20 分) 1234 奔健康活动开展、典型 案例评选、信息化建设及试 点干预推广情况 1 次得 2 分,最高不超过分 5 分;积极使用慢性病防治管融合辅助管理系统,完成基 本公卫数据的实时推送,得 4 分;推进慢性病监测信息化建设,2 级及以上综合医疗 机构实现与省慢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自动交换,得 3 分;至少推广一项国家疾 控中心慢病干预试点项目,得 3 分。积极承担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基本公共服务 项目,每承担一项项目得 0.5 分,最高得 5 分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 市检察院,市人武部。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 年 7 月 14 日印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