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

Colpe20 页 52.143 KB下载文档
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
当前文档共2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贵阳市2021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docx

贵阳市 2021 年度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技术榜单 一、贵阳市磷化工产业及钛产业关键技术榜单…………....1 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磷化工供应链、产业链服务平台开发 与应用示范技术榜单……………........................................2 三、贵阳市赤泥规模利用领域技术榜单…………………....4 四、低速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技术榜单…………...................8 五、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榜单…………........................10 六、低钴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榜单….11 七、贵阳市科技创新云平台技术榜单…………..........…...12 八、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融通治理平台研究与应用技术榜单….14 九、贵州省富硒产品研究中心建设技术榜单….................15 一、贵阳市磷化工产业及钛产业关键技术榜单 (一)电池级磷酸铁材料的清洁生产技术 1.研究任务: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的主要副产物七水硫 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 2.考核指标:(1)产品指标达到 HG/T 4701-2014 电池 用磷酸铁的技术要求:磷酸铁为微纳级片状结构,振实密度 ≥ 0.8g/cm3 , 比 表 面 积 3-8m2/g 。 磷 酸 铁 中 铁 含 量 36.2-36.6%,磷含量 20.5-20.8%, 钾、 钠、钙等含量均≤50ppm。 (2)建成年产 10 万吨磷酸铁生产线。 (二)石膏综合利用制备硫酸钙晶须技术 1.研究任务:以工业副产石膏作为原料生产硫酸钙晶须。 2.考核指标:(1)CaSO4 含量≥98%、白度≥92%、水溶 性(22℃)< 1200 ppm、平均直径 1-4μm、平均长度 50-200 μm、pH6-7。 (2)建成年产 30 万吨硫酸钙晶须生产线。 (三)研究任务:二氧化钛产品开发技术 1.研究任务:针对塑料和油墨应用领域开发专用性、功 能性的二氧化钛产品。 2.考核指标:(1)塑料(色母粒)专用二氧化钛产品 性能指标接近科慕 R-104 的要求、油墨专用产品性能指标接 近 SACHTLEBEN RDI-S 的要求。 1 (2)塑料和油墨专用性产品实现每年至少 5 万吨产能, 具备为年产 10 万吨磷酸铁配套七水硫酸亚铁副产品产能。 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磷化工供应链、产业链服务平台 开发与应用示范技术榜单 (一)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与应用技术 1.研究任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 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 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 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 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2.考核指标: (1)能够为磷化工供应链产业链上的生产经营和消费 加工企业提供生产加工、贸易物流、信息资源、仓储物流、 技术咨询、金融等一系列生产、消费及配套服务。 (2)实现整合磷化工产业链上的上游供应商、核心企 业,下游买家、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各类资源,通过线上 竞拍、询价、比价、订立合同、仓储物流选取、交易结算、 融资等实现产业链服务的线上全面覆盖。 (3)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磷化工行业与互联网 的跨界深度融合,打造磷产品 B2B 交易及磷化工全产业链互 联网服务平台。 2 (4)在 1 个贵阳市磷化工产业集聚区进行试点示范。 (二)区块链技术 1.研究任务:通过区块链技术,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 线上交易渠道,避免敏感信息过渡暴露,同时为供应链金融 提供数据支持。所有平台交易,均有区块链存证加持,在通 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控评估后,以货权转移的方式进行仓 单/订单保理。 2.考核指标: (1)实现举证追责,可解决产品在供应链流转中出现 的假冒伪劣问题。 (2)具有可追溯性,满足可实时跟踪产品流通各环节 的确切路径。 (3)在无中介情况下系统服务的概率可靠性达到 99.9%,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使供应链交易各方的数据保持 公开透明。 (4)在 1 个贵阳市磷化工产业集聚区进行试点示范。 (三)供应链协同管控知识动态发现技术 1.研究任务:通过研究基于多模态数据语义融合的信息 处理技术,构建资源供应链知识图谱;研究基于自主进化机 制的知识动态发现技术, 并通过可视化进行管控知识的探索、 分析和结果反馈,确保磷化工供应链产业链的高效协同。 2.考核指标: 3 (1)实现高效率、实时的智能多级的供应链管理技术, 提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效率 20%。 (2)在 1 个贵阳市磷化工产业集聚区进行试点示范。 (四)研究任务:供应链金融信贷评估技术 1.研究任务:建立信贷积分机制,通过数据分析企业间 交易,结合企业生产数据、税务数据、货运数据、成功交易 数据、还款记录、传统信贷评估部分方法等要素,通过模型, 建立新型信用积分机制,成为信贷发放新标准及对链上各企 业的信用评估标准。 2.考核指标: 在 1 个贵阳市磷化工产业集聚区进行试点示范。 三、贵阳市赤泥规模利用领域技术榜单 (一)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固废协同利用矿井充填技术 1.研究任务: 采用改性磷石膏与复合助剂对赤泥进行固化改性处理, 通过改性磷石膏、复合助剂与赤泥中组分间的反应,获得稳 定的矿物结构,制备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废渣复合材料,取 代传统的矿井充填胶凝材料运用于矿山开采矿井固废充填 示范。 2.考核指标: (1)充填体按照 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4 浸出毒性鉴别》化学浸出方法,浸出液中钠离子含量低于 0.09%,汞、铅、镉、铜、锌、铍、钡、镍、砷、钴、硒、 钼、银、锑、钒、锰、铁、铊、硼等 19 种重金属离子含量 均满足 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地下水” 限值要求,汞、铅、镉、总铬、铜、锌、铍、镍、砷、银、锰 等 11 种重金属离子含量均满足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 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2)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废渣复合材料中赤泥用量 70%wt 以上。 (3)固化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废渣充填复合材料放射 性指标达到 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 要求。 (4)实施固化赤泥-改性磷石膏复合材料矿山充填应 用示范,完成总赤泥消纳量 1 万吨。 (二)公路工程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固废路基应用技术 1.研究任务: 采用固化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固废协同制备复合材料, 替代公路级配碎石层和混凝土水稳层,用于道路修筑,减少 天然砂石和水泥的使用。 2.考核指标: (1)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固废路基下基层替代级配碎石 5 层,赤泥用量 80%wt 以上;改性赤泥上基层替代混凝土水稳 层,赤泥用量 70%wt 以上。 (2)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固废路基无侧限抗压强度、顶 面弯沉、压实度等路用指标达到交通部 JTGE51-2009 规范标 准。 ( 3 ) 赤 泥 - 改 性 磷 石 膏 全 固 废 路 基 材 料 按 照 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化学浸 出方法,浸出液汞、铅、镉、总铬、铜、锌、铍、镍、砷、 银、锰等 11 种重金属离子含量均满足 GB 8978-1996《污水 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 (4)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固废路基修筑的道路监测井地 下水中汞等 19 种重金属离子(汞、铅、镉、六价铬、铜、 锌、铍、钡、镍、砷、钴、硒、钼、银、锑、锰、铁、铊、 硼)的浓度应与当地地下水水质处于 GB/T 14848-2017《地 下水质量标准》划分的相同或相邻等级要求。 (5)赤泥-改性磷石膏全固废路基材料放射性指标达到 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要求。 (6)实施赤泥废渣路用工程建设示范,消纳赤泥 1000 吨。 (三)赤泥基注浆料的研制及在地铁盾构施工中的应用 1.研究任务: 6 利用赤泥粒度小、矿物成分比例高的优点,对其进行 “降碱固钠”改性,辅以外加剂、胶凝材料,制备盾构挖掘 施工所需的预拌注浆料,并应用于地铁隧道盾构挖掘。 2.考核指标: (1)项目研制的赤泥基注浆料中赤泥用量占 70%wt 以 上,强度均达到 GB/T 25181-2019《预拌砂浆》规定的 M5 强 度等级要求。 (2)赤泥注浆料的流动度、截锥流动度、表观凝结时 间、初凝时间、固结率、28d 抗压强度等指标均须满足 DB11/T 1608-2018《预拌盾构注浆料应用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方 标准)的指标要求。 (3)完成 2000 吨的赤泥基注浆料地铁盾构施工应用示 范。 (四)赤泥多相膨胀隔热保温材料制备及应用 1.研究任务: 将赤泥应用于膨化隔热保温材料生产,隔热性能、放射 性核素等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考核指标: (1)赤泥多相隔热保温材料中赤泥用量大于 50%wt。 (2)赤泥多相隔热保温材料密度≤0.45g/cm3;导热系 7 数 ≤ 0.067W/(m · K) ; 吸 水 率 ≤ 10% ; 氡 污 染 物 浓 度 ≤ 70Bq/m3。 (3)赤泥多相隔热保温材料放射性:IRa≤1.0,Ir≤ 1.0。 (4)完成 1000 m2 赤泥多相隔热保温材料隔墙示范建设。 (五)赤泥废渣胶凝材料制备与应用 1.研究任务: 将赤泥、磷石膏进行协同改性处理,制得全废渣复合胶 凝材料,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硅酸盐水泥,应用于道路、桥梁、 建筑物等领域。 2.考核指标: (1)赤泥废渣胶凝材料强度满足 GB 175-2007《通用硅 酸盐水泥》“42.5”等级要求。 (2)赤泥废渣胶凝材料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均满 足 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要求。 (3)赤泥废渣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对 42.5 水泥的替代 率达到 50%以上。 (4)采用赤泥废渣胶凝材料替代或部分替代水泥制作 道牙石、沟盖板、道路水稳层或路面层,完成 1000 吨的赤 泥废渣胶凝材料应用示范。 8 四、低速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技术榜单 主要针对低速园区自动驾驶行业市场,重点开展适用于 封闭、半封闭园区的低速自动驾驶车辆通用底盘线控技术、 自动驾驶通用汽车底盘柔性制造工艺等研究,拟研制出高适 应性、高智能化的模块化自动驾驶通用汽车底盘并实现自动 驾驶个性化车辆定制服务。 (一)底盘与舱体模块化设计以及车辆底层线控技术 1.研究任务: (1)底盘和舱体模块化设计研究。设计机械和电气对 接机构,实现自动驾驶底盘与舱体可分离和对接,能够兼容 未来多种功能模块,可同时推广到汽车应用的多个领域。 (2)车辆底层线控系统研究,拟通过机电结构和软件 控制的优化和迭代,提升线控性能(包括:延时指标、线性 指标、安全指标等) ,促进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落地。 2.考核指标: (1)自动驾驶车辆实现底盘和舱体可分离与对接; (2)转向:最大转角度 26°、转角精度±1deg、通讯 延时≤40ms、转向延时≤120ms; (3)制动:通讯延时≤40ms、制动延时≤120ms、最大 9 建压时间 300ms; (4)驱动:驱动响应时间≤90ms、电机额定功率: 12kW、续航:150km(NEDC)、载重≥500kg、平均故障间隔里 程≥10000km。 (二)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自动驾驶车辆底盘制造工艺技术 1.研究任务: (1)开展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布局相结合的自动驾驶车 辆设计与制造方案。 (2)通过开展基于激光切割、折弯单元、氩弧焊与机 械臂组成的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探索符合自动驾驶车辆底盘 的制造工艺,形成柔性智能制造系统并建立示范生产线,缩 短自动驾驶车辆底盘设计和生产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2.考核指标: (1)建成自动驾驶车辆柔性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一条, 实现年产自动驾驶底盘或车辆 5000 台。 (2)制定工艺标准 2 项。 (3)该制造工艺比传统工艺实现单位成本降低 20%以上。 (4)建设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基地 1 个。 (5)解决就业人员 200 名。 10 五、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榜单 (一)配电网多场景储能系统应用技术 1.研究任务: 100kW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在多场景的最优应用方 式、燃料电池系统优化、燃料电池系统降本。 (1)系统内的气流设计方式,氢气检测装置在三级系 统中的最优化设计。 (2)燃料电池一、二、三级系统的最优化耦合。 2.考核指标: (1)建设 100kW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示范项 目 1 个。 (2)建设 100kW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1 个。 (二)智慧移动用电装置及其配套服务系统 11 1.研究任务: (1)研究典型场景热电用能模式与影响因素,以及燃 料电池热电动态耦合运行机制、能量协同管控技术。 (2)研究固定式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集成优化及运 行状态实时监测诊断技术。 2.考核指标: (1)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热电联产为一体的 协同应用示范 1 个。 (2)完成 100kW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孤岛启动” 模式及并网设备测试方法。 (3)申请专利 5 项。 六、低钴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榜单 (一)低钴三元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及界面稳定性研究 1.研究任务: 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中,将钴含量控制在 1-10mol%范 围,通过晶体结构形貌和表面与界面调控,实现低估三元正 极材料充放电后的结构与界面稳定性,提升低估三元正极材 料电化学性能。 2.考核指标: (1)建立低估三元正极材料结构与界面稳定性调控方法。 12 (2 )钴含量为 1-10mol% 的低估三元正极材料 pH ≤11.8 ; 放电比容量(扣式电池,4.4V ,0.1C ):≥190mAh/g;首次 充放电效率(扣式电池,4.4V-2.8V,0.1C):≥86%。 (二)低钴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1.研究任务: 以三元正极材料结构与界面稳定性调控方法为基础,开展 低钴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参数控制研究, 对设备匹配性进行优化,形成产业化方案,并进行示范。 2.考核指标: (1)建成年产6000 吨低钴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2)产品性能指标:镍含量(mol%):55-70mol%;钴 含量(mol%):1-10mol%;pH≤11.8;放电比容量(扣式电 池,4.4V,0.1C):≥19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扣式电 池,4.4V-2.8V,0.1C):≥86%。 七、贵阳市科技创新云平台技术榜单 (一)建设内容: 以“大数据+科技创新”为理念,建设集展示、共享、 交易、服务、交流“五位一体”区域化的科技市场交易平台, 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人才、企业、高校、平台等六大核心 13 科技要素在线整合的科技创新基础数据库,形成技术供需、 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市场活动等数据链。 平台包括六个系统: (1)科技资源运营管理系统:整合科技创新、成果转 化引导、重点研发支撑项目等集成科技局相关联业务系统的 统一入口。 (2)科创人才资源交易服务系统:开展科技供需、攻 关项目征集、揭榜挂帅、项目路演与科创活动(线上/线下)。 (3)科技招商引资管理系统:提供贷款、风投、交易、 融资担保等金融产品与融资供需对接。 (4)数据挖掘与应用分析系统: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 对比可视化分析。 (5)新闻政策运营管理系统:实时发布创新政策、科 技动态、技术前沿。 (6)用户管理系统:采用实名认证注册、用户分权限 管理机制,保证了平台服务质量与数据可溯。同时建设五个 资源库:项目库、企业库、专家库、人才库、成果库。 (二)考核指标: 1.平台功能指标: 14 建成贵阳市科技创新云平台,包含科技资源运营管理系统、 科创人才资源交易服务系统、科技招商引资管理系统、数据 挖掘与应用分析系统、新闻政策运营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 统。 2.科技产出指标 (1)申请发明专利 5 件; (2)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 10 件; (3)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 3 篇; (4)基于本项目制定企业标准 2 项。 15 八、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融通治理平台研究与应用技术榜单 (一)建设内容 以 PaaS 容 器 化 技 术 , 微 服 务 架 构 为 基 础 , 通 过 Kubernetes、ETL、多源异构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数据分析、 微服务等关键技术,通过结合数据关联关系挖掘、数据分类、聚 类和挖掘等算法等,打造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一体化、 微服务化的大数据融通治理平台,实现工业数据的在线、实时、 跨界分析应用,为工业企业的产品服务、生产经营决策等方面提 供更全面、更快速、更精确的大数据支持。 平台主要包括 4 个系统: 数据集成总线系统:能够接入第三方系统的数据库数据、接 口数据、表格数据等,实现各类型的数据采集、汇聚及对数据的 加工处理。 数据治理管控系统:从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资源目录管理、数 据质量检测等方面对数据进行有效管控, 实现对数据资源的统一管控。 数据资源共享系统:支持将数据资源,通过接口服务、数据 推送等方式进行共享,实现共享给不同的单位使用, 数据可视化探索系统:建设一站式大数据分析平台,迅速响 16 应用户复杂、多变、的业务分析需求,深层次解答数据问题,挖 掘数据价值。 (二)考核指标: 1.建成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融通治理平台,包含数据集 成总线、数据资源共享、数据资源治理及数据可视化探索系统。 2.支持图形化的可视化数据分析,提供直方图、散点图、面 积图等 10 种图形。 3.申请发明专利 3 项,软件著作权 5 件,发表论文 2 篇。 九、贵州省富硒产品研究中心建设技术榜单 (一)建设内容: 在开阳县打造“一室一站三基地”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 富硒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于富硒产品的标准化研究、深 加工产品开发、富硒品牌塑造推广、富硒产品科普展示等。 一室:建立具备土壤、农产品及食品中总硒的检测功能 ,土壤硒生物有效态检测功能,功能农产品、食品硒生物可 给性检测功能的富硒功能农业检测认证实验室。 一站:在开阳县禾丰乡川洞村、南龙乡田坎村、南江乡 龙广村建设水稻、茶叶、枇杷富硒功能农业国家长期试验站 (开阳)。 三基地:在开阳数谷农场建设“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种植 示范基地”,在开阳台湾产业园建设“富硒精深加工产品生 17 产示范基地”,在中国硒街、穿洞小硒街建设“富硒品牌推 广基地”。 (二)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1.高硒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 (1)研究内容:筛选具有硒高积累高转化能力的蔬菜 (如西兰花)和食用菌品种,研究硒在食用菌和蔬菜种植过 程中的迁移累积规律,研究理化及生物等联合调控模式对食 用菌及蔬菜硒含量影响机制,采用食用菌菌基添加剂、土壤 调理剂或含硒有机肥等定量补充方式,生产高硒食用菌及高 硒蔬菜。 (2)考核指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制定富硒产 品标准1-2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 2.高硒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 (1)研究内容:对高硒蔬菜及食用菌中的硒赋存形态 进行检测分析,并对高硒产品加工为高硒食材和硒营养强化 剂过程中硒的形态变化和加工留存率进行研究,建立在终端 产品应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规范,为以富硒功能农业为基础的 富硒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2)考核指标:形成富硒产品生产工艺 1-2 项;研发 配备全过程智慧溯源信息的富硒产品 3-5 个。 18 3.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1)研究内容:通过对高硒产品种植、加工全过程记 录与追溯,将相关产地信息、生产信息、加工信息、检测认 证等信息集成于一物一码的二维码标签,形成功能农产品防 伪溯源码,建立功能产品全过程智慧溯源系统。在开阳挑选 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基地,打造高硒蔬菜及食用菌高标准示范 基地,同时联合当地龙头加工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标准化 示范推广,形成“富硒种植-加工-应用”的一体化技术集成。 (2)考核指标:申请软著1-2项;制定富硒产品标准1-2 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 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