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创新基地运行情况报告书(模板).doc
辽宁省科技创新基地运行情况 报告书 (2016-2019) 名 称: 类 别: 01 省重点实验室 02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3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04 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 依托单位: 初审单位: 2019 年 月 日 填报 二〇一九年六月制表 说 明 一、本报告是为辽宁省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材 料而设计,适用于省科技厅批建的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辽宁省科技创新基地整合 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按国家保密规定,凡涉及保密内容不得填报,一旦发 生泄密事件后果自负。 三、各项信息统计时间节点为 2019 年 6 月 30 日,相关涉 及累积的数据及案例的统计期为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对未完成数据可填写预测数据。 四、请按平台类别填写相关选项,确认全部填写完毕后, 请提交报告,已提交的报告将无法再修改。 五、运行报告填报业务咨询电话:024-;技术咨询电话: 024-。 注:对于未填报辽宁省科技创新基地运行情况报告的单 位,视为放弃参加辽宁省科技创新基地整合工作, 辽宁省科技厅将撤销其相关资格及称号。 1 1.基本情况 1.1 基本信息 名 称 类别 级 别 01 国家级 02 省级 03 省部共建 04 省市共建 批准组建年份 技术领域 组建方式 机构 性质 01. 电子与信息农林技术 02. 生物与医药 03.先进制造技术 04.新材料 05. 资源环境 06.新能源与节能 07.农业 08.医疗卫生 09.社会事业 00.其他 01. 独立组建 02. 02.联合组建 01 独立法人 02 非独立法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传 真 通讯 E-mail 邮编 网址 地区(市) 01 沈阳 02 大连 03 鞍山 04 抚顺 05 本溪 06 丹东 07 锦州 08 营口 09 阜新 10 辽阳 11 盘锦 12 铁岭 13 朝阳 14 葫芦岛 依托单位(只有一个) 序号 名称 主管部门 性质 01. 高等院校 02. 科研机构 03.企业 (企业注册登记属性, 请将下列符合企业情 况的代码填入空格内) 01. 国 有 企 业 02.集体企业 03. 有限责任公司 04.股份有限公司 05.私营企业 06.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 07.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99.其他企业 共建单位(可多个) 序号 名称 主管部门 性质 01. 高等院校 02. 科研机构 03.企业 (企业注册登记属性, 请将下列符合企业情 况的代码填入空格内) 01. 国 有 企 业 02.集体企业 03. 有限责任公司 04.股份有限公司 05.私营企业 06.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7.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99.其他企业 姓名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职务 职称 兼职 任职时间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主要负责人 (实验室、中 心主任,平台 负责人)情况 重点实验室学 术委员会主任 (中心工程技 术委员会主任)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中 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人数 (人) 重点实验室学 术委员会主任 (中心工程技 术委员会主任) 情况 姓名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职务 职称 兼职 任职时间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1.2 研究方向 序号 01 本科 02 硕士研 究生 03 博士研 究生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3 01 本科 02 硕士研 究生 03 博士研 究生 01 02 … 1.3 研究生培养 序号 类别 1 硕士点 2 博士点 3 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点/站数量(个) 在读或进站人数(人) 毕业或出站人数(人) 2016 2016 2016 2017 2018 2019 2017 2018 2019 2017 2018 合计 1.4 学位点学科 序号 类别 1 硕士点 2 博士点 3 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5 学科情况 序号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01 02 … 1.6 运行管理情况(主要管理规章制度) 序号 规章、制度名称 实施时间 1 2 … 4 2019 2.人员情况 2.1 现有人员基本情况 人数 其中:固定人员 人员总数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其中:从事 R&D 人员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成员 从事管理活动成员 其他成员 学位学历 硕士 本科 其他 工作性质 学历、职称 博士 高级 专业技术职称 中级 初级 其他 注: 1. “人员总数”:指由实验室(中心、平台)直接组织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总数,包括固定人员、客座人员、合同制人员、招聘人员、返 聘人员等。 2.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指从业人员中的课题活动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 3. “从事 R&D 活动人员”:指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 4.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指从事定型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对外服务活动的人员。 5. “从事管理活动人员”:指业务、人事管理人员。 2.2 人员信息 序 号 1 2 人员类 别 姓名 国别 性 别 出生 年月 证件 类型 证件 号码 职务 职称 等级 学历 学位 专业 工作性质 固定人员 研究方向 流动人员 工作单位 2.2 人才情况 序号 获得称号 姓名 称号级别 01 院士 02 万人计划入选者 03 千人计 划入选者 04 长江学者 05 国家突出贡 献专家 06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07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 08 其他 (可填写) 获得年份 简介 01 国家级 02 省部级 03 市级 2.3 人员流动情况 流动 人数 序号 2016 2017 2018 2019 学位学历 硕士以 上 技术职务 本科 高级 中级 工作性质 科技人 员 人员流向 管理人 员 本行 业内 外企 民企 新增 减少 新增 减少 新增 减少 新增 减少 注:“人员流动”:包括固定人员、客座人员、合同制人员、招聘人员、返聘人员。 2.4 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人员信息 序号 姓名 类别 性别 国别 委员会职务 职称等级 荣誉称号 工作单位 01 固定人员 02 流动人员 1 2 … 2.5 学术组织任职情况(重点实验室填写) 序号 姓名 学术组织名称 职务 任职开始时间 任职结束时间 任职开始时间 任职结束时间 1 2 … 2.6 学术期刊任职情况(重点实验室填写) 序号 1 2 … 姓名 学术期刊名称 职务 其它 3.科研情况 3.1 省部级以上项目 序 号 项目编 号 项目 类别 项目 名称 项目负 责人 项目负责 单位 项目 来源 项目 起止时 间 项目 经费 参加人员 非本室 人员 注:项目类别包括“863”计划、973(含前期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 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工 程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级其他项目及省部级项目。 3.2 国际合作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合作国别 或地区 合作单位 负责人 项目经费 项目 起止时间 参加人员 非本室 人员 3.3 横向协作项目 序号 合同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委托单位 项目经费 项目 起止时间 3.4 论文专著 序 号 论文或 专著类 型 论文或 专著名称 刊物或 出版社名 称 通讯 作者 作者 收录类型 影 响 因 子 完 成 情 况 年 度 注:1.论文或专著类型包括:国内重要刊物、国外重要刊物、外文专著、中文专著。 2.完成情况包括:独立完成、第一完成人(非独立完成)、非第一完成人(非独立完成)。 3.5 发明专利(新药证书、软件、标准等) 序号 成果 编号 成果 名称 类别 完成 情况 国别 认定或授权 时间 认定或授权 机构 完成人 1 注:1.专利指发明专利,以证书为准(编号以“ZL”开头),实用新型专利不在统计范围内。国内 外同内容的发明专利不得重复填报。 2.类别包括:发明专利、新药证书、软件、标准、规范及其他。 3.完成情况包括:独立完成、第一完成人(非独立完成)、非第一完成人(非独立完成)。 3.6 获奖成果 序号 成果编号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获奖等级 01 国家自然科学奖 02 国家科技进步奖 1 获奖单位 完成情况 获奖人员 成果简介 03 国家技术发明奖 04 国家国际科学技 术合作奖 05 省科技进步奖、 06 省自然科学奖 07 省技术发明奖及 08 其他(______) 注:1.一个成果若授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 2.完成情况包括:独立完成、第一完成人(非独立完成)、非第一完成人(非独立完 成)。 3.7 仪器设备研制、改装 注:仪器设备类别包括:自制、改装。 序号 年度 类别 设备名称 开放功能和用途 研究成果 1 2 … 3.8 自主研究课题或开发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总经费 项目经费 项目时间 参加人员 1 2 … 3.9 其它成果情况 国内会议论文数 论文成果类别 国内一般刊物发表论文数 国际会议论文数 国际奖项 其他奖项 3.10 中心新建中试(生产)基地情况(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填写) 中试 新建基地 新建生产线(条) 2 新建技术服务网点(个) 4.成果转化及经济效益情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平 台填写) 4.1 主要产出形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填写) 产品类 工程承包类(交钥匙工程) 工艺技术类 注:1.“产品类”:指中心以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作为实现工程化的主线,产品销售收入是 收入的主要部分。 2.“工程承包类(交钥匙工程)”:指中心以工程承包作为实现工程化的主要途径。 3.“工艺技术类”:指中心以技术开发、推广和服务为主,其业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承担国 家、省、部门的项目。 4.1 产出情况(技术创新平台填写) 年度 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项数 新产品项数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4.2 工程化成果转化与推广情况(非农业) 年度 单位:项、个、台/套 成果转化 总数 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 成果推广 技术承包 技术服务 总数 推广新技术 (新工艺) 推广新 产品 推广新 设备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4.3 工程化成果转化与推广情况(农业)单位:个、万亩、万头/万只、万元 年度 农作物类 示范基地个数 (个) 畜牧类 示范面积 (万亩) 育种 (万头/万只)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3 繁育基地 (个) 出栏规模 (万头/万只) 农作物深加工转化 产值(万元) 4.4 中心创办公司情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填写) 创办方式 创办公司数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形式 中心自身创办 中心与他人联合创办 合计 4.5 中心经济效益情况 年度 总收入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填写) 产品收入 技术性收入 承包工程收入 单位:万元 其他收入 利润总额 出口创汇 (万美元)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注:1.“产品收入”:指中心通过销售定型、批量产品,中试产品取得的收入。 2.“技术性收入”:指由中心技术开发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技术咨询收入及服务收入、学 术活动和科普活动收入等组成。 4.5 经济效益情况(技术创新平台填写) 年度 主营业务收入 产品收入 技术性收 入 单位:万元 承包工程收 出口创汇 其他收入 利润总额 (万美元) 入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注:1.“产品收入”:指平台通过开发的创新产品取得的收入。 2.“技术性收入”:指由平台技术开发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技术咨询收入及服务收入、学 术活动和科普活动收入等组成。 4 5.开放服务与运行管理情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 平台填写) 5.1 开放服务情况 年度 单位:个,台/套,条 开放实(试)验室(个) 开放设备(台/套) 开放生产线(条)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5.2 学术交流情况 年度 单位:次、人、项、万元 国内技术交流会与展销会 学术报告与专 题讲座 次数 成交项目数 国际学术交流 成交金额 交流访问次数 合作项目数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5.3 技术培训方式 年度 单位:期,人 培训班 总期数 远程培训 总人数 数量 人数 现场指导 数量 其他 人数 数量 农民 其他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5.4 培训人员情况 培训对象 培训人员 总数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科研机构 企业 农户 其他 5 工人 人数 5.5 运行管理情况(主要管理规章制度) 序号 规章、制度名称 6 实施时间 5.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情况(重点实验室填写) 5.1 承办的大型学术会议 序号 会议名称 会议类型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会议时间 会议主席 参加人数 注:会议类型包括:全球性、区域性、双边性、全国性。 5.2 大型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序号 大会特邀报告名称 报告人 会议名称 地点 参加人员 课题时间 时间 5.3 开放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5.4 30 万元以上大型设备使用情况 序号 设备 名称 设备 型号 负责人 购买 时间 职称 价格 工作单位 是否 开放 实验室研 究总机时 对外服 务机时 年度经费 机时 率 总经费 共享 率 性能 指标 注:机时率=[实际使用总机时/标准机时]×100% 标准机时=1800 小时/年 实际使用总机时=实验室研究总机时十对外服务总机时 共享率=[对外服务机时/实际使用总机时]×100% 实验室研究总机时:实验室内的科研工作使用大型仪器的实际使用机时。 对外服务机时:为其他单位提供大型仪器服务的实际使用机时。 5.5 人员学术交流情况 国内来室讲学 次 国外来室讲学 次 在国内讲学 次 派国外讲学 次 参加国内会议 次 参加国外会议 次 5.6 运行管理情况(主要管理规章制度) 序号 规章、制度名称 实施时间 6.公众开放情况 6.1 开放形式 参观访问 次 科技夏令营 次 科普讲座 次 学生实践 次 其他活动 次 6.2 开放对象 7 用 途 大学生 人次 中学生 人次 小学生 人次 社会其他人员 人次 6.3 开放报告及开放图片 开放报告 开放图片 7.国家及省部级领导人视察 序号 国家及省部级领导人 图片 1 8 备注 8.固定资产、经费情况 8.1 固定资产情况 年份 建筑面积 (平方米) 资产总额(万元) 设备总值(万元) 设备总台数(台) 新增设备台数(台) 2016 2017 2018 2019 8.2 建设经费筹集情况 2016 单位:(万元) 2017 2018 2019 累计 部门拨款 依托单位拨款 自筹 其他 合计 8.3 建设经费支出情况 2016 单位:(万元) 2017 2018 2019 累计 仪器设备 土建 装修 其他 合计 8.4 研究经费筹集情况 2016 单位:(万元) 2017 2018 2019 累计 科研项目费 部门运行补助费 专项经费 其他 合计 8.5 研究经费支出情况 日常劳务支出 单位:(万元) 2016 2017 日常业务支出 设备购置支出 日常设备运行支出 其他日常支出 其他支出 合计 9 2018 2019 累计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总结提纲 一、工作计划总结(结合年度工作计划) 1.自主研究课题执行情况; 2.开放课题执行情况(3 项左右)。 二、研究工作和水平 承担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及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影响,在国 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的情况等;实验室最新研究进展;实验 室重大研究成果介绍(1-2 项),可在后面的“重大成果”栏中附相关原文 或图片(如本年度没有重大研究成果,此项可以不编写)。 三、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实验室队伍的基本情况;总结实验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措施与 取得的成绩。 四、学术交流与运行管理 参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举办或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国际合作取 得的突出成绩;实验室作为本领域公共研究平台的作用,大型仪器设备 的开放和共享情况。 五、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 公众开放活动的目的意义,开放的对象,活动内容,取得的效果。 六、实验室大事记 国内外对实验室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材料;国家及省部 级领导人视察实验室的图片及说明;名称或研究方向的变更、人员变动、 大型仪器设备的添置等对实验室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七、实验室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八、依托单位与主管部门的支持 九、技术成果典型案例 选择 1-3 项代表性成果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成果名称、 关键技术及水平;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技术辐射模式和过程;成 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以及对行业技术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作用。 10 十、在研项目典型案例 选择 1-3 项代表性在研项目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 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目标、研究进展、资金投入、应 用前景等。 注意事项: 1、文中内容与后面实验室数据相对应,必须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国 际领先”、“国际一流”等词。 2、文中介绍的成果必须具有重点实验室的署名。 11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总结提纲 一、中心发展概况 二、中心财务管理、收支状况及中心运行经费的使用情况 三、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情况 四、技术成果辐射、扩散能力和对行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五、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六、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行机制情况 七、开放服务及人才培养情况 八、基地建设和能力建设情况 九、中心大事记 国内外对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材料;国家及省部级 领导人视察中心的图片及说明;名称或研究方向的变更、人员变动、大 型仪器设备的添置等对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十、中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十一、依托单位与主管部门的支持 十二、技术成果典型案例 选择 1-3 项代表性成果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成果名称、 关键技术及水平;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技术辐射模式和过程;成 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以及对行业技术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作用。 十三、在研项目典型案例 选择 1-3 项代表性在研项目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 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目标、研究进展、资金投入、应 用前景等。 注意事项: 1、总结内容应与中心数据相对应,必须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国际 领先”、“国际一流”等词。 2、文中介绍的成果必须具有中心的署名。 1 辽宁省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情况总结提纲 一、发展概况 二、财务管理、收支状况及平台运行经费的使用情况 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情况 四、产学研合作及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辐射扩散情况 五、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六、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行机制情况 七、人才及团队引进和培养情况 八、基地建设和能力建设情况 九、平台大事记 国内外对平台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材料;国家及省部级 领导人视察平台的图片及说明;名称或研究方向的变更、人员变动、大 型仪器设备的添置等对平台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十、平台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十一、依托单位与主管部门的支持 十二、技术成果典型案例 选择 1-3 项代表性成果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成果名称、 关键技术及水平;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技术辐射模式和过程;成 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以及对行业技术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作用。 十三、在研项目典型案例 选择 1-3 项代表性在研项目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 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目标、研究进展、资金投入、应 用前景等。 注意事项: 1、总结内容应与平台数据相对应,必须客观真实,避免使用“国际 领先”、“国际一流”等词。 2、文中介绍的成果必须具有平台的署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