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办法(试行)》的通知.doc
校研发〔2007〕11 号 关于印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建设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院系所、教学单位、各有关部门: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办法(试行)》已经学校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月九日 1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办法 (试行) 为适应我校建设“一流三化”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教 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 知》(教高〔2003〕1 号)和《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 的“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精神,改革研究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充实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学质量, 特结合《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部署安 排,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1、启动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是在我校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基 础上,进一步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品课程的 示范作用,带动全面课程建设工作,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 拔尖的创新人才,提升我校综合竞争力。 2、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将最新学术动态,研究 进展,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等充实到课程中,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整合 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集中优势资源,把精品 课程建设成为学科专业的品牌。 3、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一 定要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通过精品课程的评选和建设,发动和组织广 大教师投入到课程建设工作之中。 4、在规划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时,要精心选择课程,准确定位精品 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 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 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 2 二、组织实施 1、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由主管校长统一领导,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规 划、指导,研究生部具体组织、协调,并与各院系所共同实施。 2、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行两级管理。学校负责全校精品课程建设的 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并制订政策。院系所负责遴选、组织、建设并辅 以配套措施,还可根据自有条件设立院系所级精品课程或重点系列课程。 3、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重心在院系所。各院系所要高度重视精品课 程的建设工作。要由一位领导具体负责,积极做好本单位精品课程建设的 规划、组织和实施,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 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三、申报要求 1、精品课程要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 2、精品课程原则上应为列入教学计划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同时需符合下述要求: (1)该课程已在学校连续开设 3 年以上; (2)该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并 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社会 经济和科技成果,充分融合现代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反映科学发展、知 识更新规律,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 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4)该课程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 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 学管理。课程教学形式手段应多样化,由讲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过渡, 充分体现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推进多媒体、网络课 件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 3 参考文献目录等均应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主讲教师授课录 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教学 评价的形式也不应局限为期末课程考试,应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激励,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5)该课程应选用优秀、成熟的教材,可以是自主编写的有特色的高 水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6)该课程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7)修读的研究生人数要达到一定规模。 四、申报程序 1、精品课程采取分批立项建设的形式,自 2007 年起,每两年评审立 项一次。首批拟立项建设 10 门研究生课程,并视建设情况在随后的精品 课程建设中相应调整立项建设门数。 2、各院系所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拟重点建设 的课程以及建设规划,学校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提出初步的建设课程名 单,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正式立项,进入 建设阶段。 3、精品课程的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建设期满,各课程组提交建设 课程的完备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教 学录像、网上学生评价意见等,由学校组织专家组对课程进行评定,凡完 成建设任务,实现建设目标,达到精品课程的标准和要求者,经校教学指 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和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正式认定为研究生精品课程。 五、配套政策 1、凡列入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立项建设范围的课程,每门课程将给 予 2-4 万元的经费资助,所需的经费在校课程与教材建设基金中列支。 4 所在院系所应同时给予同比例配套资金。 2、一经认定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将由学校正式命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精品课程,发给证书。在享受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校课程与教材建设 基金酌情对精品课程的内容更新和网页维护提供一定的资助。 3、凡对建设精品课程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贡献奖,颁发荣誉 证书,并在提升工资和评定职称时给予优先考虑。 六、管理措施 1、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必须建立项目建设小组。项目负责人要由学术 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责任性强、长期承担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教 授担任,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参加到建设小组。 2、精品课程建设采取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精品 课程的建设工作,并要切实承担起责任,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3、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经学校确定,将由学校与项目负责人签订项 目建设协议,明确学校和项目建设小组的各自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确 保项目建设工作的正常有序和有效进行。 4、校级精品课程实行年度检查制度。对处在建设期间的项目,重点 检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不能正常完成建设任务的建设项目,将视情况分 别发出警示、黄牌警告、通报批评、免除项目负责人资格,直至取消项目 建设资格的处理。一旦项目建设资格被取消,则停止拨付后续建设经费, 该项目不得再行申报,同时该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能重新申报或参与校级 研究生精品课程。 对经学校正式认定的精品课程,年检的重点是看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 精品课程的标准。如果课程的综合评价值低于精品课程标准时,学校将责 令其限期整改,对经整改仍不能符合精品课程标准者,将撤销其称号,停 止拨付更新维护费。一旦精品课程荣誉称号被取消,该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且该项目负责人两年内不能重新申报或参与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 5、研究生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报研究生精品课程,将被视 5 为同意将该课程在校园网上网,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属于学校。课 程所在院系所和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有责任 对网上内容予以及时更新,并有义务和学校相关部门配合,保证该课程在 校园网上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 6、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经费实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参照《上海财经 大学“211 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的规定执行。经费采用分期拨付,对未能按协议完成建设项目者,将追回 资助款项。 7、本办法未尽事宜另行规定。 七、其他 1、本办法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申报表 主题词:规章制度 研究生 精品课程建设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办法 通知 2007 年 10 月 9 日印发 6 附件: 上海财经大学 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申报表 课 程 名 称 课程类型 □ 学位公共课 □学位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 程 负 责 人 申 报 日 期 7 □专业课 填 写 要 求 一、 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 说明栏中注明。 四、 课程负责人为当然主讲教师。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 际情况,填写 1~3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8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1-1 基本 信息 所在单位 电子邮箱地址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不超过五项);作为 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3 学术 研究 9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2⑴-1 基本 信息 所在单位 电子邮箱地址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 (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⑴-3 学术 研究 10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最终学历 职 称 电 话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2⑵-1 基本 信息 所在单位 电子邮箱地址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不超过五项) ;在国 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 (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⑵-3 学术 研究 11 3.课程描述 3-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12 3-2 课程教学 3-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 定位与课程目标 3-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3-2-3 课程的主要内容 3-2-4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和手段 13 3-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3-2-5 考核内容与方法 3-2-6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 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3-2-7 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14 4.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 200 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4-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4-3 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5 5.课程建设规划 5-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两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5-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16 6. 说明栏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