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关于调整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调整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 基地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整合全省社科理论研究资源,推动我省理论工作和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原有“山东省理论 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的基础上,整合、调整设立“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 以充分发挥全省社会科学力量在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宣传教育 等方面的作用,更好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现制定实施方 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 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 宣传,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充分发挥各基地组织协调、协同攻关、 引领带动作用,组织专家学者聚焦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 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常态化开展研究阐释,推动人才聚集、强化 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科理论 研究重要平台。 二、申报范围 依托党校、高校、社科院及其他社科研究机构,在原有“山 —1— 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 研究基地”基础上,重新调整设立建设“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 究基地”和重点培育基地。申报基地名称应简洁明了,突出研究 特色,反映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基地研究方向见 附件 1)。 三、入选标准 (一)定性指标 1.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 展研究情况。 2.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对社会思潮和社会热点进行理论辨析和引导,在重大节点、重要 关头和重大问题及时发声情况。 3.咨询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情 况;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阶段性中心工作开展 应用对策研究情况。 4.组织保障。挂靠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支持程度;管理 体制和机制建设情况;中长期学术研究计划制订和年度实施情况。 (二)定量指标 1.课题立项。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情况;承担省部级研究项 目情况。 —2— 2.研究成果。每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求是》杂志发表理论文章情况;出版学术著作情况;在核心期 刊发表论文情况;成果被评为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的情况。 3.人才队伍。首席专家学术成果、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兼职情 况;主要成员的学历、职称、研究能力等情况;青年学者成果和 培养情况。专职科研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4.基本保障。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为基地经费单独建账及经费 开支管理情况;科研、办公场所建设等情况。 四、遴选程序 遴选工作的基本程序是:推荐申报——资格审查——专家 评审——部务会审议——公示——公布。具体步骤如下。 1.推荐申报。印发有关通知,省内各有关部门单位组织推荐。 2.意识形态把关。各部门单位学术委员会负责对申报基地首 席专家及组成人员进行意识形态背景审核。审核意见须由本单位 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并加盖公章。 3.资格审查。省委宣传部对各部门单位上报材料进行资格审 查,初步筛选。 4.专家评审。成立由省委宣传部、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社科 研究机构等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由评委会按 照评选条件、数量要求和参评情况提出建议名单,提交省委宣传 部部务会会议研究后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3— 5.评选监督把关。设立监督组,配备专职监督人员,对评选 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监督人员从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山东行 政学院)、山东社科院等部门单位中抽调。 6.公示。在山东宣传网公示 5 个工作日。 7.公布结果并挂牌。以省委宣传部名义正式印发文件,公布 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名单,并为入选基地颁发匾牌。 五、基地管理 获批设立的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 由省委宣传部理论一处、 理论二处和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 心共同管理,并作为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中心的分中心开展有关工作。 1.根据省委中心工作和研究需要,基地承担省委宣传部、山 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委派任务。 2.根据基地运行情况和完成重点任务情况,按以奖代补的形 式每年对考核优秀的基地给予一定的奖励。 3.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每 3 年进行一次复审,复审不合格 的退出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并对基地空缺名额进行补 充评选。 六、组织实施 1.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省内各公 办普通本科院校申报不得超过 3 个,其他单位申报仅限 1 个。 —4— 2.申报材料由各有关单位汇总后提报,统一填写《山东省 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申报表》《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 地申报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一式 3 份)。请于 2021 年 12 月 10 日前将以上表格电子版发邮箱 sdghb@shandong.cn,纸 质版及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省委宣传部。联系人及电话:李姗 姗,联系电话:0531-51775645,邮寄地址:济南市经十路 20637 号文博写字楼 401 室。 附件:1.基地重点研究方向 2.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申报书 3.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申报汇总表 附件 1 —5— 基地重点研究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研究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7.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9.儒学研究 10.齐文化研究 11.运河文化研究 12.黄河文化研究 13.泰山文化研究 14.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研究 1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16.区域协同创新与发展研究 17.数字山东研究 —6— 18.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 19.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乡村振兴研究 21.经略海洋研究 22.社会治理研究 23.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24.健康强省建设研究 25.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研究 26.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研究 27.对外开放与自贸区建设研究 28.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9.“四史”教育研究 30.国家总体安全观研究 31.其他研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