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组、组长:许国旺).doc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2018)年度冠名奖推荐表(集体) 被推荐集体名称 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 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 负责人姓名 许国旺 1808 组 申报冠名奖奖项名称 被推荐集体人员情况 科技创新奖 职工: 15 名;研究生: 27 名;返聘职工: 名 (800 字小四宋体,单倍行距。主要获奖、专利、专著、论文等列目录且仅复印含申报人名字页附后) 主要事迹: 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在全体职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获 得了国家部委(包括所里)的多项支持,其中牵头负责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项目, 参与 4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持 1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上述项目的资助下,在高覆盖度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及在临床医学应用的研究中取得 了重要进展,2018 年共发表 SCI 论文 28 篇,包括 Hepatology、Clin. Cancer Res.、Clin. Chem.、 Anal. Chem.、Anal. Chim. Acta、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等影响因子>5 的文章 16 篇。 授权发明专利 5 项,申请发明专利 8 项。 代谢组的全覆盖分析是分析化学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我们发展了一系列代谢组学的高覆 盖、高灵敏分析新方法,包括建立了用于代谢组学分析的血液样本标准化采集流程和样本质量 评价体系;在“拟靶标代谢组学”又取得了突破,发展了基于结构-质谱断裂/色谱保留规律的拟 靶标脂质组学高覆盖分析新方法,涵盖 19 个脂类,3377 个脂质离子对,覆盖 7000 多种脂质分 子结构;研发了基于 SWATH 质谱采集模式的拟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将原来基于 IDA 模式 采集的代谢物离子对个数从 854 提升到 1373 度。建立了用于酰基肉碱分析的液相色谱-高分辨 质谱方法,构建了包含 758 种酰基肉碱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酰基肉碱数据库。 构建了代谢组学小分子化合物鉴定数据库,并开发了高通量代谢物定性方法及软件。以上研究 成果 2018 年度连续在分析化学学科顶尖期刊(Anal. Chem.)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6 篇。 精准医学研究及转化医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肝癌代谢特征研究方面,对 6 个临 床中心的 1400 多例血清进行研究后,发现一组与 AFP 互补的有望早期预警肝癌的血清代谢标 志物,该研究成果是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成功范例。与 1830 组合作,发现脯氨 酸与羟基脯氨酸代谢途径对肝癌细胞在缺氧微环境下的缺氧应答及生存率至关重要,提出抑制 脯氨酸的生物合成可能作为潜在治疗肝癌的新靶点。继 2017 年最后一周试剂盒《血清甘胆酸检 测试剂盒-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获批临床医疗器械证(浙械注准 20172401284)后,2018 年正 在医院进行转化。 在国际交流方面,组长许国旺受邀在美国举行的国际代谢组学年会上作 1 小时的大会报告、 在多个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或参与会议的组织,并担任国外 9 个杂志的编委会成员。2018 年 承办了中日分离科学会议、所庆 70 年“”代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等会议,加强了 我所在分离分析化学、功能代谢组学方面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体现出我所作 为分离科学、代谢组学与医学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基地,扩大了我所的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