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Lost loveゝ20 页 177 KB下载文档
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当前文档共2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 1: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任 务 书 项 目 省 份 : 西藏自治区 主 管 单 位 : 自治区教育厅 专 业 名 称 : 申 请 学 校 :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项目负责人 : 申 报 日 期 : 2012 年 4 月 22 日 学 校 归 属 : 部委院校□ 教育部 财政部 地方院校 √ 制 二○○九年四月 填 写 说 明 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 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封面中“项目编号”一栏暂不填写。 4.任务书限用 A4 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4年 项目编号 学位授予 农学 本专业设置 年 本专业累计 门类 毕业生数 时间 首届毕业生 年 本专业现有 在校生数 时间 所在院系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学校近 3 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268.2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学 位 硕士 学历 研究生 所学专业 动物科学 毕业院校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职称 副教授 职 教研室 主任 所在学校 西藏林芝八一镇学院路 8 号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通讯地址 电 话 办公: 务 手机: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86000 0 学校情况 所在省市 银行开户单 位 开户银行 西藏 林芝 学校财务部 西藏农牧学院 门 农业银行西藏林芝地区中心支行 审核盖章 银行账号 25780001040004230 1 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 10 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学位 博士 学士 学士 学士 学士 学士 学士 学士 硕士 硕士 技术 职称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承担工作 高原动物适应性遗传机理研究中心建设 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建设 校内教学实验基地建设 实验中心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家畜繁殖实验室建设 学术交流 高原动物营养与抗灾饲料研究中心建设 人才交流及培训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位 承担工作 西藏林芝地区种畜场 西藏达氏公司 西藏林芝尼洋河养殖公司 西藏山南雅龙饲料厂 工布江达县藏猪保种基地 …… 校外实验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验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2 四、建设目标 4.1 动物科学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2007 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 44%, 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 27.5%。作为畜牧业科 技知识载体的动物科学人才在我区畜牧业发展和畜牧业科技进步中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担负着为西藏培养畜牧业科技人才 的重任,经过二十九年的建设,动物科学专业结合西藏畜牧业生产对动物科技 人才的需求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西藏畜牧业生产对人才 的需求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众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西藏 自治区畜牧业战线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西藏的建设做出了积 极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近年来,西藏正在发展以藏猪、藏鸡、 牦牛、藏绵羊、绒山羊等特有畜种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对动物科技人才的需 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动物科学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推动科技兴 藏、科技兴牧战略,有必要加大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建设力度,使该专业在人才 培养方面更具特色,办学条件更为优越,师资力量更为强大,通过该专业的建 设为西藏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2 建设总目标 立足西藏实际,结合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和建设“教学研究型 综合大学”的总目标,通过本项目实施,加强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平台建设, 进一步改善动物科学专业办学条件、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人才培养方案 和课程体系设置将更加科学完善,与西藏畜牧业生产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特色 教材初步形成,探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具有西藏地域特色的动物科学专业应用 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使我校动物科学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生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学历优秀人才 和提高现有教师水平,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研究水平 高、梯队合理的一流教师队伍,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服务西藏畜牧业经 济建设的能力,为推动西藏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计划经过 4 年的努力,使本专业成为区内一流,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特 色专业。 4.3 建设具体目标 4.3.1 改善实验、实习教学条件,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西藏高原动物适应性遗传机理研究中心”、“高原动 物营养与抗灾饲料研究中心”和“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三个科学 3 研究和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验、实习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3.2 优化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满足专业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基 本规律、基本理论和方法、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师资队 伍。 4.3.3 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满足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西藏特色畜牧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 为出发点,与时俱进,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套具有西藏特色,农牧 学院特点的动物科学专业基础及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西藏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西藏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4.3.4 改革教学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完善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特别是加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确保高 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4.4 建设思路 根据西藏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及教学改革总体 思路的宏观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 科学发展观指引特色专业建设,全面实施“科教兴藏”、“人才强区”、“人才强 校”战略,解放特色专业建设思想、更新专业办学理念、开拓创新实践教学思 路、深化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与时俱进,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 置,促进动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围绕提高动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这个中心,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 建设,发展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两个学科,以高水平师资队 伍建设为保障,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突出高原地域特色,强调学生实践应 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西藏畜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学 院与养殖及饲料加工企业、科学研究机构和地方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 增强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创新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人才的培养体系, 为西藏培养高素质的畜牧技术人才。 4 五、建设方案 5.1 实验室建设 加大实验室建设投资力度,购置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使实验室不仅能 满足本科生同时还可满足研究生、大专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课程实验实习需 求,同时可开展一些创新研究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措施有: 5.1.1 改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条件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动物科学专业所属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条件在满足本科 教学时已有所欠缺,为保证其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动物 科学专业所属实验室建设,计划投入资金 33.754 万元,购置本专业急需的仪器 设备,具体拟购置的仪器设备清单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金额(元) 1 电热孵卵机 RX2 2 无油真空泵 WX-2 2 3200.00 3 数显式肌肉嫩度计 C-LM3A 2 19200.00 4 电子天平 TP-3102 6 24000.00 5 投影机 TDP-T45 4 36400.00 6 粗蛋白质测定仪 KDN-08B 2 13760 7 羊毛长度分析仪 Y131 2 11200.00 8 超声波清洗器 KQ5200E 1 4100.00 9 尿液分析仪 M-4250 1 6700.00 10 生化分析仪 L-3280 1 27300.00 11 粗脂肪测定仪 SFZ-06A 2 8800.00 12 氮磷钙检测仪 NPC-02 1 7000.00 13 水份测定仪 DHS-20 2 9800.00 14 包衣机 BY-300 1 3980.00 15 双外流培养系统 * 1 80000.00 16 氨气检测仪 Z-800XP 1 14000 17 乳成份测定仪 UL-40B 1 41600 18 粗纤维测定仪 CXC-06 1 12000 19 体视显微镜 JSE8 2 6000 1 合计 8500.00 337540 5 5.1.2 成立动物科技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成立动物科技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 饲料学科两个校级开放实验室,不仅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实验实习需要,同时能满 足校内其它相关专业,如草业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实验需求。 5.1.3 优化配置实践教学资源,搭建科研和实践教学平台 以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动物繁殖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 验室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成立“高原动物适应性遗传机理研究中心”, 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室、动物环 境卫生与生态学实验室、教学实习牧场以及校外实验基地林芝地区种畜场、达氏 实业集团公司、西藏雅龙饲料厂等为基础,联合成立“高原动物营养与牛羊抗灾 饲料研究中心”,搭建高原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抗灾饲料科学研究和实践 教学平台。 5.2 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加实习合作单位,拓展实习基地网络建设。 选择区内与畜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巩固和扩展原有的实习基地。主要的建设措施有: 5.2.1 动物科技学院教学实习牧场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改善牧场实习条件。增加人员配备,提高牧场 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加强牧场经营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做到以场养场,为 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为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实验提供必要的试验动物。把教 学实验牧场办成我院学生实验实习基地,成才创业的基地。具体建设内容及经费 投资如下: 序号 建设内容 单位 数量 金额(万元) 1 饲料加工车间改造 间 1 5.796 2 购买饲料加工机组 台 1 8.3 3 其它设施配置 4 合计 1.9 13 15.996 5.2.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与动物养殖及饲料加工企业等单位的合作,重点加强与西藏达氏实业公 司、西藏雅龙饲料厂、林芝地区种畜场、林芝地区尼洋河养殖公司等单位的合作 交流,加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期内,增加合作单位 3~4 家,开 拓拉萨、山南实习基地 1~2 家,实现与 2~4 个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用于安 排我院本专业学生各类生产实习。积极寻找发展速度较快,在西藏畜牧业发展中 6 起到一定积极推动作用、在区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饲料加工及动物养殖企业作 为新的合作伙伴,充实和扩展目前的实习基地网络,使本专业拥有高标准、高起 点的实习基地和实习场所。具体拟建清单如下: 序号 拟建内容 1 与校外实习单位交流费 2 住宿用高低床 15 套 0.75 3 学生桌椅 30 套 0.9 4 被褥 30 套 0.6 5 其它设施 1.0 合计 6.25 5.3 数量 单位 金额(万元) 3.0 师资队伍建设 把握“提高学历,改善职称结构,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加大人 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培育学科带头人为重 点,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中心,建设一支富有朝气,具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奋 发向上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西藏的畜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西藏畜牧 业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5.3.1 学历提高 积极创造条件并提供经费,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硕士学位,提高教师 的学历水平,利用援藏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加大青年教师,特别是实验人员以及学生管理人员的在 职培训、培养力度。 5.3.2 学术骨干培养和引进 通过在职培养本专业教师或从对口援藏高校或其它院校及科研机构引进具 有丰富科学研究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学历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以加强本 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5.3.3 学术交流及培训 积极拓展与区外农业高校特别是对口援藏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具有较 强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区外高水平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 进行合作研究,到动物科学专业领域具有明显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学校访学、开展 科研合作,建立学科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参加全国畜牧兽医行业高规格的 学术交流、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5.4 课程、教材建设 加大课程和教材建设力度,努力做好教材选用和建设工作,利用对口援藏农 7 业高校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鼓励广大教师与内地对口援藏农业院校教师合编 或参编全国教材,组织专业老师编写紧密联系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西藏学生实 际的自编教材。通过教材建设,一方面,及时更新和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 了解到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西藏畜牧业生产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教师 对教学内容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5.4.1 教材的选用 紧密结合西藏畜牧业经济发展对畜牧业人才的需求实际,结合动物科学专业 特点以及西藏学生特点,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较高的、突出应用性的 国内优秀教材及自编教学参考书。 5.4.2 自编教材 积极组织我院本专业教师与西藏畜牧业管理部门及西藏农业科学院畜牧兽 医研究所的有关人员合作编写符合西藏畜牧业实际的具有高质量、鲜明地域特色 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5.4.3 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动物科学专业现有院级优质课程 1 门,要求所有列入人才培养计划的必修课 程都须纳入课程建设规划,根据各门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程度以及现有条 件,分级分批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5.5 教学改革与研究 重点根据 “突出应用,培养能力”为主的动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和 修订专业培养计划,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加强基础知识、专业能力、 人文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使培养的学生成为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 理、思想素质过硬,具备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畜牧业生产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 5.5.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西藏学生特点,科学地制定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理论教 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规定制定相应课程的教学计划、实验开设计划。 5.5.2 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继续推行互动式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积极支持和 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电子图书馆、多媒体及数字化语音设备组织教学 活动。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强化学 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方面的作用。 5.5.3 在本科生中采取导师制 把本科生的毕业实习由原来的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五至六学期,对每位学生提 8 前确定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完成该学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全程指导。使学 生熟习学科及相应领域研究的前沿动态,并能结合导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 和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出高质量的毕业实习论 文,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5.5.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 根据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及时调整和更新实 践教学内容,定期修订实践实习教学大纲,一年级加大基础课实验,使学生掌握 专业能力所需的实践技能,二年级、三年级加强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四年级使 学生能深入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及科研院所深入学习、实践,把所学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际,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5.5 支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实施 建设期内,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每年重点支持一 定数量的学生开展创新性试验研究项目,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 励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 5.5.6 建立有效的学生实践能力考评体系 通过建立实习现场考查、实验报告评定、高水平试验设计和校外实习单位评 定以及实验考试等多元化考评方法和考评体系的建立,准确测评学生的实验、实 习效果和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5.5.7 加大教学方法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力度 建设期间,要将提高教学水平和加强教学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来抓,着 重围绕建设具有西藏特点的动物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教学研究。要建立教学研 究和教学改革研讨制度,定期召开有关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研讨会,并制定出 相应的改革计划,使教学更贴近学科前沿、贴近西藏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实际。 5.6 学科及硕士点建设 5.6.1 争取 2010 年成功申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申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硕士点,明确具有西藏特点的高原动物遗传育 种特色的研究方向:即动物抗缺氧、抗逆遗传机理研究、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及开发利用研究、高原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动物繁殖新技术等。形成并发 展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6.2 争取 2012 年成功申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申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硕士点,确定高寒缺氧条件下牦牛、藏绵羊、藏鸡、 藏猪的营养需要,高原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藏北牦牛、绵羊抗雪灾饲料研究开发 作为其研究方向。以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以学科优势强化专业特色。 9 六、进度安排 动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施进度安排如下: 6.1 第一阶段:自 2010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主要建设内容为: 1、完善实验室建设,成立动物科技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建设动物遗传 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校级开放实验室。 2、以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动物繁殖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生物化 学实验室为基础,整合教学资源,成立“高原动物适应性遗传机理研究中心”, 搭建高原动物遗传育种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平台。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 动物生理实验室、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室、动物环境卫生与生态学实验室、教学实 习牧场以及校外实验基地林芝地区种畜场、达氏实业集团公司、西藏雅龙饲料厂 等为基础,联合成立“高原动物营养与牛羊抗灾饲料研究中心” 3、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1~2 次,召开 1~2 次学术研讨会。 4、安排 1~2 人次到内地院校作访问学者。 5、申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硕士点。 6、申报动物遗传学校级优质课程。 6.2 第二阶段:自 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主要建设内容为: 1、完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内容。重点建设教学实习牧场,对校外 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扩大与西藏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雅龙饲料厂、 西藏林芝地区种畜场、尼洋河养殖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2、开展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加强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建设。参编 2~4 门全国教材或自编教材。 3、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1~2 次,举办 1~2 次与特色专业有关的 学术报告会。 4、计划选 1~2 名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报考对口援藏院校的博士研 究生,进一步提高学历水平。 6.3 第三阶段: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选派 1 名学术带头人到内地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或访学研究。 2、同时选派 1~2 名实验人员或教学及学生管理人员到对口院校培训提高。 3、完成部分专业教材或实验教材与教学大纲等内容的编写与修订工作。 4、加大高水平师资或学术骨干人才的引进工作。 5、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1~2 次。 6、安排 1~2 人次到内地参加与特色专业建设有关的学术会议。 7、申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硕士点。 10 6.4 第四阶段:2013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继续补充各项研究工作。 2、申报动物遗传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3、继续完成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 4、安排 1~2 人次到内地参加有关学术会议。 5、提交动物科学特色专业项目总结报告及相关材料,通过专家评审鉴定, 准备项目验收。 11 七、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 7.1 通过动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预期取得如下成果: 7.1.1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完善具有西藏地域特色、符合西藏畜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 “强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具有西藏地域特点的课程体系。 7.1.2 实践教学条件 1、建立“西藏高原动物适应性遗传机理研究中心”、“高原动物营养与抗灾 饲料研究中心”和“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三个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平台, 改善本专业办学条件。 2、建设期内,增加合作单位 3~4 家,开拓拉萨、山南实习基地 1~2 家, 实现与 2~4 个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用于安排我院本专业学生各类生产实习。 3、完成校内实习基地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学实习牧场的改扩建工作,改善 校内实习基地条件。 7.1.3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四年的建设,建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满足专业需要、掌握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方法、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 神的一流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服务西藏畜牧业经济建设的能力, 为推动西藏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7.1.4 课程与教材建设 1、精品课程 动物遗传学课程力争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动物营养学、动 物繁殖学课程确保为校级精品课程。 2、启动面向西藏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教材建设项目。主编、参编出版本专 业有影响力的教材、专著 2~4 部。 7.1.5 教学手段与实践教学 1、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基础课实现多媒体教学,充分挖掘利用校园网络资 源开展教学,使 2 门左右的课程有自己的网络教学辅助材料和多媒体课件。 2、建立符合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需要、符合西藏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和模式。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资源,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培 养,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和科研锻炼,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 7.1.6 学科建设 争取 2010 年成功申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硕士点,2012 年成功申报动 12 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硕士点。 7.1.7 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从学院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动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将带动本专业与 其它相关专业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学院专业建设工作的进步, 另一方面将调动其它学院、其它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校专业结构 的优化,带动全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7.2 动物科学专业建设特色 7.2.1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方面的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体现西藏地域特点,体现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 对人才需要的特点;培养目标上体现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西藏特 色畜牧业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课程体系设置上本着强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必 修课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个层次设置,选修课包括专业选 修课和人文素质选修课,根据课程逻辑结构和西藏畜牧业生产发展实际需求进行 各类课程学分和课时比例的优化。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 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使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体现“博学为农, 精业兴藏”的校训和办学宗旨。 7.2.2 实践教学特色 1、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设立动物科技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以动物 遗传育种实验室、动物繁殖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为基础, 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成立“高原动物适应性遗传机理研究中心”,以动物营养 与饲料科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室、动物环境卫生与生 态学实验室、教学实习牧场以及校外实验基地林芝地区种畜场、达氏实业集团公 司、西藏雅龙饲料厂等为基础,联合成立“高原动物营养与牛羊抗灾饲料研究中 心” , 搭建高原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抗灾饲料科学研究、实践教学和大学 生创新计划实施平台。 2、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西藏畜牧业生产实际及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定期修 订实践实习教学大纲;本科一年级加大基础课实验,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所需的 实践技能,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加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本科四年级 使学生能深入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及科研院所深入学习、实践,把所学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际,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带领相关专业方向学生参加相应的科学研究 13 和生产实践。使学生从课堂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习牧场,从实习牧场到校外 实习基地,使整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独具特色。 7.2.3 学科特色 争取 2010 年 2012 年分别成功申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硕士点和动物营 养与饲料学科硕士点,确立动物抗缺氧、抗逆遗传机理研究,高原动物遗传资源 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高原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动物繁殖新技术作为具有 西藏特点,高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高原特色的研究方向。以高寒缺氧条件 下牦牛、绵羊、藏鸡、藏猪的营养需要,高原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藏北牦牛、绵 羊抗雪灾饲料研究开发作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上充分 体现西藏地域特色,高原动物的特色,以特色学科推动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专 业推动特色人才培养,以特色人才培养推动西藏特色畜牧业的发展。 14 八、学校支持与保障 8.1 动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校将成立动物科学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担任, 副组长由教务处长、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领导与项目建设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教 务处相关科室、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学办公室以及动物科学教研室骨干教师组 成,具体工作由教务处牵头组织实施。 8.2 特色专业建设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学校将专门制定动物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规范专业建设。并根据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对特色专业建设目 标、内容和要求,进一步规范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改 善办学设施和条件;对特色专业的建设,特别是与特色专业建设有关的人才引 进,实验室建设、实验人员的培训、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 斜;加大对特色专业建设监管力度,学校按照规定的建设期限按年度对特色专 业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动物科学专业的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并达到 既定目标。 8.3 经费投入及使用 加强动物科学专业建设是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举 措,专业建设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实行三级审核报销。 15 九、经费预算 9.1 支出科目 序号 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 1 2 实验室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金额(万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33.754 建设现有的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和动 物营养与饲料学科实验室,购置教学 实验必需的实验设备,具体详细概算 见实验室建设。 15.996 改扩建教学实习牧场、购置必要的教 学用饲料加工设备。概算见校内实习 基地建设。 3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6.25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购置必要的实习 用材料。详细概算见校外实习基地建 设。 4 师资队伍建设 6 高学历、高素质学术带头人的引进、 本院教师的在职培训和学历提高。 5 课程教材建设 5 精品课程建设、教材专著出版等。多 媒体教学资料、教学录像的制作。 6 教学改革 6 教学辅助设备改善、教学研究、研讨 会、教改论文出版等 2 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的支持,按每年 支持 5 人计,每人 1000 元,4 年共 计 2 万元。 7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8 学术交流费 4 教师、学生开展专业相关学术交流 8 人次计算,每次往返内地的交通费 5000 元计,共 4 万元。 9 其它费用 1 与专业建设相关的其他不可预计费 用 …… 合 计(万元) 80.00 经费自筹项目的经 费来源 16 9.2 详细预算 9.2.1 实验室建设 项目分类 型号 数量 单价 合计 一、设备购置费小计 金额 申请中央 财政拨款 398.33 398.33 378.33 378.33 年轮分析仪(系统) 德国产 1 25.00 25.00 25.00 树木断层检测仪 PiCUS Sonic Tomograph 1 15.20 15.20 15.20 插针式植物茎流仪 TDP (美国) 2 15.00 30.00 30.00 包裹式植物茎流仪 Flow32-AO(美国) 2 15.00 30.00 30.00 数量 单价 金额 申请中央 财政拨款 398.33 398.33 378.33 378.33 申请地方 财政拨款 …… 二、……费小计 9.2.2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项目分类 型号 合计 一、设备购置费小计 年轮分析仪(系统) 德国产 1 25.00 25.00 25.00 树木断层检测仪 PiCUS Sonic Tomograph 1 15.20 15.20 15.20 插针式植物茎流仪 TDP (美国) 2 15.00 30.00 30.00 包裹式植物茎流仪 Flow32-AO(美国) 2 15.00 30.00 30.00 …… 二、……费小计 …… 17 申请地方 财政拨款 十、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 根据《关于做好 2009 年度教育部及自治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 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藏教高函〔2009〕14 号) 的文件要求,经特色专业建设申报小组答辩及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特色 专业建设项目评审专家组的评审,同意该项目申报“西藏自治区特色 专业建设项目”。 (盖 章) 主任签字: 年 十一、学校审核意见 同意该项目申报“西藏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 18 月 日 月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