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零。1度空气12 页 28.922 KB下载文档
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当前文档共12页 3.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9号++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益赫政发〔2018〕9 号 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速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 实 施 意 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区直及驻区 有关单位: 201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开局之年,是农业部确定的“农业质量年”。为全面贯彻落 -1- 实中央、省、市粮食生产决策部署,加速推进赫山粮食生产高质 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农村工 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 以优化粮食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发 展、效益优先的原则,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 推广高档优质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打造“益阳·兰溪大米”地理标志品牌,推动我区粮食生产高质 量发展,切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 二、发展目标 坚持稳定湖区双季稻面积,推广山丘区“稻+”种植模式, 遏制耕地抛荒稳总量,实现全区粮食播种面积 122.3 万亩、总产 稳定在 54 万吨的目标;调优品种结构,推广高档优质稻面积 45 万亩;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成统防统治服务面积 75 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完成病虫害绿色防控面 积 45 万亩,推广应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农药使用减量 4.2%;推广有机肥 15 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118 万亩,发展 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 0.1 万亩;争创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争取 -2- 率先划定为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 三、工作重点 (一)坚持稳面保量,守住安全底线 1.强化政策落实保面积。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 占补平衡,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坚决遏制抛荒和非粮化,禁 止各乡镇(相关街道)出现连片抛荒 2 亩、累计抛荒 50 亩等影 响粮食生产的不良现象。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 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特别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要及时、准确,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通过“以奖代投”等形式,支持新 型经营主体新建叠盘快速催芽齐苗智能密室,发展商品化育供秧。 2.加强地力保护提产能。以项目为依托,加快高标准农田建 设、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抓实油菜、绿肥生产,加大秸杆还田、 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力度,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全 面提升耕地质量。 3.科学防灾救灾减损失。及早制定科学防灾抗灾救灾应急预 案,及时发布防范倒春寒、寒露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科学 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加强病虫害测报和农业综合防治,强化技术 培训,落实关键技术,力争将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 (二)推进结构调整,提升粮食质量 -3- 1.调优品种结构。以实施湘米产业工程为抓手,全面推广 “早加晚优”品种搭配模式,早稻重点推广中早 39、中嘉早 17 等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加工型品种, 晚稻大力发展玉针香、 泰优 390、 盛泰优 018、桃优香占等高档优质稻品种。在全区打造 8 个“早 加晚优”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重点在新 S308 线、新河沿 线、兰啤线、白泉线打造晚稻高档优质稻示范走廊,依托大米加 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推动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内高档 优质稻率全覆盖,示范引领全区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 2.调优种植结构。以大力发展油菜、绿肥等冬季农业为抓手, 积极推行“稻菜”“稻油”“稻肥”“稻稻油”等种植模式,努 力减少冬闲田,不断提高秋冬种覆盖率,实现绿色过冬,提高耕 地地力。在新河沿线重点推广“稻稻油”种植模式;在新 S308 线重点推广“稻稻肥”种植模式;在湖区低洼田重点推广“稻虾” 种植模式;在山丘区重点推广“稻油”“稻肥”等种植模式。 (三)推行绿色发展,提升大米品质 1.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种肥同播、 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实现精准施肥减量。大力 推广秸秆还田等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实现有机肥替代减量。 以种粮大户为重点,采取“物化补贴”形式,引导农民增施商品 有机肥。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 -4- 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减量。依托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创 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带动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实现新型 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减量。 2.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 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 果;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病虫发 生,减少防控次数;全面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残留农药, 实现农药施用减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重点在新 S308 线、 新河沿线推广应用性诱钵、田间种豆、田边种香根草、安装太阳 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打造绿色防控走廊。推广植保无人机 等大中型施药机械,重点引导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飞防服务。 (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效益 1.推行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制(修)订不同品种种植的标 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及加工、流通、储存等标准化管理规程,初步 形成“益阳·兰溪大米”生产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标准化体系,实 现全区高产创建示范片、高档优质稻示范基地及“稻+”千亩示 范片标准化生产率达 100%。 2.实行订单化生产。引导扶持佳佳米业、大良米业、山岭米 业、佑林米业、中亿农业、农田谋士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 -5- 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高效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全区高档优 质稻米开展订单生产,实现农企双赢。 3.强化常态化监管。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 开展综合监管和诚信建设试点,强化对农药经营许可、市场流通、 田间使用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重 点依托智慧农业云平台粮食生产、 龙头企业大米加工等进行溯源, 推动水稻种植、储存、加工等环节全程可追溯。 4.加强品牌化建设。推进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引导扶持农 田谋士、中亿农业、万盛水稻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先进大 米加工生产设备,打造爱雪米娜、林翼大米、自然初味、乡约香 米等企业自主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为成 功申报“益阳·兰溪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营造良好的舆论 氛围。 (五)推进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融合 1.培育经营主体。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 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 经营,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产业化联合体, -6- 提升主体市场竞争能力。 2.培育服务组织。进一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 田谋士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扶持一批以开展“九代”“九化” 等菜单式或全程式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社会化服 务,扩大服务规模。重点支持商品化育秧、统防统治、机械烘干 等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 3.创新组织方式。在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内,积极探索 推广“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 业发展有机衔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乡村有效 治理。在泉交河镇、笔架山乡选定 2 个村开展试点。 4.发展“互联网+”。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和农村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试点为抓手,扶持壮大护农商城,引导区内经营主体 进驻“益农信息社”,实现新型经营主体信息终端与互联网的深 入步对接,确保农资供应、社会化服务订购等线上线下同步化, 拓展“益阳·兰溪大米”系列大米品牌的销售空间。 (六)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发展基础 1.开展科技示范推广。支持科研院校、基层农技部门和新型 经营主体,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笔架山乡中塘 村、龙光桥街道汪家堤村创建省级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7- 充分发挥中塘村智慧农业示范作用,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运用物联 网等先进技术。加强与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 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在湖区、山区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筛选出 最适宜我区种植的高档优质稻。整合项目资源,大力开展绿色防 控、现代粮油协同创新、测土施肥、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 试验示范,实现农民与科技的“零距离”接触。 2.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探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以农广 校、农民培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职业院校为辅的职业农 民培育体系,支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为全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 力的人才要素支撑。鼓励发展一批专业从事粮食收购、储运、销 售以及销售代理、信息传递、服务等中介活动的经纪组织和个人。 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经纪人进行重点培养,全面增强其市 场经济意识、组织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相关街道、园区)要把粮食 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 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 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加强调度,及时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出现 的具体问题,确保有序推进。区农业局要牵头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加强协调和检查调度,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查找并研究解决问题, -8- 严格考核验收。区直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全力以赴推动各 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财政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引 导性作用,采用贷款贴息、农信担保、购买服务、以奖代投等方 式,逐步破解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资金瓶 颈。区财政从“三项补贴”改革资金和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统筹 安排 2000 万元用于支持发展粮食生产。主要用于现代农业改革 发展示范区内高档优质稻产业化开发、“早加晚优”水稻绿色高 产高效创建、水稻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补贴,商品化集中育秧实 施及育秧补贴,冬季油菜、绿肥生产补贴,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 治与绿色防控补贴,种粮大户融资贷款贴息,种粮大户扶持以及 粮食生产考核奖励及工作经费等。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 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切实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各乡镇(相关 街道、园区)要增加粮食生产的财政投入,建立财政补助制度, 加大对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 (三)加强督查考核。将粮食生产纳入乡镇(相关街道、园 区)年度绩效考核,并严格执行粮食生产考核奖励制度,对粮食 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种粮大户进行奖励,充分调动粮食生产积极 性。坚决奖惩兑现,确保粮食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年组织 -9- 开展 3 次以上粮食生产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工作 不力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全区通报批评;对完成粮食生产 阶段性目标任务严重滞后或在迎接省、市粮食生产检查中扣分的 单位,当年度不得评为全区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并依法依规追究 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赫山区 2018 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分配表 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 2018 年 3 月 20 日 - 10 - 附件 赫山区 2018 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分配表 单位:亩 “一季稻+” 高档优质 旱粮作物 单 位 水田面积 早稻面积 晚稻面积 合计 面积 稻面积 面积 欧江岔镇 95711 86679 92211 3500 71100 4100 186490 泉交河镇 63861 60029 63861 0 50000 4200 128090 笔架山乡 58869 55337 58869 0 46620 3500 117706 兰 溪 镇 96409 90624 96409 0 74500 5600 192633 八字哨镇 31633 29735 31633 0 24910 3700 65068 龙光桥街道 53768 46011 48948 4820 38600 4100 103879 新市渡镇 17964 12721 13534 4430 10600 5100 35785 泥江口镇 44032 35449 37712 6320 29200 5400 84881 沧水铺镇 38896 31476 33486 5410 26440 4900 75272 衡龙桥镇 39987 32399 34467 5520 27200 5600 77986 岳家桥镇 34410 27411 29160 5250 23000 4900 66721 赫山街道 1336 1256 1336 0 1050 800 3392 会龙山街道 12412 9378 9976 2436 7870 3500 25290 龙岭工业集中区 12500 9588 10200 2300 8050 4100 26188 鱼形山街道 16031 12491 12911 3120 10490 4500 33022 - 11 - 区农科所 80 75 80 0 60 0 155 市农科所 400 376 400 0 320 0 776 618299 541035 575193 43106 450010 64000 1223334 合 计 抄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协。 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12 - 2018 年 3 月 20 日印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