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2018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安排.docx
资阳区 2018 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暨 2019 年工作安排 2018 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 72.47 万亩,其中早稻面积 30.8 万亩,一季稻 2.1 万亩,晚稻 33.92 万亩;其它旱粮作 物种植面积 5.65 万亩,总产粮食 32.43 万吨;全区油菜种 植面积 8.3 万亩;蔬菜播种面积 26.2 万亩,预计总产 51.5 万吨;经济作物面积 14.8 万亩;其中茶园面积 2.19 万亩, 预计干茶总产量 2000 吨。成功创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 示范区,茶叶产业被省人民政府列入湖南省“一县一特”主 导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一、2018 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粮食生产亮点突出。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粮油产业。 在注重狠抓水稻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马铃薯、红薯、大豆、 油葵等特色粮食生产,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长春镇 紫薇村等村发展彩色水稻、建立农耕文化亲子体验园、利用 滩涂开发种植油葵,打造资阳观光休闲农业。二是集中育秧 技术显成效。全区水稻集中育秧面积 19.28 万亩,通过专业 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全区形成“老带新、大带小” 的良好氛围。三是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全 面打造“早加晚优”模式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面积 23.5 万亩, 建设高标准万亩核心示范片 3 个。通过省级验收组对“早加 晚优”模式早稻进行测产,亩产达 509.5 公斤,预计创建区 域晚稻亩产可达 580 公斤。四是湘米产业工程助推粮食生产 提质增效。以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为契机,引进“泰优 390”等一大批优质稻品种,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抓手,实 1 施稻米产业化经营,积极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高效产 业化经营模式,根据米业企业需求,生产对口优质稻,与恒 达、金城、爱雪米娜食品有限公司等全部签订了以高于普通 稻谷价格 20%-40%的订单合同,每亩增效 200-400 元,达到 了提质增效的目的。五是品牌创建工作初见成效。按照绿色 食品标准,打造“湘软香”、“恒达香米”、 “怡生优米” 、 “菊 平香”、“杨林坳香米”、 “怡香”等一批自创品牌,开启“资 阳”制造模式。如银鱼公司的洞庭大米远销“北上广”,蓝 星公司的蛙稻有机大米一经面世便销售一空。 (二)农业产业扶贫稳步推进。一是制定了《2018 年产 业扶贫实施方案》和《2018-2020 年产业扶贫三年规划》 ;二 是引导益阳金成米业有限公司等 7 家省级龙头企业参与对口 帮扶贫困村,实现了龙头带动,全面推进千企帮千村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了以新桥河云茶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益田蔬 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张家塞旭蓝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典型 的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 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在八一村、堤南村扎实开展了“践 行初心使命真情脱贫帮扶”主题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政策 落实、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 设工作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建设 1 个 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创建村和 2 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 乌龙堤村、河坝村、迎风桥村的各项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特 别是张家塞乡乌龙堤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完 成了生态水渠、村文化活动中心、观光长廊、道路建设、村 2 域环境治理、村部广场和下资集镇提质改造等项目建设,同 时扎实开展了移风易俗行动,倡导文明生活,坚持喜事新办、 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使该村乡风文明建设得到有效提升, 为获得省级授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深入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围绕“稳粮增 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按照“精、调、 改、替、提、带、集”的技术路径,结合粮食高产创建、果 蔬标准园建设、绿肥生产,全年建立各类作物减肥增效示范 点 8 个,万亩示范区 2 个,示范面积 2.1 万亩。全区种植大 户已购置施肥机 100 台套以上,改肥料人工撒施为结合翻耕 进行机械深施。全区水稻机械施肥面积达到 18 万亩,实现 了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和以草莓 等经济作物为重点的水肥一体化。目前,完成测土配方施肥 面积 87.8 万亩,占全年计划的 97.5%。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 0.8 万亩,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五)高位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一是开展垃圾分类减量 试点。制定了《资阳区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方案》,按照 逐步实施、试点先行、全域覆盖的步骤,计划用二年时间在 全区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进一步巩固了紫 薇村垃圾分类减量成果,新桥河镇车前巷村、迎风桥镇邹家 桥村、长春镇先锋桥村、沙头镇华兴村、茈湖口镇新飞村、 张家塞乡乌龙堤村相继开展了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全年 共配发 50 升垃圾桶 5000 个、增设垃圾收集点 100 余个、挖 堆沤 300 个、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单)5000 份。二是落实 了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对乡镇绩效考核 范畴,区农清办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暗访、一月一通报、 3 一季度一点评排名。8 月 22 日,副省长陈文浩带队来资阳区 调研环保工作,在紫薇村陈文浩察看了集成式智能化垃圾转 运系统及工作流程,详细了解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 我区的乡村垃圾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加强农技服务。一是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 共发布病虫情报 10 期,组织水稻大面积病虫防治 7 次,发 送病虫防治通知单 7 期。二是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 统治与病虫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 53.35 万 亩次,全区已备案的服务组织已有 12 家,新建标准化服务 站 5 个。三是圆满完成了湖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与 水稻协同调查 91 个点位的位置、丘块代表性、丘块种植水 稻品种等核实工作。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再上新台阶。一是工作责任 落实到位。召开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议,明确了区、 乡农产品质量监管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完善了乡镇监管 体系建设和监管检测室的规范化建设。二是例行监测无缝覆 盖。全区共开展 24 次例行监测,共抽检果蔬样品 1209 个, 合格率 100%。三是专项整治收效显著。全年共整顿种子、农 药、肥料市场 10 个,检查农资经营企业 13 个,清查农资经 营网点 330 处次,查处违法行为 8 起,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 民群众的利益。 (八)农村新能源沼气建设扎实推进。以开发利用新能 源为主体,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全区新建大型沼气综合利用 工程 2 处,新建联户沼气工程 10 处,户用沼气池 32 个,修 复维修沼气池 27 个,建设总投资 731.24 万元,年产沼气 20.6 万立方米,供气串户 139 户。发挥了农村能源沼气在农 4 村治污、改善环境,利用清洁能源,增产增收的最大作用。 (九)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全力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试点项目。按照《湖南省益阳市资阳 区民兵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在沙头镇双枫树村、建民村和张家塞乡乌龙堤村、堤南村、 柞树村、金垅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目前,项目建 设进度是已完成初步设计工作,进入项目初步设计专家评审 和政府采购财评程序工作中。二是全面推动农作物秸秆“禁 烧”及综合利用。严格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 划》,从“早”、“实”两方面重拳出击,坚持“五原则” 、实 行“五到位”严抓秸秆禁烧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提升耕地 地力、促进农民增收。 (十)统筹城乡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制定了《益 阳市资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从乡村振兴样板区、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 明确了未来三年建设工作重点;二是草拟了《资阳区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将农村垃 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六大块工作明确了 具体工作任务;三是积极组织协调了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看、评、议”会议和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 会;四是积极推进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工作,为湖南银鱼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稻田综合利用 开发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了 2019 年数字农业建设试 点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农业结构调整深度不够。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不够 5 明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不快。产业精深加工层 次低,没真正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模式。 (二)农产品品牌名气不大。地标产品不多,优质农产 品不少,但缺乏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三)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偏低,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2019 年工作设想 (一)突出粮食生产主旋律。突出“绿色技术融合、新 型主体推动、全程机械化”三大发展主题,以发展适度规模 经营为重点,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 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绿色增产”,力争再创全省粮 食生产标兵县。 (二)推进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加强以新桥河镇河坝茶 园为重点的出口茶叶安全示范区建设;以无公害蔬菜、优质 水果、大棚草莓、大棚西瓜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三)促推农村清洁工程提质升级。一是全面启动垃圾 分类减量;二是完善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点建设;三是完善垃 圾清运管理机制;四是加大农村清洁工程宣传力度。 (四)全力推进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向上级积极争取 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奖补资金和其它项目资金。 (五)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在推进产业扶贫进程中坚持 “抓大育小,助强扶弱,变差为优”,努力推进扶贫产业发 展,实现产业扶贫质的突破。 (六)推动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以长春镇紫 薇园为核心,以“农业休闲、高技术集成、新农村建设、生 态保护”为建设重点,逐步建成规模化特色种养、观光农业、 6 乡村旅游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七)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 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强化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八)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以乡村振兴规划为蓝 本,全面加速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九)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牌培育。以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农业 产业结构,壮大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供 应链、价值链,着力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 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益阳市资阳区农业局 2018 年 10 月 25 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