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

俗 man■6 页 38.5 KB下载文档
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doc

附件 1 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背景 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是我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应 用的重要载体,是我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为贯彻全 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总 体部署和《广东省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2016-2018 年 )》具体要求,建设 3 个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充分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中医药 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打造岭南中医药特色品牌。 二、总体要求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和多渠道投入相结合,遵循自主 创新、重点突破、加强合作、促进转化的基本原则,以中医医 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为主体,鼓励社会广泛参与, 整合发展优势资源,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推进中医药协同创 新,推动形成医、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三、建设目标 通过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项目建设,达到五方面的目标:一 是推进中医“治未病”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和 养生保健优势,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丰富中医治未病方 法和手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中医药养生保健需求。 二是深化中医药科学研究。以项目为纽带,通过重点研究室(实 验室)、临床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以及中医药基础数据库建 设,加强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开展中 医临床诊疗技术以及方法的筛选、评价和规范、标准的研究推 广,提炼岭南中医药学术特色和理论内涵。三是促进中药的研 究开发。加大中药新药、医院制剂、中成药二次开发等的研究 开发力度,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打造岭南中医药特 色品牌。四是人才队伍更加优化,中医药创新平台学科带头人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五是中医药医产学研用更加紧 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 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重点专科、重点 学科以及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等的工作基础, 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建设高水平的中医药研究平台,为中医药 科学研究提供支撑。 (二)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 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针灸治疗机理等的研 究,加强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 治研究以及技术方法的筛选评价,形成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 疗规范或标准,并加以推广应用。开展岭南中药的研究开发, 加强岭南道地药材、医院制剂、中药新药研究以及中成药二次 开发等,推进现代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 术,开展中医“治未病”科学研究,探索、总结、完善中医药 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创新,为群众 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治未病”服务。 (三)加强中医药协同创新。集中中医药医疗、人才优势, 整合中医药科研力量,推进中医医疗机构、高等医学院校、科 研机构等多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创新,与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 合作关系,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 中医药学术进步。 (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中医药队伍。培养、引进高水平 中医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更多国家级科研项目落户广东打 好基础。通过项目的实施,工作团队不断壮大,人才结构进一 步优化,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地位进一步提升。 五、工作安排 项目实施期限为 2017 年 3 月~2018 年 12 月。 ——2017 年,完成 3 个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单位申报、专 家评审及立项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过程管理,各中 医药创新研究中心按照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开展建设任务。 ——2018 年,形成中医药创新发展长效机制,建成 3 个跨 学科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成为省内 中医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载体,取得一系列研 究成果。 六、工作程序 (一)项目申报。项目实行公开申报。 (二)专家评审。省中医药局根据申报情况,组织相关领 域的专家,对照申报条件、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对申报项目 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现场答辩。 (三)立项管理。省中医药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择优立 项,确定 3 个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启动建设工作。本项目为 立项非资助项目,在建设周期内,省中医药局每年对项目的建 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设期满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七、申报条件和要求 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申报单位为我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医医 疗机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或上述单位的内设机 构,鼓励联合申报,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和要求: (一)围绕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在中医“治未病” 、 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以及中药研究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 思路清晰、内容明确、方法可行,近、中、远期任务和目标合 理,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对于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提高 我省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 推动作用。 (二)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应具有较好的工作业绩 和研究基础,有较高的知名度,担任过省级以上中医药相关学 会(协会)主委、副主委或国家级学会(协会)专业委员会主 委、副主委,为本单位在职人员,原则上年龄在 58 周岁以下 (即出生日期为 1959 年 3 月之后) 。 (三)工作团队在学历、专业等方面结构合理,人员素质 较高。 (四)工作团队近 3 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 20 项,或在研项目科研立项经费总金额在 800 万元以上。 (五)取得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近 3 年获得较高级别 的科技奖励。 (六)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经费原则上以自筹为主,申 报单位应能够并承诺对申报的平台建设提供资金、场地等相应 的条件保障。 八、建设数量 共建设 3 个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 九、申报材料及受理要求 申报单位需提交下列材料: (1)广东省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书; (2)相关证明及其他补充材料:主要资质证书复印件;省 级及以上科技奖励获奖证书复印件;取得科研经费的相关证明 材料;项目负责人担任学会职务的相关材料;申报单位认为有 必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以上材料,用 A4 纸张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册。电子版材料须 与纸质申报材料相一致。 请各主管部门按照本通知的要求,认真组织好本次申报工作 , 并做好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查验工作。各单位申报材料(一式 10 份)由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送省中医药局,电子版请 发送至 zyjky001@126.com。 申报材料受理时间为 2017 年 4 月 7 日前,逾期不再受理。 受理地点:省中医药局科教处。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省中医药局科教处 李文波 联系电话:020-83848487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 483 号粤财大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