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

Traveler^过客8 页 101.5 KB下载文档
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
当前文档共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doc

附 件 许昌市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重点任务一览表 序号 工作重点 1 2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每 年 新 培 育 科 技 型 (1)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完善培育孵化体系, 市科技局 促进科技 中小企业 200 家以上,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 市发改委 型中小企 到 2022 年,全市通 业蓬勃发 过 备 案 的 科 技 型 中 (2)指导企业建立规范完善的研发会计科目和税费核算 市财政局 展 小企业达到 800 家左 体系,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补助等优惠配 市税务局 套政策。 右。 责任主体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3)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培育高新技术 企业。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市发改委 (管委会) (4)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明确入库后备企业成长路 推进高新 到 2022 年,全市高 线图和时间表。开展专题辅导、现场指导,组织高新技 技术企业 新 技 术 企 业 总 量 达 术企业初审和推荐申报。 提质增量 到 500 家左右。 (5)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费减免、配套资金奖补等优惠政 策等。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市财政局 (管委会) 市税务局 市税务局 各县(市、区)政府 市财政局 (管委会) 市科技局 (6)积极开展专利导航服务,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 市市场监管 各县(市、区)政府 护和运用。 局 (管委会) 序号 工作重点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责任主体 开发区管委会、示范 (7)聚焦我市主导产业,重点围绕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 市科技局 区管委会、长葛市政 硅碳新材料、再生金属利用、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培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府、襄城县政府、禹 育省“百强”企业(创新龙头企业)。 州市政府等 3 4 “百 到 2022 年,培育省 (8)突出新兴产业,重点围绕 5G 应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支持省“双 强”企业、省“百快”企 (黄河鲲鹏)、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 百”企业 业各 10 家左右,“雏 做大做强 据等产业,积极培育省“百快”企业(“瞪羚”企业)。 鹰”企业 30 家以上。 (9)壮大省“双百”企业后备队伍,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 型中小企业中遴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雏鹰”企业申报省 “双百”企业。县(市、区)建立省“双百”企业和后备企 业“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 市科技局 示范区管委会、建安 市发改委 区管委会、开发区管 市工信局 委会、长葛市政府等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管委会) (10)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硅碳新材料、新型阻燃材 市科技局 示范区管委会、开发 料、振动搅拌等产业,支持企业采取独立建设或与高校 市发改委 区管委会、建安区政 联合建设、省市共同建设等方式,积极争创国家级、省 市工信局 府、长葛市政府、襄 到 2022 年,省级工 级创新平台。重点围绕黄河鲲鹏产业生态打造,加快布 市市场监管 城县政府、魏都区政 程技术研究中心、重 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 局 府等 点实验室、技术创新 示范区管委会、开发 建设创新 中心达到 100 家以上, (11)重点围绕电力装备、智能装备制造、硅碳新材料、 市科技局 区管委会、建安区政 研发平台 市级创新平台达到 节能环保装备、再生金属及制品、振动搅拌应用、检验 市发改委 府、长葛市政府、襄 300 家以上,新建省 市工信局 城县政府、禹州市政 检测等领域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级产业技术创新战 府、魏都区政府等 略联盟 3 家左右。 (12)各县市区围绕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加快补齐短板,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汇集创新资源,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管委会) 台。 序号 工作重点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责任主体 (13)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分行业、分区域、分层次布局 市科技局 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组织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各县(市、区)政府 市发改委 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双创”基地等申报、认定、奖补 (管委会) 市工信局 工作。 (14)支持许昌学院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许昌职业技 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 5 发展创新 到 2022 年,争取新 创业孵化 建 创 新 创 业 孵 化 平 (15)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 5G 应用等领域,实施 台 10 家左右。 平台 黄河鲲鹏创新孵化专项,打造黄河鲲鹏创新生态。 (16)鼓励引进高精尖孵化管理团队,加强科技企业孵化 器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平 台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市科技局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市发改委 示范区管委会、建安 市科技局 区政府、禹州市政府 市工信局 等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市委人才办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市财政局 (管委会) 市人社局 6 (17)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认定工作。 到 2022 年,争取新 引进 60 个左右创新 培育引进 创业人才(团队), 市委人才办 科技人才 20 名以上优秀科技 (18)加强对已认定的“许昌英才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团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队伍 (管委会) 人才进入国家、省科 队)跟踪服务、绩效考核、项目结项等工作。 市人社局 技创新人才计划。 (19)培育、推荐我市科技优秀人才进入省科技创新人才 各县(市、区)政府 市科技局 计划。 (管委会) 序号 工作重点 7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9 责任主体 开发区管委会、示范 培育引进 到 2022 年,力争经 (20)重点在电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5G 应用、 区管委会、襄城县政 新型研发 备 案 的 省 级 新 型 研 硅碳新材料、阻燃材料、节能环保装备与服务、再生金 市科技局 府、魏都区政府、禹 机构 发机构达到 6 家以上。属及制品等领域组建新型研发机构。 州市政府、长葛市政 府等 (21)围绕优势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和有引领作用的重 大核心技术,积极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8 牵头单位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开发区管委会、示范 (22)围绕电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黄河鲲鹏)、 区管委会、长葛市政 硅碳新材料等产业,谋划申报省“十”层级转型升级创新 市科技局 府、建安区政府、襄 引领专项。 城县政府等 深入实施 到 2022 年,力争实 “十百千” 施 “十百千”转型升 (23)围绕电力装备、新能源及网联汽车、节能环保装备、 省 转型升级 级创新专项 50 个以 硅碳新材料、再生金属及制品、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 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和发制品、食品机械 各县(市、区)政府 创新专项 上。 市科技局 制造等优势产业,谋划省“百”层级转型升级创新示范专 (管委会) 项,每年争取 10 项以上纳入省项目库,实施 3-5 项转 型升级创新示范专项。 加强国内 争取每年 20 项以上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合作 项目落地。 (24)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延链补链,每 年实施 10 个以上“千”层级转型升级创新应用专项。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25)深化与中科院合作,围绕我市产业、企业关键技术 需求,找准双方合作契合点,争取更多的企业与中科院 开展产学研合作。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26)重点围绕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建设中科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昌智能制造研究所(中心)。 市科技局 示范区管委会 序号 工作重点 9 10 11 工作目标 加强国内 争取每年 20 项以上 科技创新 科 技 成 果 转 移 转 化 项目落地。 合作 到 2022 年,争取引 开展国际 进落地中德(欧)合 科技合作 作 和 技 术 成 果 转 移 转 化 项 目 100 个 以 与交流 上。 积极创建 许昌国家 级高新区 和省级高 新区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27)重点围绕支持黄河鲲鹏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市发改委 建设中科院微电子所——许昌市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市工信局 市科技局 建设黄河鲲鹏计算机研究室和鲲鹏创新中心。 (28)重点围绕支持 5G 产业发展,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国 家网络交换重点实验室许昌基地,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 市工信局 移转化。 (29)重点围绕支持阻燃材料产业发展,与北京理工大学 市科技局 合作建立河南北理阻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北理 市工信局 阻燃材料检测院有限公司。 (30)鼓励支持我市企业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和央企、龙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头企业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引进转化先进科技成果。 市工信局 (31)建立完善中德(欧)技术合作机制,支持期图创新科技 市商务局 (许昌)有限公司等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开展业务,加快中 市工信局 市科技局 德(许昌)产业园和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 市科技局 (32)建立重点企业开展对德(欧)技术合作需求数据库, 市工信局 委托德方提供或寻找解决方案。 市商务局 (33)积极争取与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与交流,引进利用国外专家团队智力资源。 责任主体 示范区管委会、建安 区政府、禹州市政府 等 示范区管委会 魏都区政府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市商务局 (管委会) (34)加快推进许昌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完善更新 市科技局 高新区管委会 到 2022 年,建成许 指标体系。积极与科技部沟通对接,争取尽快获批。 高新区管委会 昌国家级高新区,建 (35)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管 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 设 1—2 个省级高新 理和考核评价体系。 区。 (36)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复制推广郑洛新自创 市科技局 高新区管委会 区先行先试经验。 序号 工作重点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11 积极创建 许昌国家 级高新区 和省级高 新区 到 2022 年,建成许 昌国家级高新区,建 (37)禹州市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长葛市、襄城县 设 1—2 个省级高新 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 区。 12 积极开展 创新型城 市创建工 作 到 2022 年,建成国 家创新型城市,力争 创建 1—2 个创新型 县(市)。 牵头单位 责任主体 市科技局 禹州市政府、长葛市 政府、襄城县政府 (38)对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完善创建指标 体系,争取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验收。 市科技局 市直相关部门 市发改委 (39)禹州市、长葛市、襄城县等创建国家创新型县 (市)。 市科技局 禹州市、 长葛市政府、 襄城县政府等 (40)深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双创示范基地高 质量发展。 13 14 市发改委 示范区管委会 鼓励支持 到 2022 年,建成 5 特色创新 个以上国家、省级创 (41)支持硅碳新材料、再生金属及制品、节能环保装备 创业基地 与服务、阻燃材料、发制品、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电梯、 相关各县(市、区) 新创业特色基地。 市科技局 建设 中药材、花木等产业申报国家、省特色产业创新(示范) 政府(管委会) 基地。 (42)成立科技领导小组,建立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 市直有关部门、各县 加强组织 形 成 加 快 科 技 创 新 区)政府(管委会)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市科技局 (市、区)政府(管 委会) 领导,强 推进“智造之都、宜 及时协调解决科技创新重大问题。 化工作机 居之城”建设的强大 (43)强化考核,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纳入县(市、区) 制 合力。 经济社会考评指标体系,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在县(市、 市发改委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区)经济社会考评体系中的权重。 序号 工作重点 15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责任主体 (44)市、县两级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及时足额 落实各项科技创新奖补资金。 市财政局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市统计局 (45)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规范研发会计科 市税务局 各县(市、区)政府 确 保 财 政 科 技 投 入 目,加强研发经费数据统计工作。 市财政局 (管委会) 市科技局 只增不减,全社会研 发投入强度和财政 加大科技 (46)设立财政科技金融引导专项资金,开展科技贷等业 市金融工作局 市投资总公司、市产 科技支出占一般公 务;政府出资并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设立科技成果转 市财政局 投入,强 业投资公司 共 预 算 支 出 比 重 高 化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市科技局 化金融支 于全省平均水平。建 持 设 河 南 省 促 进 科 技 (47)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科技 人行许昌市 与 金 融 结 合 试 点 地 支行、科技金融事业部、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小 中心支行 银行业金融机构 贷等),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 许昌银保监 区。 分局 技贷”力度。 (48)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各县(市、区)政府 辅导、支持力度,争取我市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创 市金融工作局 (管委会) 板上市。 16 市发改委 深化改革 市科技局 创新,强 推 动 科 技 创 新 的 机 (49)落实国家、省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 市财政局 各县(市、区)政府 市工信局 (管委会) 配套政策措施,兑现支持创新奖补政策等。 化政策落 制更加科学完善。 市金融工作局 实 市税务局 序号 工作重点 16 工作目标 重点任务 责任主体 (50)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 各县(市、区)政府 科技创新服务效能。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优化 市科技局 深化改革 (管委会) 科研管理服务, 简化项目申报程序,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创新,强 推 动 科 技 创 新 的 机 化政策落 制更加科学完善。 (51)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人才(团队)等绩效评 市财政局 各县(市、区)政府 实 估改革,落实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容错机 市审计局 (管委会) 制。 (52)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宣讲培训,举办科技创新政 策进企业、进高校、进基层宣讲活动,推动各项科技创 新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17 牵头单位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政府 (管委会) 优化创新 (53)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指 科技创新服务更加 市市场监管 各县(市、区)政府 环境,强 导帮助企业申请专利、软著、商标等知识产权,加强知 精准、高效,全社会 局 (管委会) 化优质服 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务 (54)定期举办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大赛和成 各县(市、区)政府 市科技局 果发布、产学研对接等活动。 (管委会) (55)加强科技创新先进典型宣传报道,让创新创造成为 各县(市、区)政府 市委宣传部 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管委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