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中医养生保健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中医养生保健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620803) 。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三至五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 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 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举例 职业资格或 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举例 健康管理师; 医药卫生 健康管理与 大类 促进类 (62) (6208) 居民服务业 (80); 卫生(84); 社会工作(85) 保健服务人 营养配餐师; 员(4-10-04); 中医养生; 中医康复理 健康咨询服 中医保健; 疗师;保健调 务人员 健康管理 理师等职业 (4-14-02) 技能相关证 书。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 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 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养生和中医保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适应海南自 贸区(港)带来快速增长的医疗、养老、保健、康复、养身、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需 求,面向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工作行业的保健服务人员、健康咨询服务人员等职 业群,能够从事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健康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学历证书+若干职业 1 技能等级证书”(1+X 证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要求 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 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 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6.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 1-2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要求 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中医基本知识,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药等基本知识。 4. 掌握现代基础医学、亚健康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的基本知识。 5. 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理论体系、运用机理、操作原则、方法等,特别是推 拿、艾灸、刮痧、拔罐、足疗、饮食保健、运动保健、流行保健、人文环境养生、中 医体质辨识、养生指导等知识。 6. 掌握必要的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中医传统美学及现代养 生保健专业知识。 7. 熟悉本专业必需的西医相关知识,特别是正常人体结构、健康评估、常见疾病 及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 8. 熟悉对个人或群体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与宣教的方法。 9. 了解医学心理学、卫生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及基本应用。 (三)能力要求 2 1.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及推拿、艾灸、饮食保健、运动保健、流行保健、体质调养、 情志调护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维护和修复人体健康的能力。 4. 具有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保健调治及对慢性疾病进行防治的能力。 5. 能独立开展对服务对象健康状况的监测、分析、评估,具有健康咨询指导、健 康危险因素干预和制定健康促进管理计划的能力。 6. 能独立开展中医养生保健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操作。 7. 能独立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指导与健康宣教等工作。 七、学时要求 本专业学生修读的总学分数应不少于 125 学分,总学时 2854 学时,其中理论 1173 学时,实践训练 1681 学时。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在校内外进 行中医情志养生实训、中医推拿养生实训、中医饮食保健实训、运动保健实训、实用 流行保健技术实训等综合实训;社会实践在寒、暑假由学校组织,可在社区医院、乡 镇卫生院及中医养生机构等完成;顶岗实习由学校组织在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医养结 合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完成。 九、教学时间安排总表 教学时间 教学活动 一 二 合计 6 周数 1 2 3 4 课堂教学 14 17 17 17 65 复习考试 2 2 2 2 8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3 第二课堂 岗前培训 5 三 3 1 1 2 1 1 3 毕业实习 39 39 毕业教育 1 1 41 119 总周数 19 20 19 20 十、专业核心课程及教学内容 序 号 专业核心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它以中国古代朴素 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 1 中医基础 理论 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 见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 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中医养 生保健专业核心课程。 运动保健学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运动与健康;体育卫生;医务监督; 2 运动保健 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防治;体育康复等,旨在指导人们通过合理 学 的科学的运动,达到增肌的健身效果,实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及 合理地处理运动损伤。 3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养生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养生概述;自然环境与健康;居住 养生学 环境与健康;室内环境与健康;常用环境养生法等。 中医情志养生学主要学习中医情志养生概述;传统文化与情志养生; 4 中医情志 情志致病与七情太过;中医情志养身的基本方法;常见疾病的情志 养生学 养生法。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中医情志养生的理论与方 法指导实践的保健技能。 中医饮食保健学概论、发展概况及特点;食物与保健;使学生了解 饮食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和益处,并对食物的保健及药用价值进行介 5 饮食保健 绍,讲述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饮食及营养特殊性。进而可以指导 正确的摄入食物,远离垃圾食品、避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机 体健康。 4 推拿学是研究如何运用推拿方法治疗疾病一般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是将已学过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是推拿学科的核心 6 推拿学 内容,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重要临床课程,它是培养高级推拿专 业人才的必修临床理论的主体课程,是为联系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 实习的桥梁课程。 实用流行保健技术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阐述 经络养生,健康管理,中医适宜技术以及流行保健技术概述、国内 7 实用流行 外相关按摩术(保健按摩术;足部按摩术;减肥按摩术;美容按摩 保健技术 术;发廊按摩术;沐浴按摩术;旅游按摩术;国外按摩术)。以市 场所需的岗位为导向,通过学习相关流行保健技术,为今后从事中 医养生保健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十一、教学课程计划表(见附表) 5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专科教学课程计划表 课程类 别 必 修 课 通 识 类 必 修 课 程 学时 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讲课 实践 1 4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核 方式 G01000009 思想道德与法治 考试 3 48 0.5 40 8 G0100001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考试 4 64 0.5 56 8 G01000019 党史 考查 1 16 16 G03000001 大学英语-1 考查 4 56 56 G03000002 大学英语-2 考查 4 68 68 G09000001 大学体育-1 考查 G09000002 大学体育-2 考查 G09000003 大学体育-3 考查 G01000011 军事理论 考查 2 36 36 G01000001 形势与政策-1 G01000002 形势与政策-2 考查 1 16 16 G2500000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 G2500000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 考查 2 34 34 G40000001 劳动教育 考查 2 32 32 G40000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 考查 2 32 2 G24000001 计算机基础 考试 4 68 2 34 34 32 566 8 436 130 3 51 40 11 小计 专 学 分 实 践 学 分 ZK0090001 中医诊断学 考试 3 2 3 4 14 14 34 1 17 17 34 1 17 17 马克思院 4 马克思院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 2 体育学院 2 体育学院 2 体育学院 4 马克思院 2 马克思院 2 马克思院 1 马克思院 1 2 32 开课单位 4 4 1 6 马克思院 4 28 5 4 马克思院 二级学院 健康中心 4 计算机院 3 食品学院 6 课 础 基 业 ZK0090002 中药学 考试 2 36 36 ZK0090003 方剂学 考查 3 48 40 ZK0090004 生理病理学 考查 2 32 32 ZK0090005 人体解剖学 考查 3 48 36 ZK0090006 亚健康学 考试 3 48 48 4 食品学院 ZK0090007 营养学 考试 3 48 48 3 食品学院 ZK0090008 经络腧穴学 考试 3 48 34 14 ZK0090009 健康检测与评估 考试 2 32 22 10 ZK0090010 西医临床医学概要 考查 2 32 32 ZK0090011 中医临床医学概要 考查 2 32 32 28 455 400 小计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食品学院 8 3 食品学院 2 12 食品学院 4 食品学院 3 食品学院 2 食品学院 2 食品学院 2 食品学院 55 ZK0090012 中医基础理论 考试 3 48 48 ZK0090013 运动保健学 考试 3 51 17 34 ZK0090014 人文环境养生学 考查 2 32 20 12 ZK0090015 实用流行保健技术 考试 4 68 20 48 4 食品学院 ZK0090016 中医情志养生学 考查 2.0 32 24 8 2 食品学院 ZK0090017 推拿学 考试 5 80 24 56 5 食品学院 ZK0090018 饮食保健 考试 3 48 48 22 359 201 小计 4 军事训练 2 2周 32 GT0000001 第二课堂 5 2周 80 ZSJ009001 岗前培训 1 1周 16 ZSJ009002 毕业实习 20 39 周 1170 1周 3 食品学院 2 食品学院 食品学院 158 G14000001 毕业教育 食品学院 3 0.5 周 入学教育(含国防与安全教育) 集 中 性 实 践 环 节 3 √ 学工部 √ 武装部 √ √ 学院团委 √ 食品学院 √ 食品学院 √ 学工部 7 小计 专 长 课 专 业 任 选 课 素 质 拓 展 类 小计 45.5 周 1298 ZK0090019 功能性食品 考查 2 32 32 4 食品学院 ZK0090020 中医养生康复学 考查 2 32 32 4 食品学院 ZK0090021 食品工艺学 考查 2 32 12 20 ZK0090022 药膳食疗学 考查 2 32 12 20 ZK0090023 黄帝内经 考查 2 32 32 ZK0090024 生物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 考查 2 32 32 6 96 76 20 小计 选 修 课 28 2 食品学院 2 2 食品学院 食品学院 2 食品学院 食品学院 ZK0090025 烹饪营养技术 考查 2 32 24 8 2 食品学院 ZK0090026 中医美容技术 考查 2 32 12 20 2 食品学院 ZK0090027 传统礼仪 考查 1 16 16 2 食品学院 ZK0090028 医患沟通 考查 1 16 16 ZK0090029 中药炮制 考查 2 32 16 ZK0090030 病理学 考查 2 32 32 小计 5 80 60 20 合计 121 2854 1173 1681 美育教育 考查 2 ZK0090031 养生企业管理与营销(双创理论课) 考查 1 ZK0090032 中医养生保健创业训练(双创实践课) 考查 1 2 16 2 食品学院 食品学院 2 食品学院 通识类选修课美育教育为必修 2 学分;创新创业课程及活动获得 的学分根据学校创新学分认定办法执行,可用于替代通识类选修 课程。 课程类别 通识类必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 程 集中性实 践 选修课程 学分 32 28 22 28 15 学分比例 25.60% 22.40% 17.60% 22.40% 12.00% 总学分 125 8 学时 566 455 359 1298 240 备注:1.《形势与政策》专科三年期间学习,共计 1 个学分,折合理论课时 16 学时;2.专长课要求修满 6 学分;3.专业任意选修课要求修满 5 学 分。 执笔人: 校对人: 审订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