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信息采集填表说明(内部资料,切勿外传)).doc

baby公主4 页 33.5 KB下载文档
信息采集填表说明(内部资料,切勿外传)).doc信息采集填表说明(内部资料,切勿外传)).doc信息采集填表说明(内部资料,切勿外传)).doc信息采集填表说明(内部资料,切勿外传)).doc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信息采集填表说明(内部资料,切勿外传)).doc

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填表说明 信息采集表的填写说明 一、《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基本信息采集表》的填写 党组织信息 1. 党组织名称。要填写全称,即公章上的名称。如果没有公 章,一般为“中共”+“单位名称”+“党组织类型”,如“中共西 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委员会”;如果属于下属的二级党组织以数字 命名的,要写清楚单位名称,如“中共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金 融学部学生第一支部委员会”。 2. 党组织书记。各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 3. 党组织联系人。负责党组织日常事务的党员。 4. 联系电话。是指能联系到该党组织的电话号码,可以是联 系人手机号,也可以是党组织办公电话。固定电话要包括区号。 5. 组织类别。按照《中共组织类别代码》来填写对应代码。 这里需要注意 2 点:一是该项要填写代码,而不是填写文字。比 如某某党支部,在《中共组织类别代码》对应的是“党支部”,对 应的代码是“631”,那么我们在填表时就要填写“631”。二是要 填写最下一级的代码。比如,某某党支部既属于代码为“6”的 “党的基层组织”,又属于代码为“631”的“党支部”,那么我们 要填写最下一级的代码,即“631”。采集表中其他需要填写代码 的信息项,也都按此把握。 6. 党组织所在单位情况。分为“与上级党组织相同”“法人单 位”“联合支部”三类,填写时从中勾选一项。其中“与上级党组 织相同”是指本党组织所在的法人单位与上级党组织所在的法人 单位相同。如勾选此项,则信息采集表中的所在单位信息不用填 写。“联合支部”指本党组织为多个单位共建的联合党支部,如勾 选此项,则信息采集表中应填写多个所在单位信息,即填写参与 组建联合支部的所有单位信息,不够可另附页。 所在单位信息 7. 单位名称。填写全称,即单位公章上的名称。这里所填的 单位,指的是法人单位,即在编办、民政或工商等部门有正式登 记的单位,一般都具有组织机构代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如 果党组织所在的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则这里的单位名 称不能填写分支机构的名称,而是要填写它所属的具有法人资格 的单位名称。 8. 单位类别。按照《单位性质类别代码》填写相应代码。 9. 单位建立党组织情况。参照《单位建立中共组织情况代码》 填写相应代码。 10. 党组织所在单位代码。一般为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 社会信用代码。 党组织书记签字栏,并加盖党组织公章。 (二)《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的填写 1. 姓名、2. 性别、3. 民族、4. 公民身份证号。这 4 项均依 据党员本人身份证填写。 5. 出生日期。依据党员本人身份证填写。极个别党员的实际 出生日期与身份证上登记的不一致。对于这种情况,应填写组织 上认定的出生日期,允许与身份证上的不一致。 6. 学历。按照《学历代码》来填写对应代码。需要注意的是, —2— 部分党员只有硕士学位而没有研究生学历,对此,应以学历证书 为准。 7. 人员类别。从“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中勾选一项。 8. 所在党支部。填写党员所在党支部全称,需要与党组织信 息采集表中的“党组织名称”相一致。 9. 加入党组织日期。指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该 项原则上要具体到日,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党员无法记清, 党员档案等材料也不齐全、无法查询,因此,遇到此种情况,日 期统一填写当月的 1 日,注意:尽量填写准确,离退的党员确有 此情况可酌情填写。(个别人员入党时间计算方法请参照:关于 “入党时间的计算方法”所列的情况进行甄别填写,附本文最后) 10. 转为正式党员日期。该项参照第 9 项的要求填写。 11. 工作岗位。参照《工作岗位代码》来填写对应代码。 注 意:我校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对应代码为 0211,专业 技术岗位对应代码为 0212,工勤岗位对应代码为 0315,此外包括 学生、离退休人员、其他人员要按照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代码。 12. 联系电话。优先填写手机号。对于部分年纪大、没有手机 的党员,可以填写本人住宅电话或子女手机号码。之所以要填写 手机号码,除了便于日常联系之外,主要考虑下一步信息系统可 能会使用短信功能,比如,在登录系统时接收验证码,在组织关 系转接、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等工作中,利用短信对党员进 行提醒。 13. 家庭住址。要具体到门牌号。需要注意的是,党员家庭住 址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是家庭常住地,有些是现居住地,还有些 是户籍所在地。到底填写哪一个?我们认为,应填写当前最容易 与党员取得联系的地址。如以后党员住址发生变动,再及时更新 —3— 维护住址信息。 14. 党籍状态。在“正常”和“停止党籍”中勾选 1 项。停止 党籍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因出国或去港澳长期定居等原因停止党 籍的;二是在组织关系集中排查中仍未取得联系而停止党籍的。 15. 是否为失联党员。失联党员指通过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 截至填表时仍未取得联系的党员。如果是失联党员,则勾选 “是”,并填写失去联系的起始日期。其他党员勾选“否”。 16. 是否为流动党员。要根据 2006 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 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即流动党员是指由于 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 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来认定是否为流动党员。流动党员 信息由流出地党组织(即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负责采 集,外出流向填写到县。 —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