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高教学会〔2021〕48号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做好2021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 附件.docx
附件 1: 2021 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一、综合类 (一)重大项目 1.河南高等学校在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 战略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两个确保”背景下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研究 3.高等教育支撑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4.河南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 对策研究 5.现代化河南建设进程中“双一流”创建高校发展研究 6.“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生态研究与实践 7.新形势下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研究 8.基于 GIS 的河南省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 9.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 10.双碳背景下煤炭院校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 困境与推进举措 11.数字经济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改革研究 12.新时代地方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研究 与实践 13.中医药高等院校大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 践 14.多维驱动的“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高质量发 展研究 15.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我省经济社会发 展新格局研究 (二)重点项目 1.深化高校学科学院调整激发内生创新活力研究 2.河南省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关系研究 — 2 — 3.河南省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4.“两个确保”背景下我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和实 践 5.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6.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 7.应用型本科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关系研究 8.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9.生物信息交叉科研人才的培养研究 10.先进制造学科群服务洛阳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 径研究 11.高等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 12.中医药高等院校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与实 践 13.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及共建 研究 14.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 — 3 — 践 15.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16.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河南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 践路径研究 17.河南省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技能人才供给耦合机制研 究 18.技能河南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 19.“双碳”目标和数字孪生双驱动下工科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与实践 20.新发展格局下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 21.地方“双一流”高校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 22.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区域性课程思政教育集群建设 研究 2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 24.审核评估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 — 4 — 实践 25.个体化视域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根源与 破解路径研究 (三)一般项目 综合类一般项目由申请人和所在单位按照立项类别综合 类项目内容要求自主选题申报。 二、产教融合专项类项目 专项类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方面的课题,分重点课题和 一般课题。 (一)重点项目 1.政府、市场和大学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2.基于共生理论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与实 践 3.制造业强省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研究 4.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5.河南高校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 5 — 6.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研 究 7.“四新”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 践研究 8.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效应及政策优化研究 9.产教融合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10.新工科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的制度建构与实践路径 研究 11.河南省高校军民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新时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科教产教融合模式研 究与实践 (二)一般项目 1.新工科背景下区域特色大学产教研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2.“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 3.实现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及制 — 6 — 度改革研究 4.“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背景下我省高等职业教 育深化产教融合机制研究 5.基于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智能纺织机械专业产教融 合的研究与实践 6.BIM 技术助力高校建筑专业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研 究 7.基于产教融合的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研究与实践 8.高校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传统造物论中的高校设计学科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 10.基于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11.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12.河南省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科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资源转化教学资源机 制构建 — 7 — 14. 新工科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科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 机制研究 15.地方涉农高校科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三、分支机构专项类项目 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1.基于学习共同体的 U-S 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研究(外语 教学研究分会) 2.基于 OBE 理念的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3.基于 POA 的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 学模式的路径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4. 智慧云平台助力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证研究 (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5.黄河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 创新与实践(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6.耕读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 — 8 — 式构建(新农科教育研究分会) 7.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智慧园艺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新农科教育研究分会) 8.新医科背景下中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 践(中医药教育研究分会) 9.高等中医药院校“矩阵式”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与 实践(中医药教育研究分会) 10. “ 双 一 流 ” 背 景 下 中 医 药 院 校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研 究 (中医药教育研究分会) 11.协同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分会) 12.河南省医学院校教育布局优化研究(医学教育研究 分会) 13.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与实施对策研究(医学 教育研究分会) 14.“以本为本”视角下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医 — 9 — 学教育研究分会) 15.新文科建设视阈下高校文史哲跨学科共同体构建及 实施路径探究(外语教学研究分会) 16.数字时代翻译教学方法体系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分 会) 附件 2: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 — 10 — 项目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人: 项目成员: 申请单位(盖章): 申报层次: 重大□/重点□/一般□ 项目类别:综合类项目□/产教融合专项类项目□/ 分支机构专项类项目□ 代 码: □ □ □ □ 推荐序号: □ □ □ □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制 — 11 — — 12 — 填写说明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是立 项申报、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 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1.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 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 35 个汉字。 2.申报层次:指项目推荐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 目。 3.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b:普通高等教育类—01,高等职业教育类—02 c:申报类别:综合类项目—1,产教融合专项类项目—2, 分支机构专项类项目—3。 d:重大项目—1;重点项目当申报不成功时同意转为一般项 目—2,不同意转为一般项目—3;一般项目—4。 4.推荐序号由 4 位数字组成,前 2 位为学校推荐总数,后 2 位为推荐排序编号。 5.《申请书》内容应按照网络填报提示进行填写,填写完 — 13 — 成导出后经相关人员签字和单位盖章后作为正式纸质件。 6.《申请书》等书写、打印格式: (1)《申请书》打印纸张一律用 A4 纸,竖装,双面印刷。 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五号字。 (2)《申请书》除人员签字和单位盖章外一律打印,需签 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表中各项目均不要另附纸。 (3)《申请书》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用软皮平 装),以便于评审时阅读。其规格大小应与推荐书一致,但不 要和《申请书》正文表格装订在一起;首页应为附件目录,不 要加其他封面。 上报材料要用厚牛皮纸袋装好。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 并将《申请书》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袋 的两面。 7.所有推荐材料一律不退,请自行留底。 — 14 — 一、简表 项 目 项目名称 简 经费预算总 额 万元 完成时限 年 况 姓名 性别 民 族 出生 最终学位 月至 年 月 年月 毕业院校 研究方向 工作单位及 学校名称 联系方式 专业技术职 务/行政职务 所在院系 / 手机号码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时间 项目名称 颁发部门 学时 授课所在院系 项 目 近五年 主 持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人 获奖等次 名次 (国家/省/厅/校) 主要教学 改革和研究 成果 — 15 — 总人数 参与单位 数 姓名 高级职称 人数 出生 年月 项 目 主要 组 成员 成 信息 员 信 息 (不 含项 目主 持 人) — 16 — 中级职称 人数 技术职称 初级职 称人数 工作单位 博士/硕士人数 (含在读) / 项目 分工 签字 二、立项依据:(立项意义、现状分析) 1.立项背景和意义(限 500 字内) 2.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分析(限 500 字内)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 17 — 1.研究目标(限 300 字内) 2.研究思路(限 200 字内) 3.研究方法(限 150 字内) — 18 —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限 300 字内) — 19 — 5.实施方案(限 800 字内) 6.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限 400 字内) 7.可行性分析(限 500 字内) — 20 — 8.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限 500 字内) — 21 — 9.特色与创新之处(限 500 字内) 四、项目研究基础 1.相关工作积累(限 500 字内) 2.近 5 年已取得的工作成绩 2-1.近 5 年已取得的与本项目相关的奖项 获奖类别 — 22 — 总数 获奖等级 主持人 主要参与人 (国家/省级/厅级/校级) 获奖等次 获奖等次 教学改革成果奖 科研(社科)奖 其它 获奖等级 时间 获奖内容 颁发部门 (国家/省级/厅级/校 级) 获奖 名次 等次 — 23 — 2-2.近 5 年已发表的与本教学改革项目相关的论文 发表刊物级别 主持人发表论文数量 主要参与人发表论文数量 核心刊物 非核心刊物 刊物名称 刊物期号 作者类型 作者位次 (主持/参与) (自然序号) 论文名称 3.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 3-1.硬件基础和环境(限 150 字内) 3-2.政策基础 年份 — 24 — 文号 文件名称 与教改相关的主要内容 — 25 — 4.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4-1.尚缺少的硬件条件和环境(限 200 字内) 4-2.尚缺少的政策或其它软件条件和环境(限 200 字内) 4-3.拟解决的途径(限 300 字内) — 26 — 5.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项目级别 参与类型 项目类别 总数 (国家/省级/厅级/校级) (主持/参与) 已结项 教学改革项目 在研中 科研(社科) 已结项 项目 在研中 教育科学规划研 究项目 成员 姓名 立项 时间 已结项 在研中 类别 立项 单位 (教改/科 研) 项目级别 (国家/省级/厅级/校 级) 参与 承 担 名次 主要工作 项目名称 — 27 — 五、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金额(元) 预算根据及理由 合 计 1. 2. 3. 4. 5. 6. 六、学校推荐意见 — 28 — 校长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 — 29 — 附件3: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申请汇总表 主持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申报类别 申报层次 备注 日 推荐 序号 主持单位 项目名称 主持人 主要成员 参与单位 注:1. 申报类别是指综合类、产教融合专项类、分支机构专项类;申报层次是指重大、重点、一般; 2. 若申报层次为“重点”,请在备注栏注明申报不成功时,是否同意转为一般项目(填“同意”或“不同意”)。 — 30 —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电子邮箱: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