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公示材料.docx
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相干光通信系统用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 二、提名奖种: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提名单位(专家):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高速大容量通信用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为主要研究对 象,针对 400Gb/s 相干光通信系统接收端本振光源的要求,研制小 型集成化、低功耗、高稳定性的外腔式半导体窄线宽激光器件。项目 从窄线宽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增益芯片的设计与 制备、外腔式半导体激光器封装技术和系统测试及应用等四方面进行 关键技术的理论和实验问题研究、攻克前沿核心技术屏障,成功研制 了符合 400 Gb/s 及更高速率相干光通信系统要求的窄线宽激光器样 品,器件性能达到线宽<50 kHz,边模抑制比>40 dB,频率稳定度 <200MHz/Hour,输出功率 > 10mW。项目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打破该领域目前被国外完全垄断的现状,填 补我国在这方面产业化的空白。 五、主要完成单位 1.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3.北京邮电大学 六、主要完成人及其贡献 主要完成人及排序:苏辉、陆丹、李岩、徐玉兰、赵玲娟、伍剑、薛 正群、林中晞、林琦、朱振国 1.苏辉:第一完成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负责器件的总体结构设 计、半导体激光器制备及封装工艺的优化、产品的量产的工作。在该 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50%,是代表性论文 1 的通讯作者,以及专利 3、4、5 的主要权益人。 2.陆丹:第二完成人,负责窄线宽激光器用增益芯片的设计,提出采 用掩埋条形波导结构优化激光器增益材料的噪声特性的方案,在该项 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70%,是代表性论文 3 的 通讯作者。 3. 李岩:第三完成人,负责开展单载波 400G 高速光传输系统发射 与接收技术实验研究,验证了本项目研制的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在 400G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性能,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 人工作总量的 70%,是代表性论文 5 的通讯作者,以及专利 2 的主 要权利人。 4. 徐玉兰:第四完成人,负责半导体激光器理论模拟,分析了各项 参数对激光器线宽、阈值、功率等核心指标的影响,在该项目研究中 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70%,专利 3 的主要权利人。 5. 赵玲娟:第五完成人,负责对窄线宽激光器用半导体增益材料及 工艺进行了技术指导,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 的 30%,是代表性论文 2 的通讯作者。 6. 伍剑:第六完成人,负责对单载波 400G 高速光传输系统发射与 接收技术整体指导与仿真分析,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 工作总量的 30%,是代表性论文 4 的通讯作者,以及专利 1、2 的权 利人。 7. 薛正群:第七完成人,主要负责器件产业化所需的掩埋异质结构 工艺及二次外延工艺的优化,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 作总量的 50%,是专利 4 的权利人。 8.林中晞:第八完成人,主要负责激光器特性测试研究,设计了稳频 方案,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50%,是代 表性论文 1 的作者之一,以及专利 3、4、5 的权利人。 9. 林琦:第九完成人,主要负责器件封装工艺的研究,在该项目研 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50%,是专利 3、4、5 的权利 人。 10.朱振国:第十完成人,主要负责器件产业化所需半导体激光芯片 自动测量系统的设计,在该项目研究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 的 50%,是专利 4 的权利人。 七、主要知识产权及代表性论文专著等支撑材料目录 1) 发表的文章 [1] 江璐芸、王凌华、林中晞、苏辉,光反馈对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 激光器特性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6,(07):68 [2] 潘碧玮、 余力强、陆丹、李林森、张莉萌、李召松、苏辉、赵玲 娟, 20 kHz 窄线宽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中国激光, 2015 Vol. 42, No. 5 [3] Zhaosong Li, Dan Lu, Yiming He, Jiaqi Wang, Xuliang Zhou, JIaoqing Pa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Narrow Linewidth semiconductor Laser through self-injection locking,, IEEE Photonics Conference, 2017, [4] Haiquan Cheng, Yan Li, Deming Kong, Jizhao Zang, Jian Wu,and Jintong Lin , Low overhead slipless carrier phase estimation scheme,OPTICS EXPRESS,Vol. 22, No. 17,2014 [5] Haiquan Cheng, Yan Li, Fangzheng Zhang , Jian Wu, Jianxin Lu, Guoyi Zhang,Jian Xu, and Jintong Lin, Pilot-symbols-aided cycle slip mitigation for DP-16QAM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OPTICS EXPRESS ,Vol. 21, No. 19,2013 (2)授权的发明专利 [1] Jian Wu, Jiangchuan Pang, Deming Ko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an optical signal ,US 10097276B2,2018 [2] 伍剑、程海全、李岩、虞淼、戚继召,单载波相干光通信系统的 相位跳变消除方法及装置,201410008715.1 [3] 徐玉兰、林琦、林中晞、苏辉,一种含侧边可调增益/吸收区的半 导体锁模激光器,201611001113 .9 [4] 林中晞、林琦、徐玉兰、陈景源、钟杏丽、朱振国、薛正群、苏 辉,一种波长可调谐的半导体激光器 201820961895.9 [5] 林中晞、林琦、苏辉、陈景源、徐玉兰,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无 调制稳频装置 201621165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