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

Warm light(温暖)23 页 161 KB下载文档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
当前文档共2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doc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申报表 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 研究课题申请·审批书 研 究 方 向: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 题 名 称: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申 请 人:吴干文 填 表 日 期:2012 年 4 月 15 日 江西省电化教育馆 制 一、数 据 表 课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研究 名称 关键 信 息 技 术 环 境 研 究 性 学 习 研 究 词 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方向 研究 □基础研究(理论研究) 类型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综合研究 课题 吴干文 性 男 民 汉 负责 别 族 人 出生 最后学 1976 年 7 月 大学本科 年月 历 行政 专业职 干部 信息技术 中教一级 职务 最后学位 学士学位 研究专长 称 教学 联系 (区号)0792 (单位) 7233457 电话 (家庭) (手机)13767237645 所在 电子邮 设区 江西省九江市 邮 184261523@qq.com 箱 332400 编 市 工作 江西省修水县教育局仪器电教站 单位 通讯 江西省修水县教育局仪器电教站 地址 主 要 参 加 姓 者 职务职 研究专 性别 出生年月 名 称 樊洪 电教站 教育管 男 波 胡勇 本科 修水县仪器电教站 本科 修水县散原中学 理 教育管 男 健 工作单位 长 1968.10 长 学历 1963.12 校长 理 黄海 电教站 教育工 男 1974.12 峰 干部 李海 教务主 教育工 女 修水县仪器电教站 本科 修水县义宁镇第一小学 本科 修水县第一中学 作 1977.11 燕 本科 任 作 生物 课件制 卢明 男 1967.12 教研组 作 长 预期最终成 专著□ 论文√ 研究报告√ 果(不超过 3 预计完成时间 教学软件√ 项) 2014 年 6 月 其它□ 二、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近期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果形 成果名称 著作者 发表出版时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式 初识 flash 吴干文 课件 间 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 2007 年 9 月 中央电教馆 光合作用 卢明 课件 2008 年 9 月 课件一等奖 中央电教馆 植物的激素调 卢明 课件 节 化学能与电能 吴干文 2009 年 9 月 课件二等奖 课件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三 2010 年 11 月 等奖 信息资源的管 教学设 吴干文 理 九江市教研室 2010 年 4 月 计 江西省电教馆 椭圆的简单性 胡勇健 卢 课件 质 明 2010 年 11 月 课件一等奖 江西省电教馆 滕王阁序 卢明 课件 2010 年 11 月 课件一等奖 三、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题级别(选填国 批准 批 准 单 完成 课 题 名 称 家级、省级、市级)时间 位 情况 江西省电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 2004 省级电教课题 主动学习关系的研究》 已结 化教教育 年 题 馆 江西省电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 2008 省级电教课题 合的研究》 已结 化教教育 年 题 馆 《高中数学(新课程)自主探 2004 国家级课题 索的理论与实践》 四、课题设计论证 已结 教育部 年 题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 3000 字内,可自行加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 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从而达到培 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也正逐步普及并深入应用,我县已有四所学校实施 了“班班通”工程,其他中小学的“班班通”的实施也逐步在计划之中。 对基础教育来说,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使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 能有效的开展,对我们来说,即是一种良好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以本 课题组精心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强大功 能的前提下,达到研究性学习教学效果最优异的有效实施策略,推进我 县整体教学改革,为我县教育教学服务。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现状:由于“信息技术”本身来自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在该领 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高,综合利用 程度较为广泛,已经深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自从 20 世 纪 90 年代以来,以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为特点的课程在美国、英 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荷兰、法国等开展。这些课程在学生真实 的学习情境中,对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行反思和探索,对培养学 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显著的效果。 由于国情、以及我们自身的实际,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程度相对较 底,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条件也不一样,家庭教育的传统与民 族文化素养的不同,加上不同地区性的差异较大,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措 施,我们既不能够生搬硬套,也无法模仿利用。国外的现代信息技术利 用程度同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否则我们正 在兴起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就要完全被改变,我们的 电教实践就要完全被改变,这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步点较晚,我县也仅是在 2011 年开始在少数 学校启动了“班班通”工程,现代信息技术才刚刚普及。目前各地的研 究均在从事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问题,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利 用也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课题成为我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 一个崭新领域。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县三所实力雄厚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一 所),三所学校均已实施“班班通”工程,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率较高。 本课题将在各校抽一个年级的所有班级,以二年时间内实验的各种表现, 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把各种问题转化为各种定量的数据为研究参数。 我站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为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这 一研究提高师生的利用信息研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教会 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的意义: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期以达到:高效率:它能帮助人们在学习上以较 小的代价得到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成果;高效益: 通过研究,使我们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家庭效益、经济效 益,使教育者、受教育者在认知、情感、技能诸方面引起有益的变化; 高质量:它能帮助我们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实现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结合。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目标: 信息技术环境下实行学生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研究性 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研究内容: 1、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去。更变以往信息信息是 教师使用为主的状态。本课题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必将 继续深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课堂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者、 引路人,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2、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时教师本身需具备哪方面相关知识与技能,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提出问题。 3、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学生沉迷于 网络游戏。如何掌握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内容和控制使用的“度”,不让 学生中毒于网络游戏和不健康的网络内容。 4、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 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要观点: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避免 “为活动而活 动”、“为研究而研究”的形式主义。但是综合当前研究性学习尤其是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例,可以认为大部分教学设计过分 注重“形”似,而没有抓住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本质, 忽略了“神”似。 2、激发学生研究的问题不仅是开放的、与生活实际关联密切的,而且 问题还应当是连续的、可持续挖掘的。问题的解决应有助于引发新的研 究,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获得的技能可以作为新一轮研究性学习的 基础,或者可以在新一轮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得以应用和提高。教师也应 当注意引导学生从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 3、小组合作不仅是形式,而且是探究的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 团队精神在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 创新之处: 改变我们原有的被动式、封闭式、孤立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开放、探 究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让学生从一次又一次自己解决问题的满足感中获得快乐。从而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并以之为主 要原则;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策略。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检索、整理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 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法: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方法进行现状调查,研究现行教 学中影响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模式创新的相关因素,为课题提供充足的 事实依据。 3、实验法:选择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状态下,在教学情境中,在不影 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条件下进行。 4、个案研究法: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典型的教学模式进行跟踪研究和总 结,研究“学”与“教”的个体差异性,揭示某些规律及本质。 5、行动研究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提出学生学习方式 良性转变的一般策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创新的一般策略,定点 试验,观察讨论,修订完善。实验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 行研究,这是我们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方法。基本程序和实际操作要领是: ⑴、诊断:研究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现状。研究分析教师的“教”;研究 分析学生的“学”;研究分析当前课堂教学问题,并指出研究方向。 ⑵、学习: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标、学习新课改的案例、学习其 它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采取自学、交流(包括教师论坛)等形式。 ⑶、计划:制定行动研究计划。以学校制定的课题实施方案为依据,各 教研组和每位教师制定本组或本人行动研究计划(具体操作方案)。 ⑷、实施:“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在动态的 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发展。 ⑸、反思:阶段性总结和实施过程中的反思,使研究得以进一步完善。 技术路线: 加强实验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能力,课题组 从有序组织入手,加强课题研究管理。有序领导,研究制定方案,制定 日程,及时评价,按时总结,定期拓展研究成果,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保证硬件设施到位,为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加强服务意识,为研究按预 期成果提供技术保障。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 年 4 月-2013 年 7 月) ①课题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②确定课题研究的总体方向,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研究方案。 ③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完成课题申报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 2、研究阶段(2012 年 8 月-2014 年 3 月) ①收集研究学校现行研究性教学的各种信息,及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 理。组织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参与研究工作,按预定的设计日程进行工 作,开展课题的研究。 ②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在研究作进一步 的修正写完善。 ③对课题组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评估,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报告)。 3、总结阶段(2014 年 1 月-2014 年 8 月) ①、各课题实验单位的研究人员形成结题报告并上交课题负责人,比较 整理出优秀成果,物化优秀成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2014 年 4 月)。 ②、评价、总结实验研究报告。 ③、成果整理、推广,资料归档,最终写入课题终结报告。(2014 年 4 月-2014 年 5 月)。 ④、申请结题(2014 年 6 月-2014 年 8 月)。 五、关于实施本课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不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学生 的兴趣与爱好,一定要防止学生以研究为借口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那 样不但达不到研究的效果,反而使学生丧失基本的学习兴趣。 2、防止教师主导弱化,信息技术主体绝对化的出现 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课内与课外的矛盾关系。学生的主体地 位、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一定要在教师的可控环境内进行。 3、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 不能形而上学的认为用了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会有好效果,不用 就不好。应该摆好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地位。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 20 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 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 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可自行加页) 本课题在省电教馆和市电教馆的指导下,在县教研室及县一中、散原中 学、义宁镇一小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结合我站实力,确认我站有 能力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在本课题的研究之前,我们的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 成果,有多篇相关的教学过程设计或电教软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 级获奖和发表,如:《信息资源的管理》、《初识 flash》、《光合作 用》、《植物的激素调节》、《化学能与电能》、《椭圆的简单性 质》、《滕王阁序》 主要参考文献: ⑴《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问题及对策》北师大 黄荣怀 ⑵《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黄荣怀 ⑶《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朱大华 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徐福荫 袁锐锷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⑸《自主学习 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同志,都是从事教育教学或电教管理工作,经历过其 他课题的研究,本电教课题组由电教站干部吴干文同志主持,参与人员 有县电教站的站长、修水县小学、初中、高中实力紧强的学校(修水一 中、修水散原中学、修水义宁镇一小)的一线优秀教师,平均年龄在 35 岁左右。 本课题负责人吴干文,现年 36 岁,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中学一级信 息技术教师,曾任修水一中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十二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2010 年被评为九江 市现代教育技术(电教)先进工作者。曾参与“十五”科研课题《计算 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关系的研究》(已结题)的研究工作, 积累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其开发制作的 课件《信息资源的管理》、《初识 flash》、《化学能与电能》获国家 级、省、市奖项。 课题组其它主要成员 性 姓名 职务 专业 学术背景 别 多年从事电教管理工作,曾参加多个省市 樊洪波 男 电教站长 数学 课题的研究,擅长软件设计及网站制作。 散原中学校 胡勇健 男 江西特级教师,国家级课题《高中数学(新 数学 长 课程)自主探索的理念与实践》负责人。 电教经验丰富,擅长软件设计。多个教学 黄海峰 男 干部 语文 软件获省、市一等奖。 李海燕 女 一小教务主 英语 九江市骨干教师,擅长学生心理辅导,多 任 次获市赛课比赛一等奖。 九江市骨干教师,擅长课件制作,其制作 一中教研组 卢明 男 生物 课件《光合作用》获第十四届“三优”比 长 赛国家级一等奖。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技术支持 邀请修水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何千军同志为推荐和指导专家,并对本 课题进行具体指导。特别是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曾主持过国家级课题 的散原中学校长胡勇健同志的加入,使课题组技术力量雄厚。 本课题由修水县仪电站负责领导、管理和负责,调动三所学校一线有经 验的优秀教师进行研究实验,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建立人员培训制度, 对参加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参加学习,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 水平和研究能力。建立交流评估制度,由电教站对课题的研究进行定期 评估,确保研究成果。 2、环境支持 修水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也是江西省首批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修水散 原中学是 2011 年由修水一中初中部分离出来与原来的修水二中合并新 组建的一所档次规模高的初级中学;修水县义宁镇一小是一所城关小学。 三所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底蕴深,都具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相对 来讲,家庭成员的素质也较高,所以学生们授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 相对较强。这些因素均给课题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课题的 顺利开展。 3、实验仪器设备 三所学校均已实施“班班通”工程,30mb 带宽光缆到校,班班均接入互 联网,各校均有能容纳 300 人的大型多功能汇报厅。能为课题的开展提 供所需实验仪器设备。 4、经费支持 我县教育局一直以“科研兴教”为理念,在教学科研方面一直给予极大 支持。教育科学研究室有相应的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科研制度和一定的 经费保障。仪电站将会协同局财会室、局办公室为本次实验提供活动的 必要经费和设备。并从各方面给与支持和帮助,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 进行。 5、研究时间 本课题从申报之日起,约需要 2 年的研究时间,即预计到 2014 年结题。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限 报 10 项) 序 研究阶段起止时 成果形 负责 阶段性成果名称 号 间 式 2012 年 4 月 1 吴干 课题申请、论证 文字 文 2012 年 6 月 2012 年 4 月 2 黄海 课题研究计划 文字 峰 2012 年 6 月 2012 年 5 月 3 人 李海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论文集 论文集 燕 2014 年 4 月 2013 年 3 月 4 胡勇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文字 健 2013 年 5 月 2014 年 2 月 5 樊洪 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报告 文字 波 2014 年 5 月 2012 年 6 月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优秀课 6 光盘 2014 年 5 月 件集 2014 年 6 月 7 卢明 研究报 吴干 结题报告 告 2014 年 8 月 文 最 终 研 究 成 果(限 报 3 项,其 中 必 含 研 究 报 告) 序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 负责 号 式 2012 年 5 月 1 人 李海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论文集 论文集 燕 2014 年 4 月 2012 年 6 月 《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优秀课 2 光盘 2014 年 5 月 件集 2014 年 6 月 3 卢明 研究报 吴干 结题报告 2014 年 8 月 告 文 七、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小学高级职称、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高级专业职务(称) 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推荐人须如实 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 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推荐意见: 该课题负责人吴干文原为修水一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多年从事现代教 育技术管理及高中信息技术一线教育教学工作,2011 年调至县电教站工 作,是一位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工作能力非常强的青年教师,多次在国 家、省、市电教作品制作比赛中获奖。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 有着极大的热情,对教研教改有很强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是修水一中 “十五”、“十一五”实验课题的主要参加者,并取得很好的成绩。 课题组其它成员,均为我县优秀青年教师和单位骨干,有扎实的专业知 识和积极的工作热情,特别是有省特级教师胡勇健校长的参与,三所实 验学校的积极配合支持,加上课题组以“务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制定了 详尽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研究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本人认为该 课题可以按期完成目标任务,以得预期研究成果。 第一推荐人:何千军 专业职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研究 专长: 学校教学管理 工作单位:修水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室主任) 推 荐人亲笔签名: 推荐意见: 课题负责人吴干文同志曾长期担任中学信息技术管理与教学工作,工作 积极热情,敢于创新,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课题内容选定切合实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实验方案详尽, 课题论证充分,实验步骤详实可靠,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三所实验学校 均具有良好的课题研究环境,主要成员有良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题研究的硬件条件具备,研究氛围浓厚,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良好条 件。该课题得出的研究报告,对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 作用,本人认为,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实验操作具有可行性, 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二推荐人:周克林 专业职务: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中学教学管理 工作单位: 修水县第一中学教务处(教务处主任) 推荐人亲笔 签名: 八、课题承担单位或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江西省电教馆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后果由本单位承担。证明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该 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该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该课题管 理的相关工作。 本课题负责人吴干文是我站干部,本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本课 题主要参与人员均为我县优秀青年教师、工作能力强。平时喜爱钻研业务, 工作积极、努力、认真!三所县直属学校的加入,对课题的研究和在和研 究成果在全县的推广应用会起到积极作用。我站将为本课题的正常开展就 会力尽所能提供一切所需,并同意承担该课题管理的相关工作。 (公 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2011 年 4 月 28 日 九、设区市电教馆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江西省电教馆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单位承担。证明课题申报的真实性,认可课题申报人及其所在单位的申报 资格,同意上报江西省电教馆。 (公 章) 负责人(签 章): 年 月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