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doc
海南政办发〔2019〕24 号 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 制的实施意见 各镇、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各企事业单位, 驻区有关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 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 年 7 月 9 日 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 制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 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内政办 发〔2018〕61 号)和《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 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乌海政办发 〔2018〕66 号)精神,全面落实打造“优医普惠区”的目标要 求,结合我区实际,为加快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制定此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 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卫生与健康 工作方针,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遵循医疗卫生服务和 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借鉴国内外经验,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优势,完善适应行业 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为 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全科医学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 2020 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 生培养制度基本建立,适应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基 本健全,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显著提高,城乡分布趋于合理, 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较为稳定 的服务关系,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 2 至 3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到 2025 年,城乡每万名居 民拥有 3 至 4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到 2030 年,适应行业特 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更加健全,使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 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 5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 本满足健康乌海、健康海南建设需求。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制度。鼓励住院医 师参加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继续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农村牧区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全部纳入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单位委派参加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人员,委派单位应与其签 订协议,就培训期间待遇、培训期满后服务年限、违约处理 办法等进行约定。(区卫健委、教育局、人社局。排在第一 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为配合单位,下同) (二)巩固完善全科继续医学教育。落实全科医学继续 教育指南,大力发展远程继续教育,普及全科适宜技术,实 现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全覆盖。积极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进 修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设,充分 发挥区级医院在基层全科医生进修培训中的作用。鼓励基层 临床全科医生参加系统的“西学蒙”“西学中”教育,加强对全 科医生的蒙中医药和康复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将蒙中医药 作为其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提供蒙医诊疗、养生保健 康复、健康养老等服务。 落实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范围,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 有关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行乡村医生全员全 科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并有计划地安排乡村医生到区级医院 等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鼓励具有执业(助理)医师 资格的乡村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区卫健委) (三)推进完善全科医生准入制度。依照法律、法规规 定,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合格证书;通过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取得助理全科医 生培训合格证书;临床、蒙医、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参加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取得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或自治区蒙 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科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全科岗位 培训合格证书》或《蒙医中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后,可予以注册或加注全科医学专业,允许其在培训基地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科医疗服务。鼓励基层医师通过学 徒取得蒙医中医师承出师证书,参加国家蒙医中医专业执业 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区卫健委) (四)改革完善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推进医疗服务价格 改革,体现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按 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 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 人员奖励”要求,合理核定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 总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工资 水平与区级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鼓励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聘用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 生,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实际,建立绩效工资水平正常增长 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 工作积极性,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向全科医生倾斜。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到一定 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倾斜, 按签约服务费的一定比例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将服务对象健 康状况和居民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加强签约服务质量考核, 考核结果与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服务收入挂钩,确保签约服 务质量。(区人社局、卫健委、财政局) (五)完善全科医生聘用管理办法。政府办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内要保证全科医生的配备,对本科及以 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 生要优先安排,简化招聘程序,可采取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 招聘。对履约的农村牧区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要按照 国家、自治区相关规定及时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根据区级编 制实际,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空编时,人员暂列入 区人民医院人员总量控制数内过渡,待有空编时列入编制管 理。对经“5+3”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镇卫生院执业 的全科医生,可实行“县管乡用”(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聘用 管理、镇卫生院使用) 。对经“3+2”模式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 格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助理全科医生,可实行“乡管村用”(镇 卫生院聘用管理、村卫生室使用) 。(区人社局、区委编办、 卫健委) (六)拓展全科医生职业发展前景。对经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合格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本科学历全科医 生,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与临床医学、 蒙医、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对待,落实工资等相关 待遇。 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 业技术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的政策规定,并向经全科专业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专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 全科医生倾斜。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经全科专业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 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基层全科医 生参加中级职称考试或申报高级职称时,外语成绩可不作为 申报条件,对论文、科研不作硬性规定,侧重评价临床工作 能力,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 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申报高级职称实行单独分组、单 独评审。(区人社局、卫健委) (七)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科诊所。落实国家关于促进 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医疗机构相关规划布局不对 全科诊所的设置作出限制,实行市场调节。支持符合条件的 全科医生个体或合伙在城乡开办全科诊所,为居民就近提供 医疗保健服务。鼓励二、三级医院与辖区内全科诊所建立双 向转诊机制,畅通转诊渠道。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 会监督,促进全科诊所规范发展。 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全科诊所,在人才 培养等方面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等补助政策,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其参与当地基本医疗和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以及承接政府下达的相关任务,并逐步扩 大购买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区 卫健委、人社局、财政局、医疗保障局) (八)增强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 奖励相结合,实行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 会奖励为补充的全科医生奖励办法,提升全科医生职业荣誉 感和社会地位。对长期扎根基层、作出突出贡献的全科医生, 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和 推选全国、全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 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工作中,向基层全科医生倾斜。 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全科医生表彰奖励工作。组织参与各级全 科技能竞赛等活动,对优秀全科医生给予适当奖励。(区卫 健委、区委组织部、人社局、总工会、财政局) (九)加强农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大农村牧区订单 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力度。订单定向毕业生经助理全科医生 培训合格后,重点补充到镇卫生院。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信 息化手段,免费实施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加强区级 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区医疗卫生机构力度,区级以 上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技术 指导和培训。(区卫健委、人社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完善 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健康海 南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脱贫、教育脱贫的关 键环节和重大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明 确任务分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二)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推行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落实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 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于经基层向 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 一定的转诊费用。发挥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团队在医保控费 方面的“守门人”作用,合理引导双向转诊,推动医疗卫生服 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三)加强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要落实投入责任,通过 政府投入、单位自筹、社会支持等多渠道筹资,进一步加大 对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的支持力度,各项补助经费专款 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 (四)强化督查评估。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全科医生 培养与使用激励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医改目标责任考 核,实施常态化、经常化评估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出 现的问题和困难。 (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解读全科医生 培养与使用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广泛宣传全科医生 成长成才典型事例和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 用,增进医学生、医务人员、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 全科医生的了解,为加快培养大批合格全科医生营造良好舆 论环境。 ————————————————————————— 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 年 7 月 9 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