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Need7 页 102 KB下载文档
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当前文档共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

ICS 65.020.20 B05 DB4105 安阳市地方标准 DB4105/T XXXXX—XXXX 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 发布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XXXX - XX - XX 实施 发 布 DB4105/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市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盼、宋俊乔、张晓辉、董文恒、李永江、牛永锋、张莹莹、卢道文、万金红、 元玉碧、王云开、赵江伟、李琳琳、李文广、庞文喜、孙海潮。 I DB4105/T XXXXX—XXXX 玉米全程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夏玉米智能滴灌节水。 本标准规定了夏玉米智能滴灌节水的定义、田间工程要求、灌水时间和灌水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NY 643 农用水泵安全技术要求 NY/T 1782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 DB41/T 958 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滴灌 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 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3.2 智墒 即土壤水分测量仪、土壤墒情测量仪,是一款以介电常数检测原理为基础的传感器。能够针对不同 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动态观测,而且是进行快速、准确、全面地观测,让人们实现对土壤的高度感 知。土壤水分测量仪采用分层设点的观测结构,地下土壤每隔 10cm 配置一个土壤温湿测点,观测相对 应范围内的土壤温湿度,观测数据可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查看。 3.3 解码器 或称阀门控制器,是接收灌溉指令并实施指令的网络终端。解码器直接与控制管网的电磁阀相连, 接收到工作指令后对电磁阀的开闭进行控制。解码器通信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为有线传输(传输电 信号),第二种为无线传输(传输无线电信号)。 3.4 电磁阀 1 DB4105/T XXXXX—XXXX 可以远程控制田间灌溉的阀门,由田间节水灌溉设计轮灌组的划分来确定安装位置及个数。 3.5 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指土壤中水分占有的体积和土壤总体积的比值。 3.6 田间持水量 土壤所能稳定保持的最高土壤含水量,是对作物有效的最高的土壤水含量。 3.7 土壤相对含水量 土壤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 4 田间工程要求 4.1 灌溉水源应选择水量充足、无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 灌溉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 的规定。 4.2 田间设备安装应符合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485 规定。 4.3 输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包括干、支、毛三级管道,视具体情况和需要可埋入地下也可放在地面。干管宜采用聚 氯乙稀(PVC)硬管,管径 90mm~125mm,管壁厚 2.0mm~3.0mm,承压0.6Mpa。支管宜采用聚乙烯 (PE)软管,管径 40mm~60mm,管壁厚 1.0mm~1.5mm。 毛管根据土壤类型沿夏玉米种植平行方向铺设,与支管垂直。滴灌带模式下,铺设长度不超过70m, 粘土或壤土地块每2行夏玉米铺设一条滴灌管,沙土地块每行夏玉米铺设1条滴灌管。 4.4 自动控制设备安装 4.4.1 供水设备应安装恒压给水系统,符合农用水泵安全技术要求NY 643规定。 4.4.2 电磁阀应根据田间铺设的输水管网的设计,合理安排电磁阀安装接口位置和数量。 4.4.3 解码器的安装应选择无明显遮挡物,信号传输效果好的位置。 4.4.4 智墒安装:土壤水分监测应符合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NY/T 1782 规定。选择能代表大多数土 壤特性的区域,距离路边10m以上,平整无低洼积水,且同水沟、水池等保持20m以上的距离,避免水侧 渗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 灌溉标准 夏玉米生育期总灌水量应符合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DB41/T 958的要求。 2 DB4105/T XXXXX—XXXX 灌水时间依据作物根层土壤水分确定。 当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平均相对含水量 降到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允许的土壤水分下限时,进行灌溉,整个生育期灌水量与传统灌溉相比应减少 15%-20%。 5.1 播种至出苗期 播种后,如土壤墒情差,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 60%±5%,短期无降雨,应及时灌溉。苗 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5%,且 1 周内无有效降雨则按照 25 m3-30 m3/667 m2 进行灌溉。 5.2 拔节期至抽雄期 若此时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5%时,按照 35 m3-40 m3/667 m2 进行灌溉。 5.3 吐丝至成熟期 籽粒灌浆前期如遇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5%±5%时,则每 667 m2 灌溉 30 m3~35 m3;灌浆中 后期除遇到极端干旱天气,否则不宜灌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