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教育学会第四批教育科研体育与卫生专项课题指南.docx
附件 2 中国教育学会第四批教育科研 体育与卫生专项课题指南 本指南所列内容的指向是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申报者可 以从不同层面、视角,根据本人研究方向确定具体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 题。 一、学校体育综合理论与管理 1. 新时代学校体育制度与治理研究(侧重方向) 2. 我国学校体育口述史整理与研究(侧重方向) 3. “以体育人”的时代内涵与有效策略研究 4. 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5. 整合区域资源发展“一校多品”教学改革的研究 6. 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研究 7. 区域内学校体育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机制研究 8. 学校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二、体育课程与教学 9. 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侧重方向) 10.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有效应用(侧重方向) 11. 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研究(侧重方向) 12. 体育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与质量促进研究(侧重方向) 13.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14. 规范体育教学相关政策研究 15. 以学为主教学方式的实证研究 16. “校园足球”与其他运动项目教学和谐发展的关系 研究 17. 挖掘教学内容教育功能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研究 18. 体育教学整合拓展开展项目化学习效果研究 19. 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基本特征与展示策略研究 20. 注重运动学习“窗口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 研究 21.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研究 22. 综合提升学生体能与技能水平的策略研究 23. 学校开展学生体育行为习惯教育的研究 24. 中小学开展冰雪运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25. 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研究 26. 冰雪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开展现状研究 27. 幼儿动作发展学习的体系化研究(侧重方向) 28. 中考助力学生运动能力提升的改革研究 29. 精准测评体育教学运动强度的多指标体系研究 三、课余体育与竞赛 30. 合理安排“学、练、赛”提升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的 研究(侧重方向) 31.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足球”的改革发展研究 32. 大课间多样化、特色化开展的研究 33. 与课程内容相衔接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模式研究 34. 有效利用四季变化规律训练发展学生体能的研究 35. 亲子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研究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条件保障 36. 新时代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发展(侧重方向) 37. 体育教师的学科理解能力及提升研究 38. 体育教师专项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39. 体育名师工作室推动区域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40. 体育教师体育理论运用能力提升研究 41. 体育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42. 体育教育专业对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突出问题与 时代需求研究 43.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44. 体育场地器材安全使用与管理机制研究 五、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 45. 学校体育对健康中国建设的价值研究(侧重方向) 46. 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能力建设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应对(侧重方向) 47. 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学生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48. 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促进)学校指标体系研究 49. 体育教师开设健康教育课可行性研究 50. 中外课程标准中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综述研究; 51. 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行为对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52.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53. 青少年形体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 54. 青少年运动处方与营养处方整合研究; 55. 基于健康用眼行为培养的预防学生近视健康教育资 料研发; 56. 影响近视发生的家庭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研究; 57. 我国青少年感染 HIV 脆弱性构成与干预模式 六、国防教育 58. 新时代国防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59. 新时代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课目标体系改革研究 60. 各级各类学校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标准研究 61. 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62. 中小学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改革发展研究 七、学校体育信息化 63. 学校体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研究(侧重方向) 64. 利用互联网+开展学校、社区、家庭融合的运动方法 与指导研究 65. 人工智能体育器材装备对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