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实验室评估综合指标体系.docx
附件:联合实验室评估综合指标体系 联合实验室评估周期为五年,主要包括 “优势互补性”、“可持续发展性”、“联合活动及成效”、“人 才培养与交流”及加分项“重大联合亮点工作”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优势互补性 联合实验室双方各自在学科、资源、产业合作上存在优势,有巨大的互补惠利合作空间,主要考核联合实 验室是否具备其中一条或多条特性,如学科交叉互补性、上下游互补性或资源共享性,考察是否能够发挥联合 的带动效应、关联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二部分: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性是衡量联合实验室当前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考核是否具备固定的实验室场所、 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以及人员梯队布局是否合理这四个方面,为促进联合实验室可 持续发展,推进更深层次的合作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联合活动及成效 1 总结联合实验室在评估期内合作研究项目、合作研究成果、合作交流方面的工作,并采用关键数据、事实 材料予以证明,突出联合实验室的工作特色。说明联合开展的研究工作与我院属单位“一三五”规划、院先导项 目以及国家重点项目等的关联性。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与交流 联合实验室需制定并完善相关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双方交流合作需机制化、常态化,主要考核联合实 验室在评估期内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激励青年人才发展,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促进双方的学术交 流,为双方科研活动注入活力。 加分项:重大联合亮点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联合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做好表率,主要考察重 大联合亮点工作四方面,包括“重大科学问题和开辟新方向”、“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产 业化成果”等方面,主要考察联合实验室在本领域的突出亮点工作,能否发挥联合实验室品牌效应,提升国内 外的学术或社会影响力。 2 联合实验室评估综合指标体系 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说明 A 学科交叉 互补性 优势互补 1、要素互 性(20 分) 补性 (10 分) 上下游互 补性 资源共享 性 考察联合实验室双方不 同学科研究人员跨学科 合作情况, 是否有学 科交叉融合产出,得到 具有创新性的思路、理 论或方法,促进多学科 融合发展、为社会带来 影响。 具有一条及 联合实验室是否能够加 以上要素互 强两地基础研究与应用 补性且互补 研究的紧密合作,实现 效果显著。 创新链上下游资源的共 享与协同,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和产业化。 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共 建、共享,科研成果的 开放共享,促进优质资 源深度融合和充分共享。 3 B C 具有一条及 以上要素互 补性且互补 效果一般。 不具有以 上要素互 补性,没有 发挥双方 联合互补 效应。 自评得 分 初评得 分 复评得 分 2、未来规 划及发展 (10 分) 未来规划 及发展 (5 分) 1、基础支 撑(10 分) (5 分) 可持续发 展性(20 分) 未来规划 未来规划及 未来规划及 及 发 展 的 发展的制定 发展的制定 制 定 目 标 目标明确, 目标一般, 不明确,规 规划科学、 规划一般、 划不科学、 方案具体、 方案一般具 方 案 不 具 特色鲜明。 体。 体,需进一 步改善。 有可用的实验场所,可 无可用场 有可用场所 有可用场所 利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所或实验 和实验设备, 和实验设备, 配置合理,管理规范, 设备,未形 管理规范, 形成管理规 使用效益高,满足实验 成统一规 使用有效。 章条例。 室基本要求。 范。 明确实验室重点任务以 及发展方向,依托两方 的优势领域和方向,凝 聚双方力量,围绕联合 实验室定位以及目标展 开,思路清晰,特色鲜 明。 是否具有经费争取能力, 有 年 均 100 有 年 均 50 年 均 经 费 年均 50 万元及以上为 万元的经费 万元的经费 少 于 50 万 合格。 来源。 来源。 元。 联合双方或多方带头人 是否领军人才,联合双 方或多方带头人 1 人及 以上为领军人才。(领 2、队伍建 学术带头 军人才:参照院士、首 设(10 分) 人(5 分) 席、杰青、百人或千人 计划等,以本领域内研 究成果显著、有国际影 响的学者,中青年人才 的评价也以国际上的荣 联合双方或 多方带头人 分别各有 1 人及以上领 军人才。 4 联合双方或 多方带头人 缺 乏 领 军 共有 1 人领 人才。 军人才。 誉和认可作为主要参照 标准。包括在国际组 织 、国际会议任职以及 期刊任职) 实验室科研人员年龄结 构应分布合理(老、中、 人员基本满 人 员 队 伍 青),以中青年骨干为主 人员充足, 足需求,结 初具规模, 人员梯队 体,科研团队知识结构 结构合理, 构分布一般,人 才 分 布 (5 分) 分布合理(学术带头人、 形成梯队。 初具梯队规 未 形 成 梯 研究骨干、研究助理、 模。 队。 技术人员),人才分布形 成梯队。 项目统计范围:973 (含国家重大科学 研究计划)国际合 作项目、课题,中 国科学院对外重点 项目,国家自然科 计算得分 计算得分在 联合活动 1、合作研 联合申请 学基金合作项目、 计算得分在 在 2 当量 5(含)~25 及成效(50 究项目(10 的合作项 课题,科技部港澳 25 当量(含) (含)~5 当 当量(不含) 分) 分) 目数(5 分) 台科技合作专项, 及以上。 量(不含) 之间。 中国科学院-裘槎 之间。 基金联合实验室资 助计划,香港政府 重点科研资助计划 (如主题研究计划、 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5 联合申请 的合作经 费数(5 分) 等),其它联合项目 (注明项目具体内 容)。 计算项目得分:项 目按项目级别给分, 项目主持 5 当量, 课题主持 2 当量。 项目统计范围:973 (含国家重大科学 研究计划)国际合 作项目、课题,中 国科学院对外重点 项目,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合作项目、 课题,科技部港澳 项目总金额 台科技合作专项, 在 2000 万 中国科学院-裘槎 (含)及以 基金联合实验室资 上。 助计划,香港政府 重点科研资助计划 (如主题研究计划、 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等) ,其它联合项目 (注明项目具体内 容) 。 计算项目总金额 6 项目总金额 在 300 万 (含)~2000 万(不含) 之间。 项目总金 额在 100 万 (含)~300 万(不含) 之间。 2、合作成 果 (40 分) 联合发表 物(论文、 会议报告、 专著等) 联合发表论文(指 在 SCI 、SSCI 收录 的学术论文)按刊 物的影响因子与本 学科的平均影响因 子之比计算。 会议报告(指大会 报告、分会特邀报 告)是以联合实验 室名义在国际学术 计算得分在 计 算 得 分 会议上所做的,每 计算得分在 10 当量 (含) 在 1 当 量 个报告以按 0.5 个 100 当量(含) ~100 当 量 (含)~10 学术论文的基本当 及以上。 (不含)之 当量 (不含) 量计算;其他 ISTP 间。 之间。 会议论文按 0.25 个 基本当量计算。 专著按 2 个学术论 文的基本当量计算, 专著章节按 1 个学 术论文的基本当量 计算。 年报、内部刊物、 无出版社名称的不 在统计范围。 7 国内申请的发明专利 计算得分在 联合获得 0.2 当量,国内授权的 计算得分在 8 当 量 专利、软件 发明专利 0.8 当量,授 15 当量(含) ( 含)~15 当 著作权登 权的国际专利 5 当量, 及以上。 量(不含) 记等 软件著作权登记 0.5 当 之间。 量。 计算得分 在 0.2 当量 (含)~8 当 量(不含) 之间。 基于联合 工作产出 的成果鉴 定、成果转 可在自评报告中说明, 让、技术转 由专家组具体讨论决定。 让、公司注 册等其他 联合成果 联合获奖 人才培养 1、合作交 与交流(10 流(5 分) 合作双方 人员交流 联合获得:国家级 一等奖 16 分,二等 奖 8 分,省部级一 计算得分在 计 算 得 分 等奖 5 当量,二等 计算得分在 3 当量(含) 在 1 当 量 奖 3 当量, 三等奖 1 10 当量(含) ~10 当 量 (含)~3 当 当量。 及以上 (不含)之 量(不含) 国际奖励:依据评 间。 之间。 估中心国际奖励库, 由专家判定。 合作交流:指基于联合 计算得分在 计算得分在 计 算 得 分 实验室开展的科学研究 60 当量(含) 10 当量 (含) 在 0.5 当量 8 分) 情况(3 分) 交流、讲学、会议及学 及以上 ~60 当 量 (含)~10 术考察。 固定研究人员 1 (不含)之 当量 (不含) 当量(人次各 1 当量, 间。 之间。 每一年 5 当量,半年 3 当量) ,学生 0.5 当量。 由联合实验室发起举办 计算得分在 计 算 得 分 双方共同 的双边或多边的国际或 计算得分在 3 当量(含) 在 1 当 量 举办的学 国内学术会议 10 当量(含) ~10 当 量 (含)~3 当 术研讨会 (不含)之 量(不含) 国际会议 2 当量,国内 及以上 (2 分) 间。 之间。 会议 1 当量。 联合培养学生:评 估期内毕业的研究 生,博士研究生 1 当量/人,硕士研究 生 0.6 当量/人,出 联合培养 站博士后 1 当量/人, 计算得分 计算得分在 人才 (博士、 如培养的学生获得 计算得分当 在 0.6 当量 2、人才培 3 当量(含) 硕士、博士 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在 8 当量 (含) (含)~3 当 养(5 分) ~8 当量(不 后毕业生 科学院优秀博士学 及以上。 量(不含) 含)之间。 人数) 位论文则各加 1 分, 之间。 其他奖项加分方式 由专家判定。 以毕业论文封面页 为证明,必须有双 方导师署名有效。 9 重大联合 亮点工作 (加分项) 入选美国《科学》杂志 年度科学进展;入选学 科领域年度十大进展; 重大科学 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 问题和开 度世界/ 中国十大科技 辟新方向 进展新闻;入选中国科 (10 分) 学十大进展;获得本领 域国际公认的重要奖项; 产生国际同行公认的新 学科、新方向 打分项,不分档,满足一条即为 10 分, 获得国际国内核心专利 可累计。 并得到应用;获得美国 《研究与发展》杂志 R&D100 奖励;打破国际 技术垄断或封锁;填补 关键核心 国内市场空白;解决经 技术 (10 分) 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 中的重大科技难题并产 生重大影响;在所属领 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促 进新兴产业的产生。 10 形成国际标准、国家标 准、重大咨询建议;建 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承担并完成国家安全总 体性重大任务;实现规 模试验示范并有重大应 系统解决 用前景;形成推广的示 方案 (10 分) 范装置;自主研制重大 科研仪器设备;规模效 益、增长性、扩散性、 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 产业竞争力,大幅改善 民生等。 产出重大产业化成果, 填补产业链空白,构成 产业化发展格局;培育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产业化成 上市公司,取得了巨大 果(10 分)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 动相关产业整体竞争力 的提升,促进相关产业 技术水平的发展。 说明:评分分为 A,B,C 三档,请专家在对应的自评或初评或复评栏进行 A,B,C 打分,最后得分加权计算得出。基础分满分 100,其中加分 项为打分项,累计分数无上限。 11

联合实验室评估综合指标体系.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