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

Jason in my hater°14 页 183.817 KB下载文档
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
当前文档共1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7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docx

许昌市人民政府 关于 2017 年承担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工作上半年落实情况的报告 许昌市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 作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 出的 2017 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豫政办〔2017〕22 号)下发后,许昌市政府立即就落实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 政府办公室按要求对我市承担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责任分解, 并切实抓好日常督查落实工作。近日,我市对重点工作上半 年落实情况进行了回顾督查、梳理汇总。从督查汇总的情况 看,重点工作均在按要求落实中。具体情况如下: 一、激发市场需求潜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1.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防范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建 立健全了“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联动机制”等工作机制,召开 银企专题协调会 15 次,为妥善化解银企借贷纠纷提供了坚 强保障。突出抓好企业财务风险化解,建立了困难企业资金 需求台账,研究组建许昌市融成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超市和 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制定民间借贷管理办法。1-5 月,为企 业协调新增贷款 42 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需求,防范 和化解了企业不良资产风险。二是稳妥推进地方政府存量债 1 务置换。积极争取置换债券资金,将符合条件的存量政府债 务尽可能的予以置换,以拉长还款期限,降低政府偿债成本。 2015-2016 年我市共争取利用地方政府置换债券资金 116.2 亿元,全部用于清偿政府债务系统内政府存量债务本金。三 是防范、处置和打击非法集资。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 处非工作领导组织,完善非法集资类重大不稳定问题工作台 账,落实领导分包案件制度,全市非法集资陈案处置率在全 省位列第 1 位,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化解率达到 70%,未发生 因非法集资不稳定群体进京赴省非访群访事件。四是开展互 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从 3260 余家企业中甄别确定了 10 家存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企业。目前,8 家公司注册地不 在许昌的分支机构已被纳入日常监管范畴,1 家已在工商部 门注销登记,1 家涉嫌非法传销已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二、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2.着力抓好“去降补”。一是去产能。截至 5 月底关闭 煤矿 13 处、化解过剩产能 261 万吨,超额完成省定关闭煤 矿 12 处、化解过剩产能 246 万吨的目标任务。处置退出“僵 尸企业”6 家,涉及贷款 7.44 亿元,保全银行资产 1.61 亿 元。二是去库存。商品房库存由 2015 年 10 月底的 660.33 万平方米、去化周期 24.3 个月,消化至 443.29 万平方米、 去化周期 9.9 个月,库存周期在合理范围之内。三是去杠杆。 全市以企业上市为抓手,以上市公司 Ipo、股票增发、上市 2 后备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私募融资为重点,不断推动企业 股权融资力度,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增强自我发展和抗风险 能力。目前,全市有境内主板上市公司 5 家,新三板挂牌企 业 23 家,区域股权挂牌企业 33 家。去年以来,森源电气已 完成定向增发 21 亿元,美特桥架、德威股份等 11 家企业完 成新三板股票融资 10 亿元,11 家上市后备企业(重点骨干 企业)私募股权融资 12.87 亿元,企业控股并购 4.95 亿元。 四是降成本。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截至 5 月底营改增纳税 人 12105 户,申报税款 198617.27 万元。清理规范各类涉企 收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由 134 项减至 105 项,政府性基金 项目由 6 项减至 4 项。降低企业用电用气价格,一般工商业 电价同价,执行工商业用电用水同价;2015 年以来非居民销 售天然气价格降低 0.7 元/立方米,降幅 16.32%,仅 2016 年 就为全市企业节支 1.3 亿元。落实各项税费优惠减免政策, 年减少企业成本约 21 亿元。其中,为小微企业减免税收 2 亿元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 1.4 亿元,减少企业 财务成本 2 亿元以上。五是补短板。制定实施了补短板行动 计划(2016-2018 年),明确了 8 个方面 25 个重点建设工程。 郑万、郑合铁路、三洋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 机许城市快轨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特别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正在加快实施,被国家发改委、住 建部确定为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 PPP 创新工作重点城市, 是全省唯一入选的省辖市;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1-5 月, 3 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136.6 亿元,增长 23.8%,对规 上工业的贡献率为 56.8%,100 个亿元以上省级工业结构升 级项目完成投资 238 亿元,68 个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完成投 资 135.5 亿元,带动全市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增长 69.4%。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序 推进,大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确定的项目 基本建成,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全部竣工,国家水生 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社会事业、人才培养引 进、脱贫攻坚等领域的短板正在加快补齐。 三、深化“三农”改革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 增收 3.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户、 人的 5 级帮扶体系,对照“三个零差错”和“三个明显提高” 的整改目标,建立工作台账,压茬推进整改,做到整改一个、 销号一个。创新性地增加了入户普查表补充说明和政策清单 说明,对信息采集中收入来源、收入明细、家庭人口变化情 况等进行详细补充说明,实现“用档案说话、靠材料证 明”。经过全面普查、精准采信、群众评议、公示公告等方 式,全市共识别纳入贫困户 5902 户、1.49 万人;按照“九 不准进”原则,拟清退 5960 户、1.6885 万人(脱贫户 2743 户、9088 人,未脱贫户 3217 户、7797 人),进出基本保持 平衡。 4 4.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等四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 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势头 强劲,全市农村电商企业达到 2879 家,从业人员近 6 万人, 线上年交易额突破 240 亿元。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抓好从 “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四是稳 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制定了全市“三权分置” 的实施意见,探索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长葛市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贷款 34 笔 3568 万元。五是落实惠农补贴政策。今年上级下达我市 “三项补贴”资金 36333 万元,目前各县(市、区)正在发 放。截至目前,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5445.9 元,同比增长 9.5%,总量居全省第 5 位,增速居全省第 3 位;其中,城镇 居民可支配收入 8212.5 元,同比增长 9.1%,总量居全省第 3 位,增速居全省第 3 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3254.8 元, 同比增长 8.2%,总量居全省第 7 位,增速居全省第 16 位。 5.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市优质订单小麦计划发展至 40 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22.2 万亩;扩大优质花生、大豆、 红薯等经济作物 22 万亩;全市优质蔬菜面积稳定在 100 万 亩;中药材种植面积总数达到 42 万亩;烟叶种植面积稳定 在 12.5 万亩左右。 6.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一是扎实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5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测绘公示任务 458 万亩,占应确权面积 的 100.9% ;确权到户面积 451 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 99.5%; 完善合同 96.7 万户,占应确权农户的 96.9%;颁发经营权证 书 911565 本,占比 91.36%。二是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 革试点工作。制定了全市“三权分置”的实施意见,探索放 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长葛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贷款 34 笔 3568 万元。三 是积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确定了 10 个 省级村和 3 个市级村开展非主体参股、独立投资和领办控股 等 3 种类型试点。目前,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并取得初步成 效。确定了 16 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目前项目已立 项,现正在有序推进。四是加快金融支农改革。全市农商行 改制工作稳步推进,许昌农商银行正式成立。全市 23 家小 额贷款公司累计为农户、涉农企业等提供贷款 1.44 亿元, 月末贷款余额 16.46 亿元。 四、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子,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7.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市 2017 年共谋划百 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 580 个,计划年度总投资约 780.37 亿 元,现已到位资金约 501.76 亿元,开工项目 369 个,开工 率达 63.62%,完成投资 361.48 亿元,占年度总投资的 46.32%。 8.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增长较快。 1—5 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 54.6 亿元,同比增长 38%, 6 增速居全省第 3 位;商品房销售面积 146.6 万平方米,同比 增长 87.1%,增速居全省第 1 位。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省 政府下达许昌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任务 31620 套,货币化安 置比例 86.31%。至目前,已新开工 31331 套,货币化安置比 例 94.7%。 五、持续强化开放带动,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9.务实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 德(许昌)产业园上升为省级战略布局,中德金属生态城等 一批项目落地实施。组织开展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招商、 2017 豫沪产业对接、第十一届三国文化旅游周等招商推介活 动,1—5 月份,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100 个,合同引进 市外资金 530 亿元,履约项目 98 个,开工项目 72 个,到位 资金 218 亿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与资金到位率分别为 98%、72%和 25%。 10.加快优化开放环境。一是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建设,在全国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检商“两证合一”,帮助 辖区 340 家外贸企业实现检商“两证合一”,压缩时间成本 1300 小时。今年以来,办理备案登记 108 件。二是外商投资 企业设立及变更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缩减企业申报资料, 实行网上受理。截至目前,共受理设立及变更 11 件次。三 是优化外贸发展环境。目前已与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 贸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出口基地 2 个、省级出口基地 1 个、 7 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3 个,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 2000 多家。1-4 月份,我市进出口总额 37.67 亿元,同比增 长 32.17%,其中美国、非洲、欧盟三大主要市场增长显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突出,尤其是跨境电商交易额同 比增长 30.6%,达到 27.75 亿元人民币,总量仅次于郑州市, 位居全省第二。 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11.强化改革推动。一是圆满完成省属企业剥离办社会 职能工作。截至 6 月 20 日,许昌市省属企业职工家属区“三 供一业”维修改造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已全面完成, 共维修改造供水 1830 户、 供电 1974 户、 供热 80 户、物业 2058 户,接收企业退休人员 8056 名。二是积极推进央企“三供 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我市涉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 的驻许央企有 15 家,现 9 家企业签订了框架协议,3 家企业 已向属地政府提交了协议文本,近期即可签订。三是继续深 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我市行政审批事项已精简至 98 项,是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辖市之一。简化投资审批 流程,2016 年以来通过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在线办理业务 607 件,办理联审联批事项 521 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累计核 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6.4 万份、“两证整合”营业执照 2.2 万份。“市民之家”于 2016 年 11 月建成投用,共设有 136 个服务窗口,可办理 285 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 8 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12.持续加大环境治理。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截至 6 月 26 日,PM10 平均浓度 128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17 微 克/立方米,居全省第 5 名,相比全省平均值低 9 微克/立方 米;PM2.5 平均浓度 76 微克/立方米,相比全省平均值低 1 微克/立方米,居全省第 10 名。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 70 天,居全省第 12 名。二是开展水污染治理攻坚。目前,我 市三个省控河流出境断面中,清潩河高村桥断面水质达到地 表水Ⅴ类标准,北汝河大陈闸、颍河吴刘闸断面水质达到地 表水Ⅲ类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三是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 治。全力打好节水、节肥、节药三场硬仗。50 万亩高效节水 灌溉示范区内水利用系数达到 0.8,亩增产 70 公斤;全市节 水灌溉面积达 268 万亩。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 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累计达 2230 万亩次,建立统防统治与绿 色防控技术融合示范基地 1.5 万亩。不断扩大秸秆还田面积, 全市秸秆直接还田率达 95%以上,高出全省 9 个百分点。 13.继续加强生态建设。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 7.62 万亩,其中,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完成 1.82 万亩;“百 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完成 1.07 万亩;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 程完成 1.272 万亩;山区及平原沙荒营造林工程完成 3.4 万 亩;完成特色经济林 0.055 万亩,占任务 0.05 万亩的 110%, 林业生态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成为许昌“国家森林城市”的 9 绿色屏障。 14.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节能审查办法》和《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 细则》,严格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突 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降耗,工业、建筑、交通运 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行动计划有序推进。1-4 月,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 8.6%,万元工业 增加值能耗下降 16.4%。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5.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一是持续实施“全面改薄”。 目前,省定150所校建类项目,136所已开工,36所已完工, 14所学校正在办理各项施工手续。省定378所学校设施设备 配置,现已完成301所配置任务,剩余77所学校已完成招标 采购,正在进行配置工作。二是扎实推进扩充城镇义务教育 资源五年计划。涉及项目共197个,其中,竣工项目136个, 前期准备项目21个,在建项目40个。三是全面落实“两免一 补”政策。截至目前,2017年第一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改革资金已全部拨付完毕。四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市投入资金83.19亿元,完成高中建设项目46个。其它各 项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中。 16.推动健康中原建设。一是抓基层打基础。新建和规 10 范提升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居民步行15分钟以内即可 找到一家社区服务机构;完成了11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 任务,实现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落实乡村医生待遇 和基本药物补助、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组建医疗联合体,充 分发挥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等3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分 别与 40家、31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促进优质 医疗资源下沉。同时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市区“15分钟 健身圈”基本形成,市体育会展中心正加快建设。二是对外 开展合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北 京阜外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二附院等15家国 内知名的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鄢陵县与河南 省人民医院进行协作,建立了互联网指挥分级诊疗中心;实 施校地合作,2017年上半年我市各类医疗机构共引进医学类 全日制研究生40余名,在读博士1名。三是广泛普及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3类48项服务。四是发展 中医药产业。着力推进禹州市中医药文化贸易、鄢陵县中医 药康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医药产业园产学研一体化 “三基地”,统筹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贸易、中医药 文化传承及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五是改革完善计生服务 管理。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截至5月底,全市一、二孩 生育登记15869例,其中二孩生育服务登记8702例。市、县 两级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1个。 11 九、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17.稳定扩大社会就业。截至 5 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 业 31947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6672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 业 3425 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 41820 人,农村劳动 力技能培训人数为 9431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99%,低于 4%的年控制目标,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特别 是对“零就业家庭”实行托底安置。为 56 名困难家庭高校 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 8.4 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 难人员就业 2304 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 500 个。今年以来, 举办现场招聘会 33 场次,为 1277 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需求 30380 个,进场求职人数达到 21560 人,9104 人达成就业意 向。 1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提高标准更好惠民。城乡 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80 元。 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 4800 元, 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 3800 元。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月 400 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 低于 450 元,比省定的 430 元提高 20 元。农村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不低于 3000 元提高到每人每 年不低于 3300 元,比省定 3150 元的标准提高 150 元。孤儿 最低生活保障集中供养标准由上年的每人每月 1000 元提高 至每人每月 1100 元。二是完善制度强化救助。切实保障困 12 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 象 16293 户 23203 人,累计支出 3109.6 万元;农村低保对 象 46678 户 60144 人,累计支出 2482.9 万元;农村特困人 员 19788 户 19950 人,累计支出 1618.1 万元。实施临时救 助 3239 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 218.2 万元。共资助 18732 名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救助困难群众 166 人次, 住院救助困难群众 3472 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 794.48 万元。三是加快推进机构建设。目前,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 工建设 10 个,已建成 2 个,新增养老床位 190 张。继续加 快推进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 设,2017 年底前依托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或福利机构全面建成 县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及“儿童之家”建设。目前,各县 (市、区)儿童之家选址已确定。 19.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一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 管。全市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 续稳定。二是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明确了市、县直属部门 单位的信访工作责任。截至目前,排查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 885 起,已办结 816 起,办结率 92.2%,息诉稳定 637 起, 息 诉 率 78.1% 。 355 起 信 访 积 案 已 办 结 326 件 , 办 结 率 91.8%,信访人息诉稳定 279 件,息诉率 85.6%。143 起信访 老户已办结 131 起,办结率 91.6%,信访人满意 79 案,满意 率 60.3%。三是确保社会治安稳定。截至目前,全市共侦破 13 “盗抢(抢劫和抢夺)骗”四类侵财案件 3555 起,公诉犯 罪嫌疑人 502 人,强制戒毒 249 人,为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 失 7737 余万元。 2017 年 6 月 28 日 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