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信息)培养计划2016级.doc
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信息学院) 一、 培养方案 信息科技英才班将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基础教学方面的优势和中科院电子所 在前沿科学研究的条件,探索所院结合、理实交融的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国家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卓越实践能力的信息领域科技人才。 二、 英才班管理办法 信息科技英才班的行政管理依托原行政班级进行,但学习计划按照信息学院的统一 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第二学年选择专业方向,按照所选方向的培养方案继续修读课 程,同时参加信息科技英才班及电子所组织的各类必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专题讨论、 专家讲座等。 电子所在信息科技英才班设立了“电子所”奖学金。 三、 人才和滚动模式 1. 信息科技英才班按年招生,每届学生 35 人左右,实行全程动态管理。 2. 每届新生在高考招生时定向招生,规模在 20 人左右。在大一开学前两周, 再由学生自主报名,组织面试,根据入学复试考生成绩和面试成绩选拔优秀 学生加入英才班。 四、 信息科技英才班在每学期开始可以主动申请退出。不满足英才班最低要求 的学生将退出。普通班的优秀学生在大二和大三开始时可以申请加入英才班,通过 面试方式综合考量,招收优秀学生进入英才班。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实行只出不进。 专业、方向设置 英才班 信息科技英才班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射频与微波技术 自动控制 智能系统 系统与工程 电路与系统 集成电路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 信息安全 五、 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 学制:标准学制 4 年,弹性学习年限 3—6 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总学分修满 160 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课程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 六、 分类 学分 比例(%) 通修课程 67 41.9 学科群基础课程 53—57.5 33.1—35.9 专业核心课程 16—17.5 10—10.9 专业方向课程 7—11 4.3—6.9 自由选修课程 2—3.5 1.25—2.19 毕业论文 8 5 合计 160 100 修读课程要求 信息科技英才班的学习计划按照信息学院的统一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第二学年 选择专业方向,按照所选方向的培养方案继续修读课程。由于信息科技英才班涉及的专 业和方向较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信息科技英才班除按照各院系的基本培养方案之外, 强化数理课程的学习,大一时修《数学分析 B1》和《数学分析 B2》,为加强对学生实践 能力的培养,增设了以下实践类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电子设计实践 I 20/40 2 大一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 学科群基础(必修) 电子设计实践 II 20/40 2 大二第一学期 学科群基础(必修) 现代软件工程 40 2 大二第二学期 学科群基础(必修) 自由选修课程(选修) 信息科技前沿 40 1 大二暑期学期 备注:2014 级、2015 级同学的现代软件工程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 七、 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数学类课程 大一上 大一下 大二上 大二下 数学分析B1 数学分析B2 复变函数B 数理方程B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B 随机过程B 数据结构 及其算法 现代 软件工程 计算机 程序设计 学科基础课 电子设计 实践I 电子设计 实践II 电路 基本理论 线性 电子线路 各 方 向 核 心 课 程 信号与系统 数字 逻辑电路 物理类课程 力学与热学 电磁学C 大物实验 注:黑体加粗为英才班特色必修课程 八、 信息科技英才班指导性学习计划 信息科技英才班指导性学习计划在学院各专业方向的指导性学习计划基础上,按照 英才班课程规划加入英才班特色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