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学习通讯第18期 2008-12-08.doc

激萌^PInK4 页 176.5 KB下载文档
学习通讯第18期 2008-12-08.doc学习通讯第18期 2008-12-08.doc学习通讯第18期 2008-12-08.doc学习通讯第18期 2008-12-08.doc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学习通讯第18期 2008-12-08.doc

第十八期 (2008 年 12 月 8 日)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主 办 政策学习 编辑:张彦 审核:李红梅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供稿:胡琳 来源:http://www.rtbook.com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展。”文化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保证。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 是高校重点发展的公共服务项目之一,是评价和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时期各项建设事业 的行动指南,也是图书馆事业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自身建设中,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 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积极发挥现代化图书馆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和创 新为动力,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努力开拓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1 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往的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较多注重于服务客体(读者用 户)的层面。实际上“以人为本”所指的“人”包括两个方面,即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与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所以, 图书馆的以人为本,就应该以读者和馆员为本,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人为本,就应当树立“读者第一”的理念。图书馆应当为读者提供尽可能方便、快 捷、准确的服务,满足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同时,图书馆还应当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作为改进工作的重 要依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提供高质量服务和管理必不可少的主力军,是图书馆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图书馆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靠的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者。正如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 阮冈纳赞所说: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因而,要“以人为本”办好图书馆,就要树立以馆员立馆的观 念,建立一整套有序、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大力发掘馆员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形 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引导他们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实现互动发展和双赢,以图书馆的发展带动馆员的发展,又以馆员的发展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2 坚持全面发展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传统发展观只重视物质的增长,在其指导下图书馆只追求物质方面的发展,如藏书量的增长、馆舍的扩建等,忽视 了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提高,忽视了服务领域的拓宽。图书馆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 的同时,图书馆要不断拓宽服务新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扩大服务对象,促进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通过机构重组,对图书馆功能重新定位,不断改进服务模式,使图书馆服务领域得以扩大, 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信息增值服务上来,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课题跟踪、代查代检等个性化服 务,满足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和需求。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相关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强化图书馆的 社会职能,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深度。图书馆也应为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企业集团提供综述、述评、专题研 究报告、动态分析、社会预测报告等文献服务,并为这些单位制定社会发展计划、科学研究课题、技术攻关方案等提供决策 依据。这样图书馆既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又能把自身的建设融入社会的发展中。 3 坚持协调发展以发挥图书馆整体效应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体制上一直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图书馆只向本校的师生提供服务,不承担其 他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职能。图书馆的封闭管理和文献资源的单调贫乏,已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 有不少号称藏书百万、千万的高校图书馆,但面对仅仅几千名读者的需求,都难以满足。由此也就导致图书馆渐渐失去其利 用价值和对广大读者的吸引力,使图书馆文献资料利用率日趋降低。 在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与信息需求迅猛增长,世界上大量的各类出版物不断涌现。在文献数量以 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时,出版业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调整自己的出版目标。一些重要的学术、技术专著,甚至包括新的技 术规程、标准由于出版量小,发行范围狭窄,利润低,发行渠道不畅,价格昂贵,使图书馆难以购入。由此导致图书馆馆藏 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各高校图书馆仅仅依靠本馆的馆藏根本不可能满足服务对象的广泛要求。就目前状况来看,高 校图书馆只有依靠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发挥整体效应,才能较好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料的需求。 < /p> 4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图书馆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由高校图书馆本身的性质、基本职能及2l世纪这个特定的时 代所决定。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对经济、社会乃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作用发挥的力度还远远 不够,不能较广泛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主要障碍在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缺乏真正的主动性,缺少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图书馆 被动服务仍未完全改变。在制定高校图书馆发展目标时,未能有效处理好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关系,实际工作中往往只 重视短期目标,忽视了中长期目标,使图书馆的发展呈现出不连续性。中长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是保证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抓住经济发展给图书馆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到知识 经济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出色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才能使图书馆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充分承认,为自 身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推荐阅读 三言两语话数图.2 宋雪整理 数字图书馆不是局部概念,而是全局概念。用户角度: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环境;信息环境:多元、关联和交互的数 字信息过程;信息服务:基于馆藏、基于集成、基于用户。 数字图书馆是开放的数字信息系统,处于分布、异构和动态变化的信息资源与服务环境中;必须能够被用户在复杂 网络环境下方便利用;能被第三方系统方便利用,能够方便利用第三方系统。 数字图书馆的可使用性,在任何网络环境下被用户方便使用的能力;互操作性,在网络环境上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 交换、功能组合、服务集成、流程协同的能力;可持续性,在变化环境下长期使用的能力。 标准规范是数字图书馆持久生命力的基础,保障数字图书馆的可使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保证数字图书馆与 用户信息环境的开放融合与集成能力;遵循开放标准规范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这已经不是技术选择的自由,而是 对用户和历史的责任。 ——张晓林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和元数据的关系是什么? 元数据提供数字图书馆的语义基础。数字图书馆的基本逻辑构成是“资源”,资源是可以被标识的任何东西,可以 是物理的实体,也可以是数字对象或者虚拟的复合对象或对象集合。元数据提供了对资源的各种属性的描述,可以看成是 “资源”的替代品。数字图书馆通过管理元数据而管理资源,并提供绝大多数功能。因此元数据通过定义数字图书馆中资源 的信息结构,以及定义由数字对象构成的资源库的组织结构,决定着的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和利用方式,同时元数据还是 实现跨资源库语义互操作的基础。 元数据有哪些种类? 对于元数据的种类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描述性元数据、管理型元数据、结构性元数据、保存性元数据等 等。 a) 描述性元数据(Intellectual Metadata),用来描述、发现和鉴别数字化信息对象,如 MARC、DC,它主要描述信息资 源的主题和内容特征。 b) 结构性元数据(Structural Metadata),描述数字还信息资源的内部结构,如书目的目录、章节、段落的特征。 c) 存取控制性元数据(Access Control Metadata),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被利用的基本条件和期限,以及这些资 源的知识产权特征和使用权限。 d) 评价性元数据(Critical Metadata),描述和管理数据在信息评价体系中的位置。 还可以分为管理性、描述性、保存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元数据。 ——刘 炜(上图数字图书馆研究所) 改革开放三十年 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自主研发高校首个 360°虚拟校园浏览系统并投入使用 供稿:宋皎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2008 年 7 月 7 日,高校首个 360°虚拟校园浏览系统于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新闻网初试运行成功,并同时投入使用。该 浏览系统囊括了交大校园内所有著名景点,每个景点通过全景图展示,从视觉上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用户也 可以通过全景图像上的热点自由转换至附近其他景点,从浏览方式上全真模拟真实场景的浏览路线,并实现了交互漫游, 使得虚拟校园浏览系统更为真实。 该系统是由北京交大的 3 位本科生自主研发出来的,他们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 03 级的越南留学生阮陈 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科 0506 班的李鹏和李易学。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广泛深入地研究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技 术,攻克大量技术难关。该系统使用鱼眼镜头拍摄八幅图像生成球面全景,同时为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 采用了高兼容性的全景图播放器。浏览系统的交互漫游功能则是采用了当今较为先进的 XML 技术控制全景图的转换,通过 在全景图中设计热点的方式来实现的。 北京交通大学 360°虚拟校园浏览系统的实现充分体现了交大学子的自主研究和创新精神,不仅给广大师生带来对交 大校园全新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熟悉交大,更为广大无法亲临了解校园的外地高考考生带来形象逼真 的感受。 (本期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