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

Dislike(不喜)80 页 3.505 MB下载文档
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
当前文档共8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绿洲德瀚项目环评报告公示-.docx

Initial Environmental Examination1 Project Number: 50096-002 Apri 2018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Greater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 China National Investment and Guaranty Corporation’s Green Financing Platform Project (Beijing Lvzhoudehan financial leasing Subproject) Prepared by China National Investment and Guaranty Corporation for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1 This document has been prepared following ADB’s Safeguard Policy Statement 2009. This initial environmental examination is a document of the borrower.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ose of ADB's Board of Directors, Management, or staff, and may be preliminary in nature. Your attention is directed to the “terms of use” section of this website. In preparing any country program or strategy, financing any project, or by making any designation of or reference to a particular territory or geographic area in this document,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does not intend to make any judgments as to the legal or other status of any territory or area. 初始环境审查 2 项目号:50096-002 2018 年 4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投保 投融资促进项目(北京绿洲德瀚融资租赁子项目) 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为亚洲开发银行编制 2 本报告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保障政策声明》(2009)进行编制。 这是由借款方编制的初始环境审查文件,文件中表述的意见不代表亚行董事会、管理 层或员工的意见。这个文件是一个初步文件。请关注亚洲开发银行网站上的“使用条款” 部分。 在准备国家计划或战略、资助项目时,指定或参考本报告中的一个特定的区域或地理 区域时,亚洲开发银行不会对其法律状况和其他状况做出任何判断。 货币等值 (根据 2018 年 4 月 20 日的汇率,中间价) – 货币单位 元 (CNY) CNY1.00 = EUR0.1293 EUR1.00 = CNY 7.733 缩略语 ADB 亚洲开发银行 AP 受影响的人 AQI 空气质量指数 EA 执行机构 EHS 环境,健康和安全 EIA 环境影响评价 EMoP 环境监测计划 EMP 环境管理计划 EMS 环境监测站 EPB 环保局 FSR 可研报告 GDP 国内生产总值 GIP 国际成功实践 GRM 申诉机制 IA I&G 实施机构 IEE 初始环境审查 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T 过渡时期目标值 MEE 生态环境部 OM 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业务手册 PAM 项目管理手册 PCR 物质文化资源 PPE 个人防护设备 PRC 中华人民共和国 SPS 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保障政策声明》 WB 世界银行 WHO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i 度量衡 BOD5 五日生化需氧量 CaCO3 碳酸钙 cm 厘米 CO2 二氧化碳 COD 化学需氧量 dB(A) A 声级,单位分贝 DO 溶解氧 kg 公斤 km 公里 Leq 等效连续噪声级 m2 平米 m³ 立方米 mg/l 毫克每升 mg/m3 毫克每立方米 mg/Nm3 毫克每标立方米 µg/m3 微克每立方米 µg/Nm3 微克每标立方米 NO2 二氧化碳 NOx 氮氧化物 oC 摄氏度 O3 臭氧 pH 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单位 PM 颗粒物 PM10 粒径小于等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PM2.5 粒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SO2 二氧化硫 t/h 吨每小时 TSP 总悬浮颗粒物 说明 (i) 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其机构的财政年度(FY)于12月31日结束。 (ii) 在本报告中, "$" 代表美元,"€" 代表欧元。 ii 目录 目录........................................................................................................................................III 表格目录 .................................................................................................................................V 插图目录 .................................................................................................................................V 执行摘要 ..................................................................................................................................I A. 介绍 ...............................................................................................................................I B. 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框架 ..................................................................I C. 项目范围 ........................................................................................................................I D. 实施安排 ........................................................................................................................I E. 环境描述 ........................................................................................................................I F. 预计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III G. 替代方案分析 ...............................................................................................................III H. 信息公示和公众参与 ....................................................................................................IV I. 申诉机制 ......................................................................................................................IV J. 环境管理计划...............................................................................................................IV K. 结论 .............................................................................................................................IV I. 项目介绍 ..........................................................................................................................6 A. 项目情况.......................................................................................................................6 B. 借款人介绍 ...................................................................................................................6 C. 报告编制目的................................................................................................................6 D. 报告编制方法................................................................................................................6 E. II. 报告结构.......................................................................................................................7 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框架 .............................................................................................8 A. 中国的环境法律框架.....................................................................................................8 B. 中国环境评价的法律框架..............................................................................................9 C. 本项目国内环评报告审批情况 ....................................................................................10 D. 相关的国际协议 ..........................................................................................................10 E. 其它相关标准、导则和指南 ........................................................................................10 F. 适用标准.....................................................................................................................10 G. 亚行政策、法规和规定 ...............................................................................................14 III. 项目描述 ........................................................................................................................16 A. 项目介绍.....................................................................................................................16 B. 项目地理位置..............................................................................................................16 C. 模块化锅炉介绍 ..........................................................................................................19 iii D. 项目内容.....................................................................................................................20 E. 项目影响、预算及时间安排 ........................................................................................21 IV. 环境描述 ........................................................................................................................23 A. 位置 ............................................................................................................................23 B. 北京市概述 .................................................................................................................24 C. 自然资源、气候和环境质量 ........................................................................................24 D. 环境敏感受体..............................................................................................................30 E. 环境质量.....................................................................................................................31 F. 社会经济和文化资源...................................................................................................32 V. 预计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35 A. 施工前阶段预计的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35 B. 施工阶段预计的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36 C. 运营阶段预计的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38 D. 运营阶段预计的正面影响............................................................................................42 VI. 替代方案分析 .................................................................................................................44 A. 不实施本项目时的替代方案 ........................................................................................44 B. 模块锅炉.....................................................................................................................44 C. 项目周期.....................................................................................................................46 D. 项目替代方案的整体分析............................................................................................46 VII. 信息公示和公众磋商 ......................................................................................................47 A. 中国和亚行对公众磋商的要求 ....................................................................................47 B. 信息公示.....................................................................................................................47 C. 公众磋商.....................................................................................................................47 VIII. 申诉机制 ........................................................................................................................56 A. 介绍 ............................................................................................................................56 B. 亚行对申诉机制的要求 ...............................................................................................56 C. 中国申诉机制现状 ......................................................................................................56 D. 本项目的申诉机制 ......................................................................................................56 IX. 结论 ...............................................................................................................................59 X. 附件 I: 环境管理计划......................................................................................................60 A. 目的 ............................................................................................................................60 B. 实施安排.....................................................................................................................64 C. 机构增强和能力建设...................................................................................................65 iv D. 潜在影响及减缓措施...................................................................................................67 E. 环境监测计划..............................................................................................................67 F. 编制报告的要求 ..........................................................................................................68 G. 绩效指标.....................................................................................................................68 H. 《环境管理计划》实施的预算 ....................................................................................69 I. 反馈和调整机制 ..........................................................................................................69 表格目录 Table 1: 适用的中国环境法规...........................................................................................8 Table 2: 适用的中国环境管理法规和评价导则..................................................................9 Table 3: 适用的国际协议 ................................................................................................10 Table 4: 适用的中国环境标准.........................................................................................11 Table 5: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世界卫生组织控制质量准则, mg/m3 ......................................................................................................................12 Table 6: 北京市天然气锅炉排放标准和 EHS 指南 ..........................................................12 Table 7: 中国环境质量噪声标准 (GB3096-2008) 和相应国际标准 .................................13 Table 8: 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和相应国际标准 .........................13 Table 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和相应国际标准..................13 Table 10: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表 3 (DB 11/307-2013).......................................14 Table 11:项目位置 .......................................................................................................16 Table 12: 设备配置信息..................................................................................................20 Table 13: GG-399 模块锅炉技术规格.............................................................................21 Table 14: 供热面积 单位:万 m2 ....................................................................................21 Table 15: 北京气象资料..................................................................................................25 Table 16: 项目周围的环境敏感受体................................................................................30 Table 17: 项目区域 2016 年污染物浓度 单位:ug/m3 ....................................................31 Table 18: 北京行政区划数据 ..........................................................................................32 Table 19: Screen3 模型计算结果 单位:mg/m3 .............................................................39 Table 20: 模块锅炉和燃煤锅炉排污系数 ........................................................................42 Table 21: 减排量计算 单位:吨......................................................................................43 Table 22: 模块锅炉和传统燃气锅炉其它方面对比 ..........................................................45 Table 23: 项目公众磋商位置 ..........................................................................................47 Table 24: 公众参与人员名单 ..........................................................................................48 v Table 25: 受访者数据汇总分析.......................................................................................50 Table 26: 公众参与调查表 ..............................................................................................50 Table 27: 调查问卷结果表 ..............................................................................................53 插图目录 Figure 1: 项目地理位置 ..................................................................................................17 Figure 2: 设备在门头沟区位置 .......................................................................................17 Figure 3: 设备在房山区位置...........................................................................................17 Figure 4: 设备在海淀区位置...........................................................................................18 Figure 5: 设备在平谷区位置...........................................................................................18 Figure 6: 北京在中国的位置...........................................................................................23 Figure 7: 北京风玫瑰,1994-2013.................................................................................26 Figure 8: 四项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变化趋势 .....................................................................27 Figure 9: 北京地表水中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变化趋势图 .................................28 Figure 10: 北京市各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布................................................................29 Figure 11: 北京行政区划 ................................................................................................33 Figure 12: 模块锅炉烟气检测报告..................................................................................38 Figure 13: SO2 浓度曲线 ................................................................................................39 Figure 14: NO2 浓度曲线 ................................................................................................40 Figure 13: 调查问卷照片 ................................................................................................52 Figure 14:项目申诉机制的 5 个阶段...............................................................................58 vi 执行摘要 A. 介绍 1. 本报告是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资促进项目的子项目—北京绿洲德瀚融 资租赁子项目的初始环境审查(IEE)报告。本项目是北京“煤改气行动”的一部分,由于本 项目使用高效的模块锅炉,并且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环境 空气质量。 B. 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框架 2.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相关程序已经在中国实施了20多年。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国家和地方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核和审批的法律和机构 框架,能够保证项目是对环境无害的,项目设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不可能造成严 重的环境、健康、社会和安全隐患。 3. 亚洲开发银行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见亚洲开发银行编制的《保障政策声明》(SPS 2009)。根据《保障政策声明》,本项目为环境B类项目,因此需要编制初始环境审查报告 (即本报告)。本报告满足《保障政策声明》的要求。 C. 项目范围 4. 本项目主要内容如下:以融资租赁的形式为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为“绿洲德瀚”)租赁23台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备,为已拆除燃煤锅炉但是尚未接入集中 供热的住宅和公共建筑以移动供热站的方式供热,总的供热面积为66.7万m2。这23台设备分 布于北京市平谷区、海淀区、房山区和门头沟区。本项目已于2017-2018供热季投入使用。 D. 实施安排 5. 北京亦庄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租赁”)是设备租赁方,设备承租 方为绿洲德瀚公司,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保) 是执行机构(EA),负责项目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总体指导工作。 6. 本项目费用估计为13,518,572元,全部用于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备的购买。 E. 环境描述 位置和地形 7.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房山区、海淀区和门头沟区。北京,简称“京”,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 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 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8.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 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 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9. 北京市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76公里,土地面积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 i 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北京地势总体上上西北高, 东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5米,其 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全市最高峰为位于门头沟区西 北部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气象和气候 10.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 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 个月,7、8月有大雨。 11.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 之间。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 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 一般在170-190小时。 水资源 12.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 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 渤海(蓟运河除外)。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 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13.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 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 14. 北京市存在淡水资源匮乏的资源型环境问题,北京人均水资源很少。2016年,北京市 水资源总量为35.06亿m3,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172. 9万人计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161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4。 生态资源 15. 项目场地为高度发展开发的场地,原有植被已被移除,基本没有植被。项目场地和周 围没有已知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以及公园、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具有国家、地区或本地的具有生 态意义的区域。 社会经济条件 16.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政治、 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17. 2017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下降6.2%;第二产业增加值5310.6亿元,增长4.6%;第三 产业增加值22569.3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5︰19.3︰80.2,调整为0.4︰ 19.0︰8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9万元 18. 2017年末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 口79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6%。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76.6万人,占常住人口 的比重为86.5%。常住人口出生率9.06‰,死亡率5.30‰,自然增长率3.76‰。常住人口密度 ii 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 万人。 19. 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北京到上海的京 沪铁路,北京到广州的京广铁路,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铁路,北京到包头的京包铁路,北京到 原平的京原铁路,北京至桂林高铁(京广高铁->湘桂高铁),北京到通辽的京通铁路和北京到 承德的京承铁路。在国际铁路运输方面,去往俄罗斯各城市、蒙古都城乌兰巴托和朝鲜都城平 壤以及去往越南都城河内的列车均从北京发车。 20.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是中国国际航空(AirChina)的主要中心,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行政属朝阳区),距北京市中心20千米。几乎所有北京的国内国际航班 均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停靠和起飞。旅客吞吐量在2017年超过9579万人次,位居全球第二。 机场和北京市区间由北京机场高速公路连接。 物质文化资源 21.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 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然而,由于项目位于项目受益 小区和单位的场地内,因此没有影响已知的物理文化资源。 F. 预计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22. 本项目正面和负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基于下述文件:国内评估报告,亚行国环境专家协 助的公众参与和亚行境专家开展的现场走访,调查和座谈。 23. 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预计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的评价分开进行。评价分 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建设前期的影响非常有限,需要确保项目设计时采用合适的环境影响缓解 措施。本项目不会造成永久或临时的被迫搬迁(住所迁移或损失)和经济转型(资产或资产重 置导致的收入来源或其他生计损失)。 24. 建设期潜在的负面环境影响是短期和局部的,主要包括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引起的扬 尘,对交通和社区服务的干扰以及对工人健康和安全带来的风险。通过良好的施工以及学习健 康安全的先进经验,可以有效解决这些负面的环境影响。 25. 运营期潜在的负面环境影响主要是噪声、废气,对工人健康和安全带来的风险。为减 少噪声的影响,本项目使用低噪声设备,并通过消声,减震,隔声外壳,在设备间内安装减震 材料等方法减少噪声,并向暴露在高噪声工作环境的工人提供合适的噪声防护设备。天然气是 清洁能源,锅炉废气中SO₂,NOx均能满足排放标准。本项目的生产废水来自锅炉和软水器的 排水,水质较好,能够满足污《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307-2013)中排入公共 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在附近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 处理。 26. 与使用燃煤锅炉供热的方案相比,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以下结果:(i) 每年节约1,965.2 吨标煤,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7,893.1吨,为全球气候做出贡献;(ii) 减少PM排放0.6吨, 减少SO2排放1.6吨,减少NOX排放8.5吨,能够有效地改善北京市的环境空气质量;(iii) 减少 使用汽车火车运煤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G. 替代方案分析 27. 自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其中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给人 iii 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集中供热热源厂主要使用煤为燃料,因 此热源厂污染源的治理也更加引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本项目 不实施的话,本项目受益小区和单位将使用煤炭为燃料的集中供热方式进行供热,煤炭在装卸、 拉运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大气环境,储煤场在大风天气时也会产生粉尘污染大气环境,煤 炭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 28. 由于本项目受益小区和单位不在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目前国内为没有接入集中供热 管网的小区进行供热的方法主要有:(1)小区自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或电锅炉等;(2) 天然气模块化锅炉。考虑到本项目受益小区和单位目前只是暂时没有接入集中供热管网,方案 1由于需要购买大量的设备从而造成浪费。同时,移动加热站由于其便捷性,安装比较简单。 在本项目受益小区和单位在接入集中供热系统后,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拆卸。因此,本项目选 择方案2。 H. 信息公示和公众参与 29. 项目信息在项目租赁方绿洲德瀚公司的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 馈意见。 30. 在亚行环境专家的协助下,绿洲德瀚于2018年3月6日-7日开展了公众磋商。公众磋商 的形式为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到91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91%。 31. 染。 公众非常关心本项目带来的空气污染,97.8%的受访者认为本项目应重点关注空气污 32. 公众对本项目的支持非常高。100%的受访者的认为本项目能够改善生活质量,100% 的受访者支持本项目的实施。 I. 申诉机制 33. 本项目已经建立项目层次的申诉机制,用于接受和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的投诉。 项目申诉机制包括接受申诉,记录重要信息并形成文件,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评价申诉并回应 申诉人。通过申诉机制提交的投诉会快速透明的解决,且受影响人不会承担相关费用。 J. 环境管理计划 34. 本项目编制了一份环境管理计划,以保证:(i) 实施环境影响缓解措施和相应的管理措 施已避免,减少,减缓和补偿预计的负面环境影响;(ii) 实施环境监测,并对绩效指标编写报 告;(iii) 项目符合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保障政策声明》。环境管理 计划包括环境监测计划以监测项目带来的环境影响,并评价缓解措施的效率,同时还包括针对 环境健康安全的能力建设和培训计划。为了更好的执行环境管理计划,开展监测和编制报告, 组织责任和预算在环境管理计划中已经清晰列出。环境管理计划见附件1。 K. 结论 35. 通过环境评价过程,发现本项目的以下重要事实:(i) 本项目选择了合适的技术以减少 污染物排放;(ii) 明确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制定适当的缓解措施;(iii) 本项目得到大多数项 目受益方和受影响人的支持;(iv) 建立了有效的项目申诉机制;(v) 制定一套全面的环境管理 计划,包括环境管理和监管结构,环境影响缓解和监测计划,能力建设和培训。 36. 总的来说,通过采用合适的缓解措施,可以预防,减少或最小化本项目对环境产生的 iv 任何细微的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如下:(i) 本项目为环境B类项目;(ii) 本初始环境审查报告 能够满足满足亚行对本项目的环境保障要求,不需要再开展额外的研究和编制报告;(iii) 为使 借款人和实施机构组织合适的技术,财务和人力资源以保证本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得到有 效的实施,本项目需得到亚行的资金支持。 v I. A. 项目介绍 项目情况 1. 本报告是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资促进项目的子项目—北京绿洲德瀚融 资租赁子项目的初始环境审查(IEE)报告。本项目是北京“煤改气行动”的一部分,以移动 加热站替代燃煤锅炉进行供热,由于本项目使用高效的模块锅炉,并且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 2. 本项目主要内容如下:以融资租赁的形式为北京绿洲德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为“绿洲德瀚”)租赁23台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备,为已拆除燃煤锅炉但是尚未接入集中 供热的单位以移动供热站的方式供热,总的供热面积为66.7万m2。 3. 北京亦庄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租赁”)是设备租赁方,设备承租 方为绿洲德瀚公司,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投保)是执行 机构(EA),负责项目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总体指导工作。 4. 与使用燃煤锅炉供热的方案相比,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以下结果:(i) 每年节约1,965.2 吨标煤,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7,893.1吨,为全球气候做出贡献;(ii) (ii) 减少PM排放0.6 吨,减少SO2 排放1.6吨,减少NOX 排放8.5吨,能够有效地改善北京市的环境空气质量;(iii) 减少使用汽车火车运煤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B. 借款人介绍 5. 亦庄租赁成立于2013年7月,是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批准设立的区内首家综 合性、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目前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5478.55万美元,控股股东为北京亦 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主要股东 出资额及持股比例如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为8.37%,北京亦庄国际投 资发展有限公司为54.76%,亦庄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为36.51%。 6. 绿洲德瀚公司(承租人)成立于1993年,是国家发改委审核备案的“合同能源管理” (EMC)”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单位。绿洲德瀚公司在建 筑能源管理领域耕耘多年,先后参与了北京市、青海省等地大气环境治理“煤改气”工程。核 心产品天然气模块锅炉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应用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C. 报告编制目的 7. 亚行的《保障政策声明》(SPS,2009)中规定了亚行的环境保障要求。由于京津冀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资促进项目为金融中介项目,根据《保障政策声明》(SPS, 2009)的要求,为该项目建立了环境和社会管理系统(ESMS)。环境和社会管理系统 (ESMS)用于该项目下所有子项目的筛选、分类和评估。经过筛选和评估,本子项目为环境 B类项目,因此需要编制初始环境审查报告(IEE),还包括一份环境管理计划(EMP)。 D. 报告编制方法 8. 本报告的编制基于下述文件:项目的评估报告,亚行环境专家协助的公众参与以及亚 行环境专家开展的现场走访,调查和座谈。 6 E. 报告结构 9. 本报告包括执行摘要,九个章节和一个附录。报告结构如下: 执行摘要 陈述关键事实、重大发现和建议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I 项目介绍 介绍项目情况,初始环境审查报告编制目的,编制方法和报告结构。 II 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框架 讨论了中国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国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的审批状态和适用的环境准则和标准。 III 项目描述 描述项目合理性、范围、组成、位置、主要特点、项目实施安排、预算和时间进度。 IV 环境描述 介绍项目区内相关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环境监测的结果。 V 预计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说明项目实施预计的环境影响,并确定需要执行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VI 替代方案分析 分析项目可选方案以决定能够实现项目目标、并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最佳路径。 VII 信息公示,公众磋商及公众参与 描述了鼓励项目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和开展初始化环境审查信息公示和公众参与的过程。 VIII 申诉机制 介绍解决投诉的项目申诉补偿机制(GRM)。 IX 结论及建议 提出结论和建议。 附录 附录 I 给出了环境管理计划(EMP),包括要求的建设和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环境监测计划、报告编制的要求和能力建设。 7 II. 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框架 10. 本报告按照中国的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和制度框架以及环境评价的要求编制。本环评 报告同样根据适用的亚行政策、法规、要求和程序编制。 A. 中国的环境法律框架 11. 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层次,由环境监管机构、行政管理机构和技术 机构组成。顶层是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它有权通过和修订国家环保法律,生态环境部 (MEE)由国务院部管理,负责颁布国家环保法规,生态环境部部可单独或联合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家环境标准。省级和地方政府也可以制定与相应国家标准一致的省级及 地方环境法规和指南。此外,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五年规划也是环境法律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中国重要的环境法律法规见Table 1。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一系列 相关管理和技术导则进行支持,本项目适用的管理法规和技术导则汇总在Table 2。 Table 1: 适用的中国环境法规 No. 法规名称 发布时间/最后修订时间 1 环境保护法 2015 2 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 3 水法 2016 4 水污染防治法 2008 5 空气污染防治法 2015 6 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9 7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6 8 水土保持法 2010 9 森林法 1998 10 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 11 节约能源法 2016 12 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6 13 城市规划法 2007 14 土地管理法 2004 来源:ADB 的咨询专家。 8 Table 2: 适用的中国环境管理法规和评价导则 No. 标准号,发布时间 或最后修订时间 导则名字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 HJ 616-2011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7 3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012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2009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7 6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 2.1-2016 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08 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 2.3-1993 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2.4-2009 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环境 HJ 610-2016 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1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来源:ADB 的咨询专家。 37. 除了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实施机构还必须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包括中国安全生 产法(2014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和中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 B. 中国环境评价的法律框架 13.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已经在中国实施了20多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第16条 规定3:建设项目实施后会造成显著的环境影响需要准备环评文件。项目分为三类: (i) A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B类:比A类项目造成影响程度小的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iii) C类: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 表。 14. A类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与亚行的环评报告很相似,B类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和亚行的 初步环境审查报告很相似。环境影响登记表与亚行的C类环境项目的要求很相似(更多亚行的 环评要求详见第二章的H节部分)。 15. 生态环境部于2008年9月2日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修 订)。根据项目规模、类型(例如水资源开发、农业、能源、废弃物管理等)和建设项目所处 环境的敏感性(例如自然保护区和文化遗址),环保部为50个大类192个小类提出了详细的环 评要求。 16. 中国环保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明确了需要由生 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建设项目以及委托给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 3 中国环境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发布,2003 年 9 月 1 日实施。 9 建设项目。 C. 本项目国内环评报告审批情况 17. 根据中国环评法的要求,本项目不需要编制环评表。 D. 相关的国际协议 18. 中国已签署了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的国际协议。本项目可能适用的协议见 Table 3:。 Table 3: 适用的国际协议 No. 协议 年份 签署目的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4 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2 京都议定书 2005 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 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9 保护臭氧层 4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2015 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作出了安排 5 水俣公约 2013 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 来源:ADB 的咨询专家。 E. 其它相关标准、导则和指南 19. 在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时,亚行要求借款人执行符合国际成功实践(GIP)的环境标准, 即国际公认的标准,如世界银行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以下简称为《EHS指南》)4 《EHS指南》包含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和其它以数值形式表示的指南和绩效指标,还包括预 防和控制办法,这些方法为亚洲开发银行所接受,并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预 防和控制目标。如果东道国的法规标准与指南中的标准和措施有所不同,借款人/客户需要满 足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如果款人/客户需要执行宽松的标准和要求,必 须提供正当理由。 20. 《EHS指南》包括《环境、健康与安全通用指南》(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以及 社区健康和安全)和《工业行业指南》。本报告主要参考《环境、健康与安全通用指南》和 《热电厂环境健康安全指南》。 F. 适用标准 21. 中国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适 用于本项目的主要标准见Table 4。 4 世界银行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2007年4月30日发布于美国华盛顿。 http://www.ifc.org/ifcext/enviro.nsf/Content/EnvironmentalGuidelines 10 Table 4: 适用的中国环境标准 No. 标准名称 标准号/发布日期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4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2011 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9 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2013 10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139-2015 来源:ADB的咨询专家。 1. 环境空气质量 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为广大的人口包括幼童和老人,指出在人的一生中安全的暴露水 平。标准给出了一个或多个特定周期的平均水平,通常是小时平均值,日平均值和年平均值。 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有两类标准限值。1类标准适用于特殊区域, 如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区,2类标准适用于所有其他区域,包括城市和工业区。本项目执行 该标准的2类标准5。 23.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准则》是国际标准,并适用于《EHS指南》。除 了制定指导值,世界卫生组织还给每种污染物制定了空气污染物削减期间的过渡时期目标值 (IT)。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应的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见Table 5。 24. 5  中国标准中有TSP的标准限值,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准则》中没 有相应标准限值。 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10的年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2级标准限值符合世界卫 生组织(WHO)《空气质量准则》过渡时期目标-1(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中均没 有PM10小时平均浓度的标准限值)。 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的年平均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2级标准限值符合世界卫 生组织(WHO)《空气质量准则》过渡时期目标-1(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中均没 有PM10小时平均浓度的标准限值)。  对于SO₂,世界卫生组织只有日均浓度的准则值(125 mg/m3),比中国标准中的2级 限值(150 mg/m3)稍严一点。  中国标准中二氧化氮的年平均浓度和小时平均浓度的2级标准限值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 致,但世界卫生组织没有日均浓度的准则值。 总体来说,中国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指或与过渡时期目标1的准则指高度一致, 2012 年 2 月 29 日,为改善居住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中国国务院通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路线图。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首次对 PM2.5 提出了要求。同时,将老标准中的三类区(工业区域)合并到新 标准中的二类区(居住,混合使用区)中。 11 因此本报告采用中国的标准。 Table 5: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世界卫生组织控制质量准则,mg/m3 O3 CO TSP PM10 PM2.5 SO2 NO2 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 --年均浓度准则值 -0.020 0.010 -0.040 ---0.070 0.035 --年均浓度的过渡时期目标-1 --日均浓度准则值 -0.050 0.025 0.020 ----0.150 0.075 0.125 -日均浓度的过渡时期目标-1 0.100 -8 小时平均浓度准则指 ----.0160 -8 小时平均浓度准则指的过渡时 ----期目标-1 0.030 小时平均浓度准则指 ----0.200 -小时平均浓度准则指的过渡时期 -----目标-1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 级标 准) 0.200 0.070 0.035 0.060 0.040 --年均浓度限值 0.300 0.150 0.075 0.150 0.080 -0.004 日均浓度限值 -----0.160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0.500 0.200 0.200 0.010 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来源:世界银行《EHS 指南》中的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2006)和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2. 25. 水环境 由于该子项目不涉及到任何水环境,如地下水、地表水和海水,不适用。 3. 锅炉排放 26. Table 6列出了北京市的锅炉排放标准与国际标准—世界银行2007发布的《EHS指南》 的对比。北京市标准比《EHS指南》标准要严格,因此本报告使用更为严格的北京市标准。 Table 6: 北京市天然气锅炉排放标准和EHS指南 参数 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DB11 139-2015,表 1) 《EHS 指南》 对比 PM 5 mg/Nm3 NA 《EHS 指南》没有要求 SO2 10 mg/Nm3 NA 《EHS 指南》没有要求 NOx 30 mg/Nm3 240 mg/Nm3 北京标准比《EHS 指 南》严格的多 来源: ADB 的咨询专家。 4. 噪声 27. Table 7对比了中国城市噪声标准和相应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标准(体现在《EHS指 南》中)。这两个标准并不能直接对比,但中国2级标准严于世界卫生组织的2级标准,与1级 标准非常接近(相差5 dB(A))。本报告使用中国的噪声标准。 12 Table 7: 中国环境质量噪声标准 (GB3096-2008) 和相应国际标准 中国标准,连续等效声级 Leq dB(A) Class 昼间 夜间 06-22h 22-06h 50 40 0: 康复疗养区 55 45 I:居民住宅、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等 60 50 II: 居住、商业、工业混 杂区 65 55 III: 工业区 IV: a 70 55 b 70 60 来源:ADB 的咨询专家。 5. 国际标准 1 小时等效声级 dB(A) 昼间 夜间 07-22h 22-07h WHO 1级标 WHO 1级标 准:居住,办 准:居住,办 公,文教:55 公,文教:45 WHO 2 级标 准:工业,商 业设施:70 WHO 2 级标 准:工业,商 业设施:70 对比 不能直接对比,但 是中国的 2 级标准 比世界卫生组织 2 级标准要严。因此 本报告使用中国标 准。 工业噪声排放 28. Table 8列出了中国和国际的现场施工噪音标准(美国EPA标准,WHO的《EHS指南》 标准中没有施工噪声标准)。中国标准达到或严于国际标准,因此本报告使用中国标准。 Table 8: 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和相应国际标准 昼间 Leq dB(A) 夜间 Leq dB(A) 70 国际标准 Leq dB(A) 对比 US EPA 标准: 85 (每日 连续 8 小时暴露等效声 级) 55 中国标准达到或超过国 际标准 来源:ADB 的咨询专家。 29. Table 9列出了项目运营时中国和国际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这两个标准 并不能直接对比,中国的2级标准严于世界卫生组织的2级标准,非常接近1级标准(相差5dB (A))。因此本报告使用中国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Table 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和相应国际标准 中国标准 Leq dB(A) 分类 国际标准 Leq dB(A) 昼间 06-22h 夜间 22-06h 昼间 07-22h 夜间 22-07h 0: 康复疗养区 50 40 I:居民住宅、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等 II: 居住、商业、工业混 杂区 III: 工业区 55 45 WHO 1级标 准:居住,办 公,文教:55 WHO 1级标 准:居住,办 公,文教:45 60 50 65 55 IV: 交通干线两侧 10 内 区域 70 55 WHO 2 级标 准:工业,商 业设施:70 WHO 2 级标 准:工业,商 业设施:70 来源:ADB 的咨询专家。 13 对比 不能直接对比,但 是中国的 2 级标准 比世界卫生组织 2 级标准要严,非常 接近 1 级标准(相 差 5dB(A))。本报 告使用中国标准 6. 废水排放 30. Table 10给出了中国的污水排放标准。《EHS指南》中提到,排放到公共或私人废水 处理系统的废水应满足预处理的要求和废水处理系统监测的要求。不得直接或间接干扰收集及 处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或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危险,或对废水处理作业之残留物的特征 造成负面影响。应该排入市政或集中式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须具有足够的能力以满 足当地监管部门对项目所产生废水的处理要求。 31. 本子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送到附近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进 行处理。废水的最高排放浓度必须满足《DB 11/307-2013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表3 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必须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Table 10: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表 3 (DB 11/307-2013) No 污染物 1 2 3 pH SS COD 最高允许值 (MAC) mg/L (pH 和色度除外) B 等级 6.5-9 400 500 4 氨氮 45 5 溶解性总固体 1600 6 色度 50 7 BOD 8 总磷 300 8 9 G. 70 总氮 来源:ADB 的咨询专家。 亚行政策、法规和规定 32. 亚行对环评主要的政策、法规、规定和流程详见《保障政策声明》(2009)。亚行贷 款项目的环境分类包括: i) A类。如果拟订的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的、不可逆转的、多种形式或没有 先例的不利影响,将被归入A类。这些影响的范围可能会超出项目所在地或所 使用的工具的范围。对这类项目需要开展全面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管理 计划(EMP)。 ii) B类。如果计划的项目对环境的潜在负面影响小于A类,将被归入B类。这类 项目的环境影响局限于项目所在地,而且很少产生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与A 类项目相比,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很快制定和采取减缓措施。对这类项目需 要开展初始环境审查(IEE),包括环境管理计划(EMP)。 iii) C类。如果计划的项目只会对环境产生轻微的负面影响,或根本不会产生负面 影响,将被归入C类。尽管对这类项目不需要开展环境评价,但仍需评价其环 境影响。 iv) 金融中介类。如果待议项目涉及亚行向金融中介或通过金融中介进行投资, 将被归入金融中介类。 14 33. 由于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资促进项目为金融中介项目,根据《保障政 策声明》的要求,为该项目建立了环境和社会管理系统(ESMS)。ESMS用于该项目下所有 子项目的筛选、分类和评估。经过筛选和评估,本子项目为环境B类项目,因此需要准备初始 环境审查报告(IEE,即本报告),还包括一份环境管理计划(EMP)。 34. 《保障政策声明》还有其它一系列要求,包括(1)项目风险和相应的缓解措施和项目 保障;(2)项目层面的申诉机制;(3)明确项目影响范围;(4)物质文化资源破坏和预防 分析;(5)气候变化减轻与适应;(6)职业和社区健康和安全要求(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 程序);(7)非土地征用的经济影响;(8)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要求;(9) 如果使用当地标准,需要提供充足的理由;(10)保证足够的公众参与和磋商;(11)环境 管理计划必须包括实施进度和考核的绩效指标。 15 III. A. 项目描述 项目介绍 35. 本项目将以移动加热站替换燃煤锅炉进行供热,为已拆除燃煤锅炉但是尚未接入集中 供热的单位以移动供热站的方式供热。由于本项目使用高效的模块锅炉,并且使用清洁能源天 然气,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 36.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以融资租赁的形式为绿洲德瀚公司租赁23台集装箱移动供热站 设备,为已拆除燃煤锅炉但是尚未接入天然气供热的单位以移动供热站的方式供热。 B. 项目地理位置 37. 本项目的23台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备如Table 11 所示。这23台设备分布于北京市平谷 区、海淀区、房山区和门头沟区(Figure 1)。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Table 11:项目位置 地点 北京市门头沟区建委 门头沟区轴承厂(门头沟落坡岭)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房山区周口店黄山店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百胜村 1 号院) 北京市门头沟区气象局 北京市门头沟区公安局、环保局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政府 北京市高和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平谷体育场) 佰特卓为节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新华通讯社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服务处(房山区龙门生态园) 房山区窦店镇 总计 16 台数 1 2 3 1 1 1 1 3 2 2 6 23 Figure 1: 项目地理位置 来源:百度地图(2018)。 38. 设备的具体地点详见Figure 2 - Figure 5。 Figure 2: 设备在门头沟区位置 来源:百度地图(2018)。 Figure 3: 设备在房山区位置 来源:百度地图(2018)。 17 Figure 4: 设备在海淀区位置 来源:百度地图(2018)。 Figure 5: 设备在平谷区位置 来源:百度地图(2018)。 18 C. 模块化锅炉介绍 39. 模块组合锅炉是根据用户需要热负荷的大小和设计需要,将若干个可独立运行的模块 单元组合成为整体锅炉,通过对室内外温度、供回水温度变化的监测与计算,电脑自控系统可 控制每一级模块,自动调整模块启停数量,使输出热量始终与实际需求热负荷相匹配,并保证 每个模块始终保持在最佳燃烧工况下,从而达到整体锅炉高效率运行的目的。每台锅炉互为备 用,设备及投资利用率高、运行安全性大大提高。一旦某台锅炉意外出现故障,供暖影响非常 之小。 40. 41. 42. 模块锅炉使用GG-399锅炉,该锅炉的优点和性能特点如下: (i) 锅炉单台热功率较小、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运输安装,无需高大锅炉房,可 方便安装建筑地下室或屋顶,减少锅炉房造价。 (ii) 锅炉可单台独立运行又可并联组成较大供热系统的小型锅炉。 (iii) 由它组成的供热系统,通过配套电脑控制,有序地开闭锅炉模块,根据需要热 负荷来调节供热量,每一个模块运行时都工作在最佳状态,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iv) 供热系统模块锅炉相对独立,可单独检修,即使出现故障对整体供热影响较小, 该系统无需备用锅炉,节省设备总投资。 (v) 通过简单地增加模块锅炉台数即可增加供热量,对工程扩建方便经济。 (vi) GG-399模块锅炉采用铸铁制造,经久耐用,运行维护费用低。GG-399锅炉品 牌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块锅炉,从2003年6月1日起为中国特检中心免检 锅炉。 GG-399锅炉的安全性如下: (i) 锅炉燃烧为引射式大气燃烧,无鼓风机,开式燃烧室,无爆炸危险。 (ii) 每台模块锅炉设有安全阀,防止锅炉超压。 (iii) 每台模块锅炉设有可调式出水温度控制器,一旦锅炉出水温度超过设定值,其 自动关闭锅炉。 (iv) 每台模块锅炉设有燃气压力过高过低保护,烟气排放故障保护和锅炉控制区温 度过高保护等辅助保护、手动复位装置。 (v) 由模块锅炉组成的供热系统上设高温限位器,当供热系统供水温度超温时,它 自动关闭整个锅炉系统。 (vi) 由模块锅炉组成的供热系统上设低水位控制器,当供热系统缺水时,它自动关 闭整个锅炉系统。 (vii) 锅炉运行的最高压力:0.7Mpa,每台模块锅炉带安全阀一个、高限位控制器一 个、防倒烟装置、面板区温度保护装置和燃气点火监测控制系统等安全附件。 GG-399锅炉的经济性如下: (i) 模块锅炉单台实测热效率为91.6%,由于模块锅炉供热系统依靠改变模块锅炉 运行台数调整供热负荷,这不同于通过改变锅炉燃烧器出力或间断运行的一般 锅炉,供热负荷调整过程中,模块锅炉供热系统热效率仍可维持在单台额定负 荷下的较高热效率。 19 D. (ii) 燃气采暖供热锅炉房的特点是运行费用高,较燃煤锅炉易实现自动化。锅炉房 2年的运行成本,与锅炉房改造投资相当,并且其运行成本中约90%为天然气 费。而且锅炉房煤改气工程,不但要考虑一次投资的高低,还要着重考虑供热 系统的运行费用。节约燃气的主要途径是供热系统能够随室外温度变化自动调 整锅炉出力,并保持负荷调整过程中的高效率。斯朗特芬模块锅炉供热系统正 是符合这种要求的高效、节能供热系统。 (iii) 模块锅炉供热系统安装有八级锅炉控制器,它时刻监测室外温度,按供热调节 曲线,改变运行锅炉台数,自动调控系统供、回水温度。这种系统比目前一般 的没有锅炉统一控制,只靠单台独自简单自控的系统节能 10%-30%。 (iv) 模块锅炉单台功率较小,其出力组合可满足任意供热负荷,克服了一般锅炉有 时出现的负荷搭配困难,无设备选型浪费。由于供热系统模块锅炉台数较多, 单台故障后对系统影响较小,因此无需备用锅炉,节省了锅炉投资。 (v) 模块锅炉采用引射式燃烧器无鼓风机,只有其控制部分耗电,耗电量约为 10W/台,单台锅炉天然气耗量为:10.5 m3/h。 (vi) 每台模块锅炉整装出厂,现场只需接通水路,气路、烟路和电源即可运行,无 其他特殊要求,其安装极为方便、简单。 (vii) 预埋、预留件:锅炉为模块锅炉,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安装时无需预埋件。 (viii) 锅炉辅助装置:模块锅炉整机工厂组装,安装就位后接通水路,气路、烟路和 电源即可运行。 项目内容 43. 本项目通过租赁23台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备,可为66.7万m2的建筑面积供热。每台集 装箱移动供热站规格一样,集装箱内的设备组成详见Table 12。 Table 12: 设备配置信息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1 2 3 4 5 集装箱 模块锅炉 一次采暖循环泵 全自动软水器 高位膨胀水箱 6000*2400*2700 GG-399 TD80-30/2 3-4 t/h 2000*1000*1000 QPG150-320/4,G=160m3/h, H=32m,N=22kw 含循环泵控制 风量 613m3/ h 1 7 2 1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采暖循环泵 锅炉电控柜 防爆风机 烟帽 烟道(含室外) 烟囱 管道保温 低水保护 超压保护 高限高温保护 燃气报警 20m,出口内径 0.8 米 玻璃棉加镀锌铁皮 20 2 1 1 7 1 1 1 1 1 1 序号 名称 17 18 19 20 21 电料 水温控制器 启闭阀 管材 阀门及辅材 型号及规格 数量 DN125 1 1 1 1 1 44. 每台集装箱内总共有7台GG-399模块锅炉,每台锅炉的规格见Table 13,根据锅炉开 停数量的不同,总共可以实现96.82-670.72 kW的供热能力。 45. 集装箱有天然气管道接口,集装箱安装的同时由工人接入天然气市政管道。集装箱内 还安装了锅炉排气烟囱,烟囱高度为20m,出口内径为0.8m。 Table 13: GG-399 模块锅炉技术规格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1 2 3 5 6 7 供热量 耗气量 热效率 供气管径 供水管径 回水管经 82404 kcal/h (96.82 kW) 10.5 Nm3/h >90% 3/4 英寸 1/2 英寸 1/2 英寸 46. 每个区域的供热面积见Table 14。 Table 14: 供热面积 单位:万 m2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E. 地点 北京市门头沟区建委 门头沟区轴承厂(门头沟落坡岭)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房山区周口店黄山店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百胜村 1 号院) 北京市门头沟区气象局 北京市门头沟区公安局、环保局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政府 北京市高和华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平谷体育场) 佰特卓为节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新华通讯社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服务处(房山区龙门生态园) 房山区窦店镇 总计 供热面积 2.8 5.4 8.6 2.7 2.9 2.6 2.7 8.4 6.1 6.3 18.2 66.7 项目影响、预算及时间安排 47. 与使用燃煤锅炉供热的方案相比,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以下结果:(i) 每年节约1,965.2 吨标煤,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7,893.1吨,为全球气候做出贡献;(ii) 减少PM排放0.6吨, 减少SO2排放1.6吨,减少NOX排放8.5吨,能够有效地改善北京市的环境空气质量;(iii) 减少 使用汽车火车运煤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21 48. 项目费用估计为13,518,572元,全部用于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备的购买和租赁。本项 目的23台集装箱移动供热站于2017年10月9日开始安装,20日左右完成所有集装箱移动供热 站的安装,并开始调试,调试结束日期为2017年11月1日,所有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运行良好。 本项目已于2017-2018供热季正式投入使用。 22 IV. A. 环境描述 位置 49.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房山区、海淀区和门头沟区。北京,简称“京”,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 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 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50.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 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 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Figure 6)。 51. 截至2018年,北京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 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16个区, 共147个街道、38个乡和144个镇。 Figure 6: 北京在中国的位置 23 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ijing B. 北京市概述 52. 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 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 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 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53. 2017年,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下降6.2%;第二产业增加值5310.6亿元,增长 4.6%;第三产业增加值22569.3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5︰19.3︰80.2, 调整为0.4︰19.0︰8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9万元。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5430.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剔除营改增影响,同口径增长10.8%)。其中,与“营 改增”相关的增值税等完成1671.9亿元,下降7.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1229.8亿 元和643.2亿元,分别增长12.3%和12.6% 54. 2017年北京全市农业观光园1216个,比上年减少42个;观光园总收入29.9亿元,增长 6.9%。设施农业实现收入54.5亿元,增长0.2%。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363户,减少663户; 民俗旅游总收入14.2亿元,下降1.1%。种业收入12.7亿元,下降9.1%。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308.3亿元,下降8.8%。其中,在生态涵养区的生态景观造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 带动下,林业产值增长12.7%。 55. 2017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其中,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1%;股份制企 业、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和1.9%;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5.0%和12.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269.5亿元,增 长4.4%。其中,内销产值17265.5亿元,增长4.3%;出口交货值1004亿元,增长 6.0%。 56. 2017年末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 口79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6%。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76.6万人,占常住人口 的比重为86.5%。常住人口出生率9.06‰,死亡率5.30‰,自然增长率3.76‰。常住人口密度 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 万人 C. 自然资源、气候和环境质量 1. 地理和地形 57. 北京市域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76公里,土地面积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 面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北京地势总体上上西北 高,东南低。全市地貌由西北山地和东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北京市平均海拔高度43.5米, 其中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而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全市最高峰为位于门头沟区 西北部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58. 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 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 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24 2. 气候和气象 59.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 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 个月,7、8月有大雨。 60.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 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年辐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 近,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最大值在延庆县 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夏季正当雨季,日照 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北京 气象资料见Table 15。 Table 15: 北京气象资料 月份 历史最高温℃ 平均高温℃ 每日平均气温℃ 平均低温℃ 历史最低温℃ 平均降水量㎜ 平均降水日数 (≥ 0.1 mm) 平均相对湿度 (%) 每月平均日照时 数 1月 14.3 2月 3月 4月 19.8 29.5 33.5 5月 41.1 6月 40.6 7月 41.9 8月 38.3 2.1 5.8 12.6 20.7 −2.9 0.4 7 14.9 −7.1 −4.3 1.6 8.9 −22.8 −27.4 −15.0 −3.2 2.7 5 10.2 23.1 26.9 21 14.9 2.5 39 30.5 25 19.8 9.8 76.7 31.5 26.9 22.7 15.3 168.8 30.5 26.2 19.4 10.3 3.8 18.4 25.8 20.8 13.8 5.1 −0.9 13.1 21.7 16 8.8 0.6 −4.9 8.2 11.4 3.7 −3.5 −12.3 −18.3 −27.4 120.2 57.4 24.1 13.1 2.4 542.7 1.8 2.3 3.3 4.7 6.1 9.9 12.8 10.9 7.6 4.8 2.9 2 69.1 44 43 41 43 49 59 70 72 65 58 54 47 53.8 186.2 188.1 227.5 242.8 267.6 225.6 194.5 208.2 207.5 205.2 174.5 172.3 2500 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ijing 25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全年 35 31 23.3 19.5 41.9 Figure 7: 北京风玫瑰,1994-2013. 来源:https://www.windfinder.com/windstatistics/beijing 3. 地表水资源 61.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 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 渤海(蓟运河除外)。 62.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 水库、海子水库。 63.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 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 4. 环境质量 64. 2016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 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比上年分别下降15.4%、10.3%、7.7%和8.1%。2017年北 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9.9%,空气质量优良 天数比例为61.9%(226天),比2016年增加28天。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高锰酸钾指数 和氨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4%和4.9%。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 态环境状况良好。 a) 空气质量 65. 2017年,北京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全面下降。2017年,北京市空气中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 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 26 8、46和84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20.0%、4.2%、8.7%。 66. 201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26天, 其中,一级优158天,二级良78天,达标天数比2016年增加28天;共发生重污染23天,比 2016年减少16天。北京市大气降水年平均pH值为6.43,酸雨频率为4.3%。 67. 从月际变化看,污染物浓度总体呈现夏季低、秋冬季高的态势。2017年1月大气污染 扩散条件不利,PM2.5累计浓度高达116微克/立方米,浓度同比反弹超过70%,后期浓度呈现 持续下降特征,从9月份开始PM2.5累计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并在秋冬季继续保持下降趋 势。2017年全年,PM2.5有9个月月均浓度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Figure 8: 北京市四项污染物2017年月平均浓度变化趋势 来源:北京环保局,2017。 b) 水环境 68. 2016年北京市地表水水质稳中向好,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均有所下降。集中式地表 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地表水体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值为 7.37毫克/升,氨氮年均浓度值为5.40毫克/升,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4%和4.9%。其中,水 库水质较好,湖泊水质次之,河流水质相对较差。 27 Figure 9: 北京地表水中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变化趋势图 来源:北京环保局,2017。 c) 生态环境 69. 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 -2015),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 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2016年,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4.8,比去年同期高0.6。其中,植 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略有增加,生物丰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保持稳定。 从区域分布看,北部山区生态环境状况好于其他区域,其中怀柔区生态环境状况最好。 28 Figure 10: 北京市各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布 来源:北京环保局,2017。 d) 声环境 70. 北京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16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2类、3 类区昼夜间和4a类昼间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城六区噪声水平总体高于远郊区。区域 和交通噪声均值为54.3和69.3 dB(A)。 5. 生态资源和敏感资源 a) 植物 71. 北京市地带性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间有温性针叶林的分布。大部分平原地 区已成为农田和城镇,只在河岸两旁局部洼地发育着以芦苇、香蒲、慈菇等为主的洼生植被, 但多数洼地已被开辟为鱼塘,在荒地及田埂、路旁多杂草;湖泊,水塘中发育着沉水和浮叶的 水生植被。 72. 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表性的植被类型是栓皮栎林、栎林、油松林和侧柏林。海拔 800米以上的中山,森林覆盖率增大,其下部以辽东栎林为主,海拔1000米至1800-2000米, 桦树增多,在森林群落破坏严重的地段,为二色胡枝子、榛属、绣线菊属占优势的灌丛。海拔 1800-1900米以上的山顶生长着山地杂类草草甸。 29 b) 动物 73. 北京地区的动物区系有属于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的区系成分,也有 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的动物区系成分,故北京的动物区系有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 区系特征。截至2009年,此动物区系中有兽类约40种,鸟类约22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 动物7种,鱼类60种。 c) 项目场地的动植物 74. 本子项目的所有23台移动加热设备都位于受益小区和单位内,设备占地已经高度开 发,原有植被已被移除,基本没有植被。项目场地和周围没有已知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以及 公园、自然保护区,也没有具有特殊生态意义的区域。 D. 环境敏感受体 75. 根据现场调查和走访,本项目周围存在的环境敏感受体见Table 16。 Table 16: 项目周围的环境敏感受体 区域 国家测绘地理信 息局卫星测绘应 用中心 平谷体育场 门头沟建委 门头沟轴承厂 房山区窦店镇 敏感受体名称 百胜村 1 号院 西三环北路 50 号院 豪柏大厦 三虎桥路小区 京民医院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家属宿舍小区 紫竹院路 62 号院 人济山庄 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紫竹院南路 4 号院 紫南社区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永安家园 平谷第五中学 平谷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园丁小区 绿岛家园 滨海世纪广场公园 龙泉花园 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三家店村 新桥路中学 大峪第二小学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黑山小学 黑山公园 向阳社区 王平镇 栖凤山庄 青年公寓 30 方位 西南 西 西北 北 东北 东 西北 北 南 东 南 西南 东 东 东南 东北 西 东南 南 西北 北 西南 西南 西南 西 西 西南 东南 东北 北 距离(米) 50 80 110 60 200 120 300 400 500 420 600 300 200 350 320 360 310 500 600 390 900 780 810 850 900 880 830 1600 1500 450 城建集团窦店居住项目 窦店清真寺 窦店中心小学 窦店三仁御园 中共新华社党校 龙门口村 韩村河镇敬老院 岳各庄中学 皇后台村 天开寺 天开完全小学 二龙岗村 黄山店村 药师寺 黄元寺村 下寺村 片上村 张坊中心卫生院 张坊镇中心幼儿园 北京金海中医医院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 西白岱完全小学 西白岱村 史各庄 房山区龙门生态 园 军事科学院军事 医学研究院 张坊镇政府 500 600 750 400 400 600 580 800 650 600 900 1500 800 1300 1500 800 1400 600 700 850 1000 1600 1500 900 西北 南 北 南 北 东南 东南 东北 西 西北 北 南 东 西北 北 北 西北 南 东南 西南 东南 东南 东南 东南 来源:ADB 咨询专家。 E. 环境质量 1. 大气质量 76. 根据北京市2016年环境质量公报及环保局资料,2016年这几个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浓度 见Table 17。从该表可知,这几个区域2016年PM2.5和PM10年平均浓度不能够满足《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Table 17: 项目区域2016年污染物浓度 单位:ug/m3 污染物 海淀区 平谷区 房山区 门头沟区 国家标准 PM2.5 72 68 83 68 35 SO2 11 10 15 10 70 NO2 58 42 57 42 60 PM10 87 91 102 91 40 来源:北京环保局, 2017。 F. 社会经济和文化资源 1. 77. 行政区划 北京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 31 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16个区,共147个街道、 38个乡和144个镇。北京行政区划数据见Table 18。 78. 2017年末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 口79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6%。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76.6万人,占常住人口 的比重为86.5%。常住人口出生率9.06‰,死亡率5.30‰,自然增长率3.76‰。常住人口密度 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 万人。 Table 18: 北京行政区划数据 区划 面积 (km²) 2017 年常住人口 (单位:万)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顺义区 通州区 大兴区 房山区 门头沟区 昌平区 平谷区 密云区 怀柔区 延庆区 总共 42 51 471 304 86 431 1021 906 1036 2019 1451 1344 950 2229 2123 1994 16458 87.7 125.8 385.3 225.5 63.2 358.8 107.5 142.8 169.4 109.3 31.1 201 43.5 48.3 39.1 32.4 2170.7 来源:北京统计局,2017 32 人口密 (万人/km²) 2.09 2.47 0.82 0.74 0.73 0.83 0.11 0.16 0.16 0.05 0.02 0.15 0.05 0.02 0.02 0.02 0.13 Figure 11: 北京行政区划 来源:http://d-maps.com 2. 经济 79.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政治、 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80. 2017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下降6.2%;第二产业增加值5310.6亿元,增长4.6%;第三 产业增加值22569.3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5︰19.3︰80.2,调整为0.4︰ 19.0︰8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9万元。 81. 北京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服务业占GDP比重80.6%,与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 接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3. 基础设施 82. 2017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224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1013公里,与上年末持平。年末城市道路里程6360公里,比上年末减少13公里。2017年年末 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2条,比上年末增加3条;运营线路长度609公里,增加35公里;运营车辆 5210辆,增加6辆;全年客运总量37.8亿人次,增长3.2%。 33 83. 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北京到上海的京 沪铁路,北京到广州的京广铁路,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铁路,北京到包头的京包铁路,北京到 原平的京原铁路,北京至桂林高铁(京广高铁->湘桂高铁),北京到通辽的京通铁路和北京到 承德的京承铁路。在国际铁路运输方面,去往俄罗斯各城市、蒙古都城乌兰巴托和朝鲜都城平 壤以及去往越南都城河内的列车均从北京发车。 84. 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始修建,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北京和天津两地的 路程被缩短为半小时。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京沪两地进入5小时经济圈。 85.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是中国国际航空(AirChina)的主要中心,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行政属朝阳区),距北京市中心20千米。几乎所有北京的国内国际航班 均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停靠和起飞。旅客吞吐量在2017年超过9579万人次,位居全球第二。 机场和北京市区间由北京机场高速公路连接。 86.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共有22条运营线路(包括21条地铁线路和1条机场轨 道),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370座运营车站(换乘车站重复计算,不重复计算换乘车 站则为288座车站)、总长609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预计2020年北京地铁线路将达 31条,总长超过1000千米。 4. 物质文化资源 87.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 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然而,由于项目位于项目受益 小区和单位的场地内,因此附近没有已知的物质文化资源6。 6 物质文化资源(PCRs):指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物品、场地、建筑、建筑群和具有考古、古生物、历史、 建筑、宗教、美学或其他文化意义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物质文化资源可以位于城市或农村,在地面或地下,也可以 在水下。它们的文化价值可能是地方级、省级、国家级或国际级的。项目区域内可能包括以下物质文化资源: 出殡场地:坟墓,墓地,佛龛,佛塔; 宗教建筑:寺庙或佛塔,完整或废墟; 宗教对象:佛教图像或雕塑; 宗教圣地:神圣的洞穴,森林,山坡或悬崖; 历史遗址或对象:器物,工具,遗迹,纪念馆; - 精神场所:项目现场居民认为有神灵占用的场所(房子,树,石头等)。 34 V. 预计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88. 本项目正面和负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基于下述文件:项目的设计文件,亚行环境专家开 展的现场走访,调查和座谈。 89. 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预计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的评价分开进行。评价分 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建设前期的影响非常有限,需要确保购买的设备能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 求。 90. 建设期潜在的负面环境影响是短期和局部的,主要包括运输噪声,施工噪声,对交通 和社区服务的干扰。通过实施缓解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负面的环境影响。 91. 由于本项目使用天然气模块锅炉代替燃煤锅炉,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 物的排放,运营期潜在的环境影响是长期和正面的。 A. 施工前阶段预计的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1. 项目选址和征地 92. 本项目位于用热单位现有的土地内,本项目在运行之前的土地使用会得到用热单位的 许可,因此本项目不会导致任何非自愿的土地征用,重新安置,也不会有任何个人财产损失以 及建筑物,农作物,树木或其他资产的损失,并且不会对弱势群体,包括穷人,妇女和儿童, 少数民族产生可能的不利影响。 2. 环境监测 93. 本项目的环境监测方案(见附录I的Table A-4)将被纳入租赁合同中以确保对环境影 响的密切监测,并确保本项目建设和运营期的活动能够符合中国环境法律法规标准、亚行《保 障政策声明》(2009)和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要求。 3. 申诉机制 94. 根据本报告第八章提出的申诉机制,绿洲德瀚将有专人负责申诉机制,将为其以及绿 洲德瀚负责环境和社会管理的部门提供申诉机制的相关培训。联系方式,包括电话,传真,地 址,电子邮件会向公众公开。 4. 能力建设和培训 95. 根据亚行的要求,会向绿洲德瀚提供机能力建设(见环境管理计划的Table A-2)。能 力建设的重点为亚行和中国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监测方案的实施,申 诉机制以及国际先进的EHS经验。培训对象为绿洲德瀚负责环境和社会管理的部门和员工。 35 B. 施工阶段预计的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1. 废水 96. 不正确的处置生活污水(来自设备安装工人)或施工废水(来自设备调试)可能会导 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97. 本项目可以通过典型的废水管理办法来减少废水影响,具体如下: (i) 设备的安装工人将使用用热单位内现有的卫生设施。工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 粪池处理后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 11/307-2013)中排入 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随后排入市政管网,并在附近 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ii) 设备安装好之后的调试产生的废水由于水质较好,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 (DB 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的要求,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在附近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iii) 为了避免运输车辆和机械设备检修和清洗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备安 装现场不进行械及车辆检修点。 2. 大气污染 98. 本项目建设时预计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运输车辆运输设备时产生的扬尘,为减少施工 期对空气的影响,需要实施以下措施: (i) 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 (ii) 运输路线应尽量远离居民区和其他敏感地区; (iii) 将车辆及工程机械维护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可以异地进行),以确保高效的运 行和污染物排放和符合中国排放标准GB 11340-2005,GB 17691-2005,GB 18285-2005年和GB 18352-2005。 3. 噪声影响 99. 本项目建设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噪声。 本项目不涉及到任何土建工作和高噪声的施工设备,由于本项目的设备为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 备,因此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噪声主要集中在集装箱内。 100. 为保证施工噪声满足中国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保护工人及附近居民,实施下列减缓措施: (i) 施工活动将仅限于6:00-12:00 和14:00-22:00。夜间不得施工(22:00—07:00), 因特殊情况需要施工的,须经周围居民,环保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 行; (ii) 为工人提供噪音个人防护设备(PPE); (iii) 施工期运输设备的车辆应合理安排时间和路线,运输时尽量避免经过居民区和 敏感点密集的区段及避开高峰时段; (iv) 运输设备的施工车辆路过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声敏感区时,应低速行驶,并 杜绝鸣笛,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36 4. 固废 101. 在施工阶段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设备安装产生的一些废弃物如管路、阀 门等废弃零部件。预计每个工人每天产生0.5公斤的生活垃圾。不适当的废物贮存和处置可能 会影响土壤,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从而影响到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本项目将实施下列 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102. (i) 禁止工人乱扔垃圾; (ii) 生活垃圾通过用热单位现有的生活垃圾箱进行收集,并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收 集、运输和处理; (iii) 安装方将负责妥善移除和处理安装后留在现场的多余材料和垃圾。 5. 危险物质 本项目施工不会产生任何危险物质,因此不需要相应的措施。 6. 对动植物的影响 103. 由于本项目的设备都安装在用热单位现有的土地上,属于人工开发过的土地,植被很 少或没有植被,也不存在已知的稀有或濒临绝种动植物,附近也不存在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具 有特殊生态价值的地区。因此本项目对动植物影响非常小,并且是短期的。 7. 对社区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104. 本项目的设备安装有可能产生明显的社区干扰,如交通拥堵。但是由于本项目的设备 运输和安装和一次性的,因此对交通和公共安全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本项目将实施下列措施: (i) 详细设计阶段应规划好交通路线和时间表,以避开高密度人口区和交通高峰期; (ii) 设备运输车辆在穿过或经过敏感区如学院和医院时,应减速,并禁止使用喇叭; (iii) 夜间施工必须使用施工警示灯,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许可,并提前通知给周围 的公众。 8. 工人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105. 施工活动可能对工人带来身体危害,如噪声,扬尘,搬运沉重的材料和设备,在湿滑 表面工作等。本项目需要实施合适的预防措施以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i) 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以减少风险,包括耳朵的防护装备, 安全帽和安全靴; (ii) 为工人提供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培训; (iii) 确保所有的设备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 9. 物质文化资源 106. 本项目的现场没有已知的文化遗产或考古遗址。同时由于本项目不存在任何土建工作, 本项目的施工活动也不会干扰未知的地下文化遗迹。 37 C. 运营阶段预计的环境影响和缓解措施 107. 本项目运营期间可能造成一些不利环境影响,包括大气污染,噪声,废水。 1. 大气污染 108. 本项目使用天然气供热,因此本项目运营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O₂,NOx,PM。 根据绿洲德瀚提供的监测报告(Figure 12),模块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浓度(NOx为14 mg/m3, 二氧化硫小于3 mg/m3)能够完全满足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39-2015)中 对于新建锅炉的要求(Table 6)。 Figure 12: 模块锅炉烟气检测报告 109. 此外,集装箱内还安装了锅炉排气烟囱,锅炉烟气通过烟囱排放,烟囱高度为20m, 出口内径为0.8m。 110. 为了更好的分析每个集装箱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咨询专家使用Screen3模型计算了SO2 和NO2的最大地面浓度。Screen3是一个单源高斯烟羽模式,可计算点源、火炬源、面源、和 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下洗和岸边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估算模式中嵌入了 38 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包括一些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在某个地区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没 有此种不利气象条件。所以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是某一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最大影响程度 和影响范围的保守的计算结果。Screen3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推荐模式。 111. Screen3模型按照所有7台模块锅炉满负荷运行计算,计算结果见Table 19、Figure 13 和Figure 14。 Table 19: Screen3 模型计算结果 单位:mg/m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大地面浓度 SO2 1.87E-17 2.23E-04 1.80E-04 1.11E-04 8.85E-05 8.10E-05 7.08E-05 6.14E-05 5.33E-05 4.67E-05 4.12E-05 3.67E-05 3.30E-05 2.99E-05 2.72E-05 2.49E-05 2.30E-05 2.12E-05 1.98E-05 1.84E-05 1.73E-05 1.62E-05 1.53E-05 1.45E-05 1.37E-05 1.30E-05 1.24E-05 1.18E-05 1.13E-05 1.08E-05 1.04E-05 2.23E-04 距离(m) 1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2800 2900 3000 101 Figure 13: SO2 浓度曲线 39 NO2 7.85E-17 9.37E-04 7.56E-04 4.66E-04 3.72E-04 3.40E-04 2.98E-04 2.58E-04 2.24E-04 1.96E-04 1.73E-04 1.54E-04 1.39E-04 1.25E-04 1.14E-04 1.05E-04 9.64E-05 8.92E-05 8.29E-05 7.74E-05 7.25E-05 6.82E-05 6.43E-05 6.07E-05 5.76E-05 5.47E-05 5.20E-05 4.96E-05 4.74E-05 4.54E-05 4.35E-05 9.37E-04 占 占 占 ( %) 0.0025 0.00225 0.002 0.00175 0.0015 0.00125 0.001 0.00075 0.0005 0.00025 0 0 2500 5000 7500 10000 12500 15000 17500 20000 22500 25000( m) 20000 22500 25000( m) Figure 14: NO2 浓度曲线 占 占 占 ( %) 0.0034 0.00306 0.00272 0.00238 0.00204 0.0017 0.00136 0.00102 0.00068 0.00034 0 0 2500 5000 7500 10000 12500 15000 17500 112. 从上述图和表可知,集装箱满负荷运营时产生的SO2 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0.00223%,NO2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0.00312%,均发生在距离集装箱101m处。因此, 项目运行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非常有限。 2. 用水 113. 本项目锅炉为全自动运行,不需要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通过用热单位的市政给水管网 提供。生产用水经过软水器处理后成为锅炉用水,本项目的生产用水量非常少,为80 m3/h, 40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日供水总能力450万立方米,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北京市的供水能力造成明显 的负面影响。 3. 废水 114. 本项目的运行会产生生产废水。本项目的生产废水来自锅炉和软水器的排水。生产废 水水质较好,能够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 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在附近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 固体废弃物 115. 本项目运行期生产的废弃物主要是检修工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检修产生的生产垃圾。 如果不进行正确的管理,如果不妥善管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视觉影响。为减少风险,实施下 列措施: (i) 在所有设施内提供垃圾桶; (ii) 废弃物将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收集,并尽可能回收,并在有资质的废物处 置场进行最终处置。 5. 危险废弃物 116. 项目运营时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离子交换树脂和用于水质分析和 净化的化学品。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降低这些风险,需 要采取下述措施: (i) 所有涉及危险物质的相关活动包括危险物质的处理需建档,其中包括危险物质 的储存,处理和泄露应急的协议。危险物质包括燃料,油,润滑脂,润滑油及 其他化学品。 (ii) 所有有害物质都需要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 ; (iii) 危险废物将被暂时保存在密闭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风,水和雨水,并储存 在具有不透水表面的指定的安全区域; (iv) 危险废物将由有资质的承包商进行收集、输送和处理。 6. 噪声 117. 运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集装箱移动供热站设备内的锅炉、泵风机产生的噪声。这些 设备的噪声范围为55-90 dB(A)。为减少噪声的影响,本项目设计时尽可能的使用低噪声设备, 同时还使用消声,减震,使用隔声罩、隔声材料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削减噪声源强约20 dB(A)。所有设备设施包括汽车需要进行很好的维护以减少噪声。此外,还需要为在可能在高 噪声环境中工作的工人提供个人防护设备为减少噪声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i) 尽可能的使用低噪声设备; (ii) 通过消声,减震,使用隔声罩、隔声材料等措施减少噪声; (iii) 为工人提供个人防护设备。 41 118. 通过采用适当的降噪措施,本项目的运营预计不会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噪音影响。 7. 职业健康安全 119. 由于本项目的锅炉都是无人值守,发现问题后需要由工人进行维修,因此本项目的运 行会为维修工人带来风险。为减少工人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采取下列措施: (i) 为工人提供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培训; (ii) 为工人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手套,安全鞋; (iii) 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习。 120. 由于本项目使用的天然气来自市政燃气管网,为减少天然气泄漏风险,需要实施下列 措施: (i) 所有天然气设施必须符合相关中国标准的要求,包括《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和《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ii) 有风险的区域需安装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和报警系统; (iii) 天然气相关的设备颜色需鲜艳,并且设置警示标志。 8. 应急预案 121. 本项目编制了应急预案,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1月24日)及中国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编制,应急预案需包含《世界银行EHS指南》中有关职业健康安 全和社区安全的内容。 D. 运营阶段预计的正面影响 122. 由于本项目供热期已经结束。根据承租公司绿洲德瀚的相关信息,这23台移动式供热 站在2017-2018供热季天然气消耗量为349.3万m3,天然气热值按33 kJ/m3计算,标煤热值按 29.3 kJ/kg计算,折合标煤为 349.3*33*10/29.3=3,933.7吨。 123. 根据Figure 12的监测报告,锅炉排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为:NOx:14 mg/m3,SO2:3 mg/m3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燃烧1m3 天然气产生 24.55m3烟气。根据《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燃烧1m3天然气产生1.95 kg CO2。 124.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一吨标煤燃烧产生2.493吨CO2。由于《第一次全国污染 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修订于2010年,由于目前北京锅炉排放标准已经严于 2010年的标准,因此采用理论计算,燃煤锅炉的排污系数计算如下:每吨标煤燃烧产生10500 标立方米干烟气量,PM的排放标准为10 mg/m3,SO2的为20 mg/m3,NOx为150 mg/m3,因 此PM的排放浓度取8 mg/m3,SO2的排放浓度取取16 mg/m3,NOx的排放浓度取120 mg/m3。 125. 模块锅炉和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系数见Table 20。 Table 20: 模块锅炉和燃煤锅炉排污系数 序号 项目 模块锅炉 燃煤锅炉 1 烟气量 24.55m3/m3 天然气 10500 m3/吨标煤 2 NOx 0.3437 g/ m3 天然气 1.26 kg/吨标煤 42 3 SO2 0.07365 g/ m3 天然气 168 g/吨标煤 4 PM 0 84 g/吨标煤 5 CO2 1.95 kg/ m3 天然气 2.493 吨/吨标煤 126. 如果不实行本项目,为实现同等面积的供热,需要由燃煤热源厂进行供热(热效率取 60%),需要消耗标煤为349.3*33*10*0.9/(29.308*0.6)= 5,898.9 吨。 127. 本项目的减排量见Table 21。从Table 21可知,本项目带来长期的积极的环境影响。 与使用燃煤锅炉供热的方案相比,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以下结果:(i) 每年节约1,965.2吨标煤, 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7,893.1吨,为全球气候做出贡献;(ii) 减少PM排放0.6吨,减少 SO2排放1.6吨,减少NOX排放8.5吨,能够有效地改善北京市的环境空气质量;(iii) 减少使用 汽车火车运煤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Table 21: 减排量计算 单位:吨 序号 项目 燃煤锅炉 模块锅炉 349.3 万 m3,折合标煤为 减排量 1 燃料 5,898.9 2 NOx 9.7 1.2 8.5 3 SO2 1.6 0.3 1.6 4 PM 0.6 0 0.6 5 CO2 14,706.1 6,813.0 7,893.1 3,933.7 吨 43 1,965.2 VI. 替代方案分析 128. 本章对项目替代方案进行了分析,以确定采用经济性及技术性最可行的方式来实现项 目目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和社会影响。 A. 不实施本项目时的替代方案 129. 自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其中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给人 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 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该计划中提出: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因地制宜开发本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引进外埠清洁优质能源,努力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和 太阳能等为辅的清洁能源体系。 130. 本项目不实施的话,用热单位将继续使用现有的燃煤锅炉,燃煤锅炉运行时会对大气 环境产生污染。与使用燃煤锅炉供热的方案相比,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以下结果:(i) 每年节 约1,965.2吨标煤,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7,893.1吨,为全球气候做出贡献;(ii) 减少PM 排放0.6吨,减少SO2排放1.6吨,减少NOX排放8.5吨;(iii) 减少使用汽车火车运煤带来的负面 环境影响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 B. 模块锅炉 131. 与普通锅炉相比,模块锅炉的节能性好于普通锅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32. 炉膛热能损失。模块锅炉没有传统单体燃油、燃气锅炉点火启动时炉膛吹扫带来的热 量损失。为保证停炉、点火时的安全,燃油、燃气锅炉在点火前、停炉后必须对炉膛进行吹扫 15min左右,即用冷空气将炉膛内的可燃气体吹净。这样一来炉膛内的余热基本上被消耗掉了。 在供暖初期、末期为了适应负荷的变化,不可避免地频繁启、停锅炉,每次都会带走炉膛的大 量热量。据分析由于炉膛吹扫造成的热损失占到5%。而大气式模块锅炉没有炉膛的吹扫,也 就没有这方面的损失。 133. 排烟热损失。模块锅炉比传统单体锅炉降低75%。单台钢管式大锅炉在运行过程中, 为降低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及结露现象,一般都将锅炉的排烟温度调整到150℃以上。而作 为模块组合锅炉,其受热面采用耐腐蚀铸铁材料,具有非常强的抗腐蚀能力。通过合理传热设 计后,使排烟温度降低到100℃以下(60℃-80℃)。由此可知,模块锅炉比传统单体锅炉大大降 低了排烟热损失。 134. 每个模块锅炉都配有一个通风调节器,在每个模块运行时,通风调节器打开,而当模 块不参加循环时,通风调节器将关闭,这样就避免了待机模块炉体里残余热量的散失。另外, 每台模块锅炉的炉膛壁均有绝热保温层,最大限度的防止炉膛内热量损失。经过实测,模块锅 炉要比单台锅炉节省1%的燃料费用。 135. 锅炉本体电耗。锅炉电耗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单体大锅炉需要用到鼓、引风 机,这将消耗电能。而模块锅炉的燃烧方式是大气直燃式,不需要鼓风机。 136. 模块锅炉所需的全部电能只是点火时消耗的那一部分,而这部分电能小到可以忽略的 地步。如果将单体大锅炉所耗电能折算成热量,模块锅炉能耗比传统锅炉将降低1%。 44 137. 使用模块组合锅炉与自控系统相结合,可以使系统供水温度按照供热曲线运行(误差 ≤0.5℃),可真正实现“按需供热”,大大减少超标热损失及欠热现象的发生。 138. 负荷调节方面。单体大锅炉的负荷调节灵活性差,而且大多数是通过人工阶段性的粗 调节或通过“大小火”、“尖子火”实现的。在外界气象条件变化频繁、幅度较大的采暖初期、 末期,传统锅炉的调节性能决定了锅炉机组实际出力很难与实际所需负荷相匹配,经常导致欠 热及过热现象的发生,即常说的“供需矛盾”。这样,在恶化供热质量的同时造成不必要的额 外超标热损失。按照国内有关文献的统计,国内燃油、燃气采暖锅炉的年综合负荷率(包含备 用装置)、热效率大多数维持在45%、72.7%以下,这样非常不经济,但此两项指标尚未引起 有关专家的重视。按照先进的标准来讲,上述锅炉系统的能量年综合利用率同样是非常低的。 139. 模块锅炉则不会出现年热效率、负荷率、能量年综合利用率低的情况。这是因为,模 块锅炉在控制器的联机模式下,可以实现多台锅炉联控,它能根据设定好的供热温度曲线等有 关参数,如室内温度、建筑物的热惯性等,参考室外温度智能的自动判断应启动、停运的锅炉 台数,自动实现近无人值守模式。控制过程中,该系统保证运行的每台锅炉都是保持满负荷、 高效(91%以上)运行。基本消除了国内广泛存在的热效率、负荷率、能量年综合利用率低的情 况,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40. 除此之外,模块锅炉与传统单体燃气锅炉对比见Table 22。 Table 22: 模块锅炉和传统燃气锅炉其它方面对比 序号 比较项目 大气预混铸铁模块锅炉 单体燃气锅炉 1 锅炉备用 不需备用(模块锅炉互为备用) 一用一备(初投资增加一倍) 2 组合方式比 较 大气式燃烧可以将锅炉制造成模 块。可实现模块化节能控制。 不能将锅炉制造成模块。只能制造成 单体锅炉或叫假模块,无法实现节能 控制。 可扩展性 (节能升 级)比较 自动控制比 较 大气式预混燃烧方式的锅炉,有技 术功能扩展和控制升级的硬件基 础。 高自动化智能控制锅炉模块群,整 体节能运行,节能效果好。 每天每台 0.1 度耗电,可忽略不 计。 3 4 单体锅炉,是非真正的模块锅炉,没 有技术功能扩展和控制升级的余地。 自动化智能控制锅炉本体,锅炉系统 控制能力差,整体节能效果差。 5 电耗比较 6 运行情况比 较 锅炉运行过程中没有可调整之处 需要专业人员经常调整,特别是调整 大小火的锅炉,小火时热效率下降到 75%左右,增加运行费用。 管理维护比 较 运行管理方便,维护成本低。模块 锅炉采暖系统采用智能化系统控 制,锅炉本身结构简单,运行管理 方便。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低。 (不需对系统运行进行调节)。可 实行无人化运行。使管理成本几乎 为零。 需随时调整大小火,增加管理成本。 8 热效率比较 始终保持 92%。模块化设计,不 存在热效率变动的因素。 理论效率 90%,实际运行工况与设计 不同导致实际效率低于 85%,小火时 热效率 72%。 9 运行可靠性 比较 结构简单,无维修之处,运行十分 可靠、稳定,设计使用寿命 50 年。 结构较复杂,运行可靠性略差、设计 使用寿命 12 年。 7 45 每台每天 50 度电以上。 10 安全性 无封闭炉膛,没有爆炸危险,不需 向有关部门报装。 密闭炉膛,有爆炸可能,需要报装。 11 燃气压力要 求 P≤0.05MPa,低压燃气。 0.05 MP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