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doc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4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主管部门:研究生部 通讯地址:陕西省 杨陵区 西农路 26 号 邮政编码:712100 电 话:029-87012875 电子邮件:rjb@ms.iswc.ac.cn 网 址:http://www.iswc.cas.cn 1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http://www.iswc.cas.cn;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研机构(成立 于 1956 年),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学研究 机构,全国水土保持科研协作网牵头单位。 中心面向全国,以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为核心,重点致力于土壤侵蚀过程与模拟、水土保 持与生态修复、旱地农业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 问题,培养水土保持及其相关学科的优秀科学技术人才。中心积极探索我国科教体制改革形式下新 型研究所发展模式与机制,已经成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中心设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室、信息技术部等 5 个研究和技 术支撑单元。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建有国家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国家长武黄土高原农业 生态试验站、国家神木侵蚀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固原生态试验站(林草生态研究室)、杨凌 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试验站等野外站。建有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和人工模拟干旱大厅等重要科研平台, 形成了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与示范、技术转移、决策服务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研体系。 建所 60 余年来,取得了国家级成果奖 23 项,省部级成果奖 130 余项。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生 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受到了政府及群众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 吴邦国、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曾先后到中心视察。中心与美国、澳达利亚、日本、德国、英国、 荷兰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培养和学术交往密切。 中心现有在职职工 206 人及客座研究员 20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 人;正高职称 74 人,副高职称 66 人。中心于 1981 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 准设立研究生教育学位授权点,现有土壤学和生态学等 2 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土壤学、生态学、水 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 3 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专业 1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 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 52 人,硕士生导师 42 人,80% 以上具有国外留学经历。 一、培养目标及招生人数 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 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 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中心 2024 年计划招收 24 名博士生(实际招生人数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下拨指标执行) 。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2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即 2024 年 9 月 1 日前须获得硕士学位证) ;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 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 6 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 等学力,获得本科毕业证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证者不予认可。 ② 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硕士结业证书且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 。 ③ 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各培养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名。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 6 门及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 绩通知单) 。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 2 篇(第一作者);或获得 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3.符合所报考的培养单位规定的其它条件。 (三)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 通过全国统招统考录取的双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常报名参 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 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并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 试。 (四)我中心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坚持“定向招生、 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主要面向少 数民族考生。具体要求及考试程序请参阅《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https://admission.ucas.ac.cn/ShowArticle/Article/047420c8-14ba-442f-b09c-ee3b2f2c29f3/6ebddef3-82fc4047-872d-897143ba57d9 (五)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 生(简称为直博生) 。已被确定接收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报名,无需参加中 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招生网上报名。 (六)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3.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3 (七)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八)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因此在网上报名前,考生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 充分的沟通,了解导师专业和当年度博士生招生计划,如报考导师当年度没有招生计划,考生应重 新选择报考其他导师。考生确定导师后提供由报考导师签署的书面“同意报考意见”书。在整个博士 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普通招考考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申请-考核制方式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 学院大学网上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年博士招生网上报名 公告和本招生简章,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上报名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 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交纳报考费: 报考费 200 元(通过初试进入复试的届时另行缴纳体检费),报考费一律不退。请于 2023 年 1 月 10 日前通过银行汇款到我中心研究生部,汇款时请注明“博士报考费”,写明报考人的姓名和详细 地址。户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账号:103210820978,开户行:中国银行杨凌西 农路支行,开户行号:104795065028。 (二)报名时间: 博士生网上报名时间:2023 年 12 月 11 日-2024 年 1 月 12 日,全天受理,逾期不再受理补报。 (三)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 ,点击“博士报名”,选择“普 通招考”进入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 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特别提醒: 1. 申请考核制考生必须选择考试科目如下: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一,③ 申请-考核制业务课二; 2. 少干计划:生态学报考考生必须选择考试科目如下:①英语一,②生态学,③农业化学;土 壤学报考考生必须选择考试科目如下:①英语一,②土壤学,③土壤物理学; 3. 请考生认真阅读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公告,网上报名时应务必认真准确填写并 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定向或非定向)等重要信息。报考信息 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学校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 请。 4. 申请人必须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中心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后,向符合报考 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复查,一经发现提供虚假材料、作弊或其它 违纪行为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提交书面报名材料: 4 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考生应致电我中心研究生部确认报考信息并应于 2024 年 1 月 10 日前通 过 EMS 特快专递或顺丰快递将下列书面材料(一式两份)寄达我所研究生部(不接收快递和其他邮 寄形式的邮件):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网上报名成功后通过系统打印 并签名) 。其中考生自述中应包括:科研经历、研究兴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或思路等。 2.2 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职称专家(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书 (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水土保持与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部,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 。 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提交攻读相关学位期间的课程成绩单(可从人事档案中提取复印, 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和学位证书复印件,论文评议书和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 4.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在学期间的课程成绩单、学生证复印件,并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前 补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论文评议书和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 5.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一)。 6.导师同意报考意见书。(见附件二) 7.能证明考生学术水平的其它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 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8.英语能力证明材料:近五年内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英语考试 【TOEFL≥65 分、GRE≥850 分(旧)或 170 分(新)、IELTS≥5 分、CET-4≥450 分、CET-6≥425 分、国家英语专 业考试 TEM-4≥50 分或 TEM-8≥45 分、WSK(PETS 5) ≥55 分(笔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未达到要 求,但有第一作者 SCI 论文发表者,由学科专家组对申请人进行专门考核。无以上证明材料者,需 参加我中心组织的英语笔试,且成绩不低于 60 分。 9.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10.二级甲等及其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合格证明。 11.考生组织关系或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签字、盖章的考生政审表。 (见附件三) 12.获得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交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 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 13.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栏目的“资料下载”区下 载)。 1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按本简章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以及报考培养单位的要求提交其它有关材料。 四、申请-考核制招生考核内容 为进一步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优秀人才选拔方式,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 究生招考改革意见及相关要求,我中心 2024 年仍采用“申请-考核”制进行博士生招生工作。 5 1. 书面材料审核 形式审核:研究生部负责对考生提供的报考材料进行初步审核,主要审核考生报考材料真实性、 完备性、规范性等方面。 学术审核:由招生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通过形式审核的考生材料进行集中审核。审核 专家采取无记名打分方式给出考生的审核结果并确定考生的准考资格,并在我中心网站予以公布。 2. 考核形式与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英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考核和综合能力面试。对申请人的学科背景、专业素 质、英语水平(含文献阅读、摘要写作、口语和听力等)、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核。考 核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与面试的权重分别占 50%。笔试与面试单项成绩低于 60 分者,不 予录取。 2.1 笔试考核。笔试按照生态学与土壤学分专业测试,生态学笔试包括英语和生态学综合考试 两门科目;土壤学笔试分为英语和土壤学综合考试两门科目。所有考试科目均由我中心自行命题, 不指定参考教材。 2.2 面试考核。主要包括外语能力和业务能力考核。面试由专业知识综合测试、外语听力和外 语口语两部分组成,满分为 100 分,其中,专业知识综合测试占 60%,英语听力与口语成绩占 40 %。 专业知识综合测试:着重考察考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 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等,面 试考核小组成员任意提问。考生须准备不超过 10 分钟的 PowerPoint 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 本情况、硕士期间学习和科研情况、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报考专业前沿研究的了解,以及博士期 间研究计划等。 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听、说及运用英语口语的能力。由主考人员提问,考生回 答问题。 2.3 思想品德考核 (1)思想品德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科 研道德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2)复试小组在对考生的面试过程中,直接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情况。 (3)研究生部可通过“函调”方式向考生所在单位了解考生的思想品德情况。 (4)思想品德考核的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 考核时间、地点 具体考核时间、地点待考生准考资格审核公布后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我中心发布通知! 五、体格检查 体检由我中心在复试阶段统一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教学〔2003〕3 号)的要求,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 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 6 知》(人社部发〔2010〕12 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 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 (教学厅〔2010〕2 号)要求进行。新生入学后需进 行体检复查。 六、录取和入学注册 1.我中心按中国科学院大学下达的招生计划,依据复试录取办法及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含面试成绩,以及对考生硕士或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专家推荐书等材料的综合考评结 果)、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复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 分制的 60 分)的考生,不得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拟录取的学生名单将在水 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网站(www.iswc.ac.cn)上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10 天。公示期结束后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审核并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进行二次网上公示。公示期结束无 异议后,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审核确定录取,我中心收到录取批件后,向考生发放中国科学院大学统 一印制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 取类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 3.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普通公开招考考生,录取时必须转考生档案。未能将考生档案转至培 养单位的,取消录取和入学资格。 4.被录取的考生应在入学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 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我中心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无故逾期 10 个工作日不报 到者,或者请假未获批准且逾期 10 个工作日未报到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5.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 2024 年 9 月 1 日 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6.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 书原件。截止 2024 年 9 月 1 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 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七、收费及待遇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继续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 新入学的所有博士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 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 10000 元/年·生,按学年 收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直博生入学时即按照博士研究生 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 实行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学生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规定,可享受和参评的奖助学 金主要包括六个类别,即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研究所奖 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毕业时可申报所长奖学金。 八、学习年限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 7 1. 普通招考博士生学制为 3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6 年; 2. 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直博生,学制为 5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8 年。 九、其它 1. 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 因上述问题导致我中心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中心不承担 责任。 2.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的《国家教育考 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3. 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十、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联系人:宋阳、师娟娟 地址:陕西省杨陵区西农路 26 号 邮政编码: 712100 电话:029-87012875 传真: 87012210 E-mail:rjb@ms.iswc.ac.cn 中心网址:http://www.iswc. cas.cn 附件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附件 2:博士生导师同意报考意见书 附件 3: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招生政审表 研究生部 2023 年 10 月 26 日 8 2024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 教师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 申请-考核制外国语、 或英语一 申请-考核制业务课 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 一、以及申请-考核 一(生态专业知识)或 制 生态学 业务课二,适用于统 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 招“申请-考核”制考 071300 生态学 01. (全日制)旱地农业生态 02. (全日制)旱区林草生态 于强 胡振宏 彭守璋 卜崇峰 武高林 二(生态学综合考试) 或农业化学或植物生理 学 03. (全日制)植物生理生态 上官周平 生。其余科目适用于 少干人才计划考生。 其中,英语一为国科 大统一命题,其他专 王仕稳 业课为我中心自行命 题。 04. (全日制)流域生态 刘国彬 许明祥 邓蕾 卓拉 薛萐 王国梁 张超 孙文义 090301 土壤学 01. (全日制)土壤物理 02. (全日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肖波 ①申请-考核制外国语 申请-考核制外国语、 黄明斌 或英语一 申请-考核制业务课 王力 ②申请-考核制业务课 一、以及申请-考核 樊军 一(土壤专业知识)或 制业务课二,适用于 邵明安 土壤学或水土保持原理 ③申请-考核制业务课 统招“申请-考核”制 佘冬立 李占斌 焦菊英 二(土壤学综合考试) 或土壤物理学或农田水 利学 考生。其余科目适用 于少干人才计划考生。 其中,英语一为国科 大统一命题,其他专 郑粉莉 业课为我中心自行命 吴普特 题。 赵广举 刘刚 9 胡斐南 简金世 冯浩 牛文全 陈云明 张晓萍 高照良 王飞 温仲明 赵西宁 韩文霆 王兵 高鹏 张风宝 高晓东 方怒放 王文龙 刘洪鹄 03. (全日制)土壤生态 王俊 郭胜利 赵允格 安韶山 魏孝荣 04. (全日制)土壤化学与环境 方临川 佘雕 注:少干计划考生初试时间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安排。 特别提醒:报考少干计划考生请于报考前联系我中心研究生部!!! 10 附件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中科院 教育部 20 申请人姓名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性别 出生年月 硕士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本科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 手机号码 主要科研经历简介(包括毕业论文工作、参加的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等,字数太多可另附页。) 主要研究成果(介绍科研、论文工作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等,列明已发表论文、国内 外学术会议报告、专利、获奖情况等,详细证明材料可另附页。) 本人保证所提供信息完全属实,并愿意对此承担一切责任。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11 附件 2:博士生导师同意报考意见书 中科院 教育部 20 申请人姓名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年入学博士生导师同意报考意见书 性别 出生年月 硕士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本科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 手机号码 报考导师姓名: 选择报考该导师理由(不超过 200 字): 报考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12 附件 3: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招生政审表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招生政审表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曾用名 民族 所在单位 政治 面貌 家 庭 成 员 及 主 要 社 会 关 系 籍 贯 家庭 出身 联系 电话 身份证号码 姓 名 关 系 工 作 单 位 职 务 政治面貌 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是否担任过团、班干部 有何特长 思想政治表现自述: 本 人签 名: 年 月 日 13 该生是否可以按期毕业并获得学位: □是 □否 该生是否已经参加派遣,是否曾经办理出国手续: □是 □否 单位政审意见(包括受奖励及处分情况、对重大政治斗争的态度及表现)请打“√” 该考生是否参加过“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活动? □有 该考生是否有品质恶劣,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贪污盗窃行为等不良记录;□有 该考生是否有带头聚众闹事,扰乱社会治安,流氓,偷摸行为; □有 该考生是否参加过宗教,迷信等活动; □有 该考生是否有任何形式的处分决定; □有 该考生是否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有 政审意见: □通过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不通过 □ 负责人签名: 单 位 公 章: 联系方式: 年 月 日 备注:本表加盖考生所在单位党委、高校院系党总支的公章或档案部门公章,并将原表信封封口签 字返回我单位。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029—87012875 研究生部 传真:029--8701221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