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重点研究任务.docx
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A 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2020 年度“六 SDGs”重点研究任务 2020 年度拟对 SDG 2 零饥饿;SDG 6 水资源安全;SDG 11 可持续城市;SDG 13 气候行动;SDG 14 海洋生态;SDG 15 陆地生态专项六个 SDGs 重点内容开展 研究,以期形成 SDGs 指标案例和《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2020)》 中英文报告。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2 目标实现任务指南 针对 SDG 2 零饥饿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数据产品、方法模型、决策支持等 方面探索地球大数据技术应用于 SDG2.3.1(农业劳动生产率) 、SDG2.4.1(可持 续农业评估) 、SDG2.c.1(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的突破点和方法论,并结合 SDG 目标进行案例示范与报告撰写。 研究内容: (1)分析基于地球大数据的 SDG 2 零饥饿指标评估研究进展和趋势,结合 专项的优势与 SDG 2 指标评估进展与需求,构建地球大数据应用于 SDG 2 指标 监测的方法论和技术体系; (2)发展基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估算技术方法,针 对典型农业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时序监测,形成典型国家、地区评估 数据集,并开展案例研究; (3)拓展基于地球大数据的可持续农业实现亚指标评估方法,形成相关指 标评估技术体系,开展典型地区案例研究; (4)建立全球大宗粮食作物产量及其相关影响要素快速监测技术,开展产 量波动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形成全球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波动影响 的研究案例。 关键指标: 形成基于地球大数据的 SDG 2 评价指标体系、提交相关产品数据集 3-5 套, 案例 3-5 个;协助撰写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2 案例报告(中英文)。 2. 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6 目标实现任务指南 依托地球大数据方法和技术,围绕 6.1.1(安全饮用水比例)、6.3.1(安全处 理废水的比例)、6.3.2(环境水质良好的水体比例) 、6.4.1(用水效率变化) 、6.4.2 (用水紧张度)、6.6.1(涉水生态系统面积变化)六个具体指标,开展指标评估 并形成专题数据集,并结合 SDG 目标进行案例示范与报告撰写。 研究内容: (1)遴选监测评估指标。跟踪分析全球范围内 SDG 6 水资源与公共卫生领 域的研究进展,分析领域研究趋势,识别 SDG 6 研究中目前的数据与方法瓶颈, 探索基于地球大数据的 SDG 6 监测评估方法论与技术体系,遴选可能实现监测 方法突破的备选指标; (2)开展 SDG 6 指标监测评估。2020 年重点聚焦上述提及的指标,结合国 内外优秀专业团队,开展基于地球大数据的指标监测评估。 (3)撰写 SDG 6 报告案例。结合 2020 年的指标监测与评估进展,编制地 球大数据支持 SDG 6 指标监测评估报告。 关键指标: 形成基于地球大数据的 SDG 6 评价指标体系、提交满足 2015-2020 多期产品 数据集至少 6 套,案例至少 8 个;协助撰写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6 案例报告(中 英文)。 3. 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1 目标实现任务指南 依托地球大数据方法和技术,围绕 11.1.1(贫民窟)、11.2.1(公共交通)、 11.3.1(城镇化)、11.4.1(自然文化遗产)、11.5.1(城市灾害)、11.6.1(固体废 物) 、11.6.2(大气污染) 、11.7.1(公共空间)八个具体指标,重点探索利用深度 学习等前沿技术开展指标评估并形成案例示范与 SDG 11 报告。 研究内容: (1)分析 SDG 11 可持续城市领域最新进展和趋势,结合专项的实际需求, 构建地球大数据技术应用于 SDG 11 指标监测的方法论和技术体系; (2)数据集要求 SDG 基准年 2015-2020 年;方法上要体现地球大数据前沿 技术与方法(深度学习、AI 和区块链等);案例区域要求全球、区域、国别和地 区四个空间尺度; (3)典型案例研究。围绕上述提到的 8 个 SDG 11 重点指标,挖掘数据信 息,开展 SDG 11 案例研究;结合国内外优秀团队,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鼓励开展联合研究并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4)撰写 SDG 11 报告案例。依据 SDG 11 案例研究成果,编制地球大数据 支持 SDG 11 指标监测评估报告。 关键指标: 形成基于地球大数据的 SDG 11 评价指标体系、提交满足 2015-2020 多期产 品数据集至少 5 套,案例至少 5 个;协助撰写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1 案例报告 (中英文) 。 4. 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3 目标实现任务指南 针对 SDG 13 气候行动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 13.1.1(灾害)、13.2(应 对气候变化措施)和 13.3(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等具体目标/指标,从数据产品、 方法模型、决策支持等方面探索地球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极端灾害事件、气候响应 空间认知等方面的突破点与方法论,并结合专项目标进行案例示范与报告撰写。 研究内容: (1)分析 SDG 13 气候行动领域最新进展和趋势,结合专项的实际需求, 构建地球大数据技术应用于 SDG 13 指标监测的方法论和技术体系; (2)发挥地球大数据技术在减少气候灾害损失方面的技术优势,制定相关 的标准及方法流程,在国别/一带一路/全球尺度形成不同气候灾害类型空间分布 产品数据集、灾害损失评价产品数据集,并开展案例研究; (3)发挥地球大数据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技术优势,制定相关 的标准及方法流程,在国别/一带一路/全球尺度形成 CO2、CH4 等温室气体时空 分布产品数据集,并开展案例研究; (4)发挥地球大数据技术在冰川、积雪等监测方面的技术优势制定相关的 标准及方法流程,形成冰川、积雪等时空分布产品数据集,并开展案例研究。 关键指标: 形成基于地球大数据的 SDG 13 评价指标体系、提交满足 2015-2020 相关产 品数据集 3-5 套,案例 5-7 个,协助撰写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3 报告(中英文)。 5. 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4 目标实现任务指南 围绕 SDG 14 中的海洋富营养化、海洋污染与酸化、生态环境与管理、渔业 资源等内容,构建 SDG 14 各指标对应的方法和模型,挖掘数据信息,开展案例 研究并形成数据集,支持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1)SDG 14 现状与规划。调研海洋生态相关 SDG 国内外不同团队之间研 究进展,总结现有问题和不足,为全面服务 SDG 提供支持; (2)典型案例研究。围绕海洋富营养化、海洋污染与酸化、生态环境与管 理、渔业资源等内容,挖掘数据信息,开展 SDG 案例研究;结合国内外优秀团 队,开展海洋相关 SDG 指标研究,鼓励开展联合研究并扩大国内外影响力。 关键指标: 形成基于地球大数据的 SDG 14 评价指标体系、提交满足 2015-2020 多期产 品数据集至少 5 套,案例 3-5 个;协助撰写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4 报告(中英 文) 。 6. 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5 目标实现任务指南 梳理当前 SDG 15 指标空间评估存在的差距,探索地球大数据在关键数据集 及方法论方面的潜在贡献,形成全球-区域-国家-局地尺度 SDG 报告。 研究内容: (1)分析当前全球 SDG 15 指标空间评估存在的差距,结合地球大数据特 点及已有基础,厘清地球大数据填补相应差距的潜在贡献; (2)自主研发或集成耦合地球大数据共享数据,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SDG 15 评估多尺度直接或间接指标数据集; (3)引入先进地球大数据分析与集成方法,改进 SDG 15 指标评估尚不完 善的方法模型,推动 SDG 15 评估向定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发展相应 SDG 15 指标评估工具集,提供在线及线下多种形式培训, 增加地球大数据服务 SDG 15 评估影响力及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 关键指标: 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SDG 15 评估指标数据集,类型不少于 15 种;在 生物多样性、土地退化和自然保护地等重点方向上,发布 SDG 15 评估工具,指 标不少于 3 个;形成不少于 10 个的具体应用案例,全球或区域案例比例不低于 50%。协助撰写地球大数据支撑 SDG 15 报告(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