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研究目录.doc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研究参考目录 程皖 刘佩芝 整理 一、期刊论文及文章较散未列出,重要者可参考: 1、张海鹏:《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1979-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肖如平:《近十年来中央苏区史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 3、杨奎松:《50 年来的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9 年,第 5 期。 4、王才友:《50 年来的江西苏区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10 年,第 6 期。 二、硕博论文: 1、邬江萍:《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思想研究》,江西师大硕士论文,2008。 2、黄芳萍:《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的特色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 3、黄琨:《从暴动到乡村割据—中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927-1929)》,复旦大学博士 论文,2004。 三、书籍:(包括非正式出版) 1、何干之:《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 年。 2、方志纯:《赣东北红区的斗争》,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 3、横峰县委主编:《赣东北红区的斗争第二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 4、方志纯:《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人民出版社,1980。 5、江西省政协文史委:《江西文史资料选编第 1、2、3 辑》,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省政协文史委, 1980。 6、韩延龙 常光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二、三巻)》,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1。 7、方志敏 邵世平:《回忆闽浙皖赣的革命斗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8、江西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江西革命斗争史资料》,1981。 9、江西省档案馆江西省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下),江西人民出版 社,1982。 10、江西省妇女联合会 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1927-1935)》,江西人 民出版社,1982。 11、福建省三明、建阳档案馆:《闽赣苏区文件资料选编》,江西省抚州上饶档案馆(内部印发)出 版,1983。 12、韩延龙 常光儒:《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四巻)》,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4。 13、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稿编写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14、江西省档案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15、福建省档案馆:《闽浙赣党史文件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16、方志纯:《回首当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17、夏道汉 陈立明:《江西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18、江西省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8。 19、中共上饶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内部出版):《赣东北英烈》,德兴县印刷厂印,1989。 20、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江西英烈》,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21、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合编:《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22、中共弋阳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中共弋阳党史资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 23、雷扶超:《闽浙赣苏区财政经济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 24、郭殿英:《赣东北革命史料简明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25、[美]贝思飞著,徐有威等译:《民国时期的土匪》,上海人民出版,1992。 26、《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上、下)》编委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上、 下)》,解放军出版社,1993。 2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人物志》,解放军出版 社,1995。 28、张书成 许炳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 29、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30、《闽浙赣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编委会:《闽浙赣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 社,1997。 31、汤勤福:《闽浙赣根据地的金融》,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2、中共景德镇市委组织部、党史办公室编:《难忘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33、陈群哲、陈荣华、刘勉玉、李国强:《黄道传》,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4、唐志全、陈学明:《“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5、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中心(1924-1934),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6、孙江 主编:《时间· 记忆·符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7、黄琨:《革命与乡村:从暴动到乡村割据(1927-1929)(中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 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8、江子 李晓军 刘华:《经典江西》之《红色摇篮》,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9、张玲:《变奏—共产国际队中国革命的影响(1926-193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0、余伯流:《中国苏区史(上、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四、其它: 1、H siao T so-liang: Power relations with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19301934;A study of Document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1. 2、H siao T so-liang :The Land Revolution in China ,1930-1934:A study by Documents,Seattle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3、俞济时:《赣浙皖闽区彻底剿灭方酋志敏纪实》,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2。 4、Sheel,Kamal. Peasant Society and Marxist Intellectuals in China: Fang Zhimin and the Origin of a Revolution Movement in the Xijiang Region. 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5、陈永发:《中国共产党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6、黄金麟:《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