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巢湖学院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实施方案.docx
附件 1: 巢湖学院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学生 二、参赛作品的要求及评审原则 (一)参赛形式 1.个人 2.团队:团队人数限定为 2—5 人 (二)总体要求 1.各学院自行组织参赛作品的评审推荐工作,按时报送参赛作品 (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 院申报作品不少于 15 件,其他学院申报作品 3 至 9 件)及所有征集 作品的汇总材料。 2.参赛者须在大赛官网注册账号及申报参赛作品,并自行备份申 报材料,所有申报材料不予退还; 3.下载并签署《作品原创承诺书》(参赛团队由队长负责签署承 诺书)。若被发现有舞弊、抄袭、作假或提交其他赛事获奖作品参赛 等行为,参赛资格将被取消。 4.作品主题要具有科学性、普及性、创新性和趣味性,坚持普及科 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5.作品内容要重点围绕生态文明、防灾减灾、污染防治、健康医 疗、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等主题。 6.作品须为原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要 求,无知识产权争议(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享有公益传播使用权)。 7.所有申报材料(科普展教品实物除外)不予退还,参赛者请自 行备份。参赛作品附件命名要求统一为:XX 学院双百大赛+作品名 称命名的压缩包(作品名称不得添加特殊符号)。 8.各学院报送的参赛作品及本院征集作品的汇总材料,经核实有 舞弊、抄袭或作假行为的,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情节严重或影响恶 劣的,问责相关责任人。 三、作品分类及报送格式 参赛作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科普作品;二是科普展演。详细 分类及报送格式如下。 (一)科普作品 主要包括实物科普作品、科普动漫、科普微视频、科普游戏、科 普小说、科普绘本等。 1.实物科普作品 包括可用于科普展览展示的实物作品。 报送内容:作品实物图片、演示视频(时长 3 分钟,不得超过 5 分钟);申报文档(包括作品简介、选题确定、科学原理及方法、目 的和思路、设计方案)。 2.科普动漫 包括利用数字技术对科普资源进行处理和存储,形成图文并茂、 声像结合的漫画和动画作品。如条漫、故事漫画、四格动画、定格动 画、2D/3D 动画视频等。 报送内容:漫画(最低画幅要求 1920*1080P,单幅图片不低于 2MB)、动画视频(作品帧速不低于 12 帧/秒,时长 3 分钟,不得超 过 5 分钟,时长与文字的关系建议 800-900 字/3 分钟,需有完整片 头片尾,片头须有参赛作品名称,片中旁白或对话使用普通话、方言 均可,须标注中文字幕,引用需注明来源);作品申报文档(包括创 作脚本、科学原理及内容、创作背景、目的和思路、引用来源)。 3.科普微视频 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影视拍摄的短视频与微电影。 报送内容:微视频(时长 3 分钟,不得超过 5 分钟,作品帧速不 低于 15 帧/秒,需有完整片头片尾,片头须有参赛作品名称,片中旁 白或对话使用普通话,须标注中文字幕,引用需注明来源);作品申 报文档(包括作品简介、剧本脚本、科学原理及内容、创作背景、目 的和思路、引用来源)。 4.科普游戏 包括但不限于 FLASH 游戏、APP 游戏、HMTL5 游戏、可执行 文件 EXE 游戏等。 报送内容:游戏界面效果图、游戏操作演示视频(时长 3 分钟, 不得超过 5 分钟)、游戏源代码压缩包,游戏作品支持系统可为 Android、IOS、Windows 或 MAC 等系统;作品申报文档(包括作 品简介、游戏脚本要点、科学原理及内容、创作目的、设计思路)。 5.科普小说 包括以科学普及为题材的的文学作品。 报送内容:小说电子版文稿(总字数为 1000 至 15000 之间); 申报文档(包括作品简介、选题确定、科学原理及方法、目的和思 路)。 6.科学绘本 包括以原创绘画、原创故事为主,并附有凝练的文字诠释科学知 识的相关图书等。 报送内容:电子版绘本(绘画技法不限,原稿必须是整幅,最大 幅面为 25cm * 35cm;单幅图片不低于 2MB;篇幅不限,四幅或以上 每组,每幅图文需按故事前后顺序命名);申报文档(包括作品简介、 创意说明、剧本脚本、分镜人设、科学原理及方法、创作过程)。 以上所有科普作品报送格式的申报文档均为 Word (Office 2007 及以上版本);图片格式均为 JPG(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 视频格式均为 MP4、AVI 或 MOV (分辨率为 1920*1080P,画面 比例为 16:9);压缩包格式均为 RAR 。 (二)科普展演 主要包括科学实验秀、科普讲解、科普短剧等。 1.科学实验秀 通过对科学实验的演示,将科学实验的教育元素与互动表演的趣 味元素结合,在实验道具的辅助下,突出科学知识和原理的趣味性特 征。实验所需器材,材料均由选手自行准备;实验表演可以是独自一 人或团队多人演示,具体形式不限。 报送内容:实验秀照片、视频(实验内容自选并自行拍摄实验秀 过程,时长不得超过 10 分钟,需有完整片头片尾,片头须有参赛作 品名称,对话使用普通话,须标注中文字幕);申报文档(包括作品 简介、创意说明、创作目的和方法、实验设计、科学原理及方法)。 2.科普讲解 包括通过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形式,讲解科学知识、诠释 科学原理、讲述科学故事。 报送内容:讲解视频(参赛选手自行拍摄讲解过程或录制 PPT 演示文件,时间限定 5 分钟,选手可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进行 讲解);申报文档(包括作品简介、创意说明、创作目的和方法、科 学原理及方法)。 3.科普短剧 包括通过表演剧的形式对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进行展现,如创作 情景剧、舞台剧、话剧、歌舞剧、音乐剧、木偶剧等。 报送内容:短剧视频(参赛选手自行拍摄表演过程,选手可根据 故事情节自行准备道具、服装和舞台化妆,表演时长不超过 10 分 钟);申报文档(包括作品简介、创意说明、剧本内容、目的和方法、 科学原理及方法)。 以 上 所 有 科 普 展 演 作 品 报 送 格 式 的 申 报 文 档 均 为 Word (Office 2007 及以上版本);图片格式均为 JPG(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 ) ; 视 频 格 式 均 为 MP4 、 AVI 或 MOV ( 分 辨 率 为 1920*1080P,画面比例为 16:9);压缩包格式均为 RAR 。 四、作品评审原则 优秀科普作品奖根据作品科学性、普及性、创新性和趣味性进行 评分,细则如下。 1.科学性(30 分):作品表达的科学原理正确,对科学知识、思 想、方法、精神或文化的表达层次清楚、合乎逻辑; 2.普及性(30 分):易推广普及,通俗易懂,具有较强吸引力等; 3.创新性(20 分):表现形式、造型或外观具有新颖性; 4.趣味性(20 分):强调互动和趣味性操作,确保安全。 复赛推荐的作品科学性、普及性得分均不低于 20 分,创新性、 趣味性得分均不低于 10 分。 五、大赛步骤 (一)大赛启动、宣传、作品征集阶段(6-8 月) 主办单位印发参赛通知。各学院启动大赛组织与宣传、创作辅导 与作品征集工作。 (二)学院评审阶段(9 月 15 日前) 各学院自行组织评审,并择优推荐参赛作品,报到团委。 (三)组委会遴选阶段(9 月 25 日前) 组委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学院推荐的参赛作品进行初审,并择 优遴选出拟参加现场答辩的约 30 件优秀作品。 (四)专家评审委员会终审阶段(10 月 10 日前) 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拟参加现场答辩的 30 件优秀作品进行逐一问 询、交流、点评;并且综合现场答辩及作品类别确定各奖次拟获奖名 单;同时择优推荐 15 件作品参加第十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 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