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检验检测中心南县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项目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报批稿) 项目名称:南县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南县检验检测中心 编制日期:二零二一年六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南县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专家评审意见 修改情况说明 序号 评审意见 修改情况 对照页码 核实项目行业类别、原辅材料清单 1 (种类、用量、储存方式)、检测项目种 P1、P15~17、 已核实、细化 P22 类,细化检测工作流程。 补充项目建设与《湖南省“三线一单” 2 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暨省级以上产业 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产业结构调 已补充 P5~8 已核实、完善 P24~28 已充实完善 P39~44 已补充细化 P32~38 补充了相关危废内容 P46~50 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的符合性分析。 3 校核区域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及 达标情况判定,完善地表水监测数据。 明确实验器皿、仪器的清洗周期、清 洗次数,核实清洗废水产生量、废水中主 4 要污染因子、废水处理工艺、排放标准, 核实生活污水处理方式,进一步完善项目 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 明确酸性废气、碱性废气、恶臭废气 5 产生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核实风机风量、 污染物产排源强,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可行性分析。 6 核实各类固废产生情况、属性,完善 各类危险废物暂存、转移要求。 细化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完 7 善平面布置图,补充南县经开区土地利用 P53~55、 已细化,已完善 附图 2 规划图。 注:修改内容均以下划线标出。 专家(复核)签字: 年 月 日 目 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6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21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29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50 六、结论 .............................................................................................................................53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附件: 附件 1 环评委托书 附件 2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附件 3 法人代表身份证 附件 4 南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20〕12 号 附件 5 南县人民政府关于项目用地的证明 附件 6.1 检测报告及质保单(守政检测检字(2021)第 03018 号) 附件 6.2 补充检测报告及质保单(守政检测检字(2021)第 03018-1 号) 附件 7 评审意见及专家签名单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 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 4 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 5 项目与《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位置关系图 附图 6 建设项目四至图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南县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项目 项目代码 无 建设单位联系人 李君 益阳市南县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 2 号栋厂房 建设地点 (东经 112 度 21 分 54.634 秒,北纬 29 度 21 分 33.680 秒) 地理坐标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建设性质 18173715553 联系方式 M7451 检验检疫服务 M7461 环境保护监测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45-98 专业实验室、研发 (试验)基地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无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无 总投资(万元) 2000 环保投资(万元) 26 环保投资占比 (%) 1.3 施工工期 3 个月 用地(用海) 面积(m2) 1035.27 是否开工建设 ℃否 □是: 专项评价设置 情况 无 规划文件名称:南县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审批机关:南县人民政府、益阳市规划局 规划情况 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关于同意《南县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批复,南政函[2016]76 号;《关于南县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审 核意见》(益规[2016]32 号)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无 规划及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符 合性分析 无 其他符合性分 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检测实验室建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1 年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三十一、科技服务业—实验基地建 设”,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与《湖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暨省级以上产 业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 根据《湖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暨省级以上产业 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湘环函〔2020〕142 号),本项目位于益 阳市南县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 2 号栋厂房,属于其中的重点管控 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为 ZH43092120004。根据下表对照分析, 项目建设符合其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 表 1-2 项 目 与 《湖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暨省级以上产业 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 管控 符合 管控要求 本项目情况 维度 性 (1.1)靠近东面的工业 用地范围内严禁有恶臭污染 特征的企业入园,生物医药 区内不得新引进大气污染严 重企业和项目;西园区规划 的轻工纺织区东部工业用地 范围内禁止引进气型和噪声 本项目位于西园区,属于 环保监测的专业实验室, 型污染企业,防止对其东向 符合 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积 居住区及学校用地产生不利 极作用。 影响,其北部高新科技产业 区全部规划一类工业用地, 不得引进有污染型企业,污 空 间 布 局 水处理厂边界与杨家岭居民 区之间的最近距离达到 200 约束 米以上。 污 染 物 排 放 管 (1.2)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 进入园区;氨基葡萄糖系列 产品建设项目已征用地外, 不得新增三类工业用地和引 进三类工业企业。加强对园 区现有企业的环境监管,对 不符合用地布局规划但拟予 按现状保留的企业,应督促 其做好污染防治,通过实施 厂内工艺布局优化和强化污 染治理措施,减轻企业之间 相互功能干扰。 (2.1)废水:园区排水实 施雨污分流;东园区:废水 经南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 2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用水 量较少。 项目位于西园区,排水实 施雨污分流制,所产生废 水依托南县第二污水处 符合 符合 控 环 境 风 险 防控 后排入鱼尾洲电排再到藕池 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 河东支;西园区:废水经南 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 后排入长胜电排再到藕池中 支。 (2.2)废气:加强企业管 理,对各企业有工艺废气产 出的生产节点,应配置废气 收集与处理净化装置,做到 项目酸性废气收集后经 达标排放;加强生产工艺研 “碱液喷淋+干式过滤” 究与技术改造,采取有效措 处理、有机废气收集后经 施,减少工艺废气的无组织 “活性炭吸附”处理,最 排放;强化工业企业堆场扬 终通过 20 米高排气筒达 符合 尘控制,尤其是重点工业企 标排放。项目采取加强实 业燃料、原料、产品堆场扬 验室通风、加强实验设备 尘控制,积极推行视频监控 维护等措施减少无组织 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堆场的 排放。 密闭料仓建设、密闭传送建 设、自动喷淋建设、顶篷及 防风墙设施建设,完善覆绿、 铺装、硬化等措施。 建设单位对产生工业固 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做到 (2.3)固体废弃物:做好 了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 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 无害化处置:①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转运、综合利用 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 清理;①一般工业固废: 和无害化处理,建立统一的 废 RO 膜交有相应利用 固废收集、储存、运输、综 处置技术工艺的单位收 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运营管 集处理,未受试剂污染的 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减 废包装袋定期卖给废品 符合 少固废产生量;加强固废的 回收站,做到资源回收利 用;①各类危险废物,采 资源化进程,提高综合利用 用专用容器收集(微生物 率,规范固废处理措施,对 培养基利用高压蒸汽灭 工业企业产生的固废按国家 菌预处理,疫病检疫废物 有关规定综合利用或妥善处 消毒预处理)后,暂存于 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 置,严防二次污染。 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单 位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2.4)园区内生物医药等行 业及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应满足《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本项目不涉及。 符合 关于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 值(第一批)的公告》的要 求。 (3.1)建立健全环境风险 企业按要求建立环境风 符合 险事故防范制度,并按环 事故防范制度和风险事故防 评要求落实风险事故防 范措施,严格落实《湖南南 范措施 县经济开发区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中相关要求,严 3 防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提高 资 源 开 发 效 率 要求 应急处置能力。 (3.2)园区可能发生突发环 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 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 建设单位储存、使用危险 险化学品的企业,产生、收 化学品较少,运营期会产 集、贮存、运输危险废物的 生、收集、贮存危险废物。 符合 企业应当编制和实施环境应 企业应制定突发环境事 急预案;鼓励其他企业制定 件应急预案 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或在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 境应急预案专章,并备案。 (3.3)建设用地土壤风险 防控: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 的辖区内的土壤环境重点监 本项目为规划的工业用 管区域、地块、企业等用地, 地;项目废水可能以垂直 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 入渗方式影响土壤环境, 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坚持 等公共设施的用地开展土壤 “源头控制、分区防渗、 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排放重 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 符合 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 原则,防范土壤污染,尤 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严格 其对于危废暂存间、废水 落实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 处理设施等重点防渗单 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 元,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 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 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壤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 使用。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3.4)农用地土壤风险防控: 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 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 划分;未利用地拟开发为农 符合 用地,不占地农用地。 用地的,县人民政府要组织 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4.1)能源:加快清洁 能源替代利用,推广天然气、 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 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等清洁 能源。到 2020 年和 2025 年, 本项目使用电, 能耗较低, 符合 经开区综合能源消耗量控制 不涉及使用锅炉。 在 190093 和 352444 吨标煤 以内,单位 GDP 能耗分别为 0.317 吨标煤/万元和 0.292 吨 标煤/万元。 (4.2)水资源:开展节 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 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 理,严格执行《湖南省用水 定额》。2020 年,南县用水 总量 2.850 亿立方米;万元 4 本项目用水量为 567m3/a, 符合 不属于高耗水行业。 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43 立方 米/万元;高耗水行业达到先 进定额标准。 (4.3)土地资源:开发区内 各项建设活动应严格遵照有 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湖 南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 指标,防止工业用地低效扩 张,积极推广标准厂房和多 层通用厂房。引导入省级园 区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 200 万元/亩。 本项目用地位于南县经 开区新兴产业园内,为规 划的工业用地。 符合 通过上表分析,本项目的建设与湘环函〔2020〕142 号要求相符。 5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 1035.27m2,建筑面积 4929.41m2,本项目建设内容见下表。 表 2-1 工程 类别 主 体 工 程 工程内容 实验室 (含四层) 建设 内容 办公区域 辅 助 工 程 公 用 工 程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备注 一层建筑面积 1035.27m2,主要包括留样室、冷藏室、速检 实验室、污物暂存间、污水处理间;接样室、仪器室、动 物饲养间、动检解剖室、洗涤消毒室、样品保存室、处理 室、血清检测室、病原检测室、试剂准备间、核酸提取室、 电泳室等。 三层建筑面积 961.67m2,主要设置洗消室、高温室、滴定 分析室、试剂配制室、天平室、试剂室、速检室、制水室、 品尝间、制作间、样品室、小龙虾专项检测室、大米物理 检测室、土壤样品风干室、水稻样品晾干室、衡器检测室、 净含量检测室、燃油机检测室等。 四层建筑面积 961.67m2,主要包括无机洗涤室、高温室、 消解室、ICP-MS、原子吸收室、原子荧光室、试剂室、天 平室、难燃气瓶室、气瓶室、可燃气瓶室、理化前处理室 (无机)、非食品样品室、有机洗涤室、理化前处理室(有 机)、UPS 室、液相色谱室、液质室、控制/数据分析室、 气质室、气相色谱室等 五层建筑面积 961.67m2,为微生物检测实验区,包括菌种 室、鉴定室、培养室、致病菌室(含缓冲间)、霉菌室(含 缓冲间)、洁净室(含缓冲间)、风淋室、洗消室、污物 暂存间、准备室、试剂室、灭菌室、耗材库、留样室等, 主要作为微生物检测样品的处理、鉴定实验等,微生物区 配套设置洁净风淋系统,设置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 位于二层,建筑面积 945.27m2,包括项目技术股、质量管 理股、人事股及正、副办公室,以及人事/财务室、党组会 议室、库房、报告会议厅、档案室、仓库、机房等。 办公室 用于人员办公 样品室 用于样品保存和处理 制水室 1 间,用于制备纯水 仪器室 放置检测仪器 天平室 设置天平,用于样品称重 试剂室 用于试剂配制、储存 档案室 用于储存档案 控制/数据分析室 进行数据分析或控制 综合服务厅 位于一层,前台接待;设有样品收、发窗口 食堂 依托经开区管委会现有食堂,位于场内北面 200m 供电 由园区供电,不设柴油发电机。 供水系统 由园区供水管网提供。 排水系统 项目雨污分流。低浓度实验废水、实验器具清洗废水经一 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再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三 级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之后进入南县第二污 6 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依托厂房内消防系统:设置喷淋装置与消防栓,配备手提 式干粉灭火器 实验废液(包括有机废液、废酸液、废碱液、含重金属废 液)以及其他危险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 危险固废 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固废 暂存设施 设置 1 个 8m2 危废暂存间,采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交由 处置 相关资质单位收集处置; 生活垃圾 采用垃圾桶收集后,依托园区现有垃圾转运站运输处理 处理设施 酸性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碱液喷淋+干式过滤,有机废气 废气处理系统 由集气罩收集至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所有实验废气最终 通过 20 米高排气筒(P1)排放 低浓度实验废水与实验器具清洗废水经一体化实验废水处 废水处理设施 理设施预处理达标后与生活污水进三级化粪池处理,再排 入园区污水管网 项目实验设备全部置于室内;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设备 噪声防治措施 减振、降噪等防治措施。 消防系统 环 保 工 程 2、公用工程 给水系统:本项目用水来自市政供水,南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敷设好相应的供 水管道,供水管道能满足本项目工程的实验、生活及消防用水水量、水压要求。 排水系统:本项目雨污分流,雨水排入雨水管网。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以 及实验废水。一般实验废水和实验器具清洗废水通过一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 进入与生活污水进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 标外排。 供电系统:本项目电源取自南县经开区供电管网,场内供电通过外接电源接入, 项目用电量基本为实验、办公及照明等用电。不设备用发电机。 消防系统:依托厂房内设置喷淋装置与消防栓;另配备手提干粉灭火器。 3、项目检测服务范围 (1)服务范围 ℃食品类:包括稻米、粮油、水产品、酒类、肉及肉制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 蛋及蛋制品、豆制品以及食品通用参数等;℃水质类;℃饲料类;℃肥料类:包括复混 (合)肥料、钙镁磷肥、尿素、有机肥料、农用碳酸氢铵、氯化钾等参数;℃土壤类; ℃ 兽药类;℃动物疫病类。 (2)检测项目 项目具体检测项目如下表所示。 表 2-2 序号 项目检测能力范围 类别 监测项目/参数 7 1 净含量、标签、能量、蛋白质、脂肪、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粗纤维、水分、灰分、pH 值、总酸、酸度、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氯化钠、氨基酸态氮、氨基酸、维生素 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商业无菌、酵母、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 菌、志贺氏菌、黄曲霉毒素 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 A、玉米赤霉烯酮、总砷、无机砷、总汞、甲基汞、镉、铅、铬、 钙、铁、锌、硒、钾、钠、锰、硼、镁、铝、钛、钒、钴、镍、铜、 砷、锶、钼、锡、锑、钡、铊、铅、钠、磷、酸价、过氧化值、挥 发性盐基氮、二氧化硫、羰基价、氰化物、甲醇、溶剂残留量、亚 硝酸盐、N-二甲基亚硝胺、苯并[a]芘、多环芳烃、多氯联苯、苏丹 红、孔雀石绿、乙酰磺胺酸钾、纽甜、阿斯巴甜、阿力甜、糖精甜、 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纳他霉素、双乙酸钠、丙酸钠、丙酸 钙、富马酸二甲酯、新红、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靛蓝、日落 黄、亮蓝、赤藓红、栀子黄、红曲色素、碱性橙、诱惑红、酸性红、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2,4,5-三 羟基苯丁酮(THBP)、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2,6-二叔丁基-4羟甲基苯酚(Ionox-100)、没食子酸辛酯(OG)、没食子酸十二酯 食品通 (DG)、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莠去津、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 用参数 甲氰菊酯、氟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 (224 项) 菊酯和 S-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涕涕滴、 六六六、五氯硝基苯、六氯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 七氯、异菌脲、甲基异柳磷、二嗪磷、喹硫磷、亚胺硫磷、甲基对 硫磷、稻丰散、稻瘟净、甲胺磷、杀螟硫磷、氧乐果、乐果、敌敌 畏、甲基嘧啶磷、对硫磷、乙硫磷、乙酰甲胺磷、久效磷、敌百虫、 三唑磷、草铵膦、氯唑磷、水胺硫磷、甲拌磷 、辛硫磷、甲基内吸 食品类 磷、马拉硫磷、毒死蜱、杀扑磷、倍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氧磷、 (332 项) 三唑酮、仲丁威、克百威(呋喃丹)、残杀威、抗蚜威、速灭威、异 丙威、甲萘威、氟虫腈、丙环唑、嘧菌酯、多菌灵、吡蚜酮、啶虫 脒、阿维菌素、吡虫啉、除虫脲、喹乙醇代谢物、硝基呋喃类代谢 物、甲氧苄啶、氟苯尼考(以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计)、五氯酚 酸钠(以五氯酚计)、地塞米松、地西泮、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 巴胺、沙丁胺醇、甲硝唑、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特布他林、磺胺 苯吡唑、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间 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磺胺甲嘧啶、磺胺硝苯、恩诺沙星、氧氟 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沙拉沙星、替米考星、环丙沙星、洛 美沙星、达氟沙星、氯霉素残留量、土霉素、链霉素、四环素、金 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 色泽、气味、口味、品尝评分值、直链淀粉、胶稠度、粘度、垩白 粒率、垩白度、互混率、加工精度、碎米、杂质、不完善粒、黄粒 米、脂肪酸值、角质、粉质、纯粮(质)率、出糙率、整精米率、 稻米参数 裂纹粒、千粒重、粒型(长宽比)、糙米长度、异品种粒、谷外糙 (41 项) 米、大米中的油脂或石蜡、磷化物、禾草敌、杀虫双、三环唑、稻 瘟灵、杀虫环、双甲脒、丁草胺、2,4-滴丁酯、2,4-滴、敌稗、 噻嗪酮、丁草胺 熟断条率、烹调损失、自然断条率、甲醛次硫酸氢钠、相对密度、 透明度.气味.滋味、比重、折光指数、杂质、脂肪酸值、加热试验、 粮油参数 碘价、含皂量、皂化值、不皂化物、游离棉酚、磷脂、烟点、丙二 (23 项) 醛、溶剂残留量、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2,6-二叔丁基对甲 酚(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水产品参 感官、甲醛、冻品中心温度、挥发酚类残留量、大环内酯类药物、 数 已烯雌酚、氟乐灵、喹乙醇代谢物 (8 项) 8 2 3 4 5 6 7 感官、酒精度、总酸、总酯(以乙酸乙酯计)、固形物、己酸乙酯、 酒类参数 甲醛、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10 项) (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肉与肉 胭脂红、六六六、滴滴涕、已烯雌酚、喹乙醇 制品参数 (5 项) 蔬果及其 食盐、总酸、水分、pH 值、甲酸、氨基酸态氮、唑虫酰胺 制品参数 (7 项) 蛋与蛋制 感官、水分、脂肪、游离脂肪酸、溶解指数、水溶物、总酸度、pH 品参数 值、游离碱度、总碱度 (10 项) 豆制品参 数 总酸、食盐、氨基酸态氮、脲酶活性 (4 项) pH 值、氟化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溶解氧、挥发性酚、 水质类 活性磷酸盐(以 P 计)、氰化物、耗氧量、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 (28 项)硫化物、余氯、亚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氏 菌、粪大肠菌群数、总汞、镉、砷、总砷、铅、六价铬、总铜 标签、感官、粒度、混合均匀度、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总磷、食盐、异硫氰酸酯、哑唑烷硫酮、六六六、滴滴涕、黄曲霉毒素 B1、蛋 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维生素 B1、维生素 C、维生素 D3、维生素 B12、维 饲料类 生素 A、亚硝酸盐、三聚氰胺、洛克沙胂、喹乙醇、呋喃唑酮、替米考星、氯 (41 项) 霉素、沙拉沙星、磺胺类药物、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细菌 总数、大肠杆菌、霉菌总数、沙门氏菌、总砷、钙、铁、锰、锌、镁、钠、钾、 铜 复混(合) 总养分、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氯离子 肥料参数 (3 项) 钙镁磷肥 水分、有效磷(以 P2O5 计)、碱分(以 CaO 计)、可溶性硅(以 SiO2 参数 计)、有效镁(以 MgO 计)、细度、水分、有效磷(以 P2O5 计)、 (9 项) 游离酸(以 P2O5 计) 尿素参数 水分、总氮、缩二脲、铁、碱度、水不溶物、粒度、硫酸盐、亚甲 基二脲 肥料类 (9 项) (43 项) 有机肥料 有机质、总养分、水分、酸碱度、总砷、总汞、总铅、总镉、总铬、 粪大肠菌群数 (10 项) 农用碳酸 氢铵参数 氮、水分、氧化钾、游离酸(以 H2SO4 计)、氯离子、水分、粒度 (7 项) 氯化钾参 数 氧化钾、水分、钙镁含量、氯化钠、水不溶物 (5 项) 土壤类 pH 值、有机质、全氮、全磷、总汞、总砷、镉、总铅、总铬、总铜、全钾 (10 项) 安乃近含量、氨基比林含量、碳酸氢钠含量、盐酸左旋咪唑含量、恩诺沙星含 兽药类 量、诺氟沙星含量、盐酸环丙沙星含量、氧氟沙星含量、乙酰甲喹含量、硫酸 (13 项) 阿托品含量、喹乙醇含量、维生素 C 含量、青霉素 G 钾含量 动物 猪瘟、伪狂犬病、猪萎缩性鼻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弓形虫、猪旋毛虫、猪巴 疫病类 氏杆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丹毒、猪 (31 项)囊虫病、尾蚴病、炭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口蹄疫、狂犬病、动物球虫病、 动物衣原体、动物布鲁氏菌病、动物结核病、禽曲霉菌病、鸡传染性鼻炎、禽 霍乱、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马立克氏病、禽支原体病、鸭病毒性肝炎、 9 鸡副伤寒和鸡白痢、小反刍兽疫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2-3。 表 2-3 序号 项目 一 建设指标 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 数量 总用地面积 m2 1035.27 2 绿化面积 m2 / 二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00 3 用地手续 万元 36 4 实验设备 购置安装费 万元 1399 5 其他配套设施 万元 3 6 环保投资费 万元 26 7 其他费用 万元 536 项目能源消耗情况见表 2-4。 表 2-4 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项目能源消耗表 类别 新鲜水 备注 年耗量 生活用水 351m3 生产用水 216m3 备注 园区给水管网 12 万 kWh 电 园区供电 4、主要生产设备 表 2-5 本项目主要实验设备一览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品牌 型号 检测功能 1 原子吸收光谱仪 (火焰+石墨炉) 岛津 AA7000 铅、镉等重金属、 微量元素 2 微波消解仪 安东帕 MultiwavePRO 样品前处理消解 3 全自动酸逆流清洗机 天津语瓶 ACIDE1000 清洗重金属残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三重四级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三重四级杆) 电子天平 (十万分之一) 岛津 GCMS-TQ8040NX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 EI 赛默飞 TSQ Quantis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硝基) 梅特勒 MS205DU 试剂称重 7 高速组织捣碎机 天津泰斯特 JJ-2 动物样品捣碎 8 组织匀浆分散机 天津泰斯特 TYM-24 样品匀浆分散 天津语瓶 QUE60 转速不低于 15000 转/分 (≥25000) 4 5 6 9 10 11 全自动均质机 (高速均浆机、 组织捣碎机) 固相萃取装置 (带真空泵) 涡旋混合仪 北京莱伯泰科 SPE1000-02 样品萃取(SPE 净化, (带自动进样器) 农产品、食品等前处理) Multi-100 岛津 10 样品前处理 12 高速冷冻离心机 长沙平凡 TGL-16 样品前处理 13 旋转蒸发仪 瑞士歩琪 R-100 样品前处理 14 全自动平行浓缩仪 瑞士歩琪 R-12 样品浓缩(主要用于水产品 前处理孔雀石绿)-加热、 抽真空(替代旋蒸) 15 氮吹仪 上海那艾 NAI-DCY-12z 可控温 16 全自动平行浓缩仪 北京莱伯泰科 MultiVap-10 样品浓缩-氮吹、水浴(替 代氮吹仪) 17 全自动洗瓶机 天津语瓶 Q720 全自动清洗实验室器皿 18 真空干燥箱 上海龙跃 LVO-6090 样品干燥 19 皂化装置 南京桑力 ZHFY-I 样品前处理 20 二氧化硫蒸馏仪 瑞士歩琪 K-355 挥发酚、氰化物、氢氰酸、 有机酸、酒精 21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上海博迅 XFS-280A(24L) 微生物检测样品的处理 21 霉菌培养箱 上海博迅 BMJ-400C 二氧化硫检测 22 厌氧培养箱 上海恒跃 HYQX-II 真菌培养 23 拍击式均质器 天津恒澳 HBM-400B 微生物检测样品的处理 赛默飞 F3 标液配制移液(动检) 单道可调移液器 24 (200,50,100,1000) 2套 26 微量振荡器 海门其林贝尔 QB-8001 样品处理(动检) 25 酶标仪 美国赛默飞 Multiskan FC 病菌测试(动检) 28 核算提取仪 美国赛默飞 KingFisher Duo Prime 样品核算提取 27 荧光定量 PCR 美国赛默飞 QuantStudio 3 动物疫病核酸检验、 转基因测试 北京海光 LA-AFS6500 汞、砷等重金属 PE NexION 1000G 铅、镉、汞、砷等重金属 29 30 LC-液相原子 荧光联用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仪 31 凝胶渗透色谱仪 赛默飞 U 3000 32 凝胶净化系统 莱伯泰科 GPC800 样品净化(油脂、脂肪大分 子净化) 33 光衍生检测器 武汉恒信世纪 HX-G 黄曲霉素前处设备 34 荧光检测器 安捷伦 1260 多环芳烃(苯并芘的检测) 35 离子色谱仪 青岛盛瀚 CIC-D160 水质的亚硝酸离子等离子 法国梅里埃 Vitek2 Compact 微生物细菌鉴定分析 北京先驱威锋 ZY-300IV 型 抗生素测试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 系统 多功能微生物 37 自动测量分析仪 36 38 微生物限度仪 温州维科 ZW-300 细菌过滤 39 冷冻干燥机 德国 Christ ALPHA1-2 样品分离 40 全自动多参数 流动注射分析仪 哈希 QC8500S2 氰化物,挥发酚监测 41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瑞士万通 888+814 酸价、过氧化值、氯离子、 盐份、水中的钙镁等 11 42 卡氏水分仪 哈希 AT1000 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测试 43 快速溶剂萃取仪 莱伯泰科 Flex-HPSE 1H 土壤、粮谷前处理提取 DMA-80evo 适用于土壤、食品、水、动 植物组织等各种固、液体样 品的汞含量的直接检测 44 测汞仪 迈尔斯通 5、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表 2-6 主要化学试剂一览表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及包装形式 年用量(kg/a) 存放位置 1 酒石酸钠 分析纯,瓶装 18 试剂室 2 酒石酸钾钠 分析纯,瓶装 15 试剂室 3 硫代硫酸钠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4 无水亚硫酸钠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5 无水碳酸钠 优级纯,瓶装 1 试剂室 6 草酸钠 工作基准试剂,瓶装 1 试剂室 7 氯化钠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8 无水碳酸钠 工作基准试剂,瓶装 1 试剂室 9 碳酸氢钠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10 硼酸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11 铬酸钾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12 硫酸铝钾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13 重铬酸钾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14 硝酸银 分析纯/优级纯,瓶装 1 试剂室 15 乙醚 分析纯,瓶装 2 试剂室 16 石油醚 分析纯,瓶装 2 试剂室 17 无水乙醇 分析纯,瓶装 20 试剂室 18 三氯甲烷 分析纯,瓶装 5 试剂室 19 95%乙醇 分析纯,瓶装 10 试剂室 20 苯甲酸 分析纯,瓶装 10 试剂室 21 草酸 优级纯,瓶装 10 试剂室 22 酒石酸 分析纯,瓶装 2 试剂室 23 氨水 分析纯,瓶装 3 试剂室 24 丙酮 分析纯,瓶装 3 试剂室 25 乙酸锌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26 氯化铵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27 碘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28 氧化锌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29 硝酸铵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30 乙酸铵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31 醋酸铜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32 硫酸铜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12 33 氢氧化钠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34 氢氧化钾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35 高锰酸钾 分析纯,瓶装 1 试剂室 36 四氯化碳 分析纯,瓶装 2 试剂室 37 甲醛溶液 分析纯,瓶装 2 试剂室 38 二甲苯 分析纯,瓶装 5 试剂室 39 甲苯 分析纯,瓶装 5 试剂室 40 苯 分析纯,瓶装 10 试剂室 41 冰醋酸 分析纯,瓶装 5 试剂室 42 36%~38%盐酸 分析纯,瓶装 30L 试剂室 43 65%~68%硝酸 分析纯,瓶装 20L 试剂室 44 98%硫酸 优级纯,瓶装 40L 试剂室 备注:以上药剂均为化学、物理实验室常见试剂,用量及存量均较少。本项目具体药品使用 量以实际经营状况而定。 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说明: 硫酸:化学式 H2SO4,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 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熔点 10.37℃,沸点 337℃,密度 1.83g/cm3,常用作化学试 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硝酸:化学式 HNO3,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别。有窒息 性 刺激气味。熔点-42℃,沸点 83℃,密度 1.42g/cm3。有强氧化性、腐蚀性,实验室 常用试剂。 盐酸:分子式 HCl,无色液体,有腐蚀性,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35℃,沸点 57℃,相对密度 1.20g/cm3,与水混溶,浓盐酸溶于水有热量放出。溶 于碱液并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与乙醇任意混溶,氯化氢能溶于苯。实验室常用试 剂。一般实验室使用的盐酸为 0.1mol/L,pH=1。具有强腐蚀性。 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密度: 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 于水醇、乙醇以及油。(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固碱吸湿性很强,露放在空气中, 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氢氧化钠对玻璃制品有轻微的腐蚀性,两者会生成硅酸钠, 使得玻璃仪器中的活塞黏着于仪器上。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该品不会燃烧,遇水和 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燃烧(分解)产物: 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氢氧化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碱,化学式为 KOH,分子量为 56.1,常温下为白 色粉末或片状固体。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具强碱性及腐蚀性,0.1 mol/L 溶液的 pH 13 0.9 为 13.5。 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 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钾。 溶于约 0.6 份热水、 份冷水、3 份乙醇、2.5 份甘油,微溶于醚。当溶解于水、醇或用酸处理时产生大量热 量。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230 mg/kg。 乙醇:无色透明液体(纯酒精),有特殊香味的气味,易挥发。能与水、氯仿、 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 0.816,密度是.789g/cm3,沸 点是 78.5℃,熔点是-117.3℃,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 比互溶。本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是一种无色有毒液体,能溶解脂肪、油漆等多种物质,易挥 发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分子量 153.84,在常温常压下密度 1.595g/cm³(20℃),沸 点 76.8℃,蒸气压 15.26kPa(25℃),蒸气密度 5.3g/L。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与乙 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有毒。不燃 烧。高温下可水解生成光气;还原可得氯仿。 甲苯: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熔点(℃) :-94.9 ,相对密度(水 =1): 0.87,沸点(℃):11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4,不溶于水,可混溶 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活泼,与苯相像。可进行氧化、磺化、硝化 和歧化反应,以及侧链氯化反应。 甲酸:为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熔点 8.6℃,沸点 100.8℃。可 作为工业溶剂,作为纤维的染色剂、处理剂及增塑剂。 氨水: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熔点-77℃,沸点 36℃,密度 0.91g/cm³。 氨气易溶于水、乙醇。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 甲醛:化学式是 HCHO 或 CH2O,分子量 30.03,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 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 1.067(空气=1),液体密度 0.815g/cm³ (-20℃)。熔点-92℃,沸点-19.5℃。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最高可达 55%,一 般是 35%-40%,通常为 37%,称作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formalin)。具有还原性, 尤其在碱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更强。能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 限 7%-73%(体积),燃点约 300℃。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为黑紫色、细长的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 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 醇、丙酮、硫酸,分子式为 KMnO4,分子量为 158.034。熔点为 240°C,但接触易燃 14 材料可能引起火灾。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氧化剂。 丙酮:又名二甲基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 C3H6O,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 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 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6、项目水平衡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实验用水、喷淋塔补充用水和员工生活用水。 类比同类型实验室项目,喷淋用水量约为 3.0m3/d ,通过定期(2~3 个月)投加 少量片碱调节喷淋水的 pH 后循环回用,不外排,无废水产生。喷淋塔补充水量为 0.3m3/d,即 90m3/a。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实验室设计检测规模约为 70 样·次/d,用水定额为 6L/ 样·次,则实验用水总量为 0.42m3/d,其中制备纯水耗水量约为 0.12m3/d,实验台和实 验器具清洁用水量约为 0.3m3/d。 本项目工作人员约 26 人,均不在场区食宿,根据《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 388-2020),人员生活用水按 45L/d·人计算,则该部分用水总量为 1.17 m3/d,即 351 m3/a(按年工作 300 天核算)。 项目水平衡图见下图。 15 损耗 1.74 损耗 90 90 自来水 喷淋塔补充用水 14.58 培养基用水、有机溶液 12.84 作为危 调配和稀释用水、强酸 废外运 或强碱稀释用水、含重 处置 金属土壤样用水 810 567 126 23.4 实验用水 损耗 1.06 7.06 实验器具清洗用水、 纯水 23.4 其他溶液配制用水 1.76 12.6 损耗 0.26 实验器具润洗用水 1.5 12.6 浓水 损耗 13.5 90 6 实验器具清洗用水 76.5 82.5 351 损耗 69 生活用水 282 82.5 三级化粪池 14.1 一体化 实验废水 处理设施 378.6 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 图 2-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³/a) 7、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运营期劳动定员 26 人,工作制度为 8 小时/天,300 天/年。均不在场内食宿, 员工就餐依托园区现有食堂。 8、平面布置 根据《南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20] 12 号),本项目选址于南县经开区 新兴产业园内,使用一栋五层厂房作为办公及实验场地,其中 2 楼厂房主要为行政 办公区域,其电梯口北侧自东往西依次为机房、仓库、人事股、质量管理股、办公室、 项目技术股、档案室及卫生间;电梯口南侧自东往西依次布置有办公室和卫生间、文 印室和茶水间、库房、人事/财务室、正、副科办公室,以及党组会议室。 一、三、四、五层作为实验分析区域,其平面布置情况如下: 一层:北侧区域由东往西依次设置有综合服务厅及办公室、资料室、常温留样室、 阴凉留样室、冷藏室、冷库、速检实验室、仓库、污物暂存间和污水处理间;南侧区 域由东往西布置办公室、档案室、物资仓库、更衣室、接样室、仪器室、动检解剖室、 16 洗涤消毒室、样品保存室、动物饲养间、样品处理室、试剂准备间、血清检测室、病 原检测室、核酸提取室、扩增室、电泳室。 三层:北侧区域由东往西依次为样品前处理室、大米物理检测室、小龙虾专项检 测室、速检室、试剂室、天平室、试剂配制室、样品室、制作间、滴定分析室、高温 室、洗消室、品尝间、讨论室、制水室及卫生间;三层南侧存在少量预留区域,本次 环评不作评价,其主要功能有土壤样品风干室、水稻样品晾干室、衡器检测室、小型 仪器室、计量资料室、计量留样室、净含量检测室、天平室、压力表检测室、燃油机 检测室。 四层:北侧区域由东往西依次为办公室、天平室、试剂室、控制/ 数据分析室、 原子吸收室、原子荧光室、ICP-MS、小型仪器室、理化前处理室(无机)、消解室、 高温室、气瓶室(难燃气瓶室、可燃气瓶室)、无机洗涤室以及卫生间;南侧区域由 东往西分别设置有非食品样品室、食品样品室、储存室、有机洗涤室、理化前处理室 (有机)、UPS 室、液相色谱室、液质室、控制/数据分析室、气相色谱室、气质室。 五层南侧布置微生物实验区,由东往西分别有数据室/办公室、更衣室、留样室、 耗材库、试剂室、灭菌室、准备室、污物暂存间、洗消室、空调机房、风淋室、培养 室(三间)、洁净室(含缓冲间)、鉴定室、霉菌室(含缓冲间)、菌种室、致病菌 室(含缓冲间);五层北侧为预留区域。 各楼层布置情况见表 2-7。项目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 表 2-7 名称 楼层 1F 南县 检验 检测 中心 各楼层功能布局情况一览表 2F 3F 4F 功能 北侧:综合服务厅(含收、发样窗口)、阴凉留样室、常温留样室、 冷藏室、冷库、速检实验室、污物暂存间、污水处理间、资料室、仓 库、综合服务办公室; 南侧:档案室、物资仓库、更衣室、接样室、仪器室、动物饲养间、 动检解剖室、洗涤消毒室、样品保存室、样品处理室、血清检测室、 病原检测室、试剂准备间(含缓冲间)、核酸提取室(含缓冲间)、 扩增室(含缓冲间)、电泳室(含缓冲间)。 西侧空地:一体化实验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 本层功能为行政办公,主要有项目技术股、质量管理股、人事股及正、 副办公室,以及人事/财务室、党组会议室、库房、文印室、茶水间、 报告会议厅、档案室、仓库、机房、办公室。 北侧:洗消室、高温室、滴定分析室、试剂配制室、天平室、试剂室、 速检室、制水室、讨论室、品尝间、制作间、样品室、小龙虾专项检 测室、大米物理检测室、样品前处理室; 南侧:土壤样品风干室、水稻样品晾干室、衡器检测室、净含量检测 室、天平室、小型仪器室、计量资料室、计量留样室、压力表检测室、 燃油机检测室。 北侧:无机洗涤室、高温室、消解室、小型仪器室、ICP-MS、原子吸 收室、控制/数据分析室、原子荧光室、试剂室、天平室、难燃气瓶室、 17 5F 气瓶室、可燃气瓶室、理化前处理室(无机)、办公室; 南侧:非食品样品室、储存室、有机洗涤室、理化前处理室(有机) 、 UPS 室、液相色谱室、液质室、控制/数据分析室、气质室、气相色谱 室。 南侧:菌种室、鉴定室、培养室(三间)、致病菌室(含缓冲间)、 霉菌室(含缓冲间)、洁净室(含缓冲间)、风淋室、洗消室、污物 暂存间、准备室、试剂室、灭菌室、耗材库、留样室、更衣室、数据 办公室、空调机房;北侧为预留区域。 楼顶:废气处理装置(碱液喷淋塔、活性炭吸附装置)。 9、施工进度 项目施工期 3 个月,预计投产时间:2021 年 10 月。 1、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拟使用的新兴产业园 2 号栋厂房由南县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建设,目前该厂 房主体结构及外墙已建设完毕,因此本项目施工期无土方工程,根据实验室各层功能 布置情况,主要施工活动包括对厂房部分区域作简易改造、进行设备安装等,主要产 生废弃包装材料、设备安装噪声和少量粉尘,此外施工人员会产生部分生活污水和生 活垃圾。 废包装材料、 搬运噪声 工艺 流程 和产 排污 环节 材料及 设备采购 设备安装和 部分区域改造 设备噪声 设备调试 试运行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图 2-2 施工过程及产污节点图 2、运营期工艺流程简述 样品采集:采样人员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必要时按技术规范进行现场检测。 样品预处理:采用相关标准选配的分析方法中规定样品处理方法,没有或暂缺的 项目则可使用等效测定方法中的样品处理方法。样品测定采用相关标准中规定的分析 18 方法,预留样品待检。 检测分析:实验过程中做好分析记录,有效数字的计算修约规则按 GB8170 执行。 实验室实行内部审核、质控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的三级审核制度。最终根据 实验数据,编制成文本,盖章、出具检测报告。 根据样品类型不同特点,检测项目不尽相同,对应的检验检测方法也发生变化, 主要分为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 法、平板计数法、多管发酵法等,实验过程会产生废气、废水、设备噪声和固体废物。 清洗实验器具:实验结束后,按照操作规程对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清洗。 检测工作流程详见下图。 样品采集 废水、废气、 废渣、噪声、 保存留样 预处理 物理、化学、微生物分析检测 数据分析 清洗实验器具 废水、危废 实验结束 图 2-3 项目检测工作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3、运营期产污情况分析 19 本项目产污情况见下表所示。 表 2-8 项目 产污工序 序号 污染物 主要成分 废气 实验室分 析 G1 无机废气 硫酸雾、NOx、氯化氢、NH3、H2S、颗粒物 G2 有机废气 VOCs 职工生活 W1 生活污水 COD、BOD5、NH3-N、SS 实验室分 析 W2 实验废水 pH、COD、BOD5 、SS、NH3-N、总镉、总 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总汞 S1 实验废液 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S2 废试剂包装材料 受污染的药剂管、包装盒等 S3 变质或失效的实 验药剂 过期药剂 S4 废弃样品 各类实验试剂和药品 S5 废活性炭 废活性炭 S6 废弃的微生物培 养基 微生物菌体 S7 疫病检疫废物 动物组织、毛发、检疫药物 S8 污泥 重金属 纯水制备 S9 废 RO 膜 RO 膜 实验室分 析 S10 未受污染的外包 装材料 废纸箱、塑料袋等 职工生活 S11 生活垃圾 纸张、塑料袋等 废水 实验室分 析 固废 噪声 与项 目有 关的 原有 环境 污染 问题 项目主要产污工序及污染物一览表 废气处理 设施 培养基制 备 动物疫病 检疫 废水处理 设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通风橱风机、中央空调,其噪声值在 72~80dB(A) 本项目为新建,根据《南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20] 12 号),本项目使 用南县经开区新兴产业园内一栋五层厂房作为办公及实验场地,根据现场踏勘,该厂 房主体工程已建成,建设单位对其简单装修后即可投入营运,没有与项目有关的原有 环境污染问题。 20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大气环境 1.1 基本污染因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5.5 评价基准 年筛选:依据评价所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气象资料等数据的可获得性、数 据质量、代表性等因素,选择近 3 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 1 个日历年作为评价 基准年”以及“6.2 数据来源: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 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采用评价范围 内国家或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评价基准年连续 1 年的监测数据,或采 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本项目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引用益阳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示的 《2020 年湖南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中南县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结果统计 表见下表。 表 3-1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单位:μg/m3 2020 年南县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标准值 占标率 达标情况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7 60 0.117 达标 N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8 40 0.2 达标 CO 24h 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 1200 4000 0.0003 达标 O3 日最大 8h 平均第 90 百分 位数 93 160 0.581 达标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53 70 0.857 达标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35 35 1.0 达标 由上表可知,2020 年南县环境空气质量各指标中 SO2 年均浓度、NO2 年 均浓度、PM2.5 年均浓度、PM10 年均浓度、CO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浓 度、O3 8 小时平均第 90 百分位数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故南县属于达标区。 1.2 特征污染因子 本项目委托湖南守政检测有限公司分别于 2021 年 3 月 12 日~3 月 14 日、 4 月 3 日~4 月 5 日对项目厂址下风向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方 案见表 3-2。 表 3-2 编 号 G1 监测点位 置 厂址南面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方案 监测日期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3 月 12 日~3 月 14 日 TVOC 监测 8h 值,每天监测 1 21 250m (下风向) 次,连续监测 3 天 监测小时值,每天监测 4 次,连续监测 3 天 氯化氢、硫酸、硫 化氢、氨 4 月 3 日~4 月 5 日 监测期间,同时观测气压、气温、风向、风速等常规气象要素。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见表 3-3,监测结果见表 3-4。 表 3-3 采样时间 天气状况 温度(℃)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11.3 18.7 11.4 18.3 18.4 21.3 11.3 18.7 11.4 18.3 18.4 21.3 09:00 14:00 09:00 14:00 09:00 14:00 09:00 14:00 09:00 14:00 09:00 14:00 3 月 12 日 3 月 13 日 3 月 14 日 4月3日 4月4日 4月5日 表 3-4 采样点位 厂址南面 250m (下风向) 采样点位 现场监测期间的常规气象参数 湿度 (%RH) 68.0 74.1 62.4 68.0 66.1 69.2 68.0 74.1 62.4 68.0 66.1 69.2 风向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环境空气 TVOC 检测与评价结果 项目 采样日期 监测结果 2021.03.12 ND TVOC 2021.03.13 ND 2021.03.14 5.5 项目 采样日期 风速 (m/s) 1.7 2.0 1.8 2.1 1.6 1.7 1.7 2.0 1.8 2.1 1.6 1.7 单位:mg/m3 参考限值 (8 小时值) 600 监测结果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2021.04.03 ND ND ND ND 氯化氢 2021.04.04 ND ND ND ND 2021.04.05 ND ND ND ND 2021.04.03 ND ND ND ND 2021.04.04 ND ND ND ND 2021.04.05 ND ND ND ND 2021.04.03 ND ND ND ND 2021.04.04 ND ND ND ND 2021.04.05 ND ND ND ND 2021.04.03 ND ND ND ND 硫化氢 2021.04.04 ND ND ND ND 2021.04.05 ND ND ND ND 硫酸 厂址南面 250m (下风向) 氨 22 大气压 (kPa) 101.1 101.3 101.4 101.2 101.4 101.2 101.1 101.3 101.4 101.2 101.4 101.2 参考限值 (小时值) 50 300 200 10 由表 3-4 可知,评价区域监测点位各项监测因子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 考限值。 2.地表水环境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本次评价引用《湖南橡塑密 封件厂有限公司新型耐高压、耐高低温、高耐磨旋转轴密封圈生产线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长胜电排地表水两个监测断面的现状监测数据进行地 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监测布点 监测布点详见表 3-5 所示。 表 3-5 长胜电排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情况 编号 监测断面 W1 长胜电排(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游 500m 处) W2 监测因子 pH、COD、BOD5、 长胜电排(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 1000m 处) NH3-N、TN、TP (2)时间及频次 : 2018 年 10 月 9 日~10 月 10 日,连续监测 2 天,每天 2 次。 (3)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 3-6 监测断面 W1 W2 长胜电排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结果 单位:mg/L 第2次 超标率 (%) 最大 超标 倍数 标准值 6.57 6.59 0 0 6~9 18 18 19 0 0 20 3.0 3.3 3.4 3.7 0 0 4 氨氮 0.784 0.823 0.790 0.841 0 0 1.0 总氮 2.76 2.89 2.72 2.77 100 2.89 1.0 总磷 0.13 0.16 0.17 0.10 0 0 0.2 pH 6.51 6.52 6.53 6.54 0 0 6~9 COD 17 16 19 17 0 0 20 BOD5 3.3 3.0 3.6 3.2 0 0 4 氨氮 0.779 0.852 0.859 0.835 0 0 1.0 总氮 2.66 2.72 2.41 2.59 100 2.72 1.0 总磷 0.14 0.11 0.14 0.16 0 0 0.2 2018.10.9 2018.10.10 监测 项目 第1次 第2次 第1次 pH 6.54 6.55 COD 16 BOD5 由上表可知,长胜电排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游 500m 处及排放 口下游 1000m 处除总氮超标外,pH、COD、BOD5、氨氮、总磷等指标均符 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主要由于长胜电排沿 23 线污水管网不完善,沿线居民仍然存在散排生活污水现象,加上长胜电排沟 基底腐殖质较多,以至于存在总氮超标。随着长胜电排沿线污水管网不断完 善,同时加强沿线居民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改变居民随意向电排沟散排污 水和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长胜电排的水质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此外,本次评价还引用《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县集镇和农村集中居 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南洲镇)环境影响报告表》对藕池河中 支地表水两个监测断面的现状监测数据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具体 内容如下: 表 3-7 编号 W3 W4 藕池河中支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情况 监测断面 监测因子 藕池河中支(南洲镇荷花社区污水处理站 排放口上游 500m 处) 藕池河中支(南洲镇荷花社区污水处理站 排放口下游 1000m) pH、SS、COD、BOD5、 NH3-N、TN、TP (2)时间及频次:2020 年 4 月 6 日~4 月 8 日,连续监测 3 天,每天 1 次。 (3)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 3-8 监测 断面 W3 W4 藕池河中支地表水环境现状检测结果 监测项目 单位:mg/L 检测结果 标准值 是否 达标 2020.04.06 2020.04.07 2020.04.08 pH 7.18 7.24 7.14 6~9 达标 SS 17 19 24 / / COD 15.1 14.2 16.2 20 达标 BOD5 1.3 1.1 1.6 4 达标 氨氮 0.199 0.220 0.217 1.0 达标 总磷 0.05 0.04 0.05 0.2 达标 总氮 0.548 0.594 0615 1.0 达标 pH 7.20 7.15 7.20 6~9 达标 SS 16 22 25 / / COD 13.6 12.9 13.1 20 达标 BOD5 1.1 1.3 1.0 4 / 氨氮 0.135 0.177 0.161 1.0 达标 总磷 0.04 0.06 0.04 0.2 达标 总氮 0.537 0.548 0.492 1.0 达标 监测及统计结果表明:藕池河中支各监测断面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 24 本项目污水经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经长胜电排最后排入藕池河中 支,所引用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能反应拟建工程区的地表水环境现状情况, 引用合理。 3.声环境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本次评价委托湖南守政检测技术有限 公司对项目拟建地进行声环境现场监测,监测时间分别为 2021 年 3 月 12 日 -3 月 13 日、2021 年 4 月 3 日-4 月 4 日,监测点位为项目四周厂界,监测点 位及结果具体见表 3-9。 表 3-9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等效声级 Leq,dB(A) 3 月 12 日 3 月 13 日 昼 夜 昼 夜 1#东面厂界 52.7 40.4 52.3 41.2 2#南面厂界 50.4 41.5 50.9 42.8 3#西面厂界 52.9 43.6 53.6 44.3 4#北面厂界 51.6 41.2 52.3 40.4 监测点位 标准限值,dB(A) 昼间:70,夜间 55 昼间:65,夜间 55 等效声级 Leq,dB(A) 4月3日 4月4日 昼 夜 昼 夜 52.7 40.4 53.7 42.0 监测点位 5#厂界外西侧 20m 处 标准限值,dB(A) 昼间:60,夜间 50 由上表可知,项目地厂界南、西、北面昼、夜间监测值均可达到《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区标准,厂界东面昼、夜间监测值均可达 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西侧居民敏感点处昼、 夜间监测值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说明项 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4.生态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珍稀动植物和古树分布,生态系统单一。根据现场踏 勘,本项目场地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 无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5.电磁辐射 项目不属于新建或改建、扩建广播电台、差转台、电视塔台、卫星地球 上行站、雷达等电磁辐射类项目,无须对电磁辐射现状开展监测与评价。 6.地下水、土壤环境 25 无。 1.大气环境 项目厂界外 500 米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名称及与项目相对位置关 系见表 3-10。 2.声环境 项目厂界外 50 米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10。 3.地下水环境 项目厂界外 500 米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 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 4.生态环境 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内,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表 3-10 环境 保护 目标 环境 要素 大 气 环 境 保护目 标名称 相对 厂址 方位 东经 北纬 新张村 S 112.21524 29.21293 110-200 新张村 W、 SW 112.21533 29.21341 20-100 新张村 NW 112.21527 29.21367 50-200 N 112.21541 29.21386 120-180 SE 112.21590 29.21257 250-500 S、SW 112.21491 29.21253 210-480 N 112.21509 29.21418 205-500 N 112.21532 29.21419 220 约 120 人 行政 机构 W 112.21533 29.21341 20-50 约 8 户 24 人 居民 住宅 张公塘 公租房 区 东南面 居民点 新张村 北面居 民点 南县经 开区管 委会 声 环境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新张村 中心经纬度 26 相对厂界 距离/m 规模 保护目 标性质 约 6 户 18 人 约 14 户 42 人 约 11 户 33 人 约 150 户 450 人 居民 住宅 约 25 户 75 人 约 27 户 81 人 约 33 户 99 人 1.废气排放标准 VOCs 参 照 执 行 天 津 市 《 工 业 企 业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排 放 控 制 标 准 》 (DB12/524-2020)中相关标准;VOCs 无组织排放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 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 A 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限值的要 求;硫酸雾、氯化氢、NOx 、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中二级排放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NH3、 H2S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有组织排放标准及无组织厂界 标准值。 表 3-11 污染 物 选用标准 污染 物排 放控 制标 准 《工业企业挥发性 有机物排放控制标 准》 (DB12/524-2020)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mg/m3) TVOC 60 《挥发性有机物无 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TVOC (GB37822-2019)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4554-93) 项目废气排放标准 —— 标准值(mg/L)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厂界无组织 排气筒高度 (h) 限值 无组 织排 放监 控 20 4.1 —— —— 厂内 10(1h 平 均) —— —— 浓度 (mg/m3) 30(次) 硫酸 雾 氯化 氢 45 20 2.6 厂界 1.2 100 20 0.43 厂界 0.2 NOx 240 20 1.3 厂界 0.12 颗粒 物 120 20 5.9 厂界 1.0 NH3 —— 20 8.7 厂界 1.5 H2S —— 20 0.58 厂界 0.06 2.废水排放标准 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1 中第一类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以及表 4 中三级标准。 表 3-12 废水排放限值 执行标准 pH(无量纲) COD BOD5 NH3-N SS 动植物油 三级标准(mg/L) 6~9 500 300 — 400 200 表 3-13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7 项目 总镉 总铬 六价铬 总砷 总铅 总镍 总汞 标准限值 (mg/L) 0.1 1.5 0.5 0.5 1.0 1.0 0.05 3.噪声排放标准 运营期厂界南、西、北侧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限值,厂界东侧噪声执行 GB12348-2008 中 4 类标准限值。 表 3-1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执行标准 昼间 夜间 4 类(厂界东) 70 55 3 类(厂界南、西、北) 65 55 4.固体废物存储、处置标准 一般固废贮存场所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9-2020 ) ; 危 险 废 物 执 行 《 危 险 废 物 贮 存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 (GB18597-2001)及其 2013 年修改单;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 制标准》(GB18485-2014)。 本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COD 排放量为 0.057t/a,NH3-N 排放量为 0.0088 t/a。废水中 COD、NH3-N 总量纳入南县第 二污水处理厂的总量控制指标中,不再另行申请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排气筒排放的 VOCs 为 2.03kg/a,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 0.0021t/a。 总量 控制 指标 根据《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实施环境 影响评价主要污染物总量前置审核,新、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实行减量 替代”。根据核算,本项目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排放,建设单位应向益阳市生态 环境局南县分局申请进行替代。目前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未对 VOCs 进 行总量控制,故未设 VOCs 总量控制指标,项目已对 VOCs 排放量进行核 算,待进行总量控制后,根据核算量进行 VOCs 总量替代。 28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本项目选址处的 2 号栋厂房由南县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建设,该厂房主体结构及外墙 已建设完毕。根据实验室各层功能布置情况,主要施工活动包括对厂房部分区域作简易 改造、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等,无土建施工。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及采取的措施有: (1)废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园区污水管网,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影响。 施 工 期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2)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扬尘、尾气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企业施工期拟采取 的措施有,℃禁止散装类建筑材料进场,℃施工现场设置围栏,℃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 清理,存放时加盖防尘网,运输时车辆加盖,装载不得过满,适时洒水抑尘。 (3)固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收集,交由委托环卫部门处理;设备废 弃包装材料收集后外售至废品收购站点;少量建筑垃圾堆放在指定位置,交由政府指定 单位外运处置。 (4)噪声: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 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施工,合理布局施工现场,物料进场仅在白天进行, 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安装过程中采取基础减振、设备隔声等综合降噪措施。 综上,施工期间,企业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声、废水和建筑垃圾等管理, 通过采取上述合理的措施后,施工过程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且项目施工 期较短,上述污染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1、废气 1.1 废气源强估算 ℃无机废气 运 营 本项目无机废气主要来源于:无机洗涤室中使用各种挥发性无机试剂,如硫酸、盐 期 环 酸、硝酸、所挥发出的硫酸雾、氯化氢、NOx;实验室样品消解、保存等过程散发的恶 境 臭污染物,主要因子为 NH3、H2S;实验分析过程产生的少量粉尘。 影 酸性废气:酸性废气产生量采用《大气环境工程师实用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响 和 社,1989 年)中 P483 页推荐的酸雾统计公式计算: 保 护 Gz=M(0.000352+0.000786V)P·F 措 式中:Gz—溶液的蒸发量,kg/h; 施 M—分子量; V—溶液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一般可 29 取 0.2-0.5,本项目取 0.5; 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空气中的饱和蒸汽分压力(mmHg); F—溶液蒸发面的表面积,m2。 表 4-1 酸雾分子量(M)及 25℃时的饱和蒸气压(P) 物质 M P(mmHg) 硝酸 63 33 硫酸 98 0.45 盐酸 36.5 107 本次环评挥发性酸性物质以最不利的情况作为分析背景。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实验室每天酸液使用时间按 3h 计,年工作 300 天,则实验室年操作时间为 900h。本项 目酸蒸发面积按 0.005m2 计,则项目 NOx、硫酸雾和氯化氢产生速率分别为 0.0077kg/h、 1.62×10-4kg/h 和 0.014kg/h。 恶臭因子:类比同类型实验室验收监测数据,本项目 NH3、H2S 最大排放速率分别 取 0.02kg/h、5.6×10-4kg/h。 粉尘:项目粉尘主要来自样品处理室和土壤样品风干室,实验室分析过程会产生少 量粉尘,经吸尘罩吸收后通过过滤网过滤经屋顶高空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有机废气 G1 本项目在实验过程中会用到甲醇、无水乙醇、乙醚、三氯甲烷、丙酮、四氯化碳等 有机溶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数据,该项目有机溶剂总用量约为 90kg/a。试剂装在封闭 试剂瓶中,只在试剂使用时短时间打开瓶子,随后立即封闭,储存的试剂基本无挥发。 此外,试剂每次取用量非常少,反应、溶解等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使用过程中溶剂挥 发量很小。参考同类项目,实验室条件下的有机试剂挥发量一般在 1%-5%之间,本次评 价实验室挥发性气体(以 VOCs 计)采取挥发量最大值 5%作为评价依据,则 VOCs 产 生量约 4.5kg/a。 1.2 废气收集处理措施 ℃收集方式 本项目根据各个实验室的功能情况,项目废气收集设施如下表所示。 表 4-2 项目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收集设施情况 位置 无机废气 通风橱(个) 集气罩(个) 无机洗涤室 2 1 样品处理室、土壤样品风干室 1 1 样品消解室 1 1 30 有机废气 试剂室(有机) 3 2 气质室 1 1 ICP-MS 室 1 1 原子吸收室 1 1 液相色谱室 1 1 理化前处理室(有机) 1 1 气相色谱室 1 1 无机废气合计 4 3 有机废气合计 9 8 通风橱风量:项目通风橱可以看作是一个半密闭的空间,根据《环境工程技术手册: 废气处理工程技术手册》(王纯、张殿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年 1 月第 1 版),半密闭集气罩的集气量 Q(m3/h)可通过下式计算: Q=3600Fv 式中:F 一操作口实际开启面积,m2; v 一操作口处空气吸入速度,m/s,本项目选取吸入速度为 0.6m/s。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集气罩罩口尺寸(长×宽)为:0.8m×0.5m,其集气罩面积 为 0.4m2,根据公式,每个通风橱的收集风量为 864m3/h。 集气罩风量:项目集气罩的风量则通过下式去计算: Q=l.4hpVx 式中:h—污染源至罩口距离(m),本环评取距离为 0.3m; p—罩口周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集气罩直径为 0.07m ,其周长为 0.44m;Vx=0.25~2.5m/s,本环评取 0.4m/s。 根据上式计算,集气罩的收集风量约为 266m3/h。 有机废气采用半密闭罩或通风橱方式收集(罩内或橱内操作,收集效率可达 90%),总收集风量为 864×9+266×8=9904m3/h,取整设计为 10000m3/h;常温下集气罩 对无机废气的收集效率取 80%,无机废气总收集风量为 864×4+266×3=4254m3/h,取整 设计为 4500m3/h。实验室合计处理风量为 14500m3/h。 ℃处理设施 本项目废气处理设施的主要参数见下表。 表 4-3 设施 碱液喷淋塔 废气处理设施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 设计风量 m3/h 14500 空塔风速 m/s 1.45 喷淋塔尺寸 mm Φ3000×2000 31 活性炭吸附设施 风机参数 kW 20 喷淋液 / NaOH 溶液 喷淋液体积 m3 3 处理效率 % 90(酸性气体) 是否为可行技术 —— 是 设计风量 m3/h 14500 活性炭箱尺寸 mm 长×宽×高:400×600×50 活性炭形状 / 蜂窝状活性炭过滤层抽屉式放置、 竖式并列分布 过滤风速 m/s 1.0 吸附层厚度 m 0.4 炭体层数 层 4 停留时间 s 0.35 活性炭填装量 kg 50 处理效率 % 50(有机废气) 排气筒高度 m 20 是否为可行技术 —— 是 项目酸性废气收集后经“碱液喷淋+ 干式过滤”、有机废气收集后经“活性炭吸 附”,最终通过 20 米高的 DA001 排气筒(P1)外排,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 解》(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编),用吸收塔处理低浓度、各种风量的酸雾废气,其处 理效可达 95%以上,因此本项目使用“碱液喷淋”的处理效率保守取 90%。通过类比其 他检测实验室项目,“活性炭吸附”对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达 45%~80%,本项目使用 “活性炭吸附”的处理效率按 50%计算,则项目废气排放情况见下表。 1.3 废气排放情况 项目废气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 4-4 项目废气源强核算一览表 污染物产生 污染物排放 工 序/ 装 污染 核 核 生 污染源 废气产 废气排 排放 置 物 算 产生浓度 产生速率 算 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 产 生量 放量 时间 方 (mg/m3) (kg/h) 方 (mg/m3) (kg/h) 线 3 3 (m /h) (m /h) (h) 法 法 类 类 实 VOCs 比 0.34 0.005 比 0.16 0.0023 900 实 验 排气筒 法 法 14500 14500 验 设 DA001 室 硫酸 资 资 1.30×10备 0.036 1.62×10-4 900 0.00089 5 雾 料 料 32 查 氯化 阅 氢 分 析 NOx 法 NH3 H 2S 类 比 法 3.11 0.014 1.71 0.0077 4.44 0.02 0.12 5.6×10-4 0.0005 VOCs —— —— 硫酸 雾 —— —— —— —— 0.0028 —— —— 0.0015 NH3 —— —— H 2S —— —— 氯化 氢 类 无组织 比 排放 法 NOx 查 阅 分 析 法 0.077 0.0011 6.16×10- 0.042 0.11 类 比 法 4 900 0.0016 900 4.48×10- 0.0031 900 5 900 —— —— 0.0005 900 —— —— 3.24×10-5 900 —— —— 0.0028 900 —— —— 0.0015 900 0.004 —— —— 0.004 900 1.12×10-4 —— —— 1.12×10-4 900 3.24×105 物 料 衡 算 法 1.4 排放口基本情况 项目排放口情况见下表。 表 4-5 排放口基本情况一览表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编号 DA001 名称 实验 废气 排放 口 经度 纬度 112°21′ 54.993″ 29°21′ 34.095″ 排气 筒高 度/m 排气 筒出 口内 径/m 烟气流速 (m/s) 烟气 温度 /℃ 年排 放小 时数 /h 排 放 工 况 20 0.8 8.0 25 900 正 常 1.5 监测要求 ℃监测点位及其监测项目 有组织监测:DA001 排气筒进口和出口。 监测项目:VOCs、硫酸雾、氯化氢、NOx、NH3、H2S。 无组织监测:厂区边界。 33 监测项目:VOCs、硫酸雾、氯化氢、NOx、NH3、H2S、颗粒物。 ℃监测时间和频率 建议委托有相应大气监测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废气排放口进行监测,废气排放口每年 至少监测一次,厂界无组织排放每年监测一次。 表 4-6 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废气监测计划表 监测频次 DA001 VOCs、硫 酸雾、氯化 氢、NOx、 NH3、H2S 厂界 VOCs、颗 粒物、硫酸 雾、氯化氢、 1 次/年 NOx、NH3、 H 2S 1 次/年 执行排放标准 参照《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DB12/524-2020)中相关标准; 硫酸雾、氯化氢、NOx:《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排放标准; NH3 、 H2S : 《 恶 臭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14554-93)表 2 中排放标准。 VOCs:《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附录 A 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限值 要求; 硫酸雾、氯化氢、NOx:《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限值; NH3 、 H2S : 《 恶 臭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14554-93)表 1 中厂界标准; 颗粒物:《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无 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1.6 达标排放情况 表 4-7 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是 否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达 标 浓度限值 速率限值 排 标准名称 (mg/m3) (kg/h) 放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 0.0021 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60 4.1 是 (DB12/524-2020) 核算 核算年 排放 排放口 污染 核算排放 排放量 浓度 速率(kg/h) 编号 物 (t/a) (mg/m3) VOCs 0.16 硫酸 雾 0.00089 氯化 DA001 氢 0.077 NOx 0.042 NH3 0.11 0.0023 1.30×10- 1.17×105 0.0011 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0.00099 放标准》 (GB16297-1996) 6.16×10- 5.54×104 4 0.0016 0.0014 3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4554-93) 45 2.6 是 100 0.43 是 240 1.3 是 / 8.7 是 H2S 0.0031 4.48×10- 4.03×105 表 4-8 排 放 口 编 号 产污 环节 污染 物 VOCs 硫酸雾 氯化氢 / 主要污 染防治 措施 加强实 验室通 风 加强实 验室通 风 实验 / 5 加强实 验室通 风 H2S 是 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名称 浓度限值(mg/m3) 10(监控点处 1h 平 《挥发性有机物无 均浓度值) 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30(监控点处任意 (GB37822-2019) 一次浓度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NOx NH3 0.58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4554-93) 是否 年排 达标 放量(t/a) 排放 0.00045 是 1.2 2.92×10-5 是 0.2 0.0025 是 0.12 0.0014 是 1.5 0.0036 是 0.06 1.01×10-4 是 项目酸性废气收集后经“碱液喷淋+ 干式过滤”、有机废气收集后经“活性炭吸 附”,最终通过 20 米高的 DA001 排气筒(P1)外排。从表 4-7 和 4-8 可知,项目有组织有 机废气(VOCs)的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低于《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DB12/524-2020)中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的有机废气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 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无组织排放标准。 项目酸性废气(硫酸雾、氯化氢、NOx )均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排放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对周围大气环境的 影响很小。NH3、H2S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有组织排放标准及 无组织厂界标准值。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有机废气和酸性废气经有效治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为了进 一步减少废气对实验室内及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和保障员工的健康,建议建设单位采用 下列措施,进一步降低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A、加强实验室内通风; 35 B、实验室操作人员工作时应佩戴口罩,并打开通风橱通风风机; C、加强设备维护,防止不良工况下的废气产生。 通过采取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的废气对项目工作人员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均 较小,不会改变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级别。 2.废水 2.1 废水排放源强 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实验用水、喷淋塔补充用水和员工生活用水,其中实验用水来源 包括纯水和自来水,纯水主要用于配制溶液、稀释溶液和润(清)洗实验器具,自来水 主要用于清洁实验台和实验器具。 类比同类型实验室项目,喷淋用水量约为 3.0m3/d,通过定期(2~3 个月)投加少量 片碱调节喷淋水的 pH 后循环回用,不外排,无废水产生。喷淋塔补充水量为 0.3m3/d, 即 90m3/a。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实验室设计检测规模约为 70 样·次/d, 用水定额为 6L/样·次, 则实验用水总量为 0.42m3/d,其中制备纯水耗水量约为 0.12m3/d,实验台和实验器具清 洁用水量约为 0.3m3/d。 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 W1、实验废水 W2。 (1)生活污水 W1 本项目工作人员约 26 人,均不在场区食宿,根据《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 388-2020),人员生活用水按 45L/d·人计算,则该部分用水总量为 1.17 m3/d,即 351 m3/a (按年工作 300 天核算)。排放量按 80%计算,则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约 0.94 m3/d, 即 282 m3/a,主要污染物及浓度为 COD 450 mg/L、BOD5 250mg/L、NH3-N 40mg/L、SS 220mg/L。通过化粪池预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 同时满足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纳入园区污水管网,为间接排放。 (2)实验废水 W2 本项目纯水制备产水率为 65% ,则纯水产生量为 0.078m3/d ,纯水主要用于调配、 稀释溶液、润(清)洗实验器具、制备微生物培养基等。 ℃微生物培养基制备废水:微生物培养基制备用水量约占纯水量的 10%,由于在封闭 的 恒 温 恒 压 条 件 下 操 作 , 水 量 损 耗 可 忽 略 不 计 , 该 部 分 废 水 产 生 量 为 0.0078m3/d (2.34m3/a),高压蒸汽灭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 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 36 ℃溶液的调配与稀释废水:溶液的调配与稀释用水主要包括各类有机溶液的调配和稀 释用水、强酸或强碱性溶液的稀释与调节用水、含重金属土壤样品的溶解用水及其他溶 液的调配与稀释用水,用水量约占纯水总量的 60%,即 0.047m3/d,废水排放系数按 85% 计,则排放量为 0.04m3/d(12m3/a),各类不同性质废水的产生、处置情况见表 4-9。 ℃实验器具润(清)洗废水: A.实验器具润(清)洗用水包括实验开始之前的器具润洗用水与实验操作完成后器 具清洗用水(二者消耗纯水比例取 1 :3 ),用水量约为项目纯水消耗量的 30% ,即 0.023m3/d,排污系数取 0.85,则项目使用纯水润(清)洗实验器具产生的废水量约为 0.02m3/d(6m3/a),其中实验器具润洗废水量为 0.005m3/d(1.5m3/a),主要污染因子为 pH 7~8,COD 15mg/L,SS 10mg/L。 B 实验完成后,本项目需首先采用自来水对实验台和实验器具清洗若干次,自来水 消耗量 0.3m3/d,排污系数取 0.85,则该部分废水产生量约为 0.255m3/d(76.5m3/a)。 C.用纯水清洗实验器具,直至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亦不成股流下。项 目使用纯水清洗实验器具产生的废水量约为 0.015m3/d(4.5m3/a)。 本项目实验器具润洗废水属于清净下水,直接经排水管道接入园区污水管网,属于 间接排放;实验器具清洗废水总产生量约 81m3/a,收集至拟建的一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 施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纯水制备排放的浓水:本项目浓水产生量为 0.042m3/d(12.6m3/a),主要污染因子 为 pH 7~8、COD 45mg/L、SS 35mg/L,属清净下水,直接经排水管道接入园区污水管网, 属于间接排放。 实验废水产排情况见表 4-9。 表 4-9 废水类别 溶液的调配 与稀释废水 实验器具润 (清)洗废水 实验废水产排情况 产生环节 废水名称 废水产生量 处理/处置措施 有机溶液的 调配和稀释 含有机溶 剂废水 0.015m3/d (4.5m3/a) 萃取回收有机溶剂,萃余液作为 危废收集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定 期交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 0.02m3/d (6m3/a) 专用容器分类收集存放于危废暂 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无害化 处置 0.005m3/d (1.5m3/a) 0.005m3/d (1.5m3/a) 0.255m3/d 一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施预处理 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 直接经排水管道接入园区污水管 网 一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施预处理 强酸或强碱 性溶液的稀 释与调节 含重金属土 壤样品的溶 解 其他溶液的 调配与稀释 实验器具润 洗 实验器具清 高浓度酸 碱废水 含重金属 废水 低浓度实 验废水 润洗废水 自来水清 37 洗 洗废水 (76.5m3/a) 纯水清洗 废水 0.015m3/d (4.5m3/a) 微生物培养 基制备废水 微生物培养 基制备 微生物培 养基废水 0.0078m3/d (2.34m3/a) 浓水 纯水制备 浓水 0.042m3/d (12.6m3/a) 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 高压蒸汽灭菌预处理后,专用容 器收集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定期 交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 直接经排水管道接入园区污水管 网 本项目拟采用一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实验器具清洗废水和低浓度实验废水, 参考《长沙崇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该项目为补办环 评,检测范围与本项目相近,废水水质特点与本项目类似,类比其实验室废水的实测数 据,本项目混合废水主要污染因子及浓度为:COD 250mgL、BOD5 200、SS 120mgL、 氨氮 25mgL、少量重金属等,项目废水类别及水污染物产排情况见表 4-10。 表4-10 废水 生活污水 (282m3/a) 实验器具清洗 废水、低浓度实 验废水 (82.5m3/a) 实验器具 润洗废水 (1.5m3/a) 纯水制备浓水 (12.6m3/a) 项目废水类别及水污染物产排一览表 COD 产生浓度 (mg/L) 450 0.13 排放浓度 (mg/L) 160 BOD5 250 0.071 30 0.0085 SS 220 0.062 35 0.0099 NH3-N 40 0.011 25 0.0071 COD 250 0.021 160 0.013 BOD5 200 0.016 30 0.0025 SS 120 0.0099 35 0.0029 NH3-N 25 0.0021 25 0.0021 总镉 0.18 0.000015 0.05 0.0000041 总铬 1.7 0.00014 0.8 0.000066 六价铬 0.9 0.000074 0.2 0.000016 总砷 0.8 0.000066 0.2 0.000016 总铅 1.2 0.000099 0.6 0.000050 总镍 0.9 0.000074 0.6 0.000050 总汞 0.08 0.0000066 0.03 0.0000025 污染物 pH 产生量(t/a) 7~8 排放量(t/a) 0.045 7~8 COD 15 0.000023 15 0.000023 SS 10 0.000015 10 0.000015 pH 7~8 7~8 COD 45 0.00057 45 0.00057 SS 35 0.00044 35 0.00044 2.2 达标分析 项目外排废水属于间接排放,其中一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施出口处第一类污染物执 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1 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三级化粪池出口 38 执行 GB8978-1996 表 4 中三级标准,同时须满足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根 据下表分析,排放达标。 表 4-11 废水 第一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 实验器具清洗废水、 低浓度实验废水 废水 生活污水 实验器具清洗废水、 低浓度实验废水 实验器具 润洗废水 浓水 单位:mg/L 污染物 排放浓度 标准限值 达标分析 COD 160 500 达标 BOD5 30 300 达标 SS 35 400 达标 NH3-N 25 / 达标 总镉 0.05 0.1 达标 总铬 0.8 1.5 达标 六价铬 0.2 0.5 达标 总砷 0.2 0.5 达标 总铅 0.6 1.0 达标 总镍 0.6 1.0 达标 总汞 0.03 0.05 达标 表4-12 项目废水排放口达标排放分析 污染物 排放浓度 (mg/L) COD 160 BOD5 30 300 260 达标 SS 35 400 280 达标 NH3-N 25 / 42 达标 COD 160 500 380 达标 BOD5 30 300 260 达标 SS 35 400 280 达标 NH3-N 25 / 42 达标 总镉 0.05 0.1 0.1 达标 总铬 0.8 1.5 1.5 达标 六价铬 0.2 0.5 0.5 达标 总砷 0.2 0.5 0.5 达标 总铅 0.6 1.0 1.0 达标 总镍 0.6 1.0 1.0 达标 总汞 0.03 0.05 0.05 达标 pH 7~8 7~9 7~9 达标 COD 15 45 380 达标 SS 10 35 42 达标 pH 7~8 7~9 7~9 达标 COD 45 45 380 达标 SS 35 35 42 达标 39 南县第二污水处理 厂进水水质 标准限值 (mg/L) 标准(mg/L) 500 380 GB8978-1996 达标 分析 达标 2.3 废水处理技术可行性分析 (1)预处理措施可行性 鉴于本项目实验室废水成分较为复杂且含有少量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故建设单位拟 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对营运过程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拟设于项目西 侧(详见附图 2)为非埋地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处理本项目低浓 度实验废水及实验器具清洗废水。根据项目产污状况,预处理污水量约为 0.28m3/d,故 项目设计污水处理量为 1m3/d,项目污水主要指标为 CODCr 、BOD5 、氨氮、SS 及各类 重金属。本项目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出水排向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单位拟采用酸 碱中和+混凝沉淀法,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 低浓度实验废水、 实验器具清洗废水 污泥 滤液 污泥脱水 调节池 生活污水 出水 酸碱中和池 沉淀池 混凝池 图 4-1 三级化粪池 园区污 水管网 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 根据上图所示可知,项目低浓度实验废水、实验器具清洗废水混合废水首先进入调 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待水位达到设定的高水位,由提升泵抽取污水进入酸碱中和池, 通过加药调节使酸碱中和池内 pH 值达到 8~9 以达到后续污水处理条件,随后废水流向 混凝池,混凝池通过添加混凝剂及助凝剂,并充分搅匀使废水中的金属化合物、悬浮物 及部分有机物发生絮凝反应,并流向沉淀池进行自然沉淀,上层清水即流入三级化粪池 与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混合并处理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中三 级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接入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根据《强化混凝沉淀去除水中三种二 价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赵越,化学工程,2011 年第 6 期)和《实验室重金属废水 处理研究》(李宝磊,环境科学与管理,第 39 卷第 1 期),一般重金属废水采用混凝 沉淀法进行处理,重金属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能在混凝沉淀过程中得 到有效清除;根据《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研究》(王琳,化工时刊第 28 卷 第 5 期), 混凝沉淀法对 COD 和 SS 去除率分别约为 36.2%和 71.0%。该自建污水处理设施能使出 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1 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污泥池中的污泥干化脱水处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 40 (2)依托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 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南县南洲镇张公塘村十四组,主要处理南洲工业园西园区 (又名新颜工业园)的工业废水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一期处理规模为 10000 m3/d, 目前实际处理水量约 6446 m3/d(数据源自南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 2021 年 2 月公 布的《湖南南县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管理 2020 年度自评估报告》)。设计进水水质为 BOD5 260mg/L、CODCr 380mg/L、SS 280mg/L、NH3-N 42mg/L,目前已在投入运营,尾 水外排至长胜电排干渠,最后进入藕池河中支,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的一级 A 标准。处理工艺采用 AAO+深度处理,工艺流 程为:粗格栅+污水提升泵站+调节池+事故池+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改良 A/A/O 反应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除臭。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技 术(除磷脱氮)可保证 BOD、COD、NH3-N、TN 达到设计出水水质。通过深度处理(混 凝沉淀过滤)化学除磷,并进一步去除 SS、COD 等,可使 TP、SS 稳定达到设计出水 水质。 本项目位于南县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内,属于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 且目前该地区管网已建成。本项目废水排放口总排放量为 1.26m3/d,仅占南县第二污水 处理厂日处理量的 0.013%, 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剩余进水量可满足本项目污水处理要求。 经预处理达标后的废水不会对其正常运行产生冲击影响。因此,本项目废水纳入南县第 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可行。 2.4 排放口基本情况 排放口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4-13 本项目废水排放口基本情况 排放口编号 排放口名称 地理坐标 排放规律 TA001 一体化实验废水 处理设施排放口 E112°21′54.885″, N29°21′34.124″ 间断排放 TA002 企业排放口 E112°21′54.993″, N29°21′34.095″ 间断排放 排放去 向 三级化 粪池 园区污 水管网 排放口类型 车间排放口 总排放口 2.5 监测要求 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和本项目废水排放情况, 对本项目废水的日常监测要求见下表。 表4-14 建设项目废水监测要求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总排口 COD、BOD5、NH3-N、SS 1 次/季度 车间排放口 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总汞 1 次/月 41 3.噪声 3.1噪声源强及降噪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通风橱风机、中央空调,其噪声值在72~80dB(A);通过选用 低噪声设备,并设置减震垫,经建筑隔声后,预计综合降噪效果不低于15dB(A)。 噪声持续排放时间为昼间工作时长,8h。 本项目噪声源强及其与各厂界以及声环境保护目标距离见下表: 设备名称 表4-15 本项目噪声源强及其与各厂界以及敏感点距离 数量 单台 源强 dB(A) 叠加值 dB(A) 隔声量 dB(A) 5 72.0 79.0 1 80.0 80.0 通风橱 风机 中央 空调 距厂界距离/m 距敏感点 最近距离/m 西面 20m 处居民 东 南 西 北 15.0 10 8 12 7 32 15.0 10 15 20 7 40 3.2达标分析 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项目厂界噪声排放达标分析见下表: 表4-16 项目噪声排放厂界达标分析 敏感目标 噪声值 dB(A) 降噪后 源强 dB(A) 东厂界 南厂界 西厂界 北厂界 西侧 20m 居民 通风橱风机 64.0 44.0 45.9 42.4 47.1 33.9 中央空调 65.0 45.0 41.5 39.0 48.1 34.9 贡献值 47.5 47.2 44.0 50.6 37.4 排放标准 昼:70 昼:65 昼:65 昼:65 昼:60 达标性判定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噪声源名称 厂界噪声值 dB(A) 通过上表分析,项目厂界南、西、北面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GB12348-2008 )3 类标准,即昼间≤65dB(A) ,项目厂界东面噪声排放满足 GB12348-2008中4类标准,即昼间≤70dB(A)。敏感点处噪声贡献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项目夜间不经营。 3.3监测要求 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和本项目情况,对本项目噪 声的日常监测要求见下表: 表4-17 噪声监测要求 监测点位 监测频次 其他 四厂界外 1m 4 次/年 昼间监测,夜间不生产,无需监测。 42 4.固体废物 4.1 固体废物产生环节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43 号)、《危险 废 物 鉴 别 标 准 通 则 》 ( GB5085.7-2019 ) 、 《 固 体 废 物 鉴 别 标 准 通 则 》 ( GB 34330-2017),工程分析结合项目主辅工程的原辅材料使用情况及工艺,分析了各固废 产生环节、主要成分及其产生量。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 1)生活垃圾 本项目劳动定员 26 人,垃圾产生量按 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 约 3.9t/a, 集中收集后送至园区的生活垃圾收集点,每天由环卫部门统一清理。 2)一般工业固废 ℃废 RO 膜:纯水制备需要定期更换滤膜,更换频率为 1 次/年,废 RO 膜产生量约为 0.005t/a,参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纯水制备设备中产生的废 RO 膜是否属于危险废 物”的答复——“不沾染或含有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过滤吸附介质,不建议按 危险废物管理,交有相应利用处置技术工艺的单位妥善处置,确保环境污染防治到 位。”因此废 RO 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交相关单位收集处理。 ℃实验药品外包装袋等未受试剂污染的废包装袋为一般废物,产生量约为 0.01t/a,经 一般固废区暂存后定期卖给废品回收站。 3)危险废物 根据本项目特点,识别其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如下: ℃实验废液 实验废液包括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含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废有机溶剂萃余液,产生 量约为 9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属于“HW49 其他废物”类别中 非特定行业,废物代码“900-047-49”,评价要求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 存间内,定期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废试剂包装材料 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等,产生量约 0.02t/a;根据《国家危 险废物名录(2021 版)》,废物类别及代码为 HW49(900-041-49),评价要求采用专 用容器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置,严禁随 意丢弃。 43 ℃变质或失效的实验试剂 产生量约 0.005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属于“HW49 其他废 物”类别中非特定行业,废物代码“900-999-49”,评价要求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后,暂 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废弃样品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现场采集的样品,经实验后会保留 6 个月作为备查, 因此需要定期对保存样品进行清理,废弃样品产生量约 0.5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 录 ( 2021 版 ) 》 , 属 于 “ HW49 其 他 废 物 ” 类 别 中 非 特 定 行 业 , 废 物 代 码 “900-999-49”,暂存于专用收集桶中,放置于危险废物间,定期交于有资质单位处理。 ℃废活性炭 实验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吸附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参考同类实验室 项目活性炭吸附能力:1t 活性炭约吸附 250kg 有机废气,本项目有机废气产生量为 4.5kg/a, 集气系统收集效率为 90%,活性炭吸附装置去除效率为 50%,故活性炭对有机废气的处 理量约为 2.03kg/a,项目活性炭用量约为 8.12kg/a,则废气处理过程中废活性炭产生量为 10.15kg/a。经查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本项目废活性炭为危险废物,属 于“HW49 其他废物”类别中非特定行业 “900-039-49”中所列“烟气、VOCs 治理过程 (不包括餐饮行业油烟治理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评价要求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后,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废弃的微生物培养基 产生量约 2.34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属于“HW49 其他废物” 类别中非特定行业 “900-041-49”中所列“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 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高压蒸汽灭菌预处理后,专用容器收集存放于危废暂存 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疫病检疫废物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实验室在动物疫病检验检疫过程中产生检疫废物,主要包 括动物组织、皮毛及疫药等,产生量约为 0.8t/a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疫病检疫废物属于“HW03 废药物、药品”类别中非特定行业 “900-002-03” 中所列“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失效、变质、不合格、淘汰、伪劣的化学药品和生物 制品”,评价要求及时对疫病检疫废物消毒,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定 期交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严禁随意丢弃。 ℃废水处理设施污泥 44 包括一体化实验废水处理设施和三级化粪池产生的含重金属污泥,年产量约为 0.015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含重金属污泥属于“HW49 其他废 物”环境治理类别中“772-006-49”所列“采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 或处置毒性或感染性危险废物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残渣(液)”,要求干化脱 水处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 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环节汇总见下表。 表 4-18 序 号 固废名称 S1 实验废液 S2 S3 废试剂包装材 料 变质或失效的 实验药剂 S4 废弃样品 S5 废活性炭 S6 废弃的微生物 培养基 S7 疫病检疫废物 S8 污泥 S9 废 RO 膜 S10 未受污染的外 包装材料 S11 生活垃圾 产生工 序 实验室 分析 实验室 分析 实验室 分析 实验室 分析 废气处 理设施 培养基 制备 动物疫 病检疫 废水处 理设施 纯水制 备 实验室 分析 职工生 活 形 态 液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 态 固废产生环节 预估产生量 (t/a) 估算依据 9 企业提供 0.02 企业提供 过期药剂 0.005 企业提供 各类实验试剂和 药品 0.5 企业提供 废活性炭 0.01 物料衡算 微生物菌体 2.34 企业提供 动物组织、毛发、 检疫药物 0.8 企业提供 重金属 0.015 企业提供 RO 膜 0.005 企业提供 废纸箱、塑料袋等 0.01 企业提供 纸张、塑料袋等 3.9 0.5kg/(人·d) 计 主要成分 有机溶剂、重金属 等 受污染的药剂管、 包装盒等 4.2 固体废物属性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GB5085.7-2019)以及《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T39198-2020),项目危险废物 属性判定见下表。 表 4-19 序 号 S1 项目固体废物属性判定表 固废名称 是否属于危 废 是 危废类 别 HW49 一般固废类 别 / 900-047-49 危险特 性 T/C/I/R 实验废液 S2 废试剂包装材料 是 HW49 / 900-041-49 T/In S3 变质或失效的实验 药剂 是 HW49 / 900-999-49 T/C/I/R S4 废弃样品 是 HW49 / 900-999-49 T/C/I/R 45 废物代码 S5 废活性炭 是 HW49 / 900-039-49 T/In S6 废弃的微生物培养 基 是 HW49 / 900-041-49 T/In S7 疫病检疫废物 是 HW03 / 900-002-03 T S8 污泥 是 HW49 / 772-006-49 T/In S9 废 RO 膜 否 / 99 900-999-99 / S10 未受污染的外包装 材料 否 / 07 223-001-07 / S11 生活垃圾 否 / / / / 4.3 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情况 项目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情况见下表。 表 4-20 序 号 S1 项目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情况 是否符合 环保要求 实验废液 利用或处 置量(t/a) 9 S2 废试剂包装材料 0.02 符合 S3 变质或失效的实 验药剂 0.005 符合 S4 废弃样品 0.5 符合 S5 废活性炭 0.01 符合 S6 废弃的微生物培 养基 2.34 符合 S7 疫病检疫废物 0.8 符合 S8 污泥 0.015 符合 S9 废 RO 膜 交有利用处置技术工 艺的单位妥善处置 0.005 符合 外售废品收购站 0.01 符合 园区统一清运 3.9 符合 固废名称 S10 未受污染的外包 装材料 S11 生活垃圾 贮存位置 危废暂存间 一般固废区 处置方式 分类收集,定期交有 资质的危废单位外运 处置 分类垃圾桶 符合 4.4 环境管理要求 A.贮存仓库的设置要求 一般固废仓库的建设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相关要求。具体为: ℃贮存区采取防风防雨措施; ℃各类固废应分类收集; ℃贮存区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的 要求设置环保图形标志;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管理。 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及 2013 年修改单相关要求,主要包括: 46 ℃危险废物采用合适的相容容器存放;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基础必须防渗,铺设的防渗层防渗性能不得低于 1m 厚、渗透 系数≤10-7cm/s 粘土层的防渗性能,或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 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贮存场所须做好防渗漏、防风、防雨、防晒、防火等措施,地面须硬化、耐腐蚀、 无裂隙,贮存区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并配备相容的吸附材料等应急物资;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须粘贴符合标准的标签,危险废物堆放点设置警示标识; ℃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对危险废物情况作好记录,记录上须 注明危险废物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位置、废物 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 ℃严禁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管理。 B.日常管理和台账要求 一般固废交由合法、合规的单位收集处理。 建设单位应建立严格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将危险废物委托具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 置,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执行危废五联单 转移制度等管理要求;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建设,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 区、分类贮存,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防雨、防扬散、防渗漏等设施,最大贮存期限 一般不超过一年;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如实记载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 性质、产生环节、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并在信息系统中及时申报,申报数据 应与台账、管理计划数据相一致。 5.地下水、土壤 根据工程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拟建项目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危 废暂存间、实验室污水管道、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等污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本项目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应坚持“源头控制、分区防渗、污染监 控、应急响应”的原则。通过加强各类污染物的分类收集管理和地而的防渗处理后可以 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水质的污染。本项目采取的地下水的防治措施如下所述。 (1)源头控制措施 ℃积极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各类废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 漏的措施。正常实验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 47 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对管道、设备、污水处理设施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 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2)分区防渗 根据项目特点,按物料或者污染物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分为重 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 本项目厂房地面为混凝土地面,项目实验废水收集管道需做防渗、防水处理,同时 对需实验室地面做分区防渗。 重点防渗区主要为:危废暂存间、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药品间。 一般防渗区主要为:实验室。 简单防渗区主要为:除重点防渗和一般防渗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重点防渗区防渗措施 危废暂存间、药品间: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制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 险废物兼容。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 且表面无缝隙。不兼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采取以上防腐防 渗措施之后,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cm/s。 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区: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层,平铺防 水卷材层,在放入聚酯无纺布进行隔离,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再放入防水钢筋混凝 土底板,水泥砂浆嵌平补实,最后厚涂刷一层环氧树脂。采取以上防腐防渗措施之后, 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cm/s。 ℃一般防渗区渗透措施: 实验室:该办公区实验室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其渗透系数不大于 10-7cm/s ,因此不 会对地下水造成明显影响。 ℃简单防渗区主要为:防渗技术要求为普通混凝土地坪,不设置防渗层。 由污染途径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 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项目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 制项目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 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在采取上述防渗、防腐处理措施后,可有效防止项目污染物渗漏污染土 壤和地下水。 6.生态 48 无。 7.环境风险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 )附录 B 及《重大危险 源辨识》(GB18218-2018),本项目建成后主要进行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实验,不涉及 P3、P4 生物安全实验,不涉及转基因实验。根据 HJ/T169-2018 附录 B 重点关注的风险 物质及临界量,本项目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为化学试剂,存放在试剂室。化学试剂在贮 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露,并遇明火引发火灾等环境风险事故,建设方必须严格采 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泄漏措施,尽可能降低泄漏、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的环境风险防范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a.总图布置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进行设计。 b.液体化学品原料均下设防漏托盘,危废仓库地面均做防渗处理。 c.按照使用计划严格控制化学品的暂存量,不过多存放;及时清理危废。 d.危废的存放设置明显标志,并由专人管理,出入库应当进行核查登记,并定期检 查。 e.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小组,负责应急突发性事件的组织、指挥、 抢修、控制、协调等应急响应行动;配备消防器材、救生器、防护面罩、胶皮手套、急 救用品、沙袋、吸收棉、收集桶等应急物资或设备;发生泄漏时,用砂土或其他材料吸 附或吸收,然后铲入桶内收集。 49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排气筒 污染物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 执行标准 VOCs 通风橱/万向集气罩 +通风管道+活性炭 吸附装置+20m 高排 气筒(P1) 《工业企业挥发性 有机物排放控制标 准》 (DB12/524-2020) 硫酸雾、氯化 氢、NOx 通风橱/万向集气罩 +通风管道+碱液喷 淋塔+20m 高排气筒 (P1)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中二级排放标 准 NH3、H2S 通风橱/万向集气罩 +通风管道+20m 高 排气筒(P1)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4554-93)表 2 中排放标准 / 《挥发性有机物无 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 VOCs 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 放 标 准 》 (GB16297-1996) 表 2 中无组织排放 监控浓度限值 硫酸雾、氯化 氢、NOx 实验室 颗粒物 加强实验室通风、 加强设备维护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4554-93)表 1 中厂界标准 NH3、H2S 直接排入园区污水 管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GB8978-1996) 表 4 中三级标准 COD、BOD5、 非埋地式一体化实 SS、NH3-N、 验污水处理设施预 实验器具清洗废水、 总镉、总铬、 处理后,进入三级化 低浓度实验废水 六价铬、总砷、 粪池处理再纳入园 总铅、总镍、 区污水管网 总汞 《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GB8978-1996) 表 1 中第一类污染 物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表 4 中三级标 准 纯水制备浓水、实 验器具润洗废水 地表水环境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1997) pH、COD、SS 50 生活污水 COD、BOD5、 三级化粪池处理后 SS、NH3-N 纳入园区污水管网 《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GB8978-1996) 表 4 中三级标准 声环境 通风橱风机、中央 空调 等效 A 声级 选用低噪声设备、设 置减震垫、建筑隔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的 3 类(东面执 行 4 类)标准 电磁辐射 / / / / 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收集后,交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理。 一般固废暂存在一般固废仓库,仓库建设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相关要求;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建设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相关要求;制定危险废物年度管 理计划,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1)源头控制措施 ℃积极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各类废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 冒、滴、漏的措施。正常实验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 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 维修更换; ℃对管道、设备、污水处理设施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 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2)分区防渗 根据项目特点,按物料或者污染物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 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防治措施 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 本项目厂房地面为混凝土地面,项目实验废水收集管道需做防渗、防水处理, 同时对需实验室地面做分区防渗。 重点防渗区主要为:危废暂存间、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药品间。 一般防渗区主要为:实验室。 简单防渗区主要为:除重点防渗和一般防渗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重点防渗区防渗措施 危废暂存间、药品间: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制造,建筑材料必 须与危险废物兼容。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 腐蚀的硬化地面, 且表面无缝隙。不兼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 离间隔断。采取以上防腐防渗措施之后,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cm/s。 51 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区: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层, 平铺防水卷材层,在放入聚酯无纺布进行隔离,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再放 入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水泥砂浆嵌平补实,最后厚涂刷一层环氧树脂。采取 以上防腐防渗措施之后,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cm/s。 ℃一般防渗区渗透措施: 实验室:该办公区实验室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其渗透系数不大于 10-7cm/s, 因此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明显影响。 ℃简单防渗区主要为:防渗技术要求为普通混凝土地坪,不设置防渗层。 由污染途径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 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项目环境管理的前 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不 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 无 a.总图布置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要求进行设计。 b.液体化学品原料均下设防漏托盘,危废仓库地面均做防渗处理。 c.按照使用计划严格控制化学品的暂存量,不过多存放;及时清理危废。 d.危废的存放设置明显标志,并由专人管理,出入库应当进行核查登记,并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定期检查。 e.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小组,负责应急突发性事件的组织、 指挥、抢修、控制、协调等应急响应行动;配备消防器材、救生器、防护面罩、 胶皮手套、急救用品、沙袋、吸收棉、收集桶等应急物资或设备;发生泄漏时, 用砂土或其他材料吸附或吸收,然后铲入桶内收集。 根据《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项目不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 管理名录(2019 年版)》规定的重点管理及简化管理的行业内,不纳入申领排污许 可登记。 环境管理应由总经理主管负责,下设环境保护专职机构,并与各职能部门 保持密切的联系,由专职环境保护管理和工作人员实施全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 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 其主要职责是: ℃执行和遵守国家、湖南省、益阳市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定期上报各项环境管理工作的执行情 况; ℃组织制定公司各部门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负责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以及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 52 六、结论 项目酸性废气收集后经“碱液喷淋+干式过滤”、有机废气收集后经“活性炭吸 附”,最终通过 20 米高的 DA001 排气筒(P1)达标排放。 建设单位拟自建非埋地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酸碱中和+混凝沉淀工艺)处 理本项目低浓度实验废水及实验器具清洗废水,设计处理水量为 1m3/d,出水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1 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后 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三级化粪池处理,然后纳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南县第二污水处理 厂深度处理后排入长胜电排干渠,最终汇入藕池河中支。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设置减震垫,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标准(其中厂界东面噪声满足 4 类 标准),对居民保护目标的影响很小。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生活 垃圾收集后交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废 RO 膜交有利用处置技术工艺的单 位妥善处置,未受污染的外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后外售;产生的实验废液、废试剂包 装材料、变质或失效的实验药剂、废弃样品、废活性炭、废弃的微生物培养基、疫 病检疫废物及污泥等危险废物分别用专用容器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相 关危废处置资质单位外运处置。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本项 目营运期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并做到“三 同时”的前提下,废气、废水、噪声可实现达标排放,固废均得到安全处置或综合 利用,环境风险得到较好地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53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项目 分类 污染物名称 现有工程 在建工程 本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 现有工程 以新带老削减量 变化量 排放量(固体废物产 许可排放量 排放量(固体废物产 排放量(固体废物 全厂排放量(固体废物产 ℃ (新建项目不填)℃ ℃ 生量)℃ 生量)℃ 产生量)℃ 生量)℃ VOCs 0 0 0 0.0021 t/a 0 0.0021 t/a 0 硫酸雾 0 0 0 1.17×10-5 t/a 0 1.17×10-5 t/a 0 氯化氢 0 0 0 0.00099 t/a 0 0.00099 t/a 0 NOx 0 0 0 5.54×10-4 t/a 0 5.54×10-4 t/a 0 NH3 0 0 0 0.0014 t/a 0 0.0014 t/a 0 H 2S 0 0 0 4.03×10-5 t/a 0 4.03×10-5 t/a 0 COD 0 0 0 0.059 t/a 0 0.059 t/a 0 BOD5 0 0 0 0.011 t/a 0 0.011 t/a 0 SS 0 0 0 0.013 t/a 0 0.013 t/a 0 NH3-N 0 0 0 0.0092 t/a 0 0.0092 t/a 0 总镉 0 0 0 0.0000041 t/a 0 0.0000041 t/a 0 总铬 0 0 0 0.000066 t/a 0 0.000066 t/a 0 六价铬 0 0 0 0.000016 t/a 0 0.000016 t/a 0 总砷 0 0 0 0.000016 t/a 0 0.000016 t/a 0 废气 废水 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 总铅 0 0 0 0.000050 t/a 0 0.000050 t/a 0 总镍 0 0 0 0.000050 t/a 0 0.000050 t/a 0 总汞 0 0 0 0.0000025 t/a 0 0.0000025 t/a 0 未受污染的 外包装材料 0 0 0 0.01t/a 0 0.01t/a 0 废 RO 膜 0 0 0 0.005t/a 0 0.005t/a 0 生活垃圾 0 0 0 3.9t/a 0 3.9t/a 0 实验废液 0 0 0 9t/a 0 9t/a 0 0 0 0 0.02t/a 0 0.02t/a 0 0 0 0 0.005t/a 0 0.005t/a 0 废弃样品 0 0 0 0.5t/a 0 0.5t/a 0 废活性炭 0 0 0 0.011t/a 0 0.011t/a 0 0 0 0 2.34t/a 0 2.34t/a 0 0 0 0 0.8t/a 0 0.8t/a 0 0 0 0 0.015t/a 0 0.015t/a 0 废试剂包装 材料 变质或失效 的实验药剂 危险废物 废弃的微生 物培养基 疫病检疫废 物 废水处理设 施污泥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