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口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执行情况报告.doc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质量工 程项目整体执行情况报告 (2014)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整体执行情况报告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自 2012 年 3 月升格以来,积极贯彻教育部、 财政部以及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有关文件,认真落实《安徽人口职业 学院专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加强教学建设,推进 教学改革,积极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截止 2013 年底,共获批省 级质量工程项目 7 项,其中教学团队 1 项,示范实习实训中心 1 项, 教研项目 2 项,教学成果奖 2 项,省级规划教材 1 项。通过 2 年的项 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总体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定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的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 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和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 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 号)文件精 神,为切实加强高职学院内涵建设,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 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我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质量工程项目顺 利实现的方案,确保 2013-2017 年间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内容、任 务的圆满完成。 二、制定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2012 年 3 月以来,学院先后出台了《安徽人口职业学院教学名 师评选暂行办法》、《安徽人口职业学院教坛新秀评选管理办法》、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办法》、《安徽人口职 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安徽人口职业学院教科研项目暂 行管理办法》、《安徽人口职业学院课程建设和评估实施办法》、《安 徽人口职业学院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安徽人口职业学 院系(部)教学工作评估方案》等文件。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和 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学院逐步加大了对质量工程建设专项经费的投 入,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经费按 1:1 的承诺配套或自筹经费及时足 额到位,确保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学院还加强了对质量 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有学院主要领导、各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对质量工程项目的评审、推荐、立项和管理工作。 三、强化质量工程项目的过程管理 为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和学院有关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 扎实推进我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提高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成 效,我院注重加强对项目执行的过程管理,采取专项检查和年度检查 等措施,保证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扎实推进。首先,学院对省级质量 工程项目任务书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任务书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 符合上级有关质量工程建设文件规定要求,适应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 目标需求;其次,项目管理实行动态检查制度。学院依据项目任务书 规定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对项目建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检查, 对无实质性进展或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项目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将检查 结果作为调整项目预算安排、按进度核拨经费和审批项目经费开支的 重要依据;最后,强化验收环节的管理。聘请外院长期从事质量工程 项目管理的专家教授参加学院的项目的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 四、质量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 1、2012 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执行情况 2012 年 12 月,我院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一般教研项目《高职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网络辅助教学》1 项。该教研项目是我院第一个 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组成员按计划积极开展研究工作,经过二年 来的共同努力,2014 年 12 月已通过学院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结题。 主要成果是建立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网上实验课堂,组织学与胚胎学实 验考试题库,编写了安徽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组织胚胎学》(第 3 版),合作编写了安徽省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验教材《组织学与胚胎 学实训指导》。 2、2013 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执行情况 2013 年我院共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6 项,教学团队 1 项,示 范实习实训中心 1 项,教研项目 1 项,教学成果奖 2 项,省级规划教 材 1 项。 省级重点教研项目《高职院校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 系研究——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已制定了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康 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基础技能、专业通用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模块的 课程设置及教学标准;制定了院内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 业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治疗、ADL 等实训 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了安徽人口职业学院理实一体化教学、康 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项目组成员已发表《建构主义理论在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考》、《国内外康复医学研究现状》 论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了进展,先后有专业教师 到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京等地康复医院参观学习;并选派教师 到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国培学习、参加安 徽省康复医学年会、安徽省运动医学年会等交流学习。3 名项目组成 员成为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暨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 名 成为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暨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到 目前为止,已购置 120 万元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专业设备,并制作了 部分专业课课件,收集整理了部分专业课视频。 省级教学成果奖《“三位一体”高职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教 学模式》、《基于执业过程的五官科护理课程建设与实践》为我院广大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院及系 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广 2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 激励广大教师以教学为中心,切实重视教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围绕教 学开展深入的改革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让更多教师 积极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充分体现教学成果的真正价值。 生物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通过 1 年建设,提升了师资水平,优化 了团队结构,逐步形成了一支教学和教科研水平较高、结构合理、成 熟稳定、精干高效的专业师资队伍。这个团队形成了面向应用、多学 科联合攻关的教科研优势与特色,教学教研基础扎实,专业建设和教 学改革成果明显,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团队成员 一年来发表各类论文 6 篇。 护理实验实训实验中心获批后,学院成立了包括教务处、护理系、 医学技术系等部门专家组成的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指导委员会,相关系部也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 施方案,并根据项目建设内容组织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两年来,中 心积极吸取省内外其它院校的先进经验,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实训中 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开放型管理模式和适应护理职业教育迅速 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开展了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更新和实验实 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加强了专业课程和规划教材建设,特别重视年轻 教师的培养。 省级规划教材《康复护理技术》已于 2014 年 8 月在蚌埠市召开 编写会议,确定了教材编写大纲、编写要求和编写进度。目前教材的 编写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中,初稿即将完成,于明年 4 月份正式出版。 五、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效。 学院通过“质量工程”建设,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 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凝炼 了办学思路,培育了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了 专业结构,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 量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1、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学校通过院级和省级教研项目的实施, 经常性、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教职工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讨 论和研究,逐步树立了“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观、“质量立 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战略观、“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 发展”的育人观、“切合实际、重在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和“知 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观。 2、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以“实验实训中心”、“教学成果 奖”、“教学团队”“教研项目”和“双师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 设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 质,优化了现有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提升了教师队伍的 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3、形成了专业发展思路。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检验、助 产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学院明确提出了以地方产业群发展为导向, 以现有重点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为支撑,逐步形成了内部相互支撑、外 部协调发展的 6 个应用型专业群的专业发展思路。 4、培育了专业特色。学院依据办学基础、师资力量、实验条件、 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因素,遴选了老服、康复专业 2 个专业作 为特色专业建设对象,重点资助、重点扶持和重点培育。 5、理清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学校按照“以社会职业岗位 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等技术、 技能型人才”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应用型人才 “三层次(职业基础技能层次、专业通用技能层次和综合运用层次) 培养方案,三结合(与实验、实训、实习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6、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构筑教师共同体 开展实践教学, 在提高实践教学效能的同时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 由我院主持的省级重点教研项目《高职院校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实 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一般教研项目《高 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网络辅助教学》以及院级教研项目《基于多元 智能理论的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探索与研究》、《基于“行动研究”的社 会工作专业教师发展》等研究成果,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 管理制度、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7、拓展了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以及省内合肥、芜湖、 安庆等地的多家医院、养老机构建立了一大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体系, 满足了各专业对实践教学的需要,也为学生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和增 加就业技能创造了机会。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执行情况报告.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