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公示表-GPPD.docx
2023 年度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公示表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基于时间飞行中子衍射的材料高精度表征装置及其关键技术应用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格式:张某(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主要贡献) 1、何伦华,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总负责人,散裂 中子源通用粉末衍射谱仪(GPPD)系统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研发测试及调 试运行的全过程。对创新点一、二、三作出重要贡献。负责 GPPD 谱仪高精度粉末衍射 和微区应力测试系统的整体物理设计和研制工作;负责谱仪软件、硬件的系统联调工作; 负责谱仪运行调试和用户实验方案制定和数据分析,为本项目的系统应用提供关键性技 术指导。主要贡献支撑材料:发明专利 3 项(专利 1-3),实用新型专利 1 项(专利 4),论文 5 篇(代表性论文 1-5)。 2、陈洁,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重要参与人,对创 新点一、二、三作出重要贡献。系统参与 GPPD 谱仪的整体设计、优化和搭建工作;负 责谱仪高精度粉末衍射和高精度微区应力测试系统的性能调试优化;支持高精度中子衍 射和高精度微区应力用户实验。主要贡献支撑材料:发明专利 3 项(专利 1-3),实用新 型专利 1 项(专利 4),论文 1 篇(代表性论文 1)。 3、张俊荣,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对创新 点二、三作出重要贡献。负责 GPPD 谱仪的物理模拟、数据分析与软件开发。负责支持 谱仪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贡献支撑材料:任命书 1。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 位、工作单位) 4、卢怀乐,副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重要参与人, 对创新点一、二、三作出重要贡献:参与谱仪建设及调试运行,成功研制出热中子屏蔽 材料等,支持开展用户课题两百多项,为 GPPD 实现低本底高分辨表征做出重要贡献; 参与高精度微区残余应力表征技术的搭建,负责样品扫描定位系统和多轴位移系统的建 设。主要贡献支撑材料:发明专利 3 项(专利 1-3),实用新型专利 1 项(专利 4)。 5、王芳卫,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对创新 点一作出重要贡献。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副主任,负责完成 CSNS 靶站和中子散射谱仪 的设计和优化、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主要贡献支撑材料:论文 1 篇(代表性论文 5)。 6、邓司浩,副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重要参与人, 对创新点二、三做出重要贡献:参与谱仪调试运行,支持开展用户课题一百多项,和用 户合作发表研究论文 20 余篇,为 GPPD 实现高分辨率、宽 d 值探测范围、优异的信噪 比以及其实际应用做出重要贡献;参与高精度微区残余应力表征技术的调试运行。主要 贡献支撑材料:论文 1 篇(代表性论文 1)。 7、唐彬,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对创新点 二、三作出重要贡献。GPPD 谱仪探测器负责人,负责谱仪探测器设计、安装和调试; 负责保障谱仪运行过程中探测器的高效稳定工作。主要贡献支撑材料:任命书 2。 8、郝嘉政,助理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重要参与人, 对创新点二、三作出重要贡献。深度参与 GPPD 谱仪高精度粉末衍射和高精度微区应力 测量系统的调试和运行工作。主要包括多样品环境复杂外场高精度中子衍射系统调试及 高精度微区应力表征系统中测量体积精确控制及试样高精度定位系统调试;支持开展多 项用户课题,为国内外用户实验的方案制定及数据分析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主要贡献支 撑材料:论文 3 篇(代表性论文 1,2,4)。 9、庄建,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对创新点 二、三作出重要贡献。GPPD 谱仪控制系统负责人,负责谱仪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负 - - - 1 - 责保障谱仪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的高效稳定工作。主要贡献支撑材料:任命书 3。 10、沈斐然,助理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重要参与 人,对科技创新点二、三做出重要贡献:基于仪器的宽广 d 空间探测范围和高分辨率, 对具有超大磁胞的无公度磁结构以及局域晶体结构中的原子占位等研究方向,做出了突 破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贡献支撑材料:论文 3 篇(代表性论文 1,2,3)。 11、康乐,正高级工程师、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 对创新点一作出重要贡献。参与项目前期设计和优化调试工作,参与开发出“一种用于中 子散射的后端粗糙准直器支架及安装调试方法”,“一种卧式对开平移中子屏蔽门”,“一 种悬挂式平移中子屏蔽门”等关键技术成果。主要贡献支撑材料:发明专利 3 项(专利 1-3),实用新型专利 1 项(专利 4)。 12、陈少佳,副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对 创新点二、三作出重要贡献。GPPD 谱仪电子学负责人,负责谱仪电子学设计和调试; 负责保障谱仪运行过程中电子学的高效稳定工作。主要贡献支撑材料:任命书 4。 13、罗平,工程师、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对创新 点一作出重要贡献。主要开发出“一种用于中子散射的后端粗糙准直器支架及安装调试方 法”,“一种卧式对开平移中子屏蔽门”等关键技术成果。主要贡献支撑材料:发明专利 3 项(专利 1-3),实用新型专利 1 项(专利 6)。 14、谭志坚,副研究员、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参与者, 对创新点二、三做出重要贡献:参与 GPPD 谱仪高精度微区残余应力表征技术的调试运 行和实验数据的评估分析,并支持用户实验。主要贡献支撑材料:论文 1 篇(代表性论 文 1)。 15、郑海彪,工程师、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项目重要参与人, 对创新点二、三作出重要贡献: 负责谱仪维改建设的机械设计,成功完成关键部件的设 计及安装,为 GPPD 实现具备工程材料残余应力测试条件的重要贡献:负责高精度中子 衍射测量残余应力和高空间分辨应力分布中子成像测量的机械设计及安装。主要贡献支 撑材料: 任命书 5。 格式:<名称、期刊、年卷、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论 文 1 : The performance of General Purpose Powder Diffractometer at CSNS 、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1054, 168414 (2023)、何伦华,邓 司浩、何伦华,沈斐然 论 文 2 : A Distinct Spin Structure and Giant Baromagnetic Effect in MnNiGe Compounds with Fe-Doping、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43, 6798–6804 (2021)、沈斐 然,周厚博、何伦华,胡凤霞,王晶,沈保根 论 文 3 : Defect engineering on V2O3 cathode for long-cycling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Nature Communication、12, 6878 (2021)、朱可夫,魏世强,寿宏伟,沈斐然、何 伦华,宋礼,陈双明 论文4:Regulating the Potential of Anion Redox to Reduce the Voltage Hysteresis of Li-Rich Cathode Materia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45, 5174–5182 (2023)、左 宇轩,尚怀芳,郝嘉政、何伦华,夏定国 论 文 5 : Grain size and structure distor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α-MgAgSb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by powder diffraction、Chinese Physics B、10 , 106101(2020) ;李西阳、王芳卫 格式:<名称>(专利授权号、发明人、权利人) 专利1:一种用于中子散射的后端粗糙准直器支架及安装调试方法、 知识产权名称 ZL201810073247.4、罗平,陈洁,康乐,何伦华,卢怀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 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专利2:一种卧式对开平移中子屏蔽门、ZL201711422231.1、罗平,何伦华,康乐, 陈洁,卢怀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专利 3:一种应用于中子散射腔的屏蔽体及其设计方法、ZL201810055760.0、何伦华, - 2 - - - 卢怀乐,康乐,陈洁,罗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专利 4:一种用于中子散射的后端粗糙准直器支架、ZL201820127926.0、罗平,陈洁, 康乐,何伦华,卢怀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 - - 3 - - 4 - - -

2023年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公示表-GPPD.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