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细则(试行).doc
商丘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细则(试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学科建设,有计划地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水平重点学科,特 制定本细则。 一、指导思想 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教育部、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商丘师范学院 2006-2020 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我校现有学科优势和特色,增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 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学校申报硕士学位授权 点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基本条件 重点学科设在二级或三级学科,申报校级重点学科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政治方向正确、学术造诣较深、治学严谨、成绩显著、管理能力较强、学风 端正、勇于开拓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科带头人。 2、有两个以上对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一定意义的稳定的学 科研究方向,近中期的研究目标明确,具有特色。 3、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中的每个科研方向和学术梯队人员一般不少于三 人,且各有相关的科研成果。 4、有较好的教育、科研基础和条件,科研成绩突出,近五年内的学术论文、著作 获得市级以上奖励两项以上。承担有外来科研项目,有一定科研经费、图书资料、实验 设备。管理制度健全,能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5、学科点每两年能争取到外来科研项目两个以上,梯队人员每人每年平均发表论 文二篇以上,文科一个重点学科每两年出版专著一部,理科科研成果要获得市级以上奖 励或论文被《SCI》收录,应用学科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选拔程序 校级重点学科的申请、评审与确定应从学院学科建设总目标出发,贯彻按需布点、 择优扶植的原则,由各院系或院系间联合提出申请上报学校,学校组织专家组评议,校 学术委员会择优审定,报学校批准。 四、建设要求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要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硕士学位点的建设统一起来, 力求相互促进,使学科建设逐步实现整体优化。校重点学科建设以达到硕士学位点的必 备条件为目标,具体要求: 1、抓好学科规划。选准本学科点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努力形成与发展各自的特色,3-5 年内达到申报硕士点的必备条件。 2、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学科除持续保持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以外,要主动承 担国家和地方急需的科研课题,持续地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1 3、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重点学科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要把重点学科建设与主 干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一批优秀课程、教材和相关师资,努力开设一批代表当 代先进水平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 4、加强实验室、图书资料建设。按硕士学位点水平制订建设规划。 五、建设措施 1、学校设立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改善重点学科的物质条件和补充教 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经费的不足。 2、学校在教育事业费或专项经费的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重点学科。 3、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补充人员、师资进修培训、科研立项、购置设备、图书 资料、教学科研用房分配、提供后勤服务和学术著作发表与出版方面,学校给予适当倾 斜。 4、学校为重点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在 重点学科所涉及的学术领域里开展科学研究,促进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学校将优 先考虑为重点学科引进、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5、在课程建设、教学、科研报奖方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方面,学校将优先安 排重点学科。 6、学校对重点学科的建设贯彻“奖优、促差、汰劣”的原则,开展相互竞争,滚动 发展,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对成绩特别显著的学科将推荐申报省级重点学科或申报硕士 学位授予点,并给予奖励。对建设成绩不佳的学科要限期采取有效措施,迎头赶上;对 确实难以达到重点学科条件者,将予以取消。 六、管理与职责 1、校级重点学科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管理。 2、学校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校重点学科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全校重点学 科建设规划和布局,制定学科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所采取的措施;协调解决校内外学科建 设中出现的问题,对重点学科的建设计划进行年度检查和定期组织评估;负责校级重点 学科的申请、论证、评审与确定以及重点学科的增补与撤销等。 3、各院系成立以院系院长(主任)为组长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其职责是:负责 制订并实施所属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在院系范围内协调解决重点学科建设 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所属重点学科建设的条件和保障;加强学科管理,及时掌握重点学 科进展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促进重点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4、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附:《商丘师范学院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 商丘师范学院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评价 项目 Ⅰ-1 Ⅱ-1 A、学科设置合理、必需,对社会、经济、 科技教育和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学 科 B、设置合理、需要,意义较大 设 置 C、布点合理,一般需要有一定意义 学 评估定性评分标准 D、学科设置尚合理、尚有意义 评 评 分 备 分 自评 测评 值 4 3 2 0-1 科 Ⅱ-2 A、学科有特色、优势突出,在本领域内处 5-6 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 B、学科有特色、优势明显,处于省内领先 3-4 科 水平 水 平 C、学科有特色、无明显优势,水平属中上 2 特 D、学科特色和优势不明显,属中下水平 色 Ⅱ-3 A、研究方向明确稳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 5-6 发展关系密切、居国内先进 研 究 B、研究方向较明确、有特色、稳定性较好 3-4 方 2 向 C、研究方向比较明确、特色不明显 D、研究方向不明确、不稳定、无特色 (20) 0-1 Ⅱ-4 A、相关学科力量强、条件优、有组织跨学 科教学与研究优势 相 B、相关学科力量较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 关 的条件较好 学 C、相关学科力量一般,跨学科教学与研究 科 的条件尚可 D、相关学科力量弱、条件差 3 0-1 4 3 2 0-1 注 一级 指标 评价 项目 Ⅱ-5 Ⅰ-2 学 科 学 术 带 头 人 与 水 平 Ⅱ-6 学 科 梯 队 结 构 队 Ⅱ-7 伍 (18) 队 伍 建 设 措 施 评估定性评分标准 评 分 值 A、学术造诣深,组织能力强,在本学科领域 5-6 有一定知名度 B、学术造诣较深,有组织能力 4 C、学术造诣比较深,在同行中有一定影响 3 D、学术带头人水平一般 0-1 A、梯队人员的知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 5-6 定、团结协作,有凝聚力 B、队伍的结构较合理,人员稳定,团结协作 3-4 C、队伍结构尚合理,人员不稳定 2 D、梯队结构不合理,缺中青年骨干 0-1 A、队伍建设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计划 5-6 执行情况好 B、队伍建设有目标,有措施,执行较好 3-4 C、队伍建设有目标,有措施,执行情况一般 2 D、队伍建设无目标,无措施 0-1 4 评 分 备 注 自评 测评 一级 指标 Ⅰ-3 人 才 培 评估定性评分标准 评 分 值 Ⅱ-8 教 学 任 务 与 管 理 A、人才培养有计划,教学大纲等文件完备,管 理制度健全、规范,教育质量高 5 B、人才培养有计划,教学管理较规范,教育 质量较高 4 C、人才培养有计划,执行情况尚可,有管理制 度,落实尚好 3 D、人才培养无计划,教育质量一般 0-1 Ⅱ-9 A、坚持教学改革,教改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 要,社会反映好,有省级以上教研项目 5 教 学 改 革 B、教改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反映较 3-4 好,有校级教研项目 评价 项目 Ⅱ-10 课 程 与 教 材 建 设 C、注重教学改革,培养的人才社会反映良好 2 D、不注重教学改革 0-1 A、重视课程与教材建设,有主编教材,全国或 全省通用,使用效果好,有省级优秀课程 5 B、注重主要课程与教材建设,有参编教材与参 考书,课程教学规范,反映较好,有校级优秀课 3-4 程 C、注重课程建设,编写有各类教学讲义,教学 效果较好 2 D、不注重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不规范,效果 0-1 一般 养 (20) Ⅱ-11 教 学 成 果 A、教学成果突出,近年有获省(部、委)级二 等奖以上的教学成果或优秀教材,效益好 5 B、教学成果显著,近年有获校级一等奖以上的 教学成果或优秀教材,效益良好 4 C、有获校级三等奖以上的教学成果或优秀教材 2-3 D、未获教学成果 0-1 5 评 分 自评 测评 备 注 一级 指标 Ⅰ-4 科 学 研 究 (20) 评价 项目 Ⅱ-12 研 究 项 目 与 经 费 评估定性评分标准 评 分 值 A、科研方向稳定、承担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5 年人均科研费理科 3 千元,文科 2 千元 B、有稳定的科研方向,承担有市(厅)级以 上的规划课题,年人均科研经费理科 2 千元, 4 文科 1 千元 C、科研方向稳定,承担有计划科研项目,年 2-3 人均科研经费在 1 千元以下 D、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源不稳定,无稳定的研 0-1 究方向 Ⅱ-13 研 究 成 果 水 平 与 效 Ⅱ-14 益 学 术 交 流 与 合 作 A、成果突出居国内先进水平,有获省(部)级 二等奖以上的成果 1 项,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D、学术交流少,无合作交流与研究 0-1 Ⅱ-15 学 术 著 作 与 论 文 数 及 质 量 A、年人均发表论文 2 篇以上,年均出版著作 1-2 部,有 50%的论著获院级以上奖励 5 B、年人均发表论文 1.5 篇,年均出版著作 1 部,有 30%的论著获院级以上奖励 4 5 B、有获市(厅)级奖励成果 2 项,每年有鉴 3-4 定成果 1 项,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C、获奖成果少,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D、有成果、水平一般,未获过奖励,效益一 0-1 般 A、经常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主办全国性学 术会议,参加国际会议,能与外单位开展合作 5 研究 B、学术交流渠道稳定,能主办全省性学术会 4 议,有与外单位的合作研究 C、能合作举办学术会议,开展一般性的学术 2-3 交流 C、年人均发表论文 1 篇,每 1-2 年出版著作 1 2-3 部,有 10%的论著获院级以上奖励 D、年人均发表论文 1 篇以下,每 2-3 年出版 0-1 著作 1 部,无获奖论著 6 评 分 自评 测评 备 注 一级 指标 评价 项目 Ⅱ-16 建 设 与 管 理 Ⅰ-5 实 验 室 图 书 资 Ⅱ-17 仪 器 设 备 建 设 Ⅱ-18 图 书 资 (12) A、建设有规划,有计划,有专人负责,制度 健全,管理规范,计划执行好 4 B、建设有规划,有计划,执行情况较好,有 3-4 专人负责,有管理制度 C、建设有规划,有计划,执行差,管理制度 不健全 2 D、建设无规划,无计划,无专人管理 0-1 A、购置计划合理,设备先进,使用效率较高, 4 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B、购置有计划,设备较先进,使用效率较高, 3 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C、有仪器设备添置,使用效率一般,基本满 足需要 2 D、设备添置较少,使用效率不高,仅能满足 0-1 一般教学需要 料 室 评估定性评分标准 评 分 值 料 A、中外文图书资料积累齐全,利用率高,完 全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4 B、图书资料数量较多,品种较全,较好地满 足需要 3 C、图书资料积累较好,利用率一般,能满足 需要 2 D、图书资料积累不完整,仅能满足一般教学 0-1 需要 7 评 分 备 注 自评 测评 一级 指标 评价 项目 Ⅱ-19 Ⅰ-6 管 理 组 织 与 人 员 学 科 管 理 评估定性评分标准 评 分 评 分 备 值 自评 测评 A、领导重视,管理组织和人员落实,分工 明确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好,及时完成 各类报表 5 B、领导比较重视,管理人员落实,能按时 完成各类报表 4 C、管理人员落实,分工明确,领导负责 2-3 D、管理人员不落实,分工不明确,工作一 般 0-1 A、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能从多方面 支持重点学科. 5 B、制度基本健全,措施比较得力,能保证 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3-4 C、有管理制度,措施一般 2 D、有管理制度,无有效措施 0-1 Ⅱ-20 管 理 制 度 与 措 施 (10) 8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