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工局预算编制说明.doc
沅江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2 年部门预算说明 一、部门基本概况 (一)职能职责 (1)拟订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 划、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 题;综合管理全市工业经济,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业企业;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2)贯彻落实国家、省和益阳市产业政策,制定优化 产业结构的配套措施并监督执行,研究规划全市产业投资布 局,指导全市工业产业优化升级;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 国防动员工作;指导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联 系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 (3)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经济运行目标、政策和措施, 负责全市工业经济的日常运行,监测分析全市工业经济运行 态势,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 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4)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 的监督检查,协调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指导工业企业(市国 资委负责的除外)法律顾问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工业企 业维稳工作。 (5)负责指导全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技 术改造工作,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以先进适用 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 资规模和方向的建议,组织实施有关科技重大专项,指导新 兴产业发展,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指导行业 质量管理工作。 (6)拟订促进全市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中小企业改革工作;推进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创业。 (7)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会同有 关部门组织实施节能行动方案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拟订并 组织实施工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组织推进清洁 生产工作;参与编制全市生态建设规划,参与协调工业环境 保护;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 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8)组织拟订信息化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促进通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 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共享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 (9)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 无线电台(站),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负 责管理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 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0)协调公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其他专 用通信网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依法监管信息 服务市场。 (11)负责组织拟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专项规 划及政策,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软件业、信息服务 业发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导协调相关技术开发和产业 发展。 (12)负责装备工业和轻工、纺织、医药、食品、家电、 冶金(含黄金)、石化(不含炼油)、化工(不含炼制燃料 和燃料乙醇)建材等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拟订有关工业 行业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 (13)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 拟订全市科技发展、引进国外及国内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 实施。 (14)统筹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 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 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 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全市重大科技决策咨询 制度建设。拟订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 (15)牵头建立统一的市级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和科研项 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 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协调管理市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组织实施。 (16)拟订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参与编 制科技基础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牵头组织科技创新基地和 平台建设,推动科研条件保障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17)编制全市科技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统筹关键共 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 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 (18)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 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 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 (19)负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 政策措施的落实。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金融结 合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20)负责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 负责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全市 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负责全市科技保密工作。 (21)拟订科技对外交往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 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 负责对外科技合作与科技人才交流工作。 (22)负责引进国外和国内工作。拟订引进国内外专家 总体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国外和国内科学家、团队 吸引集聚机制和国内外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拟订出国(境) 培训总体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23)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和工业信息化领域人才队 伍建设规划、负责人才开发与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人才评价 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 才队伍建设。开展人力和智力对外合作交流。 (24)负责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工作。 (25)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6)职能转变。围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 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强、 优化、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 组织体系,加强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减少微观管理和具体 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从研发管理 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公开统 一的市级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减少科技计划项目配置中的重 复、分散、封闭、低效现象。进一步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 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统筹市内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国 外智力工作。 (27)职责调整:划入外国专家管理职责。 (二)机构设置 根据编委核定,我局内设股室 10 个(办公室、财务股、 政工股,经济运行股、科技计划股、产业投资股、信息化股、 法制股、墙改股、改制股),局属二级机构 4 个(市电力执 法大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市国有 企业改制服务中心),全部纳入 2022 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 二、部门预算人员构成 我局无二级预算单位,因此,纳入 2022 年部门预算编 制范围的为沅江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本级。截止 2021 年 12 月(预算编制时间),我局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173 人。 其中:实有在职人员 59 人,离退休人员 114 人,遗属 5 人。 三、部门收支整体情况 2022 年部门预算为本级预算。我局 2022 年没有政府性 基金预算拔款、所以公开的附件 8 表为空。收入为财政拔款 收入;支出包括保障局机关基本运行的经费,也包括科技三 项、企业改制等业务工作经费。 (一)收入预算 由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拔款收入组成。2022 年本部门心入 预算 1130.51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1130.51 万元, 上年结余结转资金 0 万元。收入较去年增加 171.79 万元, 主要是人员增加及特定目标类项目增加。 (二)支出预算 2022 年单位支出预算 1130.51 万元,其中:一般行政管 理事务 506.08 万元,行政运行 562.71 万元,住房保障支出 41.72 万元。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 20 万元,支出较去年 增加 171.79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增加 30.79 万元,项目支 出增加 141 万元。 其中基本支出较上年增加主要是由于我局实有人数较 上年有所增加,项目支出增加主要是因为 2022 年新增高新技 术企业申报管理服务专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培 育;企业改制专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专项;税收增 量评价等专项的增加。 四、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 2022 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预算 1130.51 万元, 其中: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506.08 万元,占 44.77%;行政运 行 562.71 万元,占 49.77%;住房保障支出 41.72 万元,占 3.69%。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 20 万元,占 1.77%。具体安排 情况如下: (一)基本支出:2022 年本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数 604.43 万元,分别为:人员经费支出 545.43 万元,公用经费支出 59 万元,主要是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 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 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 费。 (二)项目支出:2022 年本部门项目支出预算 526.08 万元,主要是部门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或经济发展目标 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有关业务工作经费、运行维护。其中: 业务工作经费支出 526.08 万元,主要用于科技三项项目, 实施“科技支持、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加快我市科技创 新新体系建设及科技进步奖励等方面;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大赛专项用于进一步激发“双创”资源,增强市场信息,支 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工作;新型墙体项目用于 做好粘土砖整治专项工作,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企业改 制专项用于负责全市工业、民营经济安全生产、运行调度、 统计和形势分析工作等工作经费支出。 五、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2022 年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当年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 59 万元,比 2021 年预算增加 4 万元,上 升 7.27%。增加原因为新考入人员增加。 (二)“三公”经费预算:2022 年,我局“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预算数 12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12 万元,公务 用车购置费用 0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0 万元,与上年 持平。 (三)一般性支出情况:2022 年本部门会议费预算 4.3 万元,用于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等,人数约 380 人,内 容为企业入规调研和创新创业大赛等。 (四)政府采购情况:2022 年,我单位安排政府采购预 算 0 万元. (五)国有资产占用使用情况:截止 2021 年 12 月底, 我单位共有车辆 0 辆,价值 0 万元;电脑 67 台,价值 25 万 元;空调 42 台,价值 15 万元;通用设备 57 台,价值 24.65 万元;办公家具价值 74 万元;土地房屋及构筑物价值 199.8 万元;资产总价值 338.45 万元。 (六)预算绩效评价情况:2022 年度,本部门整体支出 和项目支出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纳入 2022 年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目标的金额 1130.51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604.43 万 元,项目支出 526.08 万元。具体绩效目标详见报表。 六、名词解释 1、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 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 专用资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 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 费用。 2、“三公”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管理的“三公“经 费,是指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 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因公出国(境)费。其中,公务接待费 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 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 以及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支出;因公出国(境)费反 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 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