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doc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司司长 王登峰 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的节日气氛中,我们迎来了第 12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本届推普周期间,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将围绕“热爱祖国语言文 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是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特别是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之一。从 1998 年起,这项活动已经成 功举办了 11 届,在提高公民语言规范意识、法制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方面取得了喜人成果, 成为具有较高社会知晓度,广大群众积极关注、参与并获益良多的文化活动,在全社会推广 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主体化与多样性相统一的丰富语言生 活,创造、传承和弘扬了多彩的中华文化。“书同文、语同音” 历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选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始终得到党中央和 国务院的充分关注与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领导人一直大力倡导和推进推广普通话 工作,并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大事来抓。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了以陈毅副总理为主任的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1956 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 话的指示》;1982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 话”;1986 年,推广普及普通话成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经国务院批准,自 1998 年起,每年 9 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并确定了 2010 年以前全国初步普及普 通话的工作目标;2001 年 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确立了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从此 走上法治轨道。 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所营造的良好语言环境,为社会主 义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基本消除语言隔阂的基础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迅速建立;农村边远地区大规模劳务输出发展顺利,加速了城市和农村 的共同发展以及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进程中,我国基本扫 除了文盲,国民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正由人口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以中 文信息处理、汉语拼音输入为主要技术支持的电信通讯产业得以飞速发展,以普通话为主要 载体的新闻广播影视节目的全方位覆盖,以规范汉字为主要载体的各种报刊书籍等出版物的 广泛发行,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 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学校承 担着普通话、规范汉字的教授和学生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行为习惯养成,通过提升语言应用能 力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等重要任务,直接影响与辐射社会语言生活。学校教育在学 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与良好的语言习惯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既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国家语言文 字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协调人类生产和生活方面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我们近年来开展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抓住语文教学 这个主渠道,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凸显这样的教育理念——提高每个学生的语言文 化素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是当前推广普通话工作与科教 兴国战略紧密结合、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宏大工程。今年 8 月,教育 部、国家语委又审查认定了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426 所,这说明我们的语 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复兴繁荣的需要;“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是新时期语言文 字工作的使命。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主体化和多样性辩证统一的语言观,准 确把握、全面宣传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努力形成以国家通用 语言为主体的多语多方言和谐并存、良性互动的语言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迈进,国家总体形势和发展任务的变化,给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提供了新 机遇。语言文字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认识社会语言生活极大丰 富、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要积极参与、支持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提高国民语言文化素质;要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的战略任务,发掘新的工作亮点。要继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建立健全各部门分工 协作、齐抓共管的体制和机制;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尊重语言文字发展演 变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的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语言文字方面需求的努力方向。今年推普周确定的以党政机关、部队和高校为重点领域 的做法,以及推普周和“中华诵”活动的有机结合,都是宣传方式创新的举措。 “中华诵”系列活动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而且日益成为弘扬 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各级各类学校应将诵读活动与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在校园内 外掀起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