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常熟理工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的通知.doc
中共常熟理工学院委员会文件 常理工委〔2019〕83 号 关于印发《常熟理工学院关于 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各二级党组织,各二级学院(部) ,各部门: 现将《常熟理工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 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常熟理工学院委员会 常 熟 理 工 学 2019 年 12 月 25 日 —1— 院 常熟理工学院关于 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 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 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加强新时代思想政 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 一、加强思政课组织领导 深刻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学校立德树 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加强思政课建设。 落实党委书记、校长思政课建设责任人责任,谋划、组织和检查 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和建设、改革和创新。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 学年分别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至少召开 1 次现场办公会,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 1 次会议,学校党委常 委会、校长办公会议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 1 次会议,专题研究思 政课建设。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教研室。 健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制度。学校党委书记、 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 2 次(4 学时)思政课,校领导班子 其他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 1 次(2 学时)思政课。学校党 委书记、校长,分管思政课建设和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校领导, 对每门思政课必修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 1 次课。 二、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2— 1.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 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 1:350 的比例核 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并积极配足配好。建设一支以辅导员为 主体的思政课兼职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专兼职结合、优势 互补,积极推动校外思政课专家走上思政课讲台。 2.切实抓好思政课教师发展工作。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 教学研修、国内考察、国外调研,学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 低于 40 元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 和课程建设等。 3.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强化对思政课教学实绩和 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 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中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要有 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 技术职务各类岗位占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联系实际、成果突出的优秀教师代表, 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对不合格思政课教师实行 退出机制。 三、加强思政课教学科研建设 1.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的 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认真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 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 —3— 必修课,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 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有效帮助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 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2.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建 立以课程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机制,探索教学新手段、新方法,不 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完善具有 学校特色的 “以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教学、以 社会调查和公益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以研究探索性作业 和标准化考试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方式”思政课教学模式。大力推 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推进教学多渠道协同, 提高教学效果。 3.积极推进围绕思政课体系内容的科学研究。坚持“以问题 为导向、以团队为主体、以项目为平台、以成果为目标”的科研 机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势。加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高水 平学术会议,着重研究国家急需、学科前沿、学校需求的理论和 实际问题,争取每年都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以学科建设推动 思政课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政治导向,把思政课教 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职责,健全学院整体功能,优化马 —4— 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制度,推进名师工作室、学术研究中心、科研 平台的建设,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 年本)》和《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打造学 院特色和品牌。学校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管理队伍配置、公 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先保障。加强校内各 部门的工作协同,聚力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马克思 主义学院与地方宣传、教育等部门共建,发挥其专业优势作用, 为地方思想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2019 年 12 月 25 日印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