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docx
附件 2 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 一、总则 (一)基本要求 1.国家和地方绿色、循环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 标准应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近三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完成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碳排放强度持续 下降。 3.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 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 量均不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 4.园区重点企业 100%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注:重点企业是指《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规定的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 审核的企业(评审期当年及之前公布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中的企业)。 5.园区企业不应使用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 工艺和设备,不应生产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产品。 6.园区建立履行绿色发展工作职责的专门机构、配备 2 1 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 7.鼓励园区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 建立园区能源监测管理平台。 8.鼓励园区建设并运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 设施。 (二)评价指标构成 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资源 利用绿色化指标、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产业绿色化指标、 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 6 个方面。具体 如附表 1 所示。 附表 1 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能源利用 绿色化指 标 1 (EG) 资源利用 绿色化指 标 二级指标 单位 引领值 类型 能源产出率 万元/tce 3 必选 2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15 必选 3 清洁能源使用率 % 75 必选 4 水资源产出率 元/m3 1500 必选 5 土地资源产出率 亿元/km2 15 必选 6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率 % 95 必选 7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90 必选 2 (RG) 8 中水回用率 % 30 9 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 % 60 10 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 % 90 11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 80 12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 具备 13 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 的比例 % 30 14 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 的比例 % 60 15 500 米公交站点覆盖率 % 90 16 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 % 30 2 项指标 选1项 1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 工业总产值比例 % 30 必选 产业绿色 指标 18 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 业增加值比例 % 30 必选 (CG) 19 人均工业增加值 万元/人 15 20 现代服务业比例 % 30 2 项指标 选1项 21 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 处置利用率 % 100 必选 22 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 消减率 % 3 必选 23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 量 t/万元 5 必选 24 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 - 0.3 必选 基础设施 绿色指标 (IG) 生态环境 绿色指标 (HG) 3 4 项指标 选2项 必选 2 项指标 选1项 运行管理 绿色指标 25 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 80 26 绿化覆盖率 % 30 27 道路遮荫比例 % 80 28 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 % 80 29 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 度 - 完善 必选 30 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 - 是 必选 31 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 度 - 完善 必选 (MG) 必选 3 项指标 选1项 (三)评价方法 工业园区绿色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面公式所示。 6 RG 3 7 3 MG IGk 3 CG f HGl HGbl 1 3 EGi j p [å +å +å +å +å (or )+å ] ´ 100 25 i =1 EGbi j =1 RGbj k=1 IGbk f =1 CGbf l =1 HGbl HGl EG p=1 bp GI = 式中: GI 为工业园区绿色指数; EGi 为第 i 项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值; EGbi 为第 i 项能源利 用绿色指标引领值; RGi 为第 i 项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值, RGbi 为第 i 项资源利 用绿色指标引领值; 4 IGi 为第 i 项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值, IGbi 为第 i 项基础设 施绿色指标引领值; CGi 为第 i 项产业绿色化指标值, CGbi 为第 i 项产业绿色指 标引领值; HGi 为第 i 项生态环境绿色指标值, HGbi 为第 i 项生态环 境绿色指标引领值; MGi 为第 i 项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值, MGbi 为第 i 项运行 管理绿色指标引领值。 注:正向指标(越大越好的指标)和逆向指标(越小越好的指标)数值的无 量纲化分别采用指标值/基准值、基准值/指标值。在全部指标中,单位工业增加 值废水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属于逆向指标,无量纲化方法采用基准值/ 指标值。 二、能源利用化绿色指标(3 个必选指标) 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包括能源产出率和可再生能源使 用比例、清洁能源使用率 3 个必选指标。 (一)能源产出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总量 的比值,该项指标越大,表明能源产出效率越高。能源主要 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一次能源。 工业增加值采用 2010 年不变价,下同。 计算公式:能源产出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5 /能源综合消耗总量(tce) 。 (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综合 能耗总量的比值。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 地热能、氢能、波浪能等非化石能源。 计算公式: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工业企业可再生 能源使用量(tce)/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tce)x100%。 (三)清洁能源使用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清洁能源使用量与园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 之比,能源使用量均按标煤计。其中,清洁能源包括用作燃 烧的天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炼厂干气、液化石油气 等清洁燃气、电和低硫轻柴油等清洁燃油(不包括机动车用 燃油)。 计算公式:清洁能源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量 (tce)/终端能源消费总量(tce)×100%。 三、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4 个必选指标+2 个可选指标) 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包括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 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 个 必选指标,以及从中水回用率、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废气 6 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4 个可选指标中选取 的 2 个指标。 (一)水资源产出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消耗单位新鲜水量所创造的 工业增加值。工业用新鲜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新鲜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 工业废水混排的除外),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 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 计算公式:水资源产出率= 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 价)/园区工业用新鲜水量(m3)。 (二)土地资源产出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单位工业用地面积产生的工 业增加值。工业用地面积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范围内按照土 地规划作为工业用地并已投入生产的土地面积。工业用地指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 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计算公式:土地产出率=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不变价)/ 园区工业用地面积(km2)。 (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必选) 7 指标解释: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 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 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 固体废物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 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 物综合利用量(t)/(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 贮存量(t))×100%。 (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工业重复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百分 率。工业重复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 的水量,包括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水量(含经 处理后回用量)。工业用水总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水量,它等于工业用新鲜水量与工业重复用水 量之和。 计算公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量(m3)/ 工业用水总量(m3)×100%。 (五)中水回用率(可选) 8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再生水的回用量与污水处理厂处理 量的比值。其中,再生水(中水)是指二级达标水经再生工 艺净化处理后,达到中水水质指标要求,满足某种使用要求 的水。 计算公式:中水回用率(%)=园区再生水(中水)回用 量(万吨)/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万吨)×100%。 (六)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可选) 指标解释:已回收利用的余热占园区余热资源的比重。 它是反映企业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余热回收 利用是回收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出的具有高于环境温度的气 态(如高温烟气)、液态(如冷却水) 、固态(如各种高温钢 材)物质所载有的热能,并加以利用的过程。园区余热资源 量按照 GB/T 1028 计算。 计算公式: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回收利用的余热 资源量(kJ)/园区总余热资源量(kJ)×100%。 (七)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可选) 指标解释:回收利用的废气资源量占园区废气资源的比 重。废气资源量为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的可回收利用的废气 量。园区中可回收利用的废气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电石尾气、黄磷尾气、化工合成驰放 9 气。 计算公式: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回收利用的废气 资源量(万 m3)/园区可回收利用总废气资源量 (万 m3) ×100%。 (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可选) 指标解释:本指标主要适用于再生资源类园区,是指园 区内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量与再生资源收集量的比值。再生 资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 废旧纺织品、废旧木材、废旧轮胎、废矿物油、废弃电器电 子产品、报废汽车等。 计算公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循环利 用量(万吨)/再生资源收集量(万吨)×100%。 四、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1 个必选指标+2 个可选指标) 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包括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1 个必选指 标,以及从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新建公共建筑 中绿色建筑的比例 2 个可选指标中选取 1 个指标,从 500 米 公交站点覆盖率、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 2 个可选指标中 选取 1 个指标。 (一)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所有工业废水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 10 要求后进入安装有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园区内或园区外)。 (二)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新建工业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是按照 GB/T 50878-2013《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评价,获得二星及以 上评级的工业建筑。 计算公式: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新建 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面积(m2)/园区新建工业建筑面积 (m2)×100%。 (三)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新建公共建筑中的绿色建筑是按照 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获得二星及以上评 级的公共建筑。 计算公式: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新建 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面积(m2)/园区新建公共建筑面积 (m2)×100%。 (四)500 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公共交通车站服务覆盖面积的总和占园 区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11 计算公式:具体根据 GB 50220 计算。 (五)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新能源公交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 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公交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 车是指没有外接充电功能的混合动力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 和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合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 计算公式: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节能与新能 源公交车数量(辆)/园区公交车总量(辆)×100%。 五、产业绿色化指标(2 个必选指标+1 个可选指标) 产业绿色化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 产值比例、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 2 个必选 指标,以及从人均工业增加值和现代服务业比例两个可选指 标中选取 1 个指标。 (一)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绿色产业的增加值与园区工业增加值 的比值。其中,绿色产业增加值是依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 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中关于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 产业的具体分类统计得到。 计算公式: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 12 绿色产业增加值(万元)/园区工业增加值(万元)×100%。 (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 业总产值的比值。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依据《高新技术 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的工业范畴的高新技术企业。 计算公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 (%)=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产值之和(万元)/工业园区工 业总产值(万元)×100%。 (三)人均工业增加值(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工业增加值与园区内工业企业从业人数 的比值。 计算公式: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人)=园区工业增加 值(万元)/园区年末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人)。 (四)现代服务业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为适应现代园区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主要包括基 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 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 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 13 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和公 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 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 计算公式:现代服务业比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万元)/园区 GDP×100%。 六、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5 个必选指标+1 个可选指标) 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 置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单位工业增加 值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 6 个必选指标,以及从道路遮荫比例、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 2 个可选指标选取 1 个指标。 (一)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必选) 指标解释:园区范围内各工业企业安全处置、综合利用 及安全贮存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含危险废物)之和与当年工 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 园区当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量(含危险废物) (t)/园区 当年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t)×100%。 (二)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必选) 14 指标解释:园区内工业企业产生单位工业增加值所排放 的二氧化碳当量的创建期年均消减率。创建期是指绿色园区 创建周期。 计算公式: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1(验收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q./万元)/创 建基准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q./万元))1/ 创建周期]×100%。 (三)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必选) 指标解释:指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的工业废水量, 不包括企业梯级利用的废水和园区内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 计算公式: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t/万元)=园区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t)/园区工业增加值总量(万元) 。 (四)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必选)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的各类主要污染物排 放弹性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其中,主要污染物指从创建基准 年到验收年,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总量减排和控制的污染物, 包括 COD、SO2、氨氮、NOX 等。某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 系数,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的某一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的三年年均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增长率的比值。 计算公式:某种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某种污染物排放 15 量创建周期年均增长率(%)/园区工业增加值创建周期年均 增长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弹 性系数之和/污染物个数。 (五)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必选) 指标解释: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空 气质量优良等级按照 GB308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确定。 (六)绿化覆盖率(可选) 指标解释:园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与园区规划范围内用 地总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绿色覆盖率(%)=园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 (m2)/园区用地总面积(m2)×100%。 (七)道路遮荫比例(可选) 指标解释:指道路两旁树冠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积 与步行道路总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道路遮荫比例(%)=道路两旁树冠垂直投影 遮蔽的总阴影面积(m2)/步行道路总面积(m2)×100%。 (八)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可选) 指标要求:露天停车场遮阴比例应达到 80%。 指标解释:指露天停车场树冠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 16 积与露天停车场总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露天停车场树冠 垂直投影遮蔽的总阴影面积(m2)/露天停车场总面积(m2) ×100%。 七、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3 个必选指标) 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包括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度、 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度 3 个必 选指标。 (一)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度(必选) 指标解释:主要考核是否建立与其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相 适应的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具体包括能源利用绿色化标准、 资源利用绿色化标准、基础设施绿色化标准、产业绿色化标 准、生态环境绿色化标准等;是否制定监管强制性绿色相关 标准执行的有关制度文件;是否开展绿色相关标准的宣贯和 培训等。 (二)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必选) 指标解释:按照本实施方案的创建内容编制绿色园区发 展规划,原则上每五年编制一次。 (三)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度(必选) 17 指标解释:主要考核是否创建局域网;是否定期在园区 管委会网站、局域网或相关网站上发布绿色园区建设和改造 信息;是否在园区局域网上有园区主导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信 息(主要包括原材料选择、节水、节能、环保等方面)、废 物资源化技术信息、绿色建筑技术信息、绿色交通技术信息 等。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