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附件2:省级一流课程申报要求.doc
附件 2: 省级一流课程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一)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1.申报推荐课程须于 2022 年 7 月 20 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 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具有鲜明特 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认定后将持续改进。因受新冠肺炎 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 课程,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 学周期。 2.课程团队。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 原则上为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为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经同方向两位教授推荐也可担任课程 主持人。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课程 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能够按照规范的教学计划和要求,持 续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完 善。 3.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坚持立德树人,课程内容导向正确,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 果,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 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教学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体现现代 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与学新型关系,课程知识 体系科学,针对性强,资源配置合理,课程资源丰富。线上课程 适合在线共享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线下课程可在共享平台静态共 享。 4.教学活动与教师指导。通过课程平台,教师为学习者提供测 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组织活动,及时开展指导与 测评。各项教学活动完整、有效,按计划实施,学习者学习响应 度高,师生互动充分,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 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 5.教学效果与影响。课程共享范围广泛,应用模式多样,申报 课程在本校教学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教学方法先进,能切实提 高教学质量,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推动课程普及 和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6.课程平台支持服务。课程平台须按照《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 等规定,完成有关的备案和审批手续,至少获得国家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二级认证。平台运行安全稳定畅通,课程在线教学支持服 务高效。同时,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配有专业人 员进行审查管理,确保上线课程的内容规范及技术水平。 7.社会实践课程。按照《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 意见》(教高〔2019〕8 号)相关要求做适度调整。 (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1.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师德好, 积极投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课程团队组 成结构合理、人员稳定,须保障线上线下教学应用正常有序进行。 2.申报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应为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基 本单元,符合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要求。凡涉及国家保 密要求的项目均不能申报。 3.申报课程应是面向实验教学培养目标,针对实物实验安全性 差、难以实现、成本高昂、时空限制等方面原因不便开展的实验 教学任务。课程应实现实验核心要素,课程的仿真度应着力于还 原真实实验的教学要求、实验原理、操作环境及互动感受。 4.申报课程应支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纳入本专业教学计划, 至少满足 2 个课时的实验教学需求,学生实际参与的交互性实验 操作步骤须不少于 10 步, 原则上不少于两个学期的实际教学应用。 5.申报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须具有原创性。仅拥有实验软件系 统使用权的课程,或者购买实验软件系统使用的,不在申报范围 内。 6.课程所属学校须对本实验课程全部内容独有或共有著作权, 并确保课程内容及使用课程内容的行为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 权益。为保障获得认定后的共享服务工作,共有著作权的课程须 经全部共有方同意,在课程获得认定后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免费 共享及进行其他符合课程需求的使用。建议学校进行与课程相关 的软件著作权登记。 7.申报课程的有效链接网址直接指向实验课程,且保持链接流 畅;应确保所承诺的并发数以内网络实验请求及时响应和对超过 并发数的实验请求提供排队提示服务。 二、在线填报 为保证申报工作的高效、有序、公开,各高校需登录“山西省 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联盟(晋课联盟)(网址: www.shanximooc.com)”点击“课程申报”栏目进行网上申报。将 申报课程的申报材料和完整课程内容(含讲义、课件、软件、图 片、有关链接等,具体由教师自行确定)和教学活动(包括有关 视频和链接,具体由教师自行确定)等按照系统提示要求填写申 报材料,并于 2022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20 日期间完成在线提交。 三、材料提交 申请高校须于 9 月 21 日前报送学校同意资助的承诺函、公示 文件及异议处理情况说明、上一年度课程资助经费下达文件及相 关证明、《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申报书》(申报书应与 附件材料合并为 1 个文档)、《山西省一流课程申报汇总表》。 线上课程需单独提供:《线上课程数据信息表》。线下、线上线 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需单独提供:课程负责人的 10 分钟 “说课”视频和 40 分钟课堂或实践教学实录视频等。每门课程一个 文件夹,命名方式为学校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虚拟仿真实 验教学一流课程需单独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简介视频、 教学引导视频等。以上表格电子版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 程简介视频及教学引导视频技术要求》在晋课联盟平台下载。 所有申报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版,只需报送电子版(加盖学校 公章的 PDF 版,《汇总表》同时报送 EXCEL 文件)。所有申报 材料以学校为单位存储一个电子介质(U 盘或光盘),存储介质 外表面须标明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