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高可信软件生产工具及集成环境》重点项目2009年度课题申请指南.doc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高可信软件生产工具及集 成环境”重点项目 2009 年度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一直是软件生产领域的重大课题。高可信软件开发 工具及集成环境是基础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软件技术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之一, 也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本项 目旨在建立可信的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协同开发环境,产生一批软件资源,形成一 个开放、共享的软件生产环境,与自主产权的软件运行平台一起构成我国基础软件 体系。 项目总体目标是:在高可信软件生产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研制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生产工具,积累一批可信的软件资源,建立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 协同开发环境,为企业提供一系列软件生产线,提升我国软件企业技术水平,促进软 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国家经济、社会和 国防等重要领域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按照软件开发的基础技术、特定领域的共性技术和生产环境的应用示 范等三个层次规划课题,参照重大项目管理方式管理,项目总经费 22500 万元,其 中国拨经费 15000 万元,课题承担单位提供配套经费 7500 万元。本项目于 2007 年 7 月发布了 2007 年度指南,主要围绕高可信软件生产的关键技术、可信软件资源、 软件生产工具和生产线,以及可信的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生产环境部署了 6 个 课题。 此次发布的是本项目 2009 年度课题申请指南。该指南依据项目总目标,遵 循与 2007 年度课题衔接的原则,重点围绕促进软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支撑国家 重要部门和领域信息化,拟支持 8 个课题。 二、指南内容 课题 1:可信的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生产环境在大型软件企业工业化生 产中的应用示范 【课题研究目标】 以 2007 年度部署的“可信的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生产环境”(以下简 称 Trustie)课题形成的资源库、协同平台、生产线集成框架和软件可信分级模型 等 4 个技术规范和参考实现为基础,结合软件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软件生产活动,选 择 2007 年度部署的 6 个课题形成的软件资源、生产工具或生产线,开展软件大规模 工业化生产实践,建立软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示范工程。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Trustie 实用性评估:结合软件企业的软件生产实践,对 Trustie 的资源 库、协同平台、生产线集成框架和软件可信分级模型等 4 个技术规范、参考实现以 及在 Trustie 中发布的软件资源、工具或生产线进行实用性评估。 2.Trustie 适应性改造:结合软件企业需求,对 Trustie 资源库、协同平台、 生产线集成框架和软件可信分级模型等 4 个技术规范、参考实现以及在 Trustie 中 发布的软件资源、工具或生产线进行适应性改造。 3.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的软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实践:选择本企业适当 的软件生产活动,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开展以资源共享、协同开发为主要特征 的软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实践。 4.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的软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示范工程:建立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的软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业务系统、演示系统和培训系统。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 1.示范工程为单一合同中软件开发费不低于 1000 万人民币的软件工程。 2.示范工程至少包括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的资源库、协同平台或生产线, 资源库中本企业特有的可重用构件不少于 100 个,涉及的生产活动不少于 3 个。 3.示范工程的演示系统和培训系统可在 Trustie 上通过互联网开放。 【课题支持年限】 2009 年 5 月至 2010 年 12 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拟支持 4 个课题,国拨经费合计 2300 万元,每个课题的国拨经费一般不超 过 600 万,承担单位提供不少于所申请国拨经费数额的配套经费。 【课题申请其它要求】 1.申请单位原则上应为我国大型软件企业,并具有大型软件生产的技术基 础和丰富实践经验,具有开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现实需求。 2.承诺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开展实践,建立示范工程,Trustie 的有关信 息参见 http://www.trustie.org。 3.鼓励以软件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申请团队。 课题 2:可信的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生产环境在国家关键部门大型信息 化系统中的应用 【课题研究目标】 以 2007 年度部署的“可信的国家软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生产环境”(以下简 称 Trustie)课题形成的资源库、协同平台、生产线集成框架和软件可信分级模型 等 4 个技术规范和参考实现为基础,针对航空、航天、国防、电信、交通等国家重 要部门或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增值服务,选择 2007 年度部署的 6 个课题形成的软 件资源、生产工具或生产线,开展在役信息系统的可信评估和可信升级,以及新的 信息系统的构建,建立支撑大型信息化系统可信演化的示范工程。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Trustie 实用性评估:结合相关部门或领域信息化系统开发、维护和升级 的实践,对 Trustie 的资源库、协同平台、生产线集成框架和软件可信分级模型等 4 个技术规范、参考实现,以及在 Trustie 中发布的软件资源、工具或生产线进行实 用性评估。 2.行业软件生产线开发:结合相关部门或领域信息化建设需求,对 Trustie 的资源库、协同平台、生产线集成框架或软件可信分级模型等 4 个技术规范、参考 实现,以及在 Trustie 中发布的软件资源、工具或生产线进行适应性改造,形成适 应本行业的软件生产线。 3.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的大型信息化系统进行可信评估、升级和演化实 践。 4.建立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的大型信息化系统可信演化示范工程。 【课题主要考核指标】 1.大型信息化系统可信演化示范工程以 2010 年前可实际部署应用的系统为 背景,至少对 2 个可信属性开展可信评估或升级的实践,形成适应本行业的软件生 产线。 2.示范工程至少包括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的资源库,资源库中部门特有 的可重用构件不少于 100 个,使用 Trustie 工具或生产线开展的可信评估和演化活 动不少于 2 个。 【课题支持年限】 2009 年 5 月至 2010 年 12 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拟支持 4 个课题,国拨经费合计 2300 万元,每个课题的国拨经费一般不超 过 600 万,承担单位提供不少于所申请国拨经费数额 50%的配套经费。 【课题申请其它要求】 1.申请单位原则上应为国家重要部门或领域信息化系统的总体研发、运行 维护或技术依托部门,具有开发和管理大型信息化系统的技术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 以及开展大型信息化系统可信维护和演化的现实需求。 2.承诺基于 Trustie 技术体系开展实践,建立示范工程,Trustie 的有关信 息参见 http://www.trustie.org。 3.鼓励遵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思路组成研究团队联合申报。 三、注意事项 1.课题申请者应根据申请指南提出的课题名称、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考核指标等要求,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课题申请 书》。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 2.在课题申请的同时,需编制经费预算。预算编制应在专项经费控制额范 围内,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 课题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 负责。在编制经费预算之前,课题申请单位及申请负责人应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 3.课题必须由法人(单位)提出申请,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必 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申请负责人。每个课题申请只能有一个课题申请负责人 和一个依托单位,课题的协作单位不能超过 5 家。 4.课题申请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 以上、过去两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 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 5.课题牵头申请单位应符合的基本条件:满足课题申请单位的基本条件, 具有承担课题原型产品或关键技术研发等主要任务的能力和条件,在相关技术领域 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6.课题负责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 55 岁(含)以下(按指南发布之日计算); (3)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 (4)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 6 个月; (5)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7.课题申请负责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 (1)具备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 (2)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较丰富的实际 工作经验,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强; (3)能够集思广益,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公正公平,合作共事。 8.具备以下条件的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可作为课题负责人: (1)对于港澳台的科技人员,在满足上述(第 6 条)2-5 项条件的情况下, 只要有正式的合作协议或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合作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 且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 6 个月的,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 材料。 (2)对于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在满足 上述(第 6 条)2-5 项条件的情况下,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聘任期覆 盖课题的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 6 个月的,并由课题依托单 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9.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违反以下限项申请的规定: 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 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 863 计划、973 计划、支撑计划)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 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两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 同一批发布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一项 863 计划课题。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 的与 863 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10.申请者提出的国拨经费申请不得高于课题申请指南规定的国拨经费控制 额,并应按照课题申请指南的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否则不予受理。 11.申请者要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填写 课题申请书,保证课题申请书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夸大和不准确的内容。同时,不 得将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课题进行重复申请。863 计划对申请者在申报过程中 进行信用记录,对于故意在课题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的,一经查实,记入信 用档案,并对单位在两年内取消其申报 863 计划资格、对个人在三年内取消其申报 863 计划资格。 12.申报程序和要求: 课题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申报中心”进行, 网址为 http://program.most.gov.cn。网上申报后要求报送 1 式 20 份纸质申请书, 要求签字盖章,其中至少 2 份原件。申请材料统一用 A4 纸打印或复印,左侧装订成 册。请直接用申请书首页作为封面,不得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 方式。 13.其它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项以及未尽事项参照《“十一 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申请指南》。 14.课题申请受理的截止日期为 2009 年 5 月 27 日 17 时。 15.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傅耀威 电 话:010-88361163 010-88364080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西苑饭店九号楼 嵇智源 邮 编:100044 电子邮件:fuyaowei@htrdc.com, jzy@htrdc.com 科技部 863 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