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2024(自然科学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doc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2024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提名推荐书 (自然科学类) 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人: 第一完成单位: 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1-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目录 第一部分:填写要求...................................................- 3 第二部分:提名推荐书.................................................- 7 一、项目登记表 .......................................................- 7 二、推荐单位意见 .....................................................- 9 三、推荐专家意见 ....................................................- 11 四、项目简介 ........................................................- 12 五、重要科学发现 ....................................................- 13 六、客观评价 ........................................................- 14 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目录 ............................................- 15 八、代表性论文及专著他人引用的情况 ..................................- 16 九、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 17 十、附件 ............................................................- 19 第三部分: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说明....................................- 22 - -2-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第一部分:填写要求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是“中国光学工程学 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项目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根据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本年度 的通知要求,按照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请严格对照“第三部分: 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说明”认真检查,形审不合格的项目,需在收到形审修改补充要求通知后,按 照要求修改补充推荐材料后再次提交,再次形审不合格的或未按要求提交的项目,将不予提交评审。 推荐书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和纸质版推荐书均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 和附件(第十部分)。纸质版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对应内容须完全一致。推荐书主件和附件装订 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不要另加封面。纸质版推荐书提供原件1套。 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推荐项目不得填写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 一、项目登记表 1.项目名称:不超过 30 字。应围绕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的核心内容,准确反映科学发现的主要 研究内容和特征。 2.推荐单位/专家:若选择单位推荐,则填写《推荐单位意见》;若选择专家推荐,则填写《推 荐专家意见》。 3.学科分类名称:填写相应学科,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最多可以填写 3 个学科名称。应按照 “五、重要科学发现”所列科学发现点所属学科名称和顺序填写。 4.项目的任务来源:应按重要程度依次填写,先国家计划,后其他计划,不超过 5 项。 5.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项目开始研究的日期;完成 时间填写 8 篇代表性论文专著中最近 1 篇发表的时间。 二、推荐单位意见(专家推荐不填此表) 不超过 600 字。推荐者应认真审阅推荐书全文,对科学发现点的原创性、科学价值、国内外自 然科学界公认度以及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进行概述,并对照《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 法》,写明推荐理由。推荐机构的推荐意见表应由推荐机构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推荐专家意见(单位推荐不填此表) 不超过 600 字。本部分应由推荐专家填写,并在专家签名处签名。 推荐专家应认真审阅推荐书 材料,审查完成人资格。推荐意见应包括: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确认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 并对照《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写明推荐理由。专家联合提名时,提名意见内 容可各有侧重。 四、项目简介 不超过1200字。应包含项目主要研究内容、科学发现点、科学价值、同行引用及评价等。 五、重要科学发现 不超过 6000 字。该部分是推荐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重要科 学发现”是项目科学研究内容在创造性方面的归纳提炼,应围绕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的核心内容,客 观、真实、准确地进行阐述,此部分不得涉及评价性内容。 科学发现点按重要程度排序。每项科学发现在阐述前,应首先说明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和支持 其成立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序号等。 凡涉及实质研究内容的说明、论证及实验结果等,均应有相应论文专著或他人引文的支持。 六、客观评价 不超过 2400 字。应围绕科学发现点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内容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论文集等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非公开 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目录 -3-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按照表格所示栏目填写支撑本项目“五、重要科学发现”的代表性论文及专著详细情况,不超 过 8 篇,按重要程度排序。鼓励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或国内出版的专著列为代表性论文专著。 1.所列论文专著应在正式刊物公开发表或出版两年以上(即 2021 年 6 月 30 日以前发表)。在 线发表时间可作为论文发表时间,但须在论文电子版中有体现,或另附在线发表时间的证明。 2.所列论文专著应以国内为主完成,知识产权应归国内所有。论文专著仅署名国外单位的,不 得列为代表性论文专著。论文专著署名同时包含国内及国外单位,且第一单位(标号为 1 的单位) 为国外单位的,须在附件提交国际合作证明,详见“十、附件”的具体要求。 3.“作者”、“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均应基于论文的全部作者进行填写,不得只填写本项 目完成人。其中,“作者”、“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姓名表述应与论文原文的署名保持一致。 如果某些学科没有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概念,相应栏目可不填写,但要在本页“补充说明”中 加以说明。 4.“他引总次数”“检索数据库”应依据检索报告填写,同时在附件提交检索报告。详见“十、 附件”的具体要求。对检索机构和“他引总次数”的检索数据库不作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 择。网络搜索引擎结果亦可作为检索依据,但须考虑到评审委员会对其公信力的接受程度。 在推荐书其他部分出现的论文他引统计次数,必须是上述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的他引统计情况。 其他论文及专著的他引统计情况不得列入或出现在推荐书中。 5.项目第一完成人应在本表指定处签名承诺:“所列论文及专著用于推荐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 学技术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作者的同意,知识产权应归国内所有,且不存在 争议”。 对于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应在附件中提交其出具的知情同 意证明,详见“十、附件”的具体要求。 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其他作者,无需其提交知情同意证明。项目第一完成人应征得其本人 同意,并妥善保存有关证明材料以备查用。 八、代表性论文及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 按照表格所示栏目填写“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目录”所列论文及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有关情况, 代表性引文专著不超过8篇,按被引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的顺序排列。 九、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所列完成人应为“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目录”所列论文专著的署名作者。附件所列验收、鉴 定的专家组成员不能作为完成人。主要完成人最多填写不超过5人。 1.排名: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 2.证件号码:大陆居民填写国内居民身份证号(18 位);港澳居民填写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号; 台湾居民填写台湾居民来往通行证号;外籍人员填写护照号。 3.工作单位:根据人事关系填写完成人现工作的单位,已退休的填写退休前的工作单位,在国 外工作的,填写国外单位。 4.完成单位:填写完成人参与本项目主要研究工作时所在单位(应为法人单位)。单位名称应 与单位公章一致。如涉及多个单位,应根据贡献大小填写一个单位。完成单位与奖励证书关联,请 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填写。 5.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应在本项目起始时间之后,结束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不限于本项目完成时间之前。 6.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的贡献:不超过 300 字。应具体写明完成人对本项目做出的实质性贡 献,并注明对应“五、重要科学发现”所列第几项科学发现、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编号。与他人合作 完成的科学发现,要明确阐述本人独立于合作者的具体贡献,以及支持本人贡献成立的证明材料在 附件中的编号。 7.承担中国科研计划或入选人才引进计划等情况:不超过 200 字。 8.曾获省部及以上科技奖励情况:不超过 200 字。填写完成人曾获省部级(包括中国光学工程 学会科学技术奖)及以上科技奖励的获奖年度、奖种、等级、项目名称、排名及证书编号等内容。 9.签名和盖章:“本人签名”应为完成人的中文简体正楷亲笔签名,不得代签或仿造签名。如 -4-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因特殊情况而无法签名,应由完成单位出具书面说明,随推荐书一并报送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奖励工 作办公室。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在附件中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详见“十、附件”的具体要求。 完成人的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应在“单位(盖章)”处盖章。如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为同一单 位,只需加盖一个公章;如为不同单位,两个单位公章应同时加盖。所盖公章应与填写的单位名称 一致(具有多个名称的单位,所盖公章应至少与其中一个名称相同)。 十、附件 电子版附件合计不超过 40 个文件,其中必备附件以 PDF 文件提交,不超过 20 个,其他附件以 JPG 文件提交,不超过 20 个。纸质版必备附件页数因部分内容存在多页情况而不作总数限制,其他附件 限 20 页。具体要求如下: (一)必备附件 1. 保密审查证明:模板见附表 1。 2. 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电子版和纸质版均应按照“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目录”所列代表性论 文及专著的顺序排列,不得遗漏,也不得超出列表范围。 电子版:代表性论文提交全文,专著提交首页、版权页及目录页,每篇论文(专著)1 个 PDF 文件,合计不超过 8 个。 纸质版:代表性论文提交首页,专著提交首页、版权页及目录页复印件,每篇论文(专著)1 页,合计不超过 8 页。 3. 代表性引文:电子版和纸质版均应按照“八、代表性论文及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所列引 文的顺序排列,不得遗漏,也不得超出列表范围。 电子版:代表性引文提交首页、引用页和文献页,专著提交首页、版权页、引用页和文献页, 每篇引文 1 个 PDF 文件,合计不超过 8 个 PDF。 纸质版:代表性引文提交首页,专著提交首页及版权页复印件,每篇引文(专著)1 页,合计 不超过 8 个。 4. 检索报告:指“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目录”所列论文专著的检索报告。 电子版:提交全文扫描件,限 1 个 PDF 文件。 纸质版:提交复印件的盖章页,限 1 页。 5. 知情同意证明:指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出具的 知情同意证明。没有此类情况的不需要提交。 上述为国内作者的,须明确表示:同意项目完成人使用该论文专著报奖,并已知晓“获奖项目 所用论文专著不得再次用于推荐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等有关规定。 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且未在已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或本年度中国光学工程学 会科学技术奖其他推荐项目中使用。 上述为外籍作者的,须写明项目完成人在该论文专著中的学术贡献,明确知识产权无争议,同 意项目完成人使用该论文专著报奖。 电子版:提交扫描件,限 1 个 PDF 文件。如有多份证明材料,应组合为 1 个 PDF 文件提交。如 仅有 1 页,也应以 PDF 文件提交。 纸质版:提交原件,按实际页数提交。 6.国际合作证明:论文及专著署名同时包含国内及国外单位,且第一单位(标号为 1 的单位) 为国外单位的,须在附件提交国际合作证明。证明中应明确写出项目完成人在该论文或专著中的学 术贡献及其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情况。没有此类情况的不需要提交。 电子版:提交扫描件,限 1 个 PDF 文件。如有多份证明材料,应组合为 1 个 PDF 文件提交。如 仅有 1 页,也应以 PDF 文件提交。 纸质版:提交原件,按实际页数提交。 7.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含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按照附表 2 格式填写,并由第一完 成人签名。完成人仅为 1 人的不需要提交。 电子版: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含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扫描件,应包含第一完成 人签名,限 1 个 PDF 文件。 -5-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纸质版: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含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原件,应由第一完成人签 名,按实际页数提交。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应以第一完成人角度,介绍项目完成人之间的合作经历或合作关系,不 局限于第一完成人与其他完成人的合作,也可以包括其他完成人之间的合作。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即“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有关内容列表化,每行填写一项合作 内容。其中: 合作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专著、论文、发明专利、合同等。 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著合著、论文合著、共同立项、共同知识产权、共同参与制订标准 规范和产业合作等。 合作者:填写此项合作内容中涉及的完成人。 合作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限于本项目的起止时间。 证明材料:填写其在推荐书电子版附件中的编号。如未包含在附件中,应填写“未列入附件” 。 (二)其他附件 指支撑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客观评价及完成人学术贡献的证明材料。 电子版不超过 20 个 JPG 文件,每个文件均应清晰可辨,原则上不要拼图,每个 PDF/JPG 文件只 能包含一个独立内容。纸质版不超过 20 页,应与电子版一致。 -6-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第二部分:提名推荐书 一、项目登记表 编号: 登记日期: 项目名称 项目主题词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单位性质:□科研机构 □院校 □社会团体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其他 推荐单位/专家 学科分类名称 推荐单位名称: 推荐专家身份:□两院院士 □学会常务理事 □学会会士 □其他 1 代码 2 代码 3 代码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项目的任务来源 任务名称 项目起止时间 (应根据与本项目的紧密程度顺序填写,不超过 5 项) □国家计划 □省级计划 □国家基金资助 □其他 具体计划、基金名称 起始: 完成: 授权发明专利(项) 选择评审专业组 具体计划、基金编号 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光通信与光传感技术 □大光学技术 联 系 人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职 务 电子邮件 手 机 -7- □激光技术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注: 1. 推荐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应当是近三年之内完成的项目。 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 3. 起始时间指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形式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整体通过验收、审批或正式投 产日期。 -8-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二、推荐单位意见 (专家推荐不填写此表) 推荐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手机 推荐意见:(不超过 600 字) 声明: 我单位对《推荐书》及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按照《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 定,该项目符合推荐条件,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 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 我单位承诺将认真履行作为推荐单位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推荐单位公章 年 -9- 月 日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 10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三、推荐专家意见 (单位推荐不填写此表) 姓 推 荐 专 家 名 是否院士 □是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院)□否 身份证号 是否 学会成员 □是 (□常务理事 □会士)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手机 通信地址 □否 邮编 电子邮件 专业专长 现从 事的科 学技术工作 推荐意见:(不超过 600 字) 声明: 本人对《推荐书》及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按照《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该项目符合推荐条件,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 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 本人承诺将认真履行作为推荐专家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本人同意作为该项目的推荐专家向社会公布。 推荐专家签名 年 - 11 - 月 日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四、项目简介 (不超过 1200 字)应包含项目主要研究内容、科学发现点、科学价值、同行引用及评价等。 - 12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五、重要科学发现 (不超过6000字) 该部分是推荐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重要科学发现”是项目科 学研究内容在创造性方面的归纳提炼,应围绕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的核心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地 进行阐述,此部分不得涉及评价性内容。 科学发现点按重要程度排序。每项科学发现在阐述前,应首先说明所属的学科分类名称和支持其 成立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序号等。 凡涉及实质研究内容的说明、论证及实验结果等,均应有相应论文专著或他人引文的支持。 - 13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六、客观评价 (不超过 2400 字) 应围绕科学发现点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填写的评价内容 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等公开发 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 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 14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七、代表性论文及专著目录 (不超过 8 篇) 序 号 论文及专著 名称/刊名/作者 年卷页码 (xx 年 xx 卷 xx 页) 发表时间 年月日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他引 总次数 检索数据 库 论文署名单位是否包含国外单位 1 2 3 4 5 6 7 8 补充说明(视情填写): 承诺:上述论文及专著用于推荐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作者的同意,知识产权应归国内所有,且 不存在争议。 第一完成人签名: - 15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八、代表性论文及专著他人引用的情况 序号 被引代表性论文或专著序号 引文名称/作者 1. 2. 3. 4. 5. 6. 7. 8. - 16 - 引文刊名 引文发表时间(年月日)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九、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性别 证件类型 出生年月 证件号码 是否会员 专业专长 国 毕业院校 最高学位 归国人员 序号 □是 □否 归国时间: 籍 会员号: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电 话 部 手 机 电子邮件 传 真 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 □是 □否 邮编 自 门 行政职务 通信地址 年 月 至 年 月 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的贡献:(不超过 300 字) 承担中国科研计划或入选人才引进计划等情况:(不超过 200 字) 曾获省部及以上科技奖励情况:(不超过 200 字) 声明: 本人同意完成人排名,承诺遵守《中国光学工程学 完成单位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内容真 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守评审工作纪 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 律;并如实提供了上述材料,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 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 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 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不符, 查处理工作。 工作单位声明:本单位对该完成人被提名无异议。 本人愿意承担相关后果并接受相应的处理。 人 本人签名: 年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主要完成人最多填写 5 人。 - 17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十、附件 (一)必备附件 1. 保密审查证明(模板见附表 1) 2.代表性论文及专著(不超过 8 篇) 3.他人引用代表性引文及专著(不超过 8 篇) 4.检索报告 5.知情同意证明 6.国际合作证明 7.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见附表 2) (二)其他附件 - 18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附表 1 保密审查证明 经审查, (填写第一完成单位名称)推荐申报的2024年“第十届中 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 填写项目名称 》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 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规定,不涉及国家秘密,特此证明。 单位(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请项目完成人提交所在单位的保密审查证明,加盖所在单位保密部门或单位(具备法人资格)的公章。若单位没有统 一的保密审查证明格式,可填写该“保密审查证明”。 ★如不能及时提供保密审查证明,项目材料将不予送审,请给予高度重视。 - 19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附表 2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应以第一完成人角度,介绍项目完成人之间的合作经历或合作关系,不 局限于第一完成人与其他完成人的合作,也可以包括其他完成人之间的合作。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即“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有关内容列表化,每行填写一项合作 内容。其中: 合作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专著、论文、发明专利、合同等。 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著合著、论文合著、共同立项、共同知识产权、共同参与制订标准 规范和产业合作等。 合作者:填写此项合作内容中涉及的完成人。 合作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限于本项目的起止时间。 证明材料:填写其在推荐书电子版附件中的编号。如未包含在附件中,应填写“未列入附件” 。 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 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 - 20 -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 序号 合作成果 合作方式 合作者 - 21 - 合作时间 证明材料 备注 2024 年第十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自然科学类) 第三部分: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说明 1. 论文、专利等相关技术内容重复使用; 2. 自然科学奖论文发表不满两年(应在 2021 年 6 月 30 日以前发表); 3. 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整体技术应用时间不满两年(应在 2021 年 6 月 30 日以前应用); 4. 完成人同一年度被两个以上项目提名; 5. 自然科学奖完成人不是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6. 技术发明奖前三完成人不是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7. 应用证明不全或未按要求提供; 8. 必备附件未提交或不完整。 9. 其他不符合电子科技奖填写要求的事项。 - 22 -

附件3:2024(自然科学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书.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