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中民).docx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2018)年度冠名奖推荐表(集体) 被推荐集体名称 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中 负责人姓名 心 刘中民 申报冠名奖奖项名称 科技创新奖 被推荐集体人员情况 职工:91 名(包括项目聘用:20 名);研究生:53 名;返聘职工:3 名 (800 字小四宋体,单倍行距。主要获奖、专利、专著、论文等列目录且仅复印含申报人名字页附后) 主要事迹: 加快推动煤基乙醇技术产业化进程 继 2017 年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示范项目打通全流程并签署 50 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装 置技术实施许可合同之后,2018 年 50 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标志着 项目的产业化工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同时,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 120 万吨合成 气制乙醇项目一期 60 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合同顺利完成了签署,意味着中 国合成气制乙醇技术已正式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基于该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化需求 做出的重大贡献及显著的经济效益,“煤基乙醇技术创新团队”荣获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 展奖”。 持续发展 DMTO 相关技术,取得显著成绩 2018 年,陕西省陕西延安 DMTO 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这已是陕西省第 5 套投产的 DMTO 装置,也是全球第 13 套成功投产的 DMTO 装置,已投产 DMTO 装置的累计烯烃产能达到 716 万吨 /年,产值超过 750 亿元/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乙烯、丙烯收率,降低甲醇单耗,团队成功开发 了 DMTO 反应器预积碳技术,并应用于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该技术的应用, 公司每年可增加收入 5000 万元以上;DMTO-III 技术顺利完成了千吨级中试试验装置建设及条件 试验。实验结果为: 甲醇转化率>99%,乙烯丙烯(不含水)最高选择性 85-90%;成功开发新一 代 DMTO 催化剂,使得甲醇处理能力较之上一代催化剂提高 50%以上,催化剂操作窗口也大幅拓 宽。依托该技术进行产业化的中科催化新技术 (大连) 股份有限公司也于 2018 年 10 月 28 日成 功投产。 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稳步发展 团队始终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在甲醇制烯烃、合成气制乙醇等工业化过程开发 和应用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致力于研究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及工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 的基础科学问题。其中,甲醇与一氧化碳耦合制取芳烃研究工作进展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评为热点论文(Hot Paper);二氧化碳加氢制取芳烃研究工 作进展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MTO 反应机理的相关研究工作陆续 发表在 ACS Catalysis 上;Nature Catalysis 发表的综述文章中,也高度评价了团队在甲醇转化为 烃类相关工作里程碑式的进展;MTO 流化床反应器中的积碳分布模型和反应动力学模型进展, 以及流化床反应器的 ECT 测量技术研究分别发表在 AIChE J.上。 团队全年发表文章 53 篇,其中影响因子 10 以上文章 9 篇,在化学工程领域顶级期刊 AIChE J 上发表文章 4 篇。申请发明专利 153 件,授权专利 72 件。团队负责人刘中民荣获中国石油和 化学工业改革开放 40 周年突出贡献人物及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专业成就奖;叶茂入 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郭鹏获得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择优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