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

[驱逐]expel6 页 33.669 KB下载文档
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6_脑梗死临床路径.docx

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中华医 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 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 血性病灶时),或持续 24 h 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 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 CT/MRI 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中华医学会 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 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 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 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 7-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 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 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 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 (3)胸部 X 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 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 MRI+DWI(弥散加权 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 (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 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易栓检查、抗心磷脂抗体、 维生素 B12、叶酸。 (2)TCD 发泡试验。 (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 B 超(肝、胆、 胰、脾、肾)。 (4)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 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 (5)头颈 CT 血管造影(CTA)、CT 灌注成像(CTP) 。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七)选择用药。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结合患 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或尿激酶。 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氯吡 格雷等。 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使用。 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高 渗盐水和白蛋白等。 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 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八)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退出路径。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退出路径: 1.缺血性梗死病情危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时,退出本 路径,进入相应疾病临床路径。 2.当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根据现行诊治指南需要外科 或血管介入干预时,进入相应疾病临床路径。 3.病情危重: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需转入 ICU 或 手术治疗。 4.既往其它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或出现严重并发 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脑梗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 6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时间 住院第 1 天 (急诊室到病房或直接到卒中单元)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 □ □ 体格检查(包括 NIHSS 评分、GCS 评分及 Bathel 评分、吞咽功能、 □ □ 营养评估) □ 完善病历书写 □ □ 护理及饮食医嘱 □ 医患沟通,交待病情 □ 监测并管理血压(必要时降压) □ 预防并发症:感染、应激性溃疡、 □ 压疮等 □ 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 □ 他汀治疗、降血糖治疗 □ □ 健康宣教:饮食、戒烟 □ 长期医嘱: □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 监测生命体征、血糖 □ 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 □ 他汀类药物治疗 重 点 医 嘱 病情 变异 记录 住院号: 标准住院日:7-10 天 住院第 2 天 上级医师查房,书写上级医师 查房记录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继续宣教:饮食、戒烟 完成或预约辅助检查(三大常 规、三全、红细胞沉降率, CRP,HCY,感染指标、胸部 X 线片、TCD、颈部血管超声、 UCG) 、头 MRI +DWI、腹部 B 超 继续抗血小板(或抗凝)、他 汀类药物治疗。 继续防治并发症 康复治疗评估及治疗 长期医嘱: □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 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 □ 抗血小板(或抗凝) □ 他汀类药物治疗 □ 床旁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临时医嘱: 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 □ 辅助检查:生命体征监测 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 □ 必要时复查有异常值的检查 图等 □ 康复科会诊 □ 预约 TCD、颈部血管超声、UCG 辅 助检查: □ 必要时预约颅脑 MRI +DWI、腹部超 声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住院第 3 天 □ 上级医师查房,书写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 □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 宣教:饮食、戒烟 □ 完善辅助检查: □ 继续抗血小板(或抗 凝) 、他汀类药物治疗。 □ 继续防治并发症 □ 继续康复治疗 长期医嘱: □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一/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糖尿病)饮 食 □ 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 □ 抗血小板(或抗凝)治 疗 □ 他汀类药物治疗 □ 床旁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 □ 必要时复查有异常值的 检查 □ 必要时行 MRA、CTA、DSA 检查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病情 变异 记录 医师 签名 第 4-6 天 第 7-10 天(出院日) 上级医生查房 评估辅助检查结果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继续防治并发症 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 继续抗血小板(或抗凝) 治疗 □ 继续他汀类药物治疗 □ 康复治疗 □ 通知病情稳定患者及其家 属出院准备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 项,预约复诊日期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 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 治疗的方案 □ 出院宣教:出院后继续规范 脑卒中二级预防、控制危险 因素、生活方式等 □ □ □ □ □ □ 长期医嘱: □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一/二/三级护理 □ 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 抗血小板(或抗凝) □ 他汀类药物治疗 □ 床旁康复训练 临时医嘱: □ 异常检查复查 □ 复查血常规、肾功能、血 糖、电解质 □无 1. 2. □有,原因: 长期医嘱: □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一/二/三级护理 □ 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 抗血小板(或抗凝) □ 他汀类药物治疗 □ 床旁康复训练 临时医嘱: □ 出院 □ 出院前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NIHSS,Bathel 指数) □ 出院带药 □无 □有,原因: 1.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