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招生简章(校对稿).doc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党院办 陕西中医学院是陕西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 1978 年中共中央 56 号文件确定的全国 8 所重点建设中医院校之一,1981 年被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药院校。 一、基本情况 学校的前身是 1952 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 年升格为陕西 中医学院,1961 年迁至古都咸阳。学校占地面积 616024.4m2,分南(新校区) 、 北两个校区。南校区(新校区)位于陕西西安西咸新区世纪大道,交通便利,环 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 、 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 5 个二级学院, 有针灸推拿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公共卫生系、人文科学系、英语系、体育 部、社会科学部等 8 个教学系部;有 2 所直属附属医院、11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1 家制药厂、1 个陕西医史博物馆。 三、人才培养——校友篇 近 60 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为国家培育了 3 万 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他们有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 有些已成为德高望重的国家名老中医,有些已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有些已成为卫生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有些已成为优秀的医药企业家。广大校友 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杰出表现,是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 五、医疗服务 学校有 2 所直属附属医院,设置床位 1856 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社会 声誉高。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 7 所重点建设的中 医医院之一,具有 50 多年历史,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被 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有 1 个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 科、7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和 5 个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第 二附属医院为西北地区首家“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心血管内外科、 眼科等专科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有以获“中国医师奖”的心脏 外科专家柏本健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临床带教队伍,为医学类专业学生提供了 很好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1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人事处 二、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 2415 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 ,专任教师 702 人,并聘任 外籍教师 3 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 418 人。国医大师 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 授 10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学 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 12 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 人,省级名(老)中 医 16 人,省级教学名师 4 人,省级“三五人才”2 人,省级名(老)中医药学术 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 18 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2 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 个;咸阳市突出贡献专家 5 人,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6 人。学校有硕士 研究生导师 268 名,兼职博士生导师 10 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广 州、成都、上海、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2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教务处 三、人才培养 学校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医学影像学、 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药学、药物制剂、生物技术、 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制药工程等 18 个 本科专业及方向,护理 1 个高职专业。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高职学生 10054 人;……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医、理、文、管、工等学科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学校共建成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 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5 个,省级 名牌专业 5 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1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省级精品课程 12 门。目前承担省级以上教 育科学研究课题 11 项,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 5 项。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3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研究生处 二、师资队伍 ……学校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268 名,兼职博士生导师 10 名,分别与中国中 医科学院及北京、广州、成都、上海、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三、人才培养 ……目前学校有硕士研究生 820 人;…… 七、继续深造方向 我校现有 4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覆盖了临床医学、中医药类全部二级 学科。.具有临床医学(中医药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 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毕业生不仅可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亦可报考其它院 校硕士研究生。……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4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对外合作发展办公室 二、师资队伍 ……聘用外籍教师 人…… 三、人才培养 ……外国留学生 60 人……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5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科技处 四、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校坚持实施“科技强校”工程,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现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 30 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7 个,省级重点 学科 4 个,省级特色学科 1 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7 个,基本形成了以中 医药为主、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齐全的重点学科群。 科研平台方面成效明显,现有各种科研平台 27 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 3 个,二级实验室 1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 个,省中医 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2 个,为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1 年,学校新增各类纵向科研项目 134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4 项,省 部级项目 31 项,厅局级项目 89 项,共获资助经费 1176.36 万元。获陕西省科技 成果奖 2 项,发表学术论文 1180 篇,出版学术专著 92 部。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6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学工部 七、住宿条件 我校南北校区共有学生公寓 13 栋,占地面积 14 平方米,学生宿舍住宿四人 或六人一室,每生均配备一张标准多功能钢木组合床、课桌、书架、衣柜、方凳 等,每室均配有无线网络接收器、有线网络端口、风扇、暖气、晾台晒衣架和淋 浴洗澡洗漱台等设施,宿舍内设洗手间。各楼配有电开水器和自助洗衣机,完全 符合标准化学生公寓要求。 八、奖、助学金 为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帮 助部分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 金、国家助学金、“香港京都念慈庵助贫奖学金”、“香港培才教育基金贫困学生 助学金”、“美国华盛顿中华医学研究所助贫奖学金”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困难学 生资助金,同时,还按照国家规定对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特困生实行学费 减免政策。 九、就业 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政策,就业渠道宽广。多年来,毕业生平 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88%左右,考研率达到 20%左右,就业主要面向:国家企 事业单位、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大中型制药企业等。毕业生因“基础知识扎实、 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7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核对部门:团委 六、校园文化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坚持近 30 年的“百 花奖”文艺汇演、大学生辩论赛、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及冬季万米长跑赛等, 已成为学校传统的文体项目。现有邵小利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针灸推拿协会、腰 鼓队、奋进社、大学生军乐团等学生社团 45 个,为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整 体素质、锻炼和展现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10 年 07 级涉外护理班被评为全 国先进班集体,2004、2006、2007、2008 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 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连续 7 年被评为陕西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 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05 年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于“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 体”称号。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8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基础医学院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是基础医学部, 伴随着我校近 50 年的发展历程,历经整 合变迁与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格局。现下设 11 个教研室,6 个实验中心,其中 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 1 个、省教育厅重点学科 1 个、校级重点学科 1 个;省级精 品课程 3 门、校精品课程 4 门;规范化教研室 3 个,规范化实验中心 4 个。拥有 国家中管局二级实验室 4 个,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 1 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1 个,省级教学团队 1 个,省级研究所 1 个,研究室 4 个(其中省级 1 个、校级 3 个) 。该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院现有专职教师 87 人,其中教授 18 人,副教授 36 人,讲师 27 人,助教 6 人;实验技术人员 18 人,其中高级实验师 4 人,实验师 9 人,助理实验师 5 人;博士生导师 4 人,硕士生导师 27 人。 该院学科与专业建设特色突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以全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 专家张登本教授为学术带头人,邢玉瑞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是在全国中医药院校 颇具影响的教学科研团队。1999 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9 年被确定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3 年所承担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被评为陕 西省首批“精品课程”,2007 年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 该学科形成了 3 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得 41 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的支 持。近 5 年发表学术论文 182 篇、出版专著和教材 39 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 题 48 项,获得各类奖励 21 项。方剂学科 教学队伍实力雄厚,近 5 年主持国家 级、省部级、厅局级的科研课题 26 项。获得省级优秀教材 1 部,省级优秀教学 成果奖 6 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8 项。该学科相继于 2005 年、2006 年被确定 为“校级重点学科” 、“校级精品课程”,2008 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同年 被评为校级“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071002 生物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 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 9 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的理论知识的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 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 和理论,接受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 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的研发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课程:请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版) 》中“核心课程”填 写此项。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10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请参照 2012 年招生简章内容,撰写第一临床医学院介绍文字。 中医系(2012 年院系介绍,仅供参考) 中医临床医学院前身中医系,2008 更名为中医临床医学院,是我校建校之 初设立的主干院系,拥有传统优势专业——中医学专业,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中 医临床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医学专业 2002 年被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 校名牌专业” ,2007 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 年被国家 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7 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 在我校中医学专业建立“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前实验区已连 续组建五届中医实验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专业 2009 年完成陕西省教育厅 “中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课题,并获得我校 09 年度教学成果 一等奖。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前期改革成果“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 相结合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荣获 2011 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 教学成果一等奖。 该院现有在编教师 61 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 20 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4 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 18 名,具有硕士学位者 31 名,在职攻读博士学 位者 2 名,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到 80.3%。专业所属学科中有“国医大师” 1 人,兼职博士生导师 6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 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 5 人,陕西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 老师 6 人,陕西省教学名师 2 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 6 人。其中担任全国 专业学会委员、 理事、主任、副主任 11 人,陕西省中医学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理事 10 人。 中医学专业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中医诊 断学》、 《中药学》 、《伤寒论》先后被批准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温病学》 为校内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中医内科学科教学团队、中药学教学 团队、中医骨伤学科教学团队先后被批准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中医骨伤实验 中心被批准为陕西省实验示范教学中心。中医妇科实训中心、中医骨伤科实验中 心、中医临床基础经方研究实验室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重点实验教学中心。中医 内科脑病学科、脾胃病学科、中医妇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中 11 医骨伤科是卫生部首批批准建设的重点专科。中医骨伤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伤 寒论)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温病学是校内重点建设学科。 该院教师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组织出版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西部精品教材、中医 药类精编教材 39 人次,其中担任主编 4 人,担任副主编 8 人。近三年出版专著、 编著、教材 16 部,其中主编 6 部,副主编 1 部。在编教师主持的各级各类在研 科研课题共有 51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6 项,省部级课题 13 项,厅局 级课题 32 项;近三年获得国家专利 1 项,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获得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1 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 4 项,市级科研成果奖 3 项。 中医临床医学院遵循以人为本,质量立院,从严治学的宗旨,狠抓内涵建设, 突出中医特色,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在校学生 1975 名,其中本科生 1257 名,留学生 29 名,专科生 403 名,硕 士研究生 286 名。近三年,本科学生考研率达到 25%~30%。建校以来,该院已 毕业学生近 7000 余名,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医疗、教学、科研、 管理岗位上的骨干,为中医学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2012 年院系介绍,仅供参考) 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是我校三大临床医学院系之一,是实力雄厚、设备先进、 管理规范的教学单位,是教学、科研、医疗的重要基地。于 2006 年被批准为一 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该院前身为中西医临床医学系,2007 年更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所设中 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已经开始招生,截止目前已连续招 生 19 届。近 20 年来,共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 6000 余人,是深受学生 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欢迎的专业。现有在校生 1338 人(其中研究生 292 人) 。 该院下设中医诊断学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基础教研室、中西 医结合临床教研室、肿瘤学教研室及诊断学实验中心、中医诊断学研究室、中西 医结合肾脏病研究室等。有专兼职教师 120 多人,其中专职教师 34 人中,具有 教授职称 8 人,副教授 6 人,讲师 16 人,具有博士学位 5 人,硕士学位 18 人, 在读博士 2 人。马居里教授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名中医”称号。该院现有 硕士研究生导师 74 人,目前有在研课题 18 项,其中国家级 2 项,省部级 4 项。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2005 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 牌专业称号;“中医诊断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被 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西医诊断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12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100501K 中医学(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核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再医疗 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 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疗、预防、康复和将抗服务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 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601K 中西医临床医学(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系统 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 合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 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 文、科学、职业素养以及中、西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西医结 合临床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核心课程:请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版) 》中“核心课程”填 写此项。 修业年限:五年。 13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14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请参照 2012 年招生简章内容,撰写第二临床医学院介绍文字。 临床医学系(2012 年院系介绍,仅供参考) 临床医学院于 2001 年首届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规模迅猛发展壮大。 现有教职工 126 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41 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 77 人。现有在校生 1600 名。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毕 业生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多数能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就业,年平均就业率达 95%。近五年来学生考研上线率逐年上升达 67.6%。 该院现拥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教研室,教研 室主任由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等担任。妇产科学于 2007 年荣获省级精品课程, 外科学荣获校级精品课程。近 3 年来,该院教师拥有国家级课题 15 项,省部级 课题 37 项,厅局级课题 52 项;发表论文 400 余篇,其中核心 150 余篇;出版专 著 18 部;各项成果奖 40 余项。临床医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妇 科带头人贺丰杰教授,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8 项,获专利 2 项,主编规划 教材及专著 10 部,发表论文 80 余篇。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中医学院 十大名师”,兼任陕西省级精品课程《妇产科学》负责人,陕西省中德医学会理 事、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政协委员。 2006 年 7 月临床医学专业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 牌专业”。2011 年 5 月我院获取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该院的实践操作训练基地——临床医学模拟实训中心于 2004 年建成并投入 使用,固定资产 700 余万,设有内科学实训中心、外科学实训中心和妇产科学实 训中心 3 个部分。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实验室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形成了师资 力量雄厚,教学、实验设施、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五年,教学实行 3+2 教学模式(即 3 年通识教育及学科基 础教育,2 年专业方向教育及实践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均由多年从事教 学、临床工作的资深专家、教授任教。学生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扎实,毕业 后能成为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5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100201K 临床医学(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 步临床工作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 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地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 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50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16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药学院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药学院前身中药系始建于 1973 年,1989 年更名为药学系,2008 年更名为药 学院。现有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市场营销 4 个本科专业;中药制药技 术、药品经营与管理 2 个高职专业,其中,中药学专业 2003 年被陕西省人民政 府命名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中药学 1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中药学、中药 药理、中药药剂、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化学等 6 个二级学科 17 个硕士研 究生招生方向。 该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工 85 人,其中正高职称 15 人,副高职称 24 人, 中级职称 26 人,初级职称 20 人。师资队伍中博士 16 人,在读博士 4 人。学科 门类齐全,具有“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 科,“中药制药学”1 个省级重点学科,“中药化学”、“生药学”为校级重点 学科。“中药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2 个校级精 品课程。学科科研基地有陕西中医学院药物研究所、陕西省中药饮片技术工程研 究中心、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技厅“13115”科技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 中管局三级实验室等。 该院下设 17 个二级机构,包括中药教研室、药理教研室、生药教研室、中 药化学教研室、中药药剂教研室、中药炮制教研室、化学教研室、制药工程教研 室、药品经营与管理教研室、分析测试实验中心、生药实验中心、药理实验中心、 制药工程实验中心、中心仪器室、中药标本馆、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II 期测 试实验中心、药学院党政办公室。 “三十年磨一剑”,药学院将一如既往,苦练内功,锐意进取,力争为杏 苑添彩,为岐黄争光。 第二部分 本 100801 专业设置 科: 中药学(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陕 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1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 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 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 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中药学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药、中药质 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知道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中医学、化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 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 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与法 规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081302 制药工程(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制药工业发展的 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药用辅 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 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和 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交流能力,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科研院 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 、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 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品生产制造、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 技术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验技能、工艺研究和 工程设计的基本科学与工程方法训练,掌握从事药品研究与开发、制药工艺设计 与放大、药品生产质量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 核心课程:请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版) 》中“核心课程”填 写此项。 修业年限:四年。 18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100702 药物制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剂型与制剂的研究开发,药物 制剂的生产、制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药剂学、制剂工程学、化工原理等方面基本是实验 技能训练,具备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及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技 术,具备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与 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 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程学、化工原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120202 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 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 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 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 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接受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 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19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销售管理、广告学、国 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20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针灸推拿系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针灸推拿系始建于 1980 年。从建系至今,已为国家培养本科毕业生 26 届计 1112 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 26 届计 138 名,其中多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现有 在读本专科生 1198 余人,硕士研究生 79 人,留学生 18 人。 该系现有专兼职教师 26 人(含硕士研究生导师 8 人),其中高级职称 11 人, 博士生学位 6 人。设有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 2 个学科;下设针灸基础、针灸 临床、实验针灸、推拿、康复医学 5 个教研室和 1 个实验中心,该中心有经穴效 应测定室、刺法灸法演示室、针灸实验室、康复医学实验室和推拿示教室。 该系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在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系教师先后担任了多部全国统编、协编教材及其教参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先后荣获优秀教学成果奖 5 项,其中省(部)级奖 1 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30 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5 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 10 余项,其中省(部)级奖 5 项。 随着针灸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该系曾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出国讲学、进行学 术交流以及医疗活动。邀请并接待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面向港、澳、台及海 外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 该系教学、科研实力雄厚。2004 年、2006 年针灸推拿学专业分别被授予陕 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荣誉称号,2009 年康复治疗技术 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5 年、2009 年《针灸学》、《刺法灸法学》被评为陕西 省精品课程,2006 年《实验针灸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针灸推拿学被确定 为校级重点学科。 该系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坚持不断开展第二课堂 及课外活动,培养出了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 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2009-2011 年,针灸推拿学专业的考研升学率均达 35%以上,针灸推拿学专业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分别达到了 90%和 93%。 21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100502K 针灸推拿学(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建 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针灸 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核对常见病症进行针灸推拿临床诊疗的能 力,能再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针灸推拿学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接受针灸推拿临床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针 灸推拿技术与方法进行诊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 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1005 康复治疗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 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 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以及 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与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 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康复治疗学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掌握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具备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针灸学、神经病学、运动医学、康复 评定学、康复疗法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22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23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护理系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护理系成立于 2004 年 6 月,下设党政工作办公室、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和临 床护理学教研室;实践教学基地有护理模拟实训中心和附属医院。临床实习医院 有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 第二附属医院等分布在全国的 14 家三级医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 就业机会。该系现有专兼职教师 53 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力量强, 团结协作,师德优良。 我校护理教育已有 27 年的历史,办学层次有四年学制本科、“3+2”学制专 科起点本科和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在校生 800 余人。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我校于 2006 年开设了护理学本科专业涉外护理方向。 学生入学后根据英语成绩分为普通和涉外护理两个培养方向,后者是护理系重点 建设的特色专业。培养学生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掌握公共 英语、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 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毕业后从事涉外护理、护理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专业外文编辑翻译出版等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 课程结构借鉴国外护理教育及实践的成功经验,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 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对涉外护理人才的需求。部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采用双 语教学,并且有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口语。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积极寻找与海 外护理教育的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可靠的海外工作和深造的机会。目前学生在外 资或合资医院、学校、出版社就业情况良好。 我校有着优良的中医药教育资源,护理学专业开设一些中医药课程,使学生 掌握一定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具备更高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101101 护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 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 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性 24 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接受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 备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 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 学、社区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50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高 职: 630201 护理(请加入新加坡留学奖学金项目简介)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 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 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老年护理学、中医学等。 就业面向: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修业年限:三年 学费:5500 元/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25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医学技术系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医学技术系开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陕西省较早开 设的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 共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892 名。 该系现有教师 59 人,其中教授 16 人,副教授 15 人,讲师 21 人,医学硕士 11 人,医学博士 4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9 名。 该系设有临床检验学教研室、免疫及检验学教研室、病原微生物及检验学教 研室、医学影像诊断教研室、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医用物理学教研室及口腔医 学教研室;医学检验学实验中心、医学影像学实验中心及口腔医学实验中心;并 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设有医学检验临床实验实训中心、医学 影像学临床实验实训中心及口腔医学临床实验实训中心。该系与我校附属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共同进行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承担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不同 层次 31 门基础课、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该系现有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 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等多家教学医院,承担临 床教学任务。 该系现在中西医结合基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三个学科招 收硕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免疫学专业)是国内较早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之一。 该系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 13 项,获省部级奖 12 项,国 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3 项。免疫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学科。医学检 验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好,教改成效显著,专业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不 断提高,已成为西北地区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0 年被遴选为 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就业率高, 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海关及检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 验、医学影像及医学实验室工作。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6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基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 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 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具备初步现代化医学检验 能力、终生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 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一 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 理论知识,接受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备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 的基本能力。 核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 病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临床 基础检验、临床病源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 化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50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100203TK 医学影像学(教育部 2012 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 业介绍》书中无此专业介绍,请根据 2012 年招生简章该专业介绍予以修改) 培养目标: 培养要求: 核心课程: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50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附我校 2012 年招生简章中【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仅供参考 学制:五年 学费:5000 元/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27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 理学、病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CT 诊断学、 MRI 诊断学、介入治疗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 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影像学诊 断和介入放射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医学影像学高级专门人才。 附【10100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介绍,仅供参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热爱医药卫生事 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 德,具有较为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 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 值和限度,能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域利用医学影像设备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工 作的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 医学影像技术(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的基本 操作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 操作技能,如个中医学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操作、保养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以及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掌握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和方法,以及文献检 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知识,能运用各种 影像学技术获取诊断所需的优质图像,熟悉医学检查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毕业生应获得一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 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技术,掌握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 障排除技术; 3. 具备开发图像处理软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 PACS 系统的使用 和维护技术,以及影响学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能熟练运用 Functool 软件、 MATLAB 软件等); 4. 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和法规; 5.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 6. 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 28 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勇于创新,能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具有国际医学科学交 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干学科: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影像应用数学、影响物理学、图像处理算法基础、医学影像成像 原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设备安装 于维修、医学影像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以影像诊断学实习)、 专业技能实训(影像设备实践基地专业实训) 。 主要专业实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医学影像设备 实验、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实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实验、 图像信号分析方法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29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英语系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我校自 2001 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方向为中医药对外交流。现 有在校生 366 名。2004 年 6 月成立英语系,目前,有教职工 41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26 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 33 人(含在读) ,外籍教师 3 人。该系设有大学英语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医学英语教研室和语音实验中 心等。 该系拥有 4 个数字化语音室,共计 306 座。教学设备先进,有丰富的外语教 学音像资料、国际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外语调频电台和教学闭路电视台。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050201 英语 (以下为教育部 2012 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 介绍》中英语专业介绍,请结合我校英语专业特点修改此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 英语语言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 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 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 要英语国家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 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 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 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 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请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版) 》中“核心课程”填 写此项。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30 招生科类:文史类。 附我校 2012 年招生简章中【英语】专业介绍,仅供参考 学制:五年 学费:4500 元/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理工类 主干学科:英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 主要课程:英美语言文学、基础英语、基础阅读、高级英语、听力、口语、 英语写作、初级翻译、中级翻译、英美概况、西医英语、中医英语、中医基础理 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 内科学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熟练地掌握英 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同时,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 本知识,对基础中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有广泛的了解,能够 适应 21 世纪中医药国际化趋势的需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在教育、文化、 医疗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31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人文科学系 第一部分:院系介绍 人文科学系开设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中医医史文献专 业 1 个硕士点,下设语言文化教研室、文艺学教研室、文学教研室、写作与文秘 教研室、管理学教研室、社会学教研室、医古文教研室、医学史与各家学说教研 室等 8 个教研室,中医药文化研究室 1 个校级研究室。建有 1 个人文学科学术交 流中心,1 个医史文化教育中心,1 个资料室。另有 1 个陕西中医学院文学艺术 研究会、1 个东方红艺术团、1 个大学影像制作中心。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 究中心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学科为省级特色学科,医 古文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医人文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现主持科研项目 15 项,经 费 160 余万元。 该系共有专兼职教师 57 名,其中教授和研究员 13 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 16 名,二级美术师 1 名,讲师 22 名,助教 5 名;博士学位 13 名,硕士学位 23 名; 硕士研究生导师 6 名。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050101 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 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 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 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 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 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 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 学) 、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 32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附我校 2012 年招生简章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仅供参考 学制:四年 学费:3500 元/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中医学,英语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美 学;基础写作,应用写作,策划与文案,秘书学,新闻学,中国文化概论;大学 英语,英语口语,英语翻译,英语写作,对外汉语教学通论;中医学基础,解剖 生理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基本具备“中文精、中医懂、英语通”的特 殊学养与能力并能将三者较好地结合起来,在政府、宣传、文化、报刊、出版、 影视等机构,尤其是医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从事管理、文秘、宣传、 编辑、教育及科研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 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 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 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 管理法制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 33 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费:3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附我校 2012 年招生简章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仅供参考 学制:四年 学费:3500 元/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 主干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公共关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事业管理学,药事管理学,管理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公共财务管理,应用写作,高等数学,应用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 大学英语,管理英语,预防医学(含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论, 社会医学,中医学基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管理文秘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卫生事业管 理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及应用能力,掌握卫生事业和医药管理 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在卫生行政机构和医院、医药企业及相关行业从事各种有关 的管理、策划、文秘、宣传及科研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月 日 34 附件 1: 2012 年招生简章文字稿(2013 年校对稿) 院系名称:公共卫生系 第一部分 院系介绍 公共卫生系成立于 2004 年 6 月,其前身是基础部医学心理与预防医学教研 室。该系现有专兼职教师 37 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 10 人,副教授 8 人,高级 实验师 1 人,讲师 14 人,助教 4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8 人。有预防医学、应用 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精神心理卫生)1 个硕士点。目 前在校本科生 578 名,在读研究生 15 名。 该系设有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健康教 育与社会医学、基础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 6 个教研室,心理宣泄室、音乐放松 室、团体训练室、沙盘游戏室等 4 个训练、测试功能室,预防医学(样品处理实 验室、理化生物分析实验室)、应用心理学(基础与医学心理学实验室、行为观 察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室、模拟教学实验室)2 个实验中心,1 个实训中心,1 个心身健康教育研究室,总面积 500 多平方米。 第二部分 本 专业设置 科: 100401K 预防医学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 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 全、促进人群健康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有开展疾病 预防控制、实施卫生监管监测、改进环境卫生、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的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安全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毒理学基础、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女保 健学。 35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学费:50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理工类。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71102 应用心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 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例如但不限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 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与商业设计、公安、军事、体育、文化艺术、航 天航空、医护、社会工作等)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 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 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 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课程:请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版) 》中“核心课程”填 写此项。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费:4500 元/学年。 招生科类:文史类、理工类。 核对后,请在相应选项前划“√” □ 核对无误,无需修改。 □ 已在原文处修改。 □ 已另附页修改或作补充说明。 部门公章: 二O一三年 36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