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双河区黄河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生态影响类) 项目名称:巴彦淖尔市双河区黄河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巴彦淖尔市双河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编制日期:2021 年 9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巴彦淖尔市双河区黄河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代码 建设单位联系人 王亮 建设地点 联系方式 13304789116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片区 表1 地理坐标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建设性质 项目坐标列表 起点 终点 项目 类别 北纬° 东经° 北纬° 东经° 40.7093809 107.411367 40.7085050 107.411976 原亭街 次干道 318 8505 593 6394 40.7181731 107.426602 40.7129490 107.414517 原牧街 次干道 878 2048 907 5097 40.7134369 107.429934 40.7084765 107.418707 原中街 次干道 517 4097 529 6453 40.7114095 107.431355 40.7114212 107.431380 强家路 次干道 887 3616 950 8352 40.7099704 107.428336 40.7100513 107.428347 家康路 次干道 492 0629 756 4821 40.7086756 107.425466 40.7173557 107.419266 广牧路 主干道 508 0664 842 3435 40.7163970 107.416869 40.7161958 107.416891 太康路 次干道 780 2360 917 9804 40.7151713 107.414229 40.7198337 107.425026 太安路 次干道 733 1096 853 5309 五十二、交通运输业、 用地(用海)面积(m2) 占地面积 361400㎡ 管道运输业 131、城市 /长度(km) 道路长度 9857m 道路-新建主干路 新建(迁建) 首次申报项目 建设项目 □改建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申报情形 □扩建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技术改造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临发改字【2020】59 号 总投资(万元) 28500 环保投资(万元) 374 环保投资占比(%) 3.3 施工工期 2021 年-2023 年 是否开工建设 否 □是: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行)表 1 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本项目属于城市道路建设需要设置声环境 专题评价。 — 1 —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本项目所在地双河片区纳入 规划区范围,并做出相应的规划指引。现行的规划确定城市发展重点方向 之一便是总干渠南部的双河片区,实现城市空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双河 规划情况 片区现有的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附属设施缺乏,为协调双河片区的 合理发展与布局,改造周边的环境,巴彦淖尔市双河区开发区开发建设管 理委员会决定严格按照《巴彦淖尔市临河双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1—2030)建设本项目道路及其配套设施。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无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符合性分析 无 1.项目占地及选址合理性 本工程占地为道路交通占地,符合《巴彦淖尔市临河双河片区控制性 详细规划》(2011—2030),根据巴彦淖尔市自然资源局临河区分局出具 的《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3 号)、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4 号)、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5 号)、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6 号)、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7 号)、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8 号)、 其他符合性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9 号)、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10 号), 项目选址合理。 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城镇道路、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鼓励类 城镇基础设施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城市、排水 塑料管道应用工程。 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生态保护红线:2020 年 12 月 29 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 — 2 — 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内 政发[2020] 24 号),全区共划分环境管控单元 1135 个,包括优先保护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巴彦淖尔市目前还未 公布生态红线划分方案,本项目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双河片区控制性详 细规划》(2011—2030)规划区域内,并严格按照规划方案建设,根据环 境保护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环办生态〔2017〕48 号 )本项目不在生态红线划分范围内。 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采 取相应措施后施工扬尘可以达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项 目运营期间仅产生少量噪声,采取措施后周围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要求,可以达到环境质量目标,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交通道路及配套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建设项 目。项目建成后仅路灯消耗电,能耗较低。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国 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内政发[2018]11 号),“内蒙古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适 用于我区 43 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旗县(市)行政区全域;根据《内蒙古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不属于清单。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 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鼓励类中“二十二、城镇基础设施—4、城市道 路”,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不属于 《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中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不在《内 蒙古自治 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 清单(试行)的通知》(内政发[2018]11 号)中,因此本项目所在地未在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三线一单”的管控原则。 — 3 — 二、建设内容 本次修建 8 条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双河片区,项目附图 1 及下 表。 表2 地理 位置 项目坐标列表 起点 终点 项目 类别 北纬° 东经° 北纬° 东经° 40.70938093 107.4113678 40.70850505 107.4119766 原亭街 次干道 18 505 93 394 40.71817318 107.4266022 40.71294909 107.4145175 原牧街 次干道 78 048 07 097 40.71343695 107.4299344 40.70847655 107.4187076 原中街 次干道 17 097 29 453 40.71140958 107.4313553 40.71142129 107.4313808 强家路 次干道 87 616 50 352 40.70997044 107.4283360 40.71005137 107.4283474 家康路 次干道 92 629 56 821 40.70867565 107.4254660 40.71735578 107.4192663 广牧路 主干道 08 664 42 435 40.71639707 107.4168692 40.71619589 107.4168919 太康路 次干道 80 360 17 804 40.71517137 107.4142291 40.71983378 107.4250265 太安路 次干道 33 096 53 309 本项目拟于双河片区 B 地块 2 号地内,新建 8 条市政道路及配套雨水、污水管网, 道路总长度为 9857 m。详见下表。 表3 类 项目 别 名称 项目 组成 及规 模 主 体 工 程 — 4 — 道路 工程 项目组成列表 备 注 建设内容 道 路 道路 名称 次 干 道 原牧 街 长 度 红线 宽度 113 3m 30 m 次 干 道 原亭 街 215 5m 40 m 次 干 道 原中 街 104 8m 30 m 次 干 道 太安 路 111 4m 40 m 次 干 道 太康 路 110 0m 30 m 车道 路面 沥青 混凝 土路 面 沥青 混凝 土路 面 沥青 混凝 土路 面 沥青 混凝 土路 面 沥青 混凝 土路 道路横断面 其中 16 m 两车道(机动车及非机动 车道),4m 绿化带(每侧各 2m), 绿化带两侧设计 10m 人行道(每侧 各 5m) 其中 15 m 四车道(机动车),5m 绿化带(每侧各 2.5m),绿化带两 侧设计 10m 非机动车道(每侧各 5m),10m 人行道(每侧各 5m) 新 其中 16 m 两车道(机动车及非机动 建 车道),4m 绿化带(每侧各 2m), 绿化带两侧设计 10m 人行道(每侧 各 5m) 其中 22m 四车道(机动车及非机动 车道)10m 人行道(每侧各 5m), 人行道两侧设计 8m 绿化带(每侧 各 4m) 其中 16 m 两车道(机动车及非机动 车道),4m 绿化带(每侧各 2m), 绿化带两侧设计 10m 人行道(每侧 污水 管网 辅 助 工 程 雨水 管网 绿化 带 公 用 工 程 非机 动车 道 人行 道 供水 工程 排水 工程 面 各 5m) 沥青 其中 23m 四车道(机动车),7m 主 广牧 110 混凝 绿化带(每侧各 3.5m),绿化带两 50 m 干 0 m 路 土路 侧设计 12m 非机动车道(每侧各 道 面 6m),8m 人行道(每侧各 4m) 沥青 其中 16 m 两车道(机动车及非机动 次 家康 110 混凝 车道),4m 绿化带(每侧各 2m), 30 m 干 7m 路 土路 绿化带两侧设计 10m 人行道(每侧 道 面 各 5m) 沥青 其中 15 m 四车道(机动车),5m 次 强家 110 混凝 绿化带(每侧各 2.5m),绿化带两 40 m 干 0m 路 土路 侧设计 10m 非机动车道(每侧各 道 面 5m),10m 人行道(每侧各 5m) 沿本次新建道路原牧街、原亭街 、原中街 、太安路 、太康路 、广牧 路 、家康路 、强家路,距道路中线 9 米处的非机动车道下新建污水管 新 网。污水管网上每隔 50m 设置一座φ1000mm 圆形钢筋砼污水检查井, 建 共计 439 个检查井。 管径 长度(m) 管材 DN400 13278 双壁波纹管(HDPE) 新 DN500 71756986 双壁波纹管(HDPE) 建 DN600 1668 双壁波纹管(HDPE) 21932 合计 沿本次新建道路,距道路中线 12 米处的人行道下新建雨水管网。雨水 支干管上每隔 50m 设置一座φ1000mm 圆形钢筋砼雨水检查井,共计 新 1029 个检查井。本区域雨水管网从 5 条纵向道路由南向北分段汇入原亭 建 街、敕勒大街,最后经由朔方路经过雨水泵站提升后排入总干渠。 管径 长度(m) 管材 9600 DN300 连接管 双壁波纹管(HDPE) DN400 269 双壁波纹管(HDPE) DN600 7175 双壁波纹管(HDPE) 新 DN800 802 HDPE 塑钢缠绕管 建 DN1000 1917 HDPE 塑钢缠绕管 DN1200 547 HDPE 塑钢缠绕管 DN1400 269 HDPE 塑钢缠绕管 20579 合计 HDPE 塑钢缠绕管 绿化带选择乔灌木结合的方式,乔木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 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落叶 新 树种。灌木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绿篱植物和 建 观叶灌木树种。根据道路长度及行道树间隔,绿化带约需种植乔木 3220 株。绿化带总面积为 50439㎡。 新 建 非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人行道采用水泥方砖路面 本项目绿化带用水由总干渠取水,采用罐车拉运至绿化带灌溉,取水文 件详见附件 规划范围内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双河片区为新建城区,配合城区建 设同步实施市政排水管网及设施建设,双河片区污水经管网收 集进入九原大街污水主管,自西向东经泵站提升后汇入朔方路污水主干 — 5 — 新 建 新 建 新 建 管,向北穿越总干渠,近期沿朔方路污水干管进入第一污水处理厂,远 期从曙光街污水主干管与总规污水系统衔接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现 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因此暂时污水管网暂不投运,待污水处理厂建成后 污水管网投运) 供暖 工程 供电 工程 环 保 工 程 本项目无需供暖 路灯等接入城镇供电网络供电 废气 施工期 废水 施工期 设立隔离围挡;建筑材料和运输车辆覆盖;运输机械和施工 现场定期洒水 施工废水沉淀后循环使用;施工生活区设置于已完成拆迁的 民居,生活废水排入其旱厕,施工结束后清掏。 施工期 减振基座、隔声 运营期 道路设置绿化带;设置车道隔离栏;加强交通、车辆管理 噪声 固体 废弃 施工期 物 生态 施工期 防治 2.主要设备 新 建 新 建 新 建 新 建 新 建 新 建 建筑固废送至指定地点合理处置 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按照环卫部门指定方式妥善处置 新 建 表土剥离、砂砾石清理、覆土整治 新 建 施工期设备列表见下表。 表4 总平 面及 现场 布置 施工期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挖掘机 台 2 推土机 2m³ 反铲 103kw 数量 6 台 6 3 振动碾 16t 台 2 4 混凝土搅拌车 3 m³ 台 6 5 蛙式打夯机 2.8kw 台 10 6 自卸汽车 15t 辆 36 7 移动式空压机 9m³/min 台 3 8 固定式空压机 40 m³/min 台 2 9 电焊机 16-30KVA 台 2 10 钢筋加工机械 套 1 11 手风钻 台 4 备注 项目太安路、太康路、广牧路、家康路和强家路连接敕勒大街和云中大街,呈南北向 直线型;原亭街连接金川南路和先锋南路,呈东西向直线型。原牧街、原中街连接太安路 和高强路,呈东西向直线型。道路整体呈网状布置。详见附图 2。 — 6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施工方案: 填写施工工艺、施工时序、建设周期等内容。” 1.施工工艺 本项目包括 8 条市政道路及配套雨水、污水管网,先同步进行 8 条雨水、污水管网的 施工,之后再同步进行 8 条道路的施工。 1.1 城市道路 项目拟建设 8 条市政道路,其中原亭街为主干道,其他为次干道。 ⑴道路纵向设计以云中大街与太安路交叉口现有路面的标高作为控制标高 (1039.94km)。设计纵坡以不大于 3%,不小于 0.3%进行控制。 表6 道路横断面列表 红线宽 占地面 序号 道路名称 长度 断面型式 度 积 原牧街、原中街、太 1 4388 30 131640 5-2-16-2-5 康路、家康路 2 3255 40 130200 5-5-2.5-15-2.5-5-5 原亭街、强家路 3 1114 40 44560 4-5-22-5-4 太安路 4 1100 50 5500 4-6-3.5-23-3.5-6-4 广牧路 9857 361400 ⑵施工工艺流程:路基路床整理→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拌制及检测→施工放样→自卸 施工 方案 汽车运料到工地→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养护→铺洒粘层油→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稳定砂砾石由水稳搅拌机拌合,自卸汽车运至工作面,摊铺机铺平,先由小型压 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压路机碾压 6 至 8 遍,20cm 厚基层一次摊铺碾压成形。水泥稳定砂砾石基层水泥与砂砾级配为:水泥:砂 砾=5:95。沥青及水泥稳定砾石外购成品。 本项目于 2020 年 3 月委托京延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项目总体设计。本次评价土石方 平衡参照总设计中道路设计环节土石方平衡情况,其中路基路床整理土方来自管网施工多 余虚方以及外购土方,管网施工多余虚方 24986m³,路基路床整理土方需 229187m³,可 全部消纳管网施工多余虚方,不足土方由建设单位巴彦淖尔市双河区开发区开发建设管理 委员会协调购买。 表7 工程名称 原牧街、原中 街、太康路、 家康路 主要工程量表 3cm 5cm 细粒 中粒 道路 路基 式沥 式沥 长度 土方 青混 青混 (m) (m³) 凝土 凝土 (㎡) (㎡) 20cm 6cmC 水泥 20cm 35 水 3cm1: 稳定 天然 泥混 3水 砂砾 砂砾 凝土 泥砂 掺碎 垫层 工字 浆垫 石 (㎡) 砖 层 (㎡) (㎡) 20cm C15 水泥 混凝 土层 (㎡) 4388 52080 45570 68355 52080 52080 52080 45570 45570 — 7 — 原亭街、强家 路 太安路 广牧路 3255 91140 81375 81375 81375 81375 32550 32550 32550 1114 1100 31192 38500 22918 7 24508 38500 19646 3 24508 38500 19646 3 24508 38500 19646 3 24508 38500 19646 3 20052 8800 10697 2 20052 8800 10697 2 20052 8800 10697 2 9857 合计 ⑶绿化带 项目施工前先将施工区域表土进行剥离,管网土方回填后,剥离表土覆于表层,并进 行绿化。绿化先全面清除杂草、灌木和伐根后,采用容器苗配合表土进行乔木及灌木的栽 种。 绿化带选择乔灌木结合的方式,乔木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 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落叶树种。灌木选择花繁叶茂、花 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树种。根据道路长度及行道树间隔,绿 化带约需种植乔木 3220 株。绿化带总面积为 50439㎡。 1.2 管线施工 输水管线工程管线开挖土方不外运,堆于管网一侧,最终回填,多余虚方 24986m³, 就地用于路基路床整理,可全部消纳管网施工多余虚方,不足土方由建设单位巴彦淖尔市 双河区开发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购买。 土方开挖:由挖掘机开挖,土方堆在沟边待回填管沟用 本工程输水管线管道采用双壁波纹管(HDPE)。管道运到工地以后,全部沿着临时 堆管带布管。管道采用热熔法连接,并且尽可能在地面上焊接成长段后下到沟槽内,尽量 减少槽焊,因为槽内操作困难,质量难以保证。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管道系统压力实验。 根据规程规定,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 1.0km,本工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将 分段长度定为 1.0 km。在作压水试验前,除接口以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均应进行回填, 水压试验合格以后,及时回填其余土石方,多余虚方根据道路施工要求进行路基路床整理。 表8 污水管网 管径 长度(m) 管材 土方量(m³) DN400 DN500 DN600 合计 表9 13278 6986 1668 21932 双壁波纹管(HDPE) 双壁波纹管(HDPE) 双壁波纹管(HDPE) — 雨水管网 46739 28119 7923 82781 管径 长度(m) 管材 土方量(m³) DN300 DN500 DN600 DN800 DN1000 9600 269 7175 802 1917 双壁波纹管(HDPE) 双壁波纹管(HDPE) 双壁波纹管(HDPE) 塑钢缠绕管(HDPE) 塑钢缠绕管(HDPE) 53760 947 34081 4547 10352 — 8 — 回填土方量 (m³) 42569 25377 7137 75083 回填土方量 (m³) 51499 862 30702 4044 8847 虚方量(m³) 6414 4218 1209 11841 虚方量(m³) 3478 130 5199 775 2315 DN1200 547 塑钢缠绕管(HDPE) DN1400 269 塑钢缠绕管(HDPE) 20579 合计 — 1.4 管道沿线附属建筑物施工 3323 4304 111314 2808 4008 102770 793 455 13145 管道沿线井类建筑物开挖土方堆置一旁,用于回填之用,表土单独堆放,施工结束后 表土回填于绿化带。阀门井垫层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由 6m³混凝土搅拌车运输 至现场,经溜槽浇筑,人工振捣器振捣。阀门井主体为砖砌结构,采用人工砌筑,砌筑完 毕后进行土方回填,103 kW 推土机推土,人工配合打夯机压实。 2.施工时序及建设周期 本工程总工期为 3 年。第一年 1 月开始施工准备,主要完成地上房屋的拆迁工作,6 月开始“四通一平”准备工作,完建施工生活及生产辅助企业。第一年 8 月初开始进行管 网及附属设施施工,次年 10 月底全部完工。 道路工程于次年 10 月施工至第三年 12 月底 结束。 3.占地情况 本工程占地主要为道路永久占地,道路总长度 9857m,永久占地面积 361400㎡,临时 占地主要为道路俩侧 2m 区域,占地面积为 39428㎡。 表 10 序号 项目临时占地面积汇总列表 道路名称 1 2 3 4 原牧街、原中街、太康路、家康路 原亭街、强家路 太安路 广牧路 合计 4.土石方平衡工程 长度 4388 3255 1114 1100 9857 永久占地 占地面积 131640 130200 44560 5500 361400 临时占地 面积 17552 13020 4456 4400 39428 管线施工期间土方临时堆放于管线俩侧,施工结束后回填,管网施工产生多余虚方 24986m³,用于路基路床整理,路基路床整理需土方 229187m³,可全部消纳管网施工多余 虚方,其余土壤外购。 5.施工方案 结合工程布置情况将本工程分为 3 段施工,第一阶段进行拆迁工作,第二阶段进行管 线施工、第三阶段进行道路建设。 ①拆迁工作 地上有部分居民住房,管道施工前拆除,拆迁垃圾与建筑垃圾暂存于场内建筑垃圾堆 场,施工完成一同清运。 ②管线施工 管线工程主要为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施工生活区依托管网两侧已征地的住房,管线 施工期间土方临时堆放于管线俩侧,施工结束后回填,多余虚方用于路基路床整理。 — 9 — ③道路工程 管网覆土后施工完成进行道路施工,道路施工完成后进行俩侧道路绿化。 其他 — 10 — 无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生态环境 现状:“说明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情况,以及项目用地及周边与项目生态环 境影响相关的生态环境现状。”“项目涉及的水、大气、声、土壤等其他环境要素,应 明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附录 A 地下水环境 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表中 T 城市交通设施-138 城市道路-加油站以外的 其他,项目类别属Ⅳ类,不需要开展地下水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 环境》(试行)(HJ 64-2018)6.2.2.1 本项目属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他”属于Ⅳ类。 因此判定本次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对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达标性分析,并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并“说明主体功能 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情况,以及项目用地及周边与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相关的生态环境 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巴彦淖尔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20 年)》巴彦淖尔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统 计数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具体见下表。 生态环 境现状 表 10 评价因 子 SO2 2020 年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一览表 现状浓度 标准值 占标率 平均时段 达标情况 3 3 /(μg/m ) /(μg/m ) /% 16 60 26.7 年平均 达标 NO2 年平均 18 40 45 达标 PM10 年平均 61 70 87.1 达标 PM2.5 年平均 33 35 94.3 达标 90百分位日 127 160 79.4 达标 平均 95百分位日 CO 42.5 1.7(mg/m3) 4(mg/m3) 达标 平均 从上表可以看出,基本污染物年评价指标中,各污染物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 O3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限值,项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 2.主体功能区规划 本项目选址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片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政府关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5〕18 号)巴彦淖尔市临河 区属于自治区级西部重点开发城镇,因此判定本项目选址属于重点开发区域。 3.生态功能区划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河套平原灌溉生态功能 — 11 — 区 IV-2-1,项目所在区域在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见图 4.1-1。本项目不在《内蒙古自治区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内 政发[2018]11 号)中。 4.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1、土地利用 项目占地范围内现状以村镇和农田为主。村镇:村民住宅多为平房且独门独院,占 地面积大。生活垃圾和污水就近排放,居住环境差。片区内现状耕地以水浇地为主,面 积约 2180.2 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 60.3%,其中基本农田约 679.34 公顷,占区域总面 积的 18.8%;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合计约 380.15 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 10.5%,村庄建 设用地约 365.78 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 10.1%。 表 11 土地利用现状汇总表 2、土壤 项目占地范围地表以下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细砂层。由 于沉积时间短,其力学性能较差,特别是地下水位变幅内,地层含水量高,密实程度较 差,存在饱和砂土液化等不良地质现象。 此外,区内不规则的分布有人工填土层,成份 以砂土、粉土为主, 分布及厚度不均一。 3、植被及动物 经过多年的农业活动及人为因素影响,项目所在区域植被以人工种植为主,天然植 被较少。人工种植主要为草木犀、苜蓿等,天然植被主要为天然牧草,以碱蓬、盐爪爪、 苦豆子、百茨、硷草、芨芨草等;动物资源以家畜家禽为主,其次有少量的老鼠及昆虫 等。 5.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本项目平面布置图和噪声污染特点,由巴彦淖尔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检测, 在双河镇设 2 个声环境监测点,监测时间是 2020 年 9 月 3~4 日昼、夜各测量一次。监测 结果见下表,监测报告见附件。 表7 检测点位 — 12 —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2021 年 9 月 3 日 单位:dB(A) 2021 年 9 月 4 日 噪声测量昼间 (LAeq) 噪声测量夜间 (LAeq) 噪声测量昼 间(LAeq) 噪声测量夜 间(LAeq) 双河镇管委会 55.3 57.3 40.7 42.2 双河镇 56.2 55.2 40.2 41.2 2 类标准 60 50 60 50 由监测结果可知,在拟建场地四周声环境昼、夜监测值现状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与项目 有关的 原有环 境污染 和生态 破坏问 题 无 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片区。项目周围无自然保护区、饮用 水源地、文物保护单位、农田等环境敏感点。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见下表,及附图 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 表 12 生态环 境保护 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保护 环境要素 影响因素 人口 方位 距离 保护措施及目标 目标 项目道路中心线外延 200m 生态 工程占地 控制水土流失 的土壤、动物等 双河 S 45m 万佳 8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城 环境空气 工程占地 (GB3095-2012)中二级标 双河 准 42 E 72m 镇管 委会 双河 《声环境质量标准》 道路交通噪 S 45m (GB3096-2008)2 类标准 声环境 万佳 800 声 城 限值 注:项目占地 500m 范围内村庄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完成拆迁,因此不计入本次评价环 境敏感目标 1.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评价 标准 表 13 标准来源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 平均时间 年平均 SO2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年平均 NO2 24 小时平均 浓度限值 60 150 500 40 80 单位 μg/m³ — 13 — CO O3 PM10 PM2.5 1 小时平均 24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200 4 10 160 200 70 150 35 75 mg/m³ μg/m³ 2.声环境 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4a 类区标准。 表 3.3 项目 4a 类区标准值 3.废气排放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昼间 70 单位:dB(A) 夜间 55 施工期扬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 2 无组织 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表 1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染物 周界外最高浓度点(mg/m³) 颗粒物 1.0 4.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相应标准 限值。 表 1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 70 5.固废排放标准 单位:dB(A) 夜间 5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 其他 — 14 — 无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建设内容为施工疏导、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砼工程施工、砌 体及设备安装,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子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废污水、固体废物、施工 噪声、水土流失等。 废水、扬尘、噪声、建筑垃圾、 水土流失 施工 导流 土石方 开挖 土石方 回填 图1 废水、扬尘、噪声、 建筑垃圾 砼工程 施工 砌体 设备 安装 竣工 验收 施工期建设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1.废气 工程施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扬尘、施工燃油废气。如管理不当,会对项目附近环 境带来一定影响。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基础土石方的开挖等形成扬尘;粉状物料在 堆放、运输、装卸等过程由于泄露造成扬尘污染;施工机械操作扬尘。 ⑴基础土石方的开挖等形成扬尘 施工期 生态环 境影响 分析 土石方开挖产生的粉尘参照《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系数手册》(试用版)中 1019 粘土 及其他土砂石开采行业中产物系数,露天开采粉尘产生系数 0.082kg/t-产品,项目区土方开 挖量约为 193175t,经计算粉尘产生量约为 8.63t。 ⑵粉状物料在堆放、运输、装卸等过程由于泄露造成扬尘污染 ①粉尘的产生量采用《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堆场扬尘 源”计算。堆场的扬尘源排放量是装卸、运输引起的扬尘与堆积存放期间风蚀扬尘的加和,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y--为堆场扬尘源中颗粒物总排放量,t/a。 Eh--为堆场装卸运输过程的扬尘颗粒物排放系数,kg/t Gyi--为第 i 次装卸过程的物料装卸量,2t。 m--料堆物料装卸总次数,2000 次。 Ew--料堆受到风蚀作用的颗粒物排放系数,kg/㎡。 Ay--堆场面积,300㎡。 ②装卸、运输物料过程扬尘排放系数的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 15 — 式中:Eh--为堆场装卸运输过程的扬尘颗粒物排放系数,kg/t ki--物料的粒度乘数,TSP 取 0.74; u--地面平均风速,1.7m/s; M--物料含水率,7%; η--污染控制技术对扬尘的去除效率。 ③料堆表面遭受风扰动后引起颗粒物排放的排放系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式中:Ew--堆场风蚀扬尘的排放系数,kg/㎡ ki--物料的粒度乘数,TSP 1; n--料堆每年受扰动的次数,按照平均每天扰动次数 1 次计算; P--第 i 次扰动中观测的最大风速的风蚀潜势,g/㎡(u*≥ut*,P=116); η--污染控制技术对扬尘的去除效率。 u*--摩擦风速,m/s(根据下式计算得 1.33m/s)计算公式如下: ut*--阈值摩擦风速,即起尘的临界摩擦风速,查表得 1.02m/s; u(z)--地面风速,3m 高度对应风速为 9m/s; z--地面风速检测高度,3m; z0--地面粗糙度,取值 0.6m。 ①施工机械操作扬尘采用《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中施工扬尘 源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计算。施工扬尘源中颗粒物排放量的总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 Ci 为施工扬尘源中 TSP 总排放量,t/a。 E Ci 为整个施工工地 TSP 的平均排放系数,t/(m 2 •月)。 A C 为施工区域面积,项目场地分期作业,平均每天作业面积按 2000㎡计 。 T 为工地的施工月份数,一般按施工天数/30 计算;项目土建施工月数约为 12 个月。 — 16 — 综上所述施工期粉尘产量约为 8.63t。 2.废水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 建筑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 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泥沙。 施工期施工人数约为 30 人, 施工 3 年, 每年 150 天, 施工天数为 450 天, 生活用水按 80L/ 人·d 计算,总用水量约为 1080t。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 约为 864m³。 3.施工期固体废物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拆迁垃圾、废土石方、施工垃圾等。本项目管道工程土方开 挖后暂存于管沟两侧,管道放入管沟后土方回填压实,产生少量多余虚方,用于后续道路 建设。在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过程中以及在工程完成后,会 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这些都属于施工垃圾,产生量约为 700t。 本项目施工人数为 30 人,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 0.5kg 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6.75t/a, 分类收集,按照环卫部门要求清运。 4.施工期噪声 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噪声以及施工车辆噪声。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 源及源强见下表(源强参照施工机械说明书)。 表 16 施工阶段 土方 基础施工 设备安装 运输 5.施工期生态 施工期各噪声源强 主要机械设备名称 装载机 挖掘机 推土机 大型载重车 电钢筋加工机械 混凝土罐车、载重车 吊车、空压机、手风钻、潜孔钻 轻型载重卡车 运输车辆 噪声级 dB(A) 86 85 90 84-89 80~100 80-85 70-100 75-80 65-70 ⑴水土流失 施工场地地面的开挖等,易使土壤结构破坏,凝聚力降低,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物料 的堆放对周围的景观产生不良的影响。施工过程基础开挖,管沟开挖、弃渣临时堆放等, 将破坏地表,易诱发水土流失。 ⑵动物影响 工程建设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噪声对陆生动植物、生态环境是直接影响因 子。施工期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噪声和人员活动等,惊吓和驱 — 17 — 赶了施工区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野生动物, 对区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项目占地范围内经过长年的农业活动占地范围内野生动物较少,施工对动物的影响较小。 ⑶植被影响 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管道、道路施工作业扰动和破坏植被的影响。施工期管道 施工临时占地,破坏施工作业带内的植被,并使其周围的植被及土壤受到影响。施工开挖 土石方、车辆运输的扬尘等沉降在周围植物的叶片上,阻塞植物的气孔,影响植物呼吸作 用和光合作用,有碍作物生长,项目施工范围内主要为居民区、少量农田及乡村小路,天 然植被较少。 1.对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营运期道路车辆运行产生尾气,为其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汽 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对汽车尾气的 排放实行例行监测,确保行使的车辆做到达标排放。关键在于车辆排污要求符合有关汽车 尾气排放标准。 加强交通的管理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减少因拥挤塞车造成的大气污染。 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通行后,由于车辆通过时路面存留废油、尘土等污物,在雨水冲刷作用下,通过 水域管道,对地表水体产生一定污染。路面冲刷污染物产生量有限,并有明显的时限性, 通过加强路面环境卫生清扫,可有效减少污染物产生,影响不明显。 3.营运期噪声影响分析 运营期 生态环 境影响 分析 3.1 运营期噪声源强 营运期,道路车辆运行噪声对路两侧一定距离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利用道路绿化 带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关于巴彦淖尔市双河区黄河文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 复》(临发改字【2020】59 号),批复可研中项目区特征年全天及小时平均道路交通流量 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 17 项目区特征年全天每小时平均道路交通流量预测结果列表 年份 2022 年 2027 年 2032 年 2920 4109 5244 全天(pcu/d) 122 171 219 小时(pcu/h) 项目远期交通量预测与新华西街现有交通量近似,根据噪声监测时段内实地调查,新 华西街繁忙路段高峰期小时平均道路交通流量 312pcu/h,高于本项目远期(2032 年)规划 交通流量 219pcu/h,因此本次评价于新华西街繁忙路段布设 2 个点位进行噪声预测,预测 结果显示道路昼、夜最大声压级分别为 59.9dB(A)、49.8dB(A),详见附件。 — 18 — 本项目为双河镇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巴彦淖尔市临河双河片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2011—2030)规划纲要和规划目标。占地为道路交通占地,符合《巴彦淖尔市临 河双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根据巴彦淖尔市自然资源局临河区分局出 具的《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3 号)、《市政(道 选址选 线环境 合理性 分析 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4 号)、《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 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5 号)、《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 然资源市政【2021】6 号)、《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 【2021】 7 号)、《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8 号)、 《市政(道 路)工程规划条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9 号)、《市政(道路)工程规划条 件书》(巴临自然资源市政【2021】10 号),项目选址合理。 — 19 —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1 施工期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基础土石方的开挖、堆放、回填等形成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 风力扬尘。 地施工扬尘的防治措施有: ①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喷水,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量,开挖的土石方应及时 回填并采取苫布苫盖,原亭街南北俩侧临近双河万佳城(最近处 72m)及强家路东侧双河 万佳城、双河镇管委会(最近处 45m)处施工期增加洒水频率,每天 2 次。 ①控制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的车速,以减少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 对运输道路应定期采取洒水抑尘措施。通过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及加强车辆运输管理与维 护,项目物料运输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小且本项目建筑材料采用专用的封闭车辆运输,因此 基本可以杜绝沿途物料撒漏引起的粉尘污染。 ①施工区周围设置 1.8m 高防风抑尘网,原亭街施工期间临近双河万佳城(最近处 施工期 生态环 72m)的南北俩侧及强家路施工期间双河万佳城西侧(最近处 76m)、双河镇管委会(最 境保护 近处 45m)西侧设置 2m 高围挡。 措施 经现场勘查,项目占地 500m 范围内无农作物,因此本项目无施工期农作物影响。通 过以上措施处理后施工期废气排放量可得到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1.2 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主要在施工区,主要的防治措施有: ①建筑施工期间车辆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施工单位在进行设备及车辆冲洗 时固定地点,设废水沉淀池,沉淀后的废水循环使用。 ①施工生活区设置于已完成拆迁的民居,生活废水排入其旱厕,施工结束后清掏。生 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SS、氨氮等。项目区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1.3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按照环卫部门要求清运。 2、施工固废 由工程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土方施工开挖出的渣土、碎石等;建筑物施工阶 — 20 — 段石料、灰渣、建材等的损耗与遗弃。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弃土石方、运输和处理过程中 的环境影响分析如下: ①土方 施工期间管道施工产生虚方,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运输车辆的装载量, 并在土方上方采取覆盖等措施,避免泥土散落,减少了弃土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由于 这部分土石方均为普通固体废物,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②施工废料 施工废料主要为拆迁垃圾、废弃混凝土等。在施工现场设立定点废料收集处,产生的 少量施工垃圾直接用于场地平整和道路填筑,其他废料能够回收的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 收的按照环卫部门要求指定路线送至指定地点合理处置。 经采取以上措施,施工期固废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1.4 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制定施工计划,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 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禁止夜间施工。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噪声级 过高。 3、降低设备声级,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从根本上降低源强;同时加强检查,维 护和保养机械设备减少运行噪声。 4、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施工机械,减少接触时间并按要 求规范操作,对高噪声设备的工作人员,应配戴耳套等防护用具,以减轻噪声的危害。 由于本项目施工前完成周围村庄拆迁,施工期间周围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施工噪声 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本项目施工期较短,随着施工的结束,噪声也随之消失,对周围环 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将消失。 1.5 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双河区规划已完成,占地为道路用地,不属于基本农田、草地、林地,本项目占地合 理。 施工期主要生态影响分析如下: 1.5.1 水土流失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一定量的土石方开挖及弃土方,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 — 21 — 将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⑴一般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在雨季可能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应采取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和 减缓,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①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实施时应充分考虑裸露地表的水土保持问题。所有的方案的核 心就是尽可能使土建大面积破土阶段避开雨季,尤其对地基开挖等工程。 ②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进行及时的防护工作,水土流失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 形式依次为:面蚀到沟蚀再到坍塌。因此,施工单位施工过程做好水土保持,及时保护不 要等到所有施工都要结束的时候才一起进行水土保持。 ⑵结合工程特点采取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①雨季施工时应随时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在大雨到来之前作好相应的水土保应急工 作,对新产生的裸露地表的松土予以压实,准备足够的塑料布和草包用于遮蔽。在暴雨季 节不应进行大规模的土方施工作业。 ②精心设计和实施土方工程,密切结合水土保持工作 项目的土方应尽可能就地消化利用,对开挖土方的转移、利用等应事前作好周密计划 和安排,开挖后的土方应立即利用,并同时实施碾压保护,减少临时土堆。施工区的土方 工程 必须分片进行,作好工程运筹计划,使水土保持工作能落实到每片裸露地面。 ⑶植被损失及对动物生境的影响 施工地带中的现有植被将受到破坏。现有植被主要为一些荆棘、杂草等当地常见种, 经调查在评价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及珍稀种。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植被产生长远的 破坏性影响。 评价范围内野生动物已难见踪影,未发现有国家及地方保护动物,没有涉及国家保护 野生动物栖息地。较为常见的野生动物主要为老鼠及昆虫等一些小型动物。项目工程区不 存在大型的动物。一般来说,即使存在大型动物,也会自行迁徙,因此只有地表小型动物 受到损失。项目施工结束后,随着环境的稳定,影响逐渐消失。工程建设对动物生境影响 较小。 ⑷生态减缓补偿措施 本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将改变、损坏和压埋原有地貌及植被, 降低或丧失原有水土 保持能力,造成水土流失。但经过实施各种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措施,将有效的恢复原有地 类的生态功能。 — 22 — 主要生态减缓及恢复措施主要有: ①工程施工期进行表土剥离,并采取密目网苫盖措施,待施工结束后覆土整治。 ①工程建成投产后,项目区的永久道路要进行绿化, 种植适应性和抗污染力强、病虫 害少的树种。 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施工过程中占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对植被的破 坏;项目建设后将永久占用一部分土地。工程建成后,主体工程区除了工程建筑物占据或 者硬化外,其余裸露用地也全部采用绿化措施,水土流失情况将会在工程建成后得到有效 控制,绿化部分也将会恢复原地类的部分生态功能。随着工程建设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 将逐渐减弱,区域生态环境也将恢复。 本项目为道路及管网工程,属非污染性项目。 1.对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营运期道路车辆运行产生尾气,为其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汽 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对汽车尾气的 排放实行例行监测,确保行使的车辆做到达标排放。关键在于车辆排污要求符合有关汽车 尾气排放标准。 加强交通的管理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减少因拥挤塞车造成的大气污染。 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通行后,由于车辆通过时路面存留废油、尘土等污物,在雨水冲刷作用下,通过 水域管道,对地表水体产生一定污染。路面冲刷污染物产生量有限,并有明显的时限性, 运营期 通过加强路面环境卫生清扫,可有效减少污染物产生,影响不明显。 生态环 3.营运期噪声影响分析 境保护 3.1 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措施 本项目为城市主干道及次干道以及配套设施建设,根据《巴彦淖尔市临河双河片区控 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 项目占地为道路用地, 属于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 类中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关于评价等级划分的规定,本 项目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区,项目建成后受影响人口数量减少, 故应为三级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 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参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 指南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3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 — 23 — 类)(试行)》本次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设定为道路外扩 50m 区域内,环境保护目标 见表 7 及附图 4。 3.2 运营期噪声预测 道路运营后,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源为非稳态源,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 系统均会产生噪声;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轮胎与地面摩擦、道路路面不平整等也会产 生噪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确定本项目线声源垂直平分 线上距声源 r 与线声源长度 l0,详见下表。 表 17 道路 项目道路建设情况 参数取值 计算结果 道路长度(lo) 1133 m,红线宽度(2r)30 m,其中 原牧街 r<lo/3 且 r0<lo/3 (2ro)22 米车道 道路长度 2155 m(lo),宽度 (2r)40 m,其中 22 米 原亭街 r<lo/3 且 r0<lo/3 机动车道((2ro)) 道路长度 1048 m(lo),红线宽度(2r)30 m,其中 原中街 r<lo/3 且 r0<lo/3 (2ro)22 米车道 道路长度 1114 m(lo),红线宽度(2r)40 m,其中 太安路 r<lo/3 且 r0<lo/3 (2ro)22 米机动车道 道路长度 1100 m(lo),红线宽度(2r)30 m,其中 太康路 r<lo/3 且 r0<lo/3 (2ro)22 米车道 道路长度 1100 m(lo),红线宽度(2r)50 m,其中 广牧路 r<lo/3 且 r0<lo/3 (2ro)28 米机动车道 道路长度 1107 m(lo),红线宽度(2r)30 m,其中 家康路 r<lo/3 且 r0<lo/3 (2ro)22 米车道 道路长度 1100 m(lo),红线宽度(2r)40 m 其中(2ro) 强家路 r<lo/3 且 r0<lo/3 22 米机动车道 因此项目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声源 r 处的声压级即项目红线处声压级计算方式 为: 其中 Lp(r):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声源 r 处的声压级即项目红线处声压级; Lp(r0 ):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离声源 r0 处的声压级即项目红线处声压级(昼间 68.7dB(A)、夜间 53.6dB(A)); r: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 r 处(即红线宽度) r0: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 r0 处(即道路宽度) 计算项目道路在红线边界处的声压级如下表。 表 18 道路 原牧 街 原亭 街 项目道路红线边界处的声压级计算结果 原中 太安 太康 广牧 家康 街 路 路 路 路 昼间声 压级 59.77 59.64 59.77 — 24 — 59.64 59.77 59.65 59.77 dB(A) 强家 4a 标 路 准 59.64 59.77 夜间声 49.67 49.54 49.67 49.54 49.67 49.55 49.67 49.54 49.67 压级 根据计算项目道路红线边界处声压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4a 类标准。 3.2 运营期噪声治理措施 交通噪声控制技术措施主要是从传播途径和受者三个环节进行控制。根据各道路沿线 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及项目夜店,拟采取以下减轻噪声污染的措施: 1、道路设置绿化带 树木具有声衰减作用,不同品种的植物具有不同的降噪效果,植物的种植结构对降噪 作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原牧街、原中街、太康路、家康路、设置 4m 宽绿化带,原亭街、 强家路、设置 5m 宽绿化带,太安路设置 8m 宽绿化带,广牧路设置 7m 宽绿化带。树种选 择高大乔木及灌木结合的方式进行栽种。 2、设置车道隔离栏 设车道隔离栏的主要作用是疏通交通,减少交通故,在城区的繁忙路段采用此措施, 再配合严格的交通和环境管理措施,可减少交通堵塞,从而可减少伴随交通堵塞而产生的 刹车、启动和鸣笛等噪声,能明显减少交通噪声污染。 3、加强交通、车辆管理 在敏感路段严格限制行车速度,特别是夜间的超速行驶。在项目道路沿线敏感路段明 显位置设禁鸣喇叭标志,并加强监管,及时纠正或处罚违规车辆。 经过上述噪声治理措施治理后项目道路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 其他 无 本项目总投资 28500 万元,环保投资 374 万元,占总投资 1.3%。 表 12.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一览表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施工期 废气治理 运营期 环保 投资 废水治理 施工期 施工期 噪声治理 运营期 施工期 固废治理 运营期 生态保护 施工期 环保投资 (万元) 施工区域设立隔离围挡;建筑材料和运输车辆覆盖; 运输机械和施工现场定期洒水 运营期加强交通的管理提高道路利用效率,减少因 拥挤塞车造成的大气污染 施工废水沉淀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排入水冲厕定 期清掏 减振基座、隔声 道路设置绿化带;设置车道隔离栏;加强交通、车 辆管理 建筑固废送至指定地点合理处置 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按照环卫部门指定方式妥善处置 运营期道路两侧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收集生活垃 圾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 表土剥离、砂砾石清理、设置绿化带 合计 1.5 0.5 10 1 300 8 3 50 374 — 25 —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陆生生态 施工期 环境保护措施 运营期 验收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期表土剥离、堆 于管道一侧,最终用于 绿化带建设 ②施工期绿化带建设前 进行砂砾石清理; ③设置绿化带 水生生态 地表水环境 施工废水沉淀后循环使 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排入水冲厕定期清掏 地下水及土 壤环境 道路设置绿化 带;设置车道 隔离栏;加强 交通、车辆管 理 声环境 施工噪声采取隔声措施; 运营期道路设置绿化带, 设置车道隔离栏,加强 交通、车辆管理。 振动 施工噪声高噪声设备采 取减振基座 大气环境 ①施工区周围设置防 风抑尘网; ②施工期采用专用的 封闭车辆运输; ③施工期运输机械和 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及 时清洗轮胎; ④施工期开挖的土石 方应及时回填或运到 指定地点堆放并进行 苫盖;运输车辆定期 检修,杜绝抛洒。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 放 标 准 》 (GB16297-1996) 中表 2 无组织排放 监控浓度限值 运营期加强交 通的管理提高 道路利用效率, 减少因拥挤塞 车造成的大气 污染。 固体废物 ①施工垃圾送至指定 地点合理处置 ②施工期生活垃圾经 收集后按照环卫部门 指定方式妥善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贮存和填埋污染 控 制 标 准 》 ( GB 18599-2020 ) 的 相 关规定 运营期道路两 侧设置生活垃 圾收集箱,收 集生活垃圾由 环卫部门定时 清运。 电磁环境 — 26 — 验收要求 环境风险 环境监测 其他 — 27 — 七、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在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可以 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的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周围环境质量可维持现状。从环境保护 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28 — 附表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 项目编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签章) 主要负责人(签字)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 二、编制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编制人员情况 1.编制主持人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 信用编号 签字 主要编写内容 信用编号 签字 2.主要编制人员 姓名 注:该表由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自动生成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 67 — — 68 — — 69 — — 70 — — 71 — — 72 — — 73 — 项目所在地 图1 — 74 — 行政区划图 强家路 家康路 广牧路 太康路 太安路 原牧街 原亭街 原中街 300.38m 附图 2-1 道路平面布置图 — 75 — 附图 2-2 — 76 — 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附图 2-3 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 77 — 项目所在地 附图 3 — 78 — 生态功能区划 强家路 家康路 广牧路 太康路 双河万 佳城 原亭街 太安路 原牧街 原中街 项目道路 项目大气调查范围 项目声环境调查范围 环境保护目标 300.38m 噪声监测点位 附图 4 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图 —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