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吴稚航信江苏维埃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doc
上饶师专学报( 社 )1984 年第 2 期 信江苏维埃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吴稚航 信江苏维埃政府,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的前身。它存在的时间虽 然不长, 但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一 一九二七年农历十二月的弋横农民年关暴动, 揭开了赣东北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运动的序幕;尤 其是横峰的年关暴动,其范围占全县一半地区。通 过武装暴动, 在弋横两县邻区创建了最初的革命 1 , 根据地。虽然这里“横直只有七八十里” ○ 但是“有组织的武装群众, 一致起来捕捉豪绅地 主, 抢借字, 抢田契, 杀猪起伙食, 整顿队伍准备 与敌军对阵, 同时出发各未革命区域打土豪,十分 2 。 威风”○ 一九二八年二月, 敌人向刚刚诞生的革命根 据地进攻, 由于“ 当时我们还没有建立红军” , “ 土地问题没有迅速解决” , “党的工作太不够 了, 党的领导机关尚未建立健全” ,“ 领导者的 3 , 根据地受到摧 幼稚和缺乏斗争经验” 等原因○ 残, 在党内和群众中都产生了混乱思想, 一时“谣 4 。就在这 言非常厉害,同志、群众都非常动摇” ○ 样一个危急关头, 方志敏力挽狂澜, 于一九二八年 六月下旬在方胜峰及时召开了弋横两县县委常委 会联席会议, 抵制和批判了CY弋阳县委书记庞云 飞退却逃跑的错误主张, 统一了党内思想, 稳定了 群众情绪, 坚定了大多数同志的革命信心,作出了 打开困难局面, 扭转颓势的战略决策, 使形势很快 向有利于革命阵营方面发展。方胜峰会议是赣东北 “ 由游击战争转变到创造红军与苏维埃运动的关 5 。 键”○ 方胜峰会议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随着党的领 导机构的健全, 军事上粉碎敌人数次局部围剿和 各地风起云涌般的秋收起义与年关暴动, 使革命 根据地波浪式地扩向广阔的信江流域, 并由分散 的、一块块的武装割据,逐渐地在地域上联成一片。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 成立统一的信江苏维埃最 高领导机构, 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二 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前, 革命根据地红色政 权的演变, 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一)初期的农民革命团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初, 由方志敏主持召开的 赣东五县党员会议(即窖头会议) , 决定以村为 单位成立农民革命团, 作为武装暴动的主要组织 形式。虽然五县党员会议决定把“ 建立劳农政府” 列为武装暴动的纲领之一, 但在暴动以后, 农民革 命团实际上代替了劳农政府, “ 他们实际的统治 6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 当时不 了乡村”○ 知道可否建立苏维埃政府” , 故“ 完全由农民革 7 。因此, 在革命根据地的初创 命团处理一切” ○ 时期, 农民革命团是容武装组织、政权组织、群众 组织于一身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这不能不是赣北 革命根据地的一大特点。 (二)紧急时期的以党代政 一九二八年五月, 弋横两县先后召开了首次 工农兵代表大会, 尽管这时两县的革命区域很小, 仍然宣布成立县苏维埃政府, 这是“信江方面建立 8 。在此以前, 有些地区如 苏维埃政府的开始”○ 横峰的一区、三区,还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 结 束了由农民革命团行使权力的局面。但是在这一时 期, 由于客观上的原因, 不得不走上党包办苏维埃 政府, 以党代政的道路。方志敏在回顾一九二八年 的斗争时说道:“ 虽开了群众大会,成立苏维埃, 但实无一点工作, 斗争的领导, 全由党直任” 9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反动军队进 ○ 攻, 机关无法建立” 和处于紧急时期, 为了“指挥 上的灵便” , 所以“ 弋横苏维埃政府都在党包办 10 。 之下”○ (三)各县苏维埃政府的正式成立 一九二七年七月以后, 随着形势的好转, 根据 地进入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弋阳、横峰两县均 分别于九月间召开了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正 式成立苏维埃政府, 并相应地建立了办事机构, 贵 溪、德兴两县苏维埃政府亦先后成立。总之, 形 势发展很快, “ 省委划归信江特委指挥的共有十 县,已经有组织的共有七县, 弋、横、贵溪、德兴、 余江五县已成立县委, 上饶共有十七个支部, 现尚 归横峰县委指挥, 最近即可成立特区, 余干本可成 11 。此 立特区, 但因缺乏工作人员, 故尚未成立” ○ 时, 党包办苏维埃政府的现象已基本纠正。 县区苏维埃政府纷纷成立后, 为了统一对各 地苏维埃运动的领导, 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成立信 江苏维埃政府,已刻不容缓了。于是, 一九二九年 九月间, 成立信江苏维埃筹备委员会, 同年十月一 日, 正式召开信江主农兵代表大会。一百六十多名 来自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万年、余江、上饶、 铅山等地的代表, 通过三天的会议, 讨论通过了信 江苏维埃政府施政纲领和各项决议, 选出执行委 员十七人, 候补执行委员五人, 方志敏当选为第一 任信江苏维埃政府主席。从此, 赣东北的革命斗 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我们对国民 12 。 党的斗争, 建立起政权的领导了”○ 三 方志敏指出, 苏维埃“ 是工人农民民主独裁 的政府,”“只有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中国 13 苏维 民族和工农群众才能得到最后的解放。” ○ 埃一旦在赣东北的土地上诞生, 就受到广大人民 的爱戴、拥护和文持,从心底里发出“苏维埃给我 们自由和土地,为阶级为自己, 奋斗要到底, ” 这 样由衷的歌唱。 信江苏维埃成立开始, 即着手进行了下列工 作:分配土地。发动春耕。明令废除一切苛捐杂税。 统一财政收入确定预算制度。规定优待红军家属的 具体办法。颁布婚姻法, 实行一夫一妻制。恢复和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颁布惩治反革命暂行条例。发 展苏维埃商业, 允许私人工商业和小商小贩自由 贸易。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 从上到下地建立 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组织机构, 完善代表会议制 度,使苏维埃政府真正成为群众革命斗争和发展生 产与改善生活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以粉碎敌人的 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 一九三O年三月二十日, 召开了第二次信江 工农兵代表大会,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三百余人。这 次大会, 总结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 并着重解决了下列问题 (一) 发表宣言,一号召苏区、白区的群众一 致行动起来, 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 拥护苏维埃政 权。 (二) 根据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十 大纲领,颁布信江苏维埃施政纲领。 (三)补充土地法。 (四)确定借贷政策。 (五)确定贸易政策。 (六)颁布临时土地法、劳动法、苏维埃组织 法、婚姻条例、工会条例、红军与赤卫队条例、肃 反条例等各种法令。 大会选举方志敏、邵式平、黄道、方志纯等三 十三人为信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方志敏继续当 选为主席。同时成立信江苏维埃军事委员会, 邵 式平为主席。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实施的政纲和 取得的成就, 是深得民心的。群众由衷地唱道: “红旗飘飘飞满天,方志敏来换了天,阴天变晴天, 农民见了天, 恶霸归了天, 白狗飞了天” 。一九三 O年八月一日, 取消信江苏维埃政府, 代之以赣东 北革命委员会,不久即成立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 以后又改为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综观 信江苏维埃政府的历史, 时间虽不及一年,但其历 史作用是深远的。主要有: 第一, 实行正确的土地政策, 土地改革 取得重大成就。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 曾把没收的豪 绅地主、封建祠堂等的土地, 初步分配给农民。但 14 , 不过 当时“ 虽有初步分配, 并无明确办法”○ 是将所有的土地打乱平分。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首次颁布了临时土地法, 后来又作了若干补充。按 照当时的土地政策, 没收豪绅地主、高利贷者及一 切封建祠堂、庙宇的全部土地和富农多余的土地, 以村为单位进行分配。具体做法是按劳动人口的混 合标准平均分配, 有劳动能力参加生产的男女群 众和红军指战员, 每人作为两个或三个人口, 不能 参加生产的男女群众及老弱残废, 每人作为一个 人口。地主豪绅也分得一份人口田分坏田 , 强迫 他们自己耕种。工人以不分田为原则, 但失业或 半失业工人, 得分给与农民同等数量的田或人口 田。住在乡村的工人家属, 照样分田。土地分配, 在谁种谁收的基础上, 实行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 好坏搭配。插牌分田前, 划分了阶级, 规定了划分 阶级的标准。以横峰为例, 为了划好阶级, 各乡均 召开了贫农团会议, 详细分析各户经济情况, 然后 对照标准划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土豪劣 绅六类。 在颁布的临时土地法中曾提出“一切土地, 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这就是说, 农民分得土地 后, 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这一规定显然不能 从根本上满足当时农民对土地问题的要求。后来即 做了改变, 重新规定农民不仅有使用权, 而且有所 有权。这一改变, 自然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 第二, 发展国民经济, 进行生产建设。 方志敏指出:“赣东北苏区, 处在经济落后 的乡村里, 又受着国民党严厉的经济封锁, 得不到 15 。为了使苏区的经济 一点外间的经济援助” ○ “大大繁荣起来” , 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采 取了许多措施发展生产,搞好经济建设。苏区的耕 牛, 几乎在一九二八年的艰苦环境里被敌人抢劫 一空,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 解决春耕中的困难, 一 方面奖励农民集股购牛, 一方面通令红军和地方 政府捉土豪, 罚他们出耕牛, 然后统一分配给缺牛 少牛的农民。将一切荒田荒地, 分给农民耕种, 并 开始在苏区注意改善水利条件,保护和培育森林。 为了减轻人民负担, 只征收土地税, 上田每亩收干 谷一斗, 中田八升,下田五升。财政上, 开始统一 收支制度,各县均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自力更生, 广开财源。为了发展商业贸易, 活跃市场, 申明了 保护贸易自由的政策, 欢迎外地商人到苏区做生 意。开始在苏区兴办小型工业企业, 设在横峰县 上坑源的兵工厂, 一九二九年就有职工一百多人。 第三, 实行全民武装, 建设正规红军。 “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是红色政权 16 。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存在的必要条件”○ 即着手进行正规红军的建设。 一方面开展扩红运动, 积极动员青壮年参军, 使红军力量不断壮大;另一 方面, 正式开办了信江军事政治学校, 培养、造就 红军中的基层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在建设正规 红军的同时, 加强了地方武装和群众武装的建设, 成立赤卫队, 少年先锋队, 地雷队, 实行全民武装。 第四, 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机构。 根据第一次信江工农兵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 《信江苏维埃政府临时组织法》, 从上到下地建 立了苏维埃政府组织机构与代表会议制度, 明确 了它的中心任务是“ 教育群众, 实行民主, 认识 苏维埃是自己的政权,发动群众为自己的政权斗争 17 。信江苏维埃政府分设内务、财政、 的积极性”○ 军事、惩治反革命、人民经济、土地、教育、红色 救济等委员会, 主席团的办事机构是秘书处,内设 文书、财务、事务、交通等股。县及县以下也都规 定得很明确, 有一套相应的部门和办事机关,干部 都很精练。各级政府干部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吃 一样的伙食标准, 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各级苏维埃 组织机构中,尤其是领导机构中, 贫雇农和工人占 多数, 而且吸收普通妇女参加, 实行男女平等。总 之, 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苏维埃在群众中的威 望更高了同时“在政策执行上也得到了相当的效 力” , 这一切, 都为一九三年后的大发展创造了 良好的条件, 为成立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 积累了 经验, 为使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作者工作单位, 横峰县志办公室〕 注 释 1 ○ 2 ○ 6 ○ 9 ○ 12 ○ 13 ○ 15 ○ 17 ○ 18 方志敏《赣东北苏维埃 ○ 创建的历史》 2 ,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 ○ 4 ○ 7 ○ 8 ○ 19 《信江群众斗争的经过与苏维埃的历 ○ 史》——1930年7月. , 5 ○ 14 邵式平、汪金祥《闽浙皖赣〔赣东北〕党史》 ○ 10 《江西信江特委报告》——1929年10月 ○ 16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 9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