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

Emotiona°6 页 88 KB下载文档
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实习教学大纲模板.doc

实习教学大纲模板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课 学 分:4 学分 周 数:4 周 先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 并修课程:机械制造装备基础、 《PLC 原理与应用》等(没有写无)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说明 《生产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的课堂,也是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一次预演,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生 产实习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生产实习学生是在实习前已学完所有基础理论课程, 并进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控制工程》、 《PLC 原理与应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实习中应深入生产加工现场, 认真实习,获取直接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完成实习中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培养和锻炼独立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实习,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课程目标 1: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在实习中通过具体的机械工程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具有实际机械工程问题的实践经历。 课程目标 2:在实习中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方式,结合相关课程内容,正确认识和评价机 械工程项目的开展对社会进步、人类健康、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文化传承的影响,并能够理解 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 3: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 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生产活动,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课程目标 4:通过现场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够根据 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和方法,正确评价机械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全生命 周期内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 5:通过现场实习,学习和遵守相关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增强岗位职责观念。 课程目标 6:在实习中,与小组成员就具体工程问题展开交流沟通,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 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课程目标 7:在实习中,通过现场实习,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了解和学习多学科下新技术、 新方法,独立或与其他成员合作开展工作,并能够胜任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课程目标 8:通过现场实习、撰写实习报告和答辩环节,使学生能够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 决方案、分析过程与结果,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交流,并通过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清晰地表 达个人观点;能够就具体的机械工程问题准确表达技术方案、能准确领会他人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 应。 课程目标 9:通过现场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行方式,结合工程经济学等课程内容,理 解和掌握生产活动中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工程项目及产品的全周期、全流程中的成 本构成,分析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应包含课程思政目标和劳动目标。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目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 1。 表 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持 强度 课程目标 1:.结合专业课程内容,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 6.2 基于机械工程相 在实习中通过具体的机械工程问题, 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 关背景知识,拥有机械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理分析,评价机械设计、 工程实习和实践经历。 具有实际机械工程问题的实践经历。 机械制造、机电控制等工程 6.3 能够客观评价机 课程目标 2:在实习中了解企业的 械工程项目的实施对 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 生产运行管理方式,结合相关课程 方案对社会进步、人类健康、 社会进步、人类健康、 内容,正确认识和评价机械工程项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文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以 目的开展对社会进步、人类健康、 化传承的影响,并理解应承 及文化传承的影响,并 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文化传承 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担的责任。 的影响,并能够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H 课程目标3:通过实习,了解企业 的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了解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 策和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生产活 动,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内涵和意义。 课程目标4:通过现场实习,了解 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的关系,能够根据环境和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和方 法,正确评价机械产品从设计、制 造、使用和维修等全生命周期内对 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H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 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 程问题的生产设计、研究开 发和工程实施对环境、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 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 意义。 7.2 能根据环境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 则和方法,正确评价机 械产品在全生命周期 内对环境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影响。 2 8.职业规范:具有较好的人 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 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伦理 和职业道德,能够在机械工 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 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2能够在机械工程实 课程目标5:通过现场实习,学习 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 和遵守相关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 增强岗位职责观念。 相应的责任。 H 课程目标6:在实习中,与小组成 9.1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员就具体工程问题展开交流沟通, 能与其他学科成员有 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共同完成 效沟通、合作共事。 实习任务。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 9.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 课程目标7:在实习中,通过现场 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下的团队中独立或与 实习,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了 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其他成员合作开展工 解和学习多学科下新技术、 新方法, 作,能够组织、协调和 独立或与其他成员合作开展工作, 指挥团队开展有效工 并能够胜任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 作。 开展工作。 H 10.沟通:具备良好的人际沟 通及交往能力,能够通过撰 10.2能够通过撰写报 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 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 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 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 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与业界 令等,就复杂机械工程 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 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 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 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 和交流。 进行沟通和交流。 课程目标8:通过现场实习、撰写 实习报告和答辩环节,使学生能够 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分析过程与结果,与业界同行及社 会公众进行交流,并通过书面报告 和口头陈述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 能够就具体的机械工程问题准确 表达技术方案、能准确领会他人提 出的问题并做出回应。 H 11.1理解并掌握工程 项目中涉及的工程管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 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 程管理基本原理和经济决策 法;了解工程及产品全 方法,并能够在机械、材料、 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 计算机等多学科环境中进行 成,分析其中涉及的工 应用。 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 题。 课程目标9:通过现场实习,了解 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行方式,结合工 程经济学等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 生产活动中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 决策方法;了解工程项目及产品的 全周期、全流程中的成本构成,分 析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 策问题。 M 注:表中“H(高)、M(中)、L(弱)”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学时分配 Xx 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时分配见表 2。 教学内容 1.实习动员与实习准备 表 2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 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 方式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 xx。 重点:xxx; 难点:xxx。 3 课时安排 对应的课 程目标 1天 1、2、3、4 2.熟悉安全注意事项,巩固 教学要求: 学习机械产品整个生产流 程所涉及到的原材料制备、 重点:系统化梳理机械产品生 热加工、冷加工、装配、机 产过程所涉及到专业知识; 械装备、先进制造、数控等 难点: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方面知识。 3.进驻机械制造企业现场 学习,学习各实习的现代机 教学要求:xxx。 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类型、产 重点:深入企业,感染企业文 品特点、企业文化、运行与 化; 管理制度、 内外部环境条件, 难点:xx。 了解企业管理层与一线员 工的观点与看法。 4.根据实习计划安排,按毛 坯制备、热加工、机加工、 热处理、装配、检测、机械 装备等顺序到各相对专业 的机械企业(或车间)现场 教学要求:xxx。 学习相关知识,且上机操作 重点:典型机械产品的制造过 与实践典型产品的完整制 程体系化认知与实践; 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分 难点:各加工环节的高效无缝 析所学理论知识在其中的 对接。 应用;与一线员工交流想法 并学习经验;学习先进制造 技术如激光加工、电火花加 工等在产品制造中的具体 应用及其工艺效果。 5.实习考核(面试):涉及 教学要求:xxx。 到基础理论、专业基础与专 重点:xxx; 业知识;实习企业的文化; 难点:xxx。 实习过程的思考与建议等。 讲授 与录 像教 学 6天 2、3、8、9 讲授 参观 6天 4、5、6、 7、8 讲授 参观 6天 4、5、6、 7、9 面试 考核 1天 1、2、3、 6、7、8、9 20 天 (4 周) 合计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主要通过入厂教育、车间实习、听取讲座、组织 参观、分组讨论等教学模式完成。实习开始时,实习接收单位将指派人员向学生做入厂教育, 介绍本单位生产情况和安全、保密教育。实习期间,学生按实习计划在指定机械加工车间和装 配车间对典型机床或零部件进行实习,通过观察分析,查阅有关资料,向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 请教,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这是实习最主要的方式;聘请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和 生产管理方面的讲座;到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生产实践知 识。车间实习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同学分组讨论、辩论,搞通弄懂实习过程中的一 些问题,回到生产现场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的观察。通过讨论、辩论形式,使学生们在实习 过程中带有任务、有目的、针对性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 的团队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才干,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4 六、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课程成绩由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实习答辩四部分构成,具体考核/评价细则及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见表 3。 表 3 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课程目标 考核 环节 分 值 考核/评价细则 实习 表现 40 参加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习记录的完整性以及在实习 中与带队老师的互动。 实习 报告 30 实习 总结 10 实习 答辩 20 1 2 √ √ 20 20 根据实习报告的规范性以及实 习内容的论述评判。 3 4 √ √ 15 15 阐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设 计(论文)思想的正确性,语 言表达的逻辑严密性和精炼性 等。 5 6 √ √ 5 5 教师依据学生提交材料或报告 答辩论述、回答问题进行评价。 合计:100 20 20 15 15 5 5 7 8 9 √ √ √ 5 5 10 5 5 10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实习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即 90 分以上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中,60~69 分为及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总成绩分四部分:实习表现、实习报告、实习 总结和实习答辩。其中: (1)实习表现占 40%,无故旷课达 3 次取消总成绩; (2)实习报告占 30%; (3)实习总结占 10%; (4)实习答辩占 20%。 2.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所占比重见表 4。 表 4 考核方式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 所占比 重(%) 100>x≥90 90>x≥80 5 80>x≥70 70>x≥60 x<60 实习表现 实习报告 40 30 实习总结 10 实习答辩 20 制订人: 正常参加实 正常参加实习, 习,无迟到、 正常参加实习, 正常参加实 缺席实习较 无迟到、早退 早退情况, 无迟到、早退 习,无迟到, 多,无实习笔 情况,认真听 认真听讲, 情况,认真听 偶尔早退, 记。 讲,笔记完整。 笔记基本完 讲,笔记不全。 笔记不全。 整。 报告内容全 报告内容全面、 面、详实, 详实,字迹工 字迹工整, 整,课程建议 课程建议认 好。 识不到位。 总结内容全面 总结内容全 详实,完整, 面详实,完 思路清晰,有 整,思路清 独到的见解和 晰,见解不 认识,字迹工 到位,字迹 整。 工整。 报告内容较全 面、详实,字 迹较工整,课 程建议认识不 到位。 总结内容全面 详尽,完整, 思路清晰,无 独立见解,字 迹工整。 回答问题正 确率大于 80% 回答问题正确 率大于 70% 回答问题正确 率大于 90% 审订人: 6 报告内容不 全面,字迹 较差。 报告内容不 全面,字迹较 差,字数未达 到要求。 总结内容基 本详实、完 整,思路清 晰,部分结 论有错误, 字迹工整。 总结内容匮 乏、缺乏完整 性,思路混乱, 结论错误,字 迹工整。 回答问题正 确率大于 60% 回答问题正 确率小于 60% 批准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