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

Seven°昔年15 页 64.542 KB下载文档
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
当前文档共1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表1 地球科学学院2019-2020-2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docx

地球科学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落实《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 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推迟开学 的通知》精神和《防灾科技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地球科学学院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召开了学院党政 联席会,商讨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预案,做到“停课不停学”,在保证本 科教学工作平稳过渡基础上,力争保障良好的教学质量。 一、地球科学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工作布置 2020 年 2 月 2 日,学校下发“通知”后,地球科学学院制定了《地球科学 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学院通知”), 并通过钉钉工作群通知全体教师,本学期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务必认真对待,做好 网络线上教学准备工作。 1. “学院通知”的原则 “学院通知”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三项 教学工作为主,鉴于学校主推“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建议本学院教师以“雨 课堂”网络平台为主,中国大学 MOOC(爱课程)、智慧树、超星、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 为辅,并做出了每门课程详细的网络线上教学方案,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网络 教学平台使用方法与技能,确保开学时顺利开展网络线上教学工作。 鉴于我学院实践教学任务集中在暑期小学期,寒假没有集中实践教学任务,故停止单 独的、个人行为的外出实践任务。 我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工作已于寒假前全部完成,下一步工作为毕业设计(论 文)中期检查,请各指导教师按照计划,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工作及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工作截止时间按照教务处规定时 间完成,由各教研室负责审核。 2. 责任到人 地球科学学院在姜纪沂院长带领下,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工作 小组,确实做到网络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教学工作小组名单及分工如下: 组长:姜纪沂,负责学院整体的指导工作; 副组长:唐圣华,负责学院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及指导工作; 副组长:孙珍军,负责学院网络线上教学工作布置及实施; 组员:谭萍,负责地球物理学教研室网络线上教学工作具体安排; 顾观文,负责勘查技术与工程教研室网络线上教学工作具体安排; 白相东,负责地质学教研室网络线上教学工作具体安排; 王承洋,负责资源勘查工程教研室网络线上教学工作具体安排; 齐路晶,负责学院学生工作及对接学校学生处工作通知与具体安排; 教学联络员:王阳,负责对接学校教务处网络线上教学工作通知及学院教学 工作的通知,网络教学文件的归档,授课教授教师网络授课数据(平台有此功能, 如果需要可进行收集); 教学保障员:李静,负责保障学院师生网络线上教学等相关工作。 二、地球科学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1. 课程概况 地球科学学院 2019-2020 学年春季学期共开设 39 门课程,其中 29 门课程在 疫情防控期间完全利用“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8 门课程由于实践 性强,需要大量的实际动手操作,基本不适合网络教学,故有 8 门课程目前计划 推迟教学工作,17 门课程由于实践学时较多,但仍部分理论课可开展网络教学, 故 17 门课程的理论课利用“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有 2 门课程为 后八周开课。学院本学期开设的所有课程均有详细的授课计划与方案。 2. 实施方案 地球科学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针对所有本学期开设的 本科课程,主要利用“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中国大学 MOOC(爱课程)、智慧 树、超星、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为辅,每门课程按照整学期的教学安排进行设计 方案(图 1),具体到该课程的每一章,主要开展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线上 教学资源建设情况、章节考核及师生互动等环节进行设计,配合每门课程的详细 授课计划进行实施,不适合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和部分实践内容推后的课程,全 部列出了详细的授课计划(表 1) 。 目前,地球科学学院 39 门课程的详细实施方案已全部由教学联络员(原教 学秘书)归档。 图 1 **课程“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方案 三、网络线上教学工作要求 地球科学学院 2019-2020 学年春季学期所有课程在疫情防控期间均要认真设 计,严格要求,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要求如下: 1. 凡地球科学学院本学期开设的课程,任课教师(含兼职教师)均要按照 本学院的要求开展网络教学工作; 2. 所有课程均要由详细的设计方案和授课计划,授课进度要与授课计划同 步(前后可存在 1-2 学时进度差); 3. 所有课程均要保证教学质量,要保证与正常授课同效,授课期间,要利 用“雨课堂”平台的考勤、提问、弹幕、投稿等方式进行师生交流; 4. 网络授课不同于课堂教授课,根据网络学习情况,授课时间可 20-30 分钟 为一段,但要满足正常的教学时间,保障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平台课统计教师授 课时长及方式,切勿掉以轻心,酿成教学事故); 5. 利用其它网络慕课的,要有一定的学习要求设置,要具体到每一章节, 每一堂课; 6. 本学期开设课程原则上不能做时间调整,如原 1-8 周调整为后 9-16 周, 确实不适合开展网络教学的,经课程组商量,教研室主任审核,根据实际情况推 后调整; 7.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授课所有的临时调课仍要按照调课程序进行; 地球科学学院 2020 年 2 月 8 日 表 1 地球科学学院 2019-2020-2 学期课程网络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汇总 是 课 理 实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 授课专 质 业 班级 任课 授课 程 论 践 教师 周次 学 学 学 时 时 时 否 采 用 雨 雨课堂教学授课章节及主要内 授课 容 方式 线上教学 资源建设 情况 章节 考核 备注 课 堂 1 构造地质学 必修课 地下水 科学与 工程 180231/2 白相 东 1-16 48 36 12 是 第一章到第五章内容 直播\ 录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授 课视频 课后作 业 实践课程需要 线下 2 构造地质学 必修课 地质学 180131 白相 东 1-16 64 40 24 是 第一章到第六章内容 直播\ 录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授 课视频 课后作 业 实践课程需要 线下 线上 视频 资源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课程 设计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设 计、习题 考核等 实践学时是否 按照原授课计 划进行,如果不 能进行,可往后 调整 直播\ 录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授 课视频 课后作 业 实践课程需要 线下,先集中上 理论课,后期上 实践课 3 4 地球科学概 论 构造地质学 专业基础 课 资源勘 查 190131/19 0141 路鹏 必修课 勘查技 术与工 程 180121/12 2 袁四 化 1-12 1-8 48 48 38 36 10 12 是 是 1.概述 2.矿物 3.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4.沉积作用与沉积岩 5.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6. 内动力地质作用概述 7.褶皱、节理、断层 8.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 9.地质与环境 第一章到第十章内容 5 6 7 8 9 中国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 岩石学 选修课 专业基础 课 专业基础 课 选修课 专业基础 课 地质学 资源勘 查工程 地质工 程 地质学、 资源勘 查工程 地质学 1750121/1 22/、 1850121/1 22 180141 180161 1750121、 122/17501 31、132 180131 袁四 化 关成 尧 关成 尧 关成 尧 于晓 辉 1-8 1-16 周 1-16 周 1-8 周 1-16 周 32 64 48 32 64 28 40 34 28 32 4 24 14 4 32 是 第一章到第四章内容 是 通过雨课堂将课程 32 学时的理论课进 行在线直播授课,后八周实验课程学生 返校后进行线下授课 是 通过雨课堂将课程 32 学时的理论课进 行在线直播授课,后八周实验课程学生 返校后进行线下授课 是 通过雨课堂将课程 32 学时的理论课进 行在线直播授课,后八周实验课程学生 返校后进行线下授课 是 通过雨课堂将课程 32 学时的理论课进 行在线直播授课,后八周实验课程学生 返校后进行线下授课 直播\ 录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授 课视频 课后作 业 实践课程需要 线下,先集中上 理论课,后期上 实践课 线上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课程 设计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习 题考核 等 实践学时是否 按照原授课计 划进行,如果不 能进行,可往后 调整 线上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课程 设计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习 题考核 等 线上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课程 设计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习 题考核 等 线上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课程 设计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设 计、习题 考核等 实践学时是否 按照原授课计 划进行,如果不 能进行,可往后 调整 10 勘查地球化 学 专业核心 课 资源勘 查工程 1750131,1 32 孙珍 军 1-12 48 36 12 是 绪论-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简史、概念及 研究内容;第一章 勘查地球化学的基本 原理-地壳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元素的 迁移、 勘查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热液矿床原生晕的 形成,原生晕的组分特征,原生晕的几 何特征和原生晕的分带性,成晕元素的 迁移方式和影响元素迁移成晕的因素; 第三章-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 学找矿与环境和灾害调查的应用、土壤 中元素的分配、土壤次生异常的特征, 土壤残留晕的组分特征和残留晕的基 本特征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环境的关 系 ;第四章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分散流的形成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 测量的应用;第五章 水文地球化学测量水分散晕的形成,分散晕的基本特征;第 六章 气体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测 量-气体异常形成和土壤气汞测量;生物 地球化学测量以及与人类环境的关系; 第七章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化探方法的 选择、指示元素的选择、土壤和水系沉 积物采样布局;第八章 不同景观地球化 学化探方法的选择- 不同地球化学景观 的概念,和化探方法的选择 ;第九章不同介质环境地球化学特征与调查;第 十章 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地球化学背 景值与异常下线的确定;水系沉积物地 球化学样品点布设;地球化学样品点点 位数据处理、在 Mapgis 中的投点、地 球化学图及单元素数据图的制作;勘查 地球化学报告设计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 课后作 业、设计 报告、试 验报告、 习题考 核 实践学时是否 按照原授课计 划进行,如果不 能进行,可往后 调整 11 12 13 矿相学 地球科学概 论 岩石学 专业基础 课 专业基础 课 专业核心 课 资源勘 查工程 地理科 学 资源勘 查工程 1750131,1 32 190221 180141 孙珍 军 薛怀 宇 薛怀 宇 1-8 1-12 1-16 32 48 64 16 40 32 16 8 32 部 分 采 用 第一章-矿相显微镜和光片制备;第二章 -矿物的反射率及双反射;第三章-矿物 的反射色、反射多色性和内反射;第四 章 矿物在正交偏光下的均质与非均 质性-正交偏光下均质和非均质性、非均 质旋转角、视旋转角和偏光色;第四章矿物在正交偏光下的均质与非均质性 正交偏光下均质和非均质性、非均质旋 转角、视旋转角和偏光色;第五章 -矿 直播 物的硬度 刻划硬度测定法、抗磨 硬度测定法;第六章-矿物的侵蚀鉴定; 第七章-矿物综合性系统鉴定和常见矿 物简易鉴定;第八章-矿石的结构构造 和矿物晶粒内部结构-矿石的构造、矿石 的结构、矿物晶粒内部结构;第九章 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的生成顺序; 后面 9 次对应的实践课程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设 计、习题 考核等 从实验部分,等 开学后面授 是 1 绪论:地质学概论(包括地质学发展 简史);地质学研究对象与内容;地质 作用及其研究方法;地质学在当代经济 建设中的作用;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几 个问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 后面 4 次试验课 程线下面授 是 浆岩各论:橄榄岩-苦橄岩类;辉长岩— 玄武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花岗岩 —流纹岩类和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 火山碎屑岩类;4 沉积岩总论:沉积岩 的定义和分布;沉积岩的形成作用及沉 积岩的一般特征;5 沉积岩各论:沉积 岩的分类;碎屑岩及其特征;泥质岩及 直播 其特征;碳酸盐岩及其特征;6 变质 岩总论: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基本概念; 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变质 岩的分类;7 变质岩各论:区域变质岩; 动力变质岩;后面共计 16 次实践课程, 内容从超基性岩-酸性岩-沉积岩-变质 岩-校园岩石标本解说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 后面 16 次试验 课程线下面授 14 地貌与第四 纪地质学 专业必修 课 地质学 15 勘查地球物 理 专业核心 课 资源勘 查工程 16 勘查地球物 理 专业核心 课 资源勘 查工程 地电学 专业核心 课 地球物 理学 17 1750121-1 750122 刘晓 燕 1750131 石砚 斌 1750132 石砚 斌 1750111 石砚 斌 1-12 1-16 1-16 5-16 48 64 64 48 36 64 64 36 12 0 0 12 第一章绪论 地貌与地貌学概念、内容、 研究方法;第四纪与第四纪地质学概念、 内容、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应用;第二章构造地貌概念与分 类 ;第四章片流、面流、河流地质作 用及其地貌及其堆积物特征;第五章岩 溶地质作用及其形成地貌、堆积物特征; 第六章冰川地质作用 形成的地貌及其 堆积物特征;第七章 海岸地质作用 形成地貌及其堆积物特征;第八章风力 直播 地质作用 形成地貌及其堆积物特征; 第九章 第四纪生物界、古人类;第十 章 第四纪环境特征及波动标志;第十 一章 第四纪年代学;第十二章第四纪 地层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典型区域第四 纪地层;实验一 砾石统计分析;实验 二河谷形态及河流阶地分析;实验三 第四纪沉积物粒度分析;实验四 第四 纪环境综合分析;实验五 读地貌图; 实验六 读第四纪地质学 多媒体课件, 习题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 是 第一章 地震勘探 直播 第二章 重力勘探(根据开学时间调整)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课程设 计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等 是 第一章 地震勘探 直播 第二章 重力勘探(根据开学时间调整)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课程设 计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等 是 第一章 岩矿石的电磁学性质 第二章 天然地电场(根据开学时间调 整)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课程设 计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等 是 直播 后面 6 次试验课 程线下面授 18 19 20 21 22 地电学 专业核心 课 地球物 理学 电法勘探 专业核心 课 勘查技 术与工 程 电法勘探 专业核心 课 勘查技 术与工 程 磁法勘探 重力勘探 专业核心 课 专业核心 课 勘查技 术与工 程 勘查技 术与工 程 1750112 石砚 斌 1750151 石砚 斌 1750152 石砚 斌 1750151、 1750152 1750151、 1750152 马欢 丁雷 5-16 1-16 1-16 4 2 48 64 64 48 48 36 44 44 28 28 12 20 20 20 20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课程设 计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等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课程设 计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等 实践学时不能 按照原授课计 划进行,调整至 开学后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课程设 计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等 实践学时不能 按照原授课计 划进行,调整至 开学后 是 第一章 岩矿石的电磁学性质 第二章 天然地电场(根据开学时间调 整) 是 第一章 电阻率法第二章 充电法和自 然电场法(根据开学时间调整) 是 第一章 电阻率法 第二章 充电法和自然电场法(根据开 学时间调整) 直播 前言、第一至八章 主要 是直 播,有 小部 分视 频资 源 多媒体课件、 视频资源 课后作 由于疫情原因, 业、设计、 实践学时可从 习题考 第八周开始。 核等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设 计、习题 考核等 是 是 概述;第二节 简单条件下规则地质体 的重力异常;第四章 重力异常的正演 计算及分析 (2 学时);第三节 复 杂条件下不规则地质体的重力异常;第 五章 重力异常的处理与转换 (2 学 时);第一节 异常的预处理;第二节 异常的转换;第六章 重力异常的波数 域处理 (2 学时);第一节 重 磁异常波谱分析的基础知识;第二节 重磁异常的滤波技术;第三节 波数域 重磁异常反演 第七章 重力异常的反演方法 (2 学时);第一节 反演概述;第二节 简单条件下地质体异常的反演计算及 实践学时往后 调整 解释;第三节 复杂条件下重、磁异常 的反演方法;第四节 其他反演计算方 法;第八章 重力资料的地质解释及重 力勘探的应用(2 学时);第一节 重 力异常的基本特征分析;第二节 重力 资料地质解释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第三节 重力勘探在研究地壳深部结构 构造中应用;第八章 重力资料的地质 解释及重力勘探的应用(2 学时);第 四节 重力勘探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 用;第五节 重力资料在石油、天然气 勘查在的应用;第六节 重力勘探在固 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第七节 重力勘 探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 4 学时);第二章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10 学时);第三章 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12 学时); 第四章 地震波速度 (6 学时);; 实验课(第11-16周 24 学时 23 24 地震勘探 地球物理数 学物理方程 专业核 心课 勘察技 术与工 程 学科平 台课 地球物 理学/勘 查技术 与工程 1750151/ 1750152 地震 勘探 180111/1 2/21/22 地球 物理 数学 物理 方程 孙守 才 116 64 40 24 实验 1、野外采集系统软件使用。(4 学时); 实验 2、野外采集系统仪器 操作。(4 学时); 实验 3、常用处理 解释平台及 Linux 操作系统介绍(4 学时); 实验 4、地震资料数据加载及分析 (4 学 时); 实验 5、观测系统定义及置道 头。(4 学时); 实验 6、速度求取、 动校正及叠加。(4 学时) 第一章 数学物理方程建立 杨仁 虎 213 48 48 0 第 1 节 波动方程导出; 第 2 节 热传导方程导出;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课 程设计 习题考 核 第 3 节 拉普拉斯方程导出; 第 4 节 定解问题; 第 5 节 叠加原理。 25 岩石物理学 基础 专业选 修课 勘查技 术与工 程 180121/1 80122 岩石 物理 学基 础 26 工程与环境 物探 专业选 修课 地下水 科学与 工程 1750141/ 1750142 工程 与环 境物 探 190121、 190122 勘查 技术 与工 程专 业导 论 27 勘查技术与 工程专业导 论 学科平 台课 勘查技 术与工 程 房春 慧 18 周 武晔 14 丁雷 1 32 32 16 24 32 16 8 第一章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第二章 岩石的密度;第三章 岩石磁学;第四 章 岩石电学;第五章 岩石声学;第六 章 岩石热学;第七章 岩石物理参数 之间的关系; 直播 本课程为新 开课程,尚未 进行网络资 源建设,拟建 设内容包括: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等 拟采取 课前测、 课后测、 习题考 核等方 式进行 章节考 核 实践学时不能 按照原计划进 行,需要调整到 开学后 课后作 业 实验室分班上 课改为网络合 班上课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设 计、习题 考核等 0 绪论、第一至三章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 0 第一章 绪言 (2 学时);第二章 地 球的基本特征(2 学时);第三章 应 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介 (2 学时); 第四章 专业介绍(1 学时);第五章 直播 专业的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 (1 学 时);总复习 (1 学时);测验 (1 学时)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 28 29 30 31 地磁学 重力测量 测震实验 数字地震分 析 专业核心 课 专业选修 课 考查 地球物 理学 17501111 1750112 测量工 程 地球物 理学 地球物 理学 武巴 特尔 苏畅 1750111/1 12 175011117 50112 达勇 孟晓 春 1-8 1-12 12 1-8 48 48 48 32 36 32 34 16 12 16 14 16 课前预 习习题、 课上弹 题、课后 作业、提 交报告、 课程知 识点思 维导图、 习题考 核等 实践学时中第 三章的实验一 K 指数测定、实 验二磁暴报告 编制安排在第 7 周后四节课进 行,其它实验按 原计划在第 7 周 周末在天津静 海地震台进行 是 第一章 地磁学概述 第二章 地磁场 第三章 地磁场的变化(理论部分) 第四章 地壳磁场 (理论部分) 第五章 地磁观测 (理论部分 ) 第六章 古地磁学 第七章 地磁场起源 按学 校课 程表 直播 教学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库、课程设 计 是 一重力测量课程简介及绪论;二 重力 和重力加速度;三 重力场;四 引力 位和重力位;五 地球的形状;六 重 力异常;七 重力仪器及其测量方法; 八 重力测量;九 重力资料整理; 直播 课(雨 课堂) 32 学 时 1.教学大纲 (有)2.多媒 随堂问 体课件(有) 题,课后 3.网络课程资 作业、习 源(有)4.习 题考核 题库(有)5. 课程设计(有) 若实践学时不 能按照原授课 计划进行,将往 后调整 是 第一章地震观测及其技术系统 第二章测震仪与测震系统 前三周可用,第四周有实验不可再用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课程 设计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设 计、习题 考核等 第三周后实践 学时按照原授 课计划进行,如 果不能进行,可 往后调整 是 第 1 章地震与地震波 1.1 地球内部结 构 1.2 地震及地震分类 1.3 地震波基 础知识 1.4 地震波的走时规律第 7 章地 震图解释 7.1 地震事件判定 7.2 震相 识别 7.3 爆破地震与诱发地震 7.4 常 见的干扰记录第 10 章地震时空参数测 定 10.1 发震时刻测定 10.2 几何定位 法 10.3 计算机定位 10.4 地震定位误 差 10.5 构建走时表第 11 章地震震级 11.1 近震震级 11.2 面波震级 11.3 体 波震级 11.4 矩震级 直播 正在建设多 媒体课件、网 络语言课程、 习题 课后作 业 实践课最好等 学生挞校后进 行。 32 33 34 35 地震概论 重力与固体 潮 地震地质学 古生物学 1750331、 1750332、 190131、 191011、 191012、 1950521、 1950522、 190525 必修课 专业课 选修课 专业核 心课 地球物 理学 地质学 地质学/ 资源勘 查工程 邓淼、 黄骥 超、谭 萍 赵晓 燕 1750121/1 22 沈军 1-8 2 1-8 32 64 32 32 54 24 0 10 8 是 1.线 上视 频资源 (智 慧树 《地 第二章地震的成因与地震活动特征;第 震概 三章地震烈度与抗震设防;第四章地震 论》在 波的传播;第五章地震参数及地震序列; 线课) 第六章地震监测预报;第七章地震监测 16 学 预报 时 2.直 播课 (雨 课堂) 16 学 时 1.教学大纲 (有)2.多媒 体课件(有) 3. 课后作 网络课程资 业、习题 源(有)4.习 考核 题库(有)5. 课程设计(有) 是 绪言,第一章重力场,正常重力,重力异常, 第二章重力测量仪器,绝对重力仪,相对 重力仪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网 络视频资源、 习题集、课程 设计 课后作 业、提交 报告、设 计、习题 考核等 实践学时是否 按照原授课计 划进行,如果不 能进行,可往后 调整 绪论到第四章内容 直播\ 录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授 课视频(建设 完善之中) 课后作 业 实践课程需要 线下,先集中上 理论课,后期上 实践课 是 部 180131, 刘广 180141 虎 1-16 32 20 12 分 采 用 第一章 绪论,古生物学课程介绍、学 科定位、研究意义; 第二章 化石的形 成与古生物学化石的定义,化石的石化 作用以及化石的保存类型; 第三章 生 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 第四章 无脊椎 动物; 实习一 原生动物门䗴目; 实习 二 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实习三 双壳 纲和头足纲; 实习五---腕足动物门; 实 习六 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第五章 脊椎 动物和古植物;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 直播 或录 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习 题集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 1.所有涉及实习 课部分的教学 均采用线下面 授;2.所有实习 课均需要分小 组上课,每次实 习课最大课容 量 20 人 第十二章 第一章 36 37 矿床学 专业选 修课课 结晶学与矿 专业基 物学 础课 地质学 地质学/ 资源勘 查工程 1750121, 王承 122 洋 190131/1 王承 90141 洋 1-16 1-16 48 48 绪论;矿床学中一 些基本概念;第三章 岩浆矿床;第四直播, 章 伟晶岩矿床;第五章 热液矿床概 实验 教学大纲、多 论;第六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第 课部 媒体课件、习 是 七 章 热 水 喷 流 沉 积 矿 床 ; 第 八 章 分线 题集 风化矿床;第九章 沉积矿床;第十一 下面 章 变质矿床;第十二章控矿条件和成 试 矿规律 36 42 6 是 第一篇 结晶学基础;晶体与晶体的 基本性质;第二章 晶体生长模型 与面角守恒定律;第三章 晶体的 测量与投影;第四章 晶体的外部 对称;第五章 晶体定向与晶体符 号;第六章 单形与聚形;第七章 晶体的规则连生;第八章 晶体结 构;第十章 矿物与矿物学的发展 趋势;第十一章 矿物的形态;第十 二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第十三章 矿物的化学成分;第十四章 矿物 的命名与分类;第十五章 自然元 素矿物大类;第十六章 金属互化 物(天然合金)矿物 直播 教学大纲、多 媒体课件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 课后作 业、习题 考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