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

Alien、外星人13 页 45 KB下载文档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
当前文档共1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doc

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3 月9日 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讲到,作 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 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 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 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 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 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 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人民日报》(2014 年 03 月 10 日 01 版) 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三严”“三实”,谆谆告诫,语重心长。对于各级干部来说, 这“三严”“三实”,是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是干事创业的行 动准则。 古人讲“君子求诸己”“持身要严”,说的都是律己要从严。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 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 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 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 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 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坚持这“三严”,我 们才会达致“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年多来,我们党坚决反“四风”、坚持“铁八条”,取得 了初步成效。但有些干部觉得有点过头,甚至慨叹“为官不易” “官不聊生”。这就是认识问题、态度问题。“不以规矩,不能 成方圆”,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加约束,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总 想突破规矩自由自在,我们拿什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一处 弛则百处懈”,要求一旦放松,标准一旦从宽,自我约束就等于 自我放任,制度刚性就变成了“橡皮泥”。惟有严字当头,从严 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立规矩、定底线、亮红线,才能防止出 现“破窗效应”。 我们党一贯提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今天 仍然需要坚持和发扬,做好“实”的文章。谋事要实,就是要从 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 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 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 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处处用 “实”说话,胜过一切阔论虚功。各级干部做到“三实”,我们 的改革蓝图才会变成美好现实。 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当“三 拍干部”。一些干部不懂得“功成不必在我”的操守,常有“新 官不理旧事”的错误心态,有的地方换一任干部就新上一批项目, 使很多事情虎头蛇尾,留下不少“半拉子”工程。有的对上级阳 奉阴违,对群众则成了“官油子”、不办实事。凡此种种,都是 不以实立身,不以实为守,不以实行事。各级干部如果谋事不求 实,创业不踏实,做人不老实,不但做人失败,什么事也都干不 成。 今天,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各级干部惟有从严上要求、 向实处着力,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 清风正气一点一点积聚起来,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昂扬起来, 以严与实的过硬作风,担当改革重任,增进人民福祉。 《人民日报》(2014 年 03 月 10 日 01 版) 敢抓严抓才能抓实 当前,领导干部兴起学习“三严三实”的热潮。其实,无论 是修身、用权、律己的“严”字当头,还是谋事、创业、做人的 “实”字为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矛盾,要敢 于担当;面对干部作风的积弊,要敢抓严抓。惟其如此,才能用 “严”的标准取得“实”的成效。 敢抓严抓才是真抓,才能为法律底线、制度红线通上高压电, 也才能斩断吃点喝点、收点送点、车配好点、房子大点的侥幸心 理。然而,现实生活中,“敢不敢抓”却往往是一道严峻考题。 有的是“法不责众”带来的考验,即便发现问题所在,敢不敢狠 抓仍然需要胆魄;有的是情法纠结导致的滴漏,这个也打招呼, 那个也走后门,口子一开制度就可能陷入“破窗效应”;有的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抓问题之名行“官油子”之实。凡此种 种无不说明,抓而不严、抓而不实,实际上等于没有抓,客观上 纵容了问题、助长了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教育实践活动要确 立一个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随着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基层延伸,在根除积弊、净化作 风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应做敢抓严抓的标杆,让贪官不好贪、 庸官不好混,让坏作风无处藏身,好作风一路畅通。 《人民日报》(2014 年 03 月 22 日 01 版) 人民论坛 严是爱护,养情操境界 ——为政莫忘“三严三实”① 有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差不多先生”,信奉“凡事只要 差不多,就好了”——买红糖买成了白糖,都是甜的无所谓啊; 把“十”字写成“千”字,就一小撇差不多嘛。 在现实中,这样的差不多先生,可不少。改作风,不求严细 深实,“应付得了检查就好了”;做工作,不讲真抓实干,“面 子上过得去就行了”;抓发展,没有眼界心劲,“不出大乱子就 够了”。正是针对这些差不多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作风 建设要“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 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样的要求,切中了作风建设的脉 搏,提出了为官从政的标准,理应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根本原则、 自觉遵循。 提出“严”的要求,是为了防止更多人变成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过得去”导致精神涣散、行动拖拉,“高标准、严要 求”促使精神振奋、行动到位。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锤炼, 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磨砺,才能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作风上无 懈可击、品格上臻于至善。如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松松垮垮、 敷衍了事,有了裂纹就会一碎两半,开了口子就会决堤溃坝,不 仅干不成事、干不了事,而且可能还会坏事。可以说,对于党员 干部,松是害,严是爱。 如果不能坚持严的要求,守住底线、守住操守、守住信仰, 从思想到行为的蜕变,更将非常危险。一些领导干部最初信誓旦 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时间久了思想懈怠、被糖衣炮 弹击中后想法变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等到开始伸手 了又变成“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越走越远之后则是“既 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彻底滑入贪腐深渊。如果能谨记“三 严”、警钟长鸣,恐怕也不会败到无路可退。 工作中固然不能吹毛求疵、寻弊索瑕,但如若失之于宽、失 之于软,同样会助长歪风、滋生邪气。比如,申报个人事项,如 果觉得是个人私事没必要计较,怎么能端正风气、约束自我?企 业兼职任职,如果认为只要分得清里外公私就无伤大雅,怎么能 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有点个人爱好,如果认为“收”“赠”字 画古玩只是同好交流,怎么能根除利益输送、权钱交易?要知道, 好的作风、高的境界,是“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一年多来,我们严格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从管住 教育培训到清退会员卡, 从停建新的楼堂馆所到节俭办晚会节庆, 很多制度都发挥了“笼子”作用,起到好成效。但制度的生命力 在执行,执行的要害在严格,不能缩水,更不能放水。严格要求, 制度才能产生威力,否则,一处弛则百处懈,再好的制度,也会 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上面松一寸,下面松一尺。领导干部只有 身正为范、做出样子,要求别人才有底气、严格管理才能服众, 掷地有声的承诺才能变为成绩喜人的战果。 从严要求、强化约束,这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 记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重要理念、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第二批 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展开,作风建设更是常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养活一团春意思”,真 正在职业上有发展、在事业上有作为。 《人民日报》(2014 年 03 月 18 日 04 版) 严是平安,促善始善终 ——为政莫忘“三严三实”② 明代曹鼐,年轻时曾在地方为吏。有次押送一名女犯,途中 夜宿破庙。女犯天生貌美,顾盼间令其心动。为了提醒自己抵住 诱惑,他不断在纸上写下“曹鼐不可”,整整一夜写了烧,烧了 写,以此律己直到天亮。此后在仕途上,曹鼐常以这四字严格自 律,终成一代名相。 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最喜吃鱼。人们争相买鱼送他, 公仪休却坚辞不受。弟子问何故,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就要 按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违反国家法纪,如果我被免职了还能吃 上鱼吗?不收人家的鱼就不会被免职,这样就能“长自给鱼”。 两则古代故事,虽年代久远,读来却仍令人深思。一者抵制 美色,一者拒绝贿赂,都源自于律己以严,也都因此而得平安风 顺。这深刻启示人们,对自己从严要求,不仅是做人做官的本分, 也是平安生活的保障。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谋事还是创业, 行得正,才能走得稳;要求严,方能干成事。习近平总书记谆谆 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道理正在 于此。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若求得走正道、有作为,慎独、 自律很重要。探究一些落马者的腐败轨迹,直可追其入仕之初。 缺乏自律,或要求很宽松,对一些微小之贿并不警觉,其结果就 是“针尖大的眼进斗大的风”,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古人有诗 说得好,“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 争似当初不污时。”唐代贤相陆贽的话更引人思考:“贿道一开, 辗转滋甚,鞋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 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惟有敬慎戒惧,在微末 上堵住漏洞,才会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 净做事。 应看到,领导干部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面临权钱色利诸方 面的诱惑,不仅繁多,而且经常。抵御各种诱惑,一如逆水行舟, 若不能以严守道、以严凝神、以严聚气,放低了境界追求,放宽 了用权边界,放松了约束标准,难免就“一篙松劲退千寻”。受 贿成习的倪俊雄,在基层也曾是典型的青年励志楷模。伸手接钱 的柳本贤,20 多年未有多拿过国家一分。诸多事实表明,恪尽 职守、廉洁奉公并不难,怕的是居官日久,不再严字当头,而生 骄气、惰气、官气、暮气,各种腐败微生物乘机入侵,以致病入 膏肓,焉得善终?倘若能以“严”为戒,始终以严肃的态度、严 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修身、用权、律己,又岂会难敌诱惑、 折戟沉沙? 古代官吏尚且懂得祸莫肇于放纵,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应懂 得,“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清风一路”, 才能“一生无悔”。守得一个严字,外无愧于人,内无愧于心, 才能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民日报》(2014 年 03 月 19 日 04 版) 严是公道,扬清风正气 ——为政莫忘“三严三实”③ 毛泽东同志有个“未便再荐”的故事。李淑一是烈士遗孀, 又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能诗善文,有人请求毛泽东将她推荐到 中央文史馆。1954 年,毛泽东为此写信给秘书田家英说:“有 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 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 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 从古人“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到伯乐相马,再到赛 场选马,其要都在一个公字。文史馆选人以严而拒纳,毛泽东同 志“未便再荐”,同样为了一个公字。但何以能守公、秉公、达 公?关键就在于以公为念、以严律己。毛泽东不因私谊而废公事, 不因感情而弃公道,正是对公与私边界的严格恪守。习近平同志 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为的就 是涵养共产党人的尚公、奉公精神,以严护公道、以严守正道。 俗言说,公道自在人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公即是一种高 境。《吕氏春秋》曾讲“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 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正所谓“观乎天 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私、为公自古即成圣贤 崇尚而修养练达的文化情怀。对于为政者来说,公更是一种无上 追求。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公生明,廉生威”; 从“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公文化”可谓源远深厚。 诚然“有公心必有公道”,但惟有始终从严养性,才有公心 源深而不断。固然“天下非一家之私”,倘遇公与私之利害得失 权衡,惟以从严约己方能去私心。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从严要求 自己,才能养其公心、成就公道。有的人走上从政之道,原本就 想捞一把,正所谓“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有的人虽以 “公天下”自况,但在权、钱、色面前把持不住自己,以致废除 公道、大开私门。惟以严养一颗公心,善守严、恒持严,面对歪 风邪气而坚决抵制,面对私利诱惑而稳得住心神,如此不断砥砺 淬炼,方能超然物外、宠辱不惊,最终就公义、守正道。 还必须看到,身为领导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权力, 如果不能严格监督、严加约束,就不能保障权为民所用,做到秉 公用权。我们说,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 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但只有从严治党、从严要求、从严制约, 才能促进各级干部不断破除私心、成全公义。自古而今谋私者甚 众,弃清廉、纳贪贿、纵私欲者不绝,固与律己不严有关,也与 外在约束过宽过松有关。今天,从“铁八条”,到反“四风”, 我们党不断织密织牢纪律与制度之网,为的就是强化刚性约束, 从严管理,促使各级干部一心为公、谨慎用权。在这个意义上讲, 严就是公道,严就是公序,严就是公正。 明代名臣于谦有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 长”。对于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不管是自律以严,还是他律以 严,有严才有清风正气,有严才有民心公论。在推进治理过程中, 严格约束自己,严守用权边界,严禁行为出格,必能堂堂正正、 光明磊落,也才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人民日报》(2014 年 03 月 20 日 04 版) 实是责任,见证担当 ——为政莫忘“三严三实”④ 干事创业,最可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新中国初创,百废待兴,主持财经工作的陈云以“先小人后 君子”为原则锱铢必较。他告诫财经干部,“不能拿老百姓的钱 开玩笑”,“要廉洁奉公,同每一元钱作斗争,个人不动用公家 一元钱”。 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一些地方法院频发错判案的问 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想方设法改进审判人员的工作作风, 不仅让人汇编了证据调查的指导手册,还将“随处留心观察”设 定为审判人员的绝大本领。 两则故事有一个共同特质,这就是不仅从严上要求,更向实 处着力。陈云务实节俭,成就“红色掌柜”的美名;董必武求实 调查,成为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从严从实,是党的优 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 的就是要发扬优秀共产党人干事创业最可宝贵的品质。 自古而今,“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实干兴邦始 终是治国理政的至上圭臬,循名责实则是做人处事的金玉良言。 反观“纸上谈兵”的赵括之流,“华而不实,耻也”,教训值得 记取。纵观历史,惟此一实字,乃谋事之基、创业之根、做人之 本。今天,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实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 求,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能不能求实、务实,能不能唯实干、重 实效,见证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更检验党性与品行。 从“办事不吭声”的老实人张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 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禄,再到“退休福不享,栽树二 十年”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尽管时代方位不断变化,但求真 务实、真抓实干,始终都是优秀共产党人的本色。今天,要成为 我们时代的好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组织上判断一个干部 是否敢于担当,是否有责任心,关键还是看实不实。那些喜欢拍 脑袋决策却不顾忌后果、喜欢权力在握却不愿担当责任的人,那 些一说起来滔滔不绝、一做工作却不行的人,都不会成为党和人 民需要的好干部。把实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 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埋头苦干、踏实肯干,必能 担起时代重任,也终究不会吃亏。 谋事不实,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创业不实,梦想再 美也只是黄粱一梦;做人不实,立身之本必定荡然无存。处在改 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实干“则难者亦易矣”,不干“则易者 亦难矣”。有“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自觉,有抓铁有痕、踏 石留印的韧劲,才能啃下硬骨头、打破利益藩篱;有“功成不必 在我”的情怀,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实劲,才能稳实增进人民福 祉、坚实成就党的大业。我们党从严从实要求干部,强调实是领 导干部的时代责任,道理正在这里。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 我们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胜利喜悦,也可能面临着“欲渡黄 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难风险。惟有拿出“不破楼兰 终不还”的崇实气魄,拿出骏马追风、驰而不息的踏实精神,才 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点点燃亮梦想的荣光。这是神圣的使命, 我们应有舍我其谁的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