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

指尖的格桑花7 页 32.5 KB下载文档
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
当前文档共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品牌专业建设标准.doc

鲁教职函(2007)10 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切实保证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根据《山东省 教育厅关于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鲁教职函 [2007]8 号)精神,我厅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 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七年 十一月二十一日 1 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1.指导思想与建设规划 1.1 指导思想 1.1.1 专业定位准确,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社会 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 1.1.2 以提高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 社会其他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符合继续教育、业余学习 的特点。 1.1.3 符合本校的学科发展定位,有利于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优 势和辐射作用。 1.2 建设规划 1.2.1 制定了长期、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并且纳入学校总体发 展规划之中。专业建设既充分依托学校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成果, 又能体现继续教育独特的建设内涵。 1.2.2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质量 意识强,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省内领先。 2.培养目标、方案与模式 2.1培养目标 2.1.1 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能依据职业 与岗位、层次与类型、对象与形式等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人才素质、 人才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目标,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 人才。 2.1.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 神的培养。 2.2 培养方案 2.2.1 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可操作性强,实 施效果好。 2.2.2 教学计划符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课程设置整体 优化。 2.2.3 教学内容符合专业与职业要求并不断更新,传授最新知识 和实用技能。 2.2.4 教学安排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函授、业余等不同学习 2 形式的要求,规范、灵活。 2.3 培养模式 2.3.1 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2.3.2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学以致用,效果好 2.3.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2.3.4 提倡实行“双证”培养模式。 3.师资队伍 3.1 队伍结构 3.1.1 专业建设负责人具有教授职称,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 和知名度。 3.1.2 有稳定的成人教育专任教师队伍,教师职称、学历等结构 合理。 3.1.3 兼职教师(校外辅导教师)的数量、职称、学历等符合专 业教学要求;聘任手续齐备。 3.1.4 专业课中有一定比例的“双师型”教师。 3.2 主讲教师 3.2.1 课程负责人是本校具有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 3.2.2 主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由本校教师主讲,满足教学要 求。 3.3 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 3.3.1 热爱成人教育事业,教育理念先进,熟悉成人高等教育教 学规律,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治学严谨,教学水平高、业务能 力强。 3.3.2 近几年内在成人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 学改革等方面有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出版的论著或成人教育研究课 题,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显著。 4.教学条件 4.1经费投入 成人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省设立专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师 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及现代教育技 术应用等,各建设学校至少要按省专项补助经费的2倍对品牌专业建 设进行配套投入。 4.2 教学设施建设 4.2.1 能充分依托学校各类教学资源,有保证教学所需的基本设 3 施条件。 4.2.2 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能满足专业实验教学需要,能按实验教 学要求开出全部实验。 4.2.3 建设有稳定、充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实践教 学要求。 5.资源建设 5.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5.1.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5.1.2 能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注重对学生实践 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5.1.3 课程设计理念先进、定位准确,有一定数量的特色课程为 支撑。 5.2 课程教学大纲 5.2.1 以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依据,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 充分体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前沿性。 5.2.2 课程教学大纲齐备,结构完整、体例规范、内容具体,能 依据成人教育不同学习对象、学习层次和学习形式确定教学内容和教 学学时。 5.2.3 有配套的实验、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大纲。 5.3 课程资源建设 5.3.1 成人教育教材建设有完整规划,措施得力。自编教材在内 容取舍、重点、难点、编写体例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符合成人教育 学生学习实际,使用效果好。使用近期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60%。 5.3.2 有高质量的与教材相配套的自学指导书。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验、实习等)的课程有完整的教学指导书。 5.3.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 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课程资源。 5.4 特色课程建设 5.4.1 学校制定了成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规划,自主开发出符合 培养目标、体现成人教育特点的特色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建设成省级 特色课程。 5.4.2 教学内容科学、先进,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使 学生能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 4 5.4.3 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实用性的关系,内容的整体 性与个体的适应性有机统一。 5.4.4 能引导学生涉足学科前沿领域,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和学 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入课程之中。 5.4.5 有明确的实践方案或指导建议,根据课程要求和具体情况 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5.4.6 建设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立体化的课程资源体系,有 利于学生以多种形式开展自主化学习,课程资源能够共享。 6.教学实施与管理 6.1 教学实施 6.1.1 教学准备充分,教学环节安排规范,组织科学严谨, 无教 学事故和差错发生。 6.1.2 能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能为 学生提供学习计划、方法等有关指导和帮助。 6.1.3 面授、作业、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制度化、规范化,效 果好。 6.1.4 实践教学安排合理,组织规范。 6.1.5 重视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 全面考核。建立了试题库或试卷库,实施教考分离。 6.2 教学方法和手段 6.2.1 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理论研究成 果和实践效果显著。 6.2.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课程特点、学习形式和层次, 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提高教学效果。 6.2.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 导学、助学等学习支持服务,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6.3 教学管理 6.3.1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到位,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 考风。 6.3.2 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促管理,教学 过程管理科学、规范。 6.3.3 在教学、学籍、考试管理等方面实施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适应成人教育管理需要。 5 6.3.4 积极推行学分制管理,并取得一定成效。 6.3.5 积极进行学生 “双证”培养工作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 一定成效。 6.4 质量保障体系 6.4.1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合理,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 体系运行良好。 6.4.2 校、院(系)、站点都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和组织机构, 职责明确,并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督导效果显著。 6.4.3 影响教育质量的所有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全部环节中均 能得到控制。 6.4.4 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跟 踪调查结果指导教学改革。 7.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7.1毕业生综合素质 7.1.1 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性、实践性强,与实际结合紧密、 质量高,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占10% 以上。 7.1.2 在学期间有50%的学生获各类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计算机二级以上等级证书。 7.1.3 取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占20%以上。 7.1.4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有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 实例;有获得专利登记、知识产权的实例;有一定数量的公开发表的 论文或研究成果。 7.2 社会声誉 7.2.1 有三届以上毕业生,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社会满意度问卷 调查满意率达90%以上。 7.2.2 培养的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有杰出 的毕业生事例,有突出的创业、创新和先进模范事迹。 7.3 示范辐射作用 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明显,在省内乃至国内有较大影 响。 8.特色项目 8.1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开发适合成人学习的多 6 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8.2 针对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和多样、 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