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

变了音的乐、14 页 52.5 KB下载文档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
当前文档共1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doc

有机催化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 实验室安全规定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 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 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 失。因此实验室必须按 EHS 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 1. 一般规定 1.1 穿着规定 1.1.1 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 1.1.2 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其它环保局 所列管毒性化学物质等化学药品操作实验或研究,必须要穿戴防护器 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 1.1.3 需将长发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禁止穿凉鞋或者脚部暴露的鞋 子进行实验操作,穿着要球鞋或者其他更有保护性的鞋子(防滑,防 静电,防止实验溶液溅伤)。 1.1.4 操作高温之实验,必须戴防高温手套。 1.2 饮食规定 1.2.1 禁止在化学品存放区吃东西、喝饮料、抽烟、存放食物和饮水 杯等器具。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喝饮料、抽烟、嚼口香糖、化妆、 吃药等行为。 1.2.2 需要以上行为的,可以在办公室进行。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 净双手方能进食。 1.2.3 食物禁止储藏在储有化学药品之冰箱,冰柜或者储藏柜中,禁 止使用实验设备做饭吃,烧开水喝。 1.3 物品领用、存储及操作相关规定 1.3.2 领取化学试剂或者药品时,应确认容器上标示名称是否为需要 的实验用药品。注意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是否有危害。为了你的安 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请察看药品报告单(若存在的话)和试剂或药 品的安全数据单(MSDS)。 1.3.3 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之药品 请在通风柜或者吸风口下进行操作。 1.3.4 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均需分开存放,挥发 性的化学药品需密闭保存,如果有条件的话,需要置于有抽气装置的 药品柜中。 1.3.5 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经实 验室主任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 性实验。 1.3.6 若须进行无人监督之实验,其实验装置对于防火、防爆、防水 灾都须有相当的考虑,且让实验室灯开着,并在门上留下紧急处理时 联络人电话及可能造成之灾害。 1.3.7 请将废弃或过期溶液,药品或者试剂,废弃物标示清楚,置于 指定位置存放。试剂,药品使用后之废液或者废弃物严禁倒入水槽或 水沟,应收集于专用容器中,定期送交环保部门处理。 1.4 电安全规定 1.4.1 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 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 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1.4.2 实验室用电容量的确定要兼顾事业发展的增容需要,留有一定 余量。但不准乱拉乱接电线。 1.4.3 实验室内的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板、箱、柜等装置及线路系统 中的各种开关、插座、插头等均应经常保持完好可用状态,熔断装置 所用的熔丝必须与线路允许的容量相匹配,严禁用其他导线替代。室 内照明器具都要经常保持稳固可用状态。 1.4.4 可能散发易燃、易爆气体或粉体的建筑内,所用电器线路和用 电装置均应按相关规定使用防爆电气线路和装置。 1.4.5 对实验室内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装置要心中有数,要有明确 标记和警示,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预防措施。 1.4.6 实验室内所用的高压、高频设备要定期检修,要有可靠的防护 措施。凡设备本身要求安全接地的,必须接地;定期检查线路,测量 接地电阻。自行设计、制作对已有电气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的设备,在 使用前必须经实验室与设备处技术安全办公室组织的验收合格后方 可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设备或装置,其中的电气线路部分,也应 请专业人员查验无误后再投入使用。 1.4.7 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取暖,严禁抽烟。必须使用明火实验的 场所,须经批准后,才能使用。 1.4.8 手上有水或潮湿请勿接触电器用品或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水槽 旁的电器插座(防止漏电或感电)。 1.4.9 实验室内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本室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 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 1.4.10 机械设备应装设防护设备或其它防护罩。 1.4.11 电器插座请勿接太多插头,以免电荷负荷不了,引起电器火 灾。 1.4.12 如电器设备无接地设施,请勿使用,以免产生静电。 1.5 压力容器安全规定 1.5.1 气瓶应专瓶专用,不能随意改装其它种类的气体; 1.5.2 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 明火距离不小于 5 米;氢气瓶最好隔离; 1.5.3 气瓶搬运要轻要稳,放置要牢靠; 1.5.4 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 1.5.5 氧气瓶严禁油污,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 1.5.6 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灌; 1.5.7 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 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1.5.8 搬运应确知护盖锁紧后才进行。 1.5.9 容器吊起搬运不得用电磁铁、吊链、绳子等直接吊运。 1.5.10 厂内移动尽量使用手推车,务求安稳直立。 1.5.11 以手移动容器,应直立移动,不可卧倒滚运。 1.5.12 用时应加固定,容器外表颜色应保持显明容易辨认。 1.5.13 确认容器之用途无误时方得使用。 1.5.14 每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 1.5.15 查压力表是否正常。 1.6 环境卫生 1.6.1 各实验室应注重环境卫生,并须保持整洁。 1.6.2 为减少尘埃飞扬,洒扫工作应于工作时间外进行。 1.6.3 有盖垃圾桶应常清除消毒以保环境清洁。 1.6.4 垃圾清除及处理,必须合乎卫生要求应按指定处所倾倒,不得 任意倾倒堆积影响环境卫生。 1.6.5 凡有毒性或易燃之垃圾废物,均应特别处理,以防火灾或有害 人体健康。 1.6.6 窗面及照明器具透光部份均须保持清洁。 1.6.7 保持所有走廊、楼梯通行无阻。 1.6.8 油类或化学物溢满地面或工作台时应立即擦拭冲洗干净。 1.6.9 养成使用人员有随时拾捡地上杂物之良好习惯,以确保实验场 所清洁。 1.6.10 垃圾或废物不得堆积于操作地区或办公室内。 1.6.11 工业消防用水,应与饮用水分别由不同放于一定处所。 1.6.12 盥洗室、厕所、水沟等应经常保持清洁。 2.安全防护 2.1 防火 2.1.1 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 2.1.2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 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2.1.3 要注意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的使用 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2.1.4 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 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 或 CCl4 灭火器灭火。 2.2 防爆 2.2.1 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 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 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 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 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2.2.2 防爆措施 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 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 放,远离热源。 2.3 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 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 止溅入眼中。 2.4 防辐射 2.4.1 化学实验室的辐射,主要是指 X-ray, 长期反复接受 X-ray 照 射,会导致疲倦,记忆力减退,头痛,白血球降低等。 2.4.2 防护的方法就是避免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头部)直接受到 X-ray 照射,操作 时需要屏蔽,屏蔽物常用铅、铅玻璃等。 3. “三废” 处理 3.1 废气 3.1.1 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 少量毒气排到室外; 3.1.2 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 3.2 废渣:少量有毒的废渣应送交环保部门处理,需要焚烧或者深埋。 3.3 废液 3.3.1 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 中和,调 pH 值至 6-8 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下。 3.3.2 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 处理。 3.3.3 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 3.3.4 洗刷产生的废水,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 3.3.5 酸、碱、盐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碱盐污水桶、经中和后排入 下水道。 3.3.6 有机溶剂回收于废有机溶剂桶中,加盖密封,定期交与环保部 门处理。 3.3.7 重金属离子(包括 )沉淀法等集中处理。 4.实验室伤害的预处理 4.1.普通伤口:以生理食盐水清洗伤口,以胶布固定。 4.2.烧烫(灼)伤:以冷水冲洗 15 至 30 分钟,散热止痛→以生理食盐 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紧急送至公司 诊所→严重烧烫伤者需送至医院进行处理。(注意事项:水泡不可自 行刺破) 4.3.化学药物灼伤: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消毒纱布或消毒过布块覆盖 伤口→紧急送至公司诊所→严重灼伤者需送至医院进行处理。 5.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的管理 5.1. 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危险化学品系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 性及其它带有危险性的物品。 5.2. 危险化学品的申请及购置:凡需使用危险化学品,应提交危险 化学品使用申请报告,经审批同意后,由供应处按相关规定统一组织 采购。 5.3. 危险物品的提运 5.3.1 装运危险化学品,应小心谨慎,严防震动、撞击、摩擦、重压 和倾倒。装运气瓶要拧紧瓶塞,运输时要带好必要的防护设备。 5.3.2 性质互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同时装运(如氢气和氧气 等)。易燃品、油脂或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和强氧化剂同 时装运。对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和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应专车提运。 5.3.3 携带危险化学品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4.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5.4.1 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化学品,必须指定专 人保管。危险化学品的领用,由专人持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报告和使 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化学危险品仓库办理领料手续,并做好 详细的领料和使用记录。要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与安全措施,对存放 地点和危险物品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 造成自燃、爆炸事故的发生。 5.4.2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负责人要经常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员 工安全教育。 5.4.3 危险化学品的空容器、变质料、废溶液、溶渣等应到指定地点 予以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抛洒。 5.4.4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 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做有危害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 橱里进行。做放射性、激光等对人体危害较重的实验,应制定严格安 全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6. 关于实验室安全用电的管理 6.1 实验室所在的建筑,需安装避雷装置的必须安装符合要求的避雷 装置。实验室所在的建筑(或实验室内部)必须安装符合使用要求的 地线。避雷装置和地线不能混同使用。 6.2 实验室所用的室内、外用电线路和装置,均应由国家认可施工资 质的单位架设、安装和施工。实验室如自行施工,竣工后由实验室应 经过有关部门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6.3 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改、扩建时,新的用电系统建成后,废 弃不用的旧线路、旧装置都需要立即拆除。 6.4 实验室用电容量的确定要兼顾事业发展的增容需要,留有一定余 量。实验室用电应严禁超负荷运行。不准乱拉乱结电线。 6.5 实验室内的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板、箱、柜等装置及线路系统 中的各种开关、插座、插头等均应经常保持完好可用状态,熔断装置 所用的熔丝必须与线路允许的容量相匹配,严禁用其他导线替代。室 内照明器具都要经常保持稳固可用状态。 6.6 可能散布易燃、易爆气体或粉体的建筑内,所用电器线路和用 电装置均应按相关规定使用防爆电气线路和装置。 6.7 对实验室内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装置要心中有数,要有明确 标记和警示,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预防措施。 6.8 实验室内所用的高压、高频设备要定期检修,要有可靠的防护 措施。凡设备本身要求安全接地的,必须接地;定期检查线路,测量 接地电阻。自行设计、制做对已有电气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的设备,在 使用前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自行设计、制做的设备或装置,其 中的电气线路部分,也应请专业人员查验无误后再投入使用。 6.9. 实验室应有严格的用电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对实验操作人员, 实习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把安全用电制度落到实处。 7. 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取暖,严禁抽烟。必须使用明火实验的场 所,经批准后,才能使用。 8. 对违反操作,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而造成火灾、污染、中毒等人 身重大损伤,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损坏、被盗等重大事故,实 验室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对隐瞒不报或缩小、扩大事故真相 者,应予以从严处理。 9. 新建和改建实验室时必须将有害物资、有毒气体的处理列入工程 计划一起施工。 10. 实验室内严禁食宿、严禁存放个人钱物。 11. 实验室要设立安全员,负责督促检查本实验室安全工作。 12. 每日最后离室人员要负责水、电、气、门窗等的安全检查。 13. 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完备安全防范设施,标志必须齐全有效,各 种安全设施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借用挪用,要定期检查安全设施,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制度 化学实验常常伴随着危险,无论怎样简单的实验,都不能粗心大 意。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使设备或人身受到伤害,同时精神上亦会受 到很大打击。若考虑到不仅会使自身受伤,而且还会危及他人,那么, 应该竭尽全力防止事故的发生。为此,必须认真注意吸取前人的经验、 教训,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 1. 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实验室 主任和班组长对各自的实验室和小组安全负责,坚持“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 实验室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安全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张挂在实验室明显地方,严格贯彻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 验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条例和操作规程。 3. 值日人员对实验室的电源、火源、水源等方面情况要经常进行检 查,并有检查记录。实验室主任要负责整个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实验 室主任每周末要对实验室的电源、火源、水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 的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并做好 检查纪录。进行不定期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 处理。 4. 对压力容器、电工、焊接、振动、噪声、高温、高压、辐射、强 光闪烁及放射性物质等场所及其有关设备,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 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5. 对于实验室使用到的试剂、药品,需要建立试剂清单,并收集药 品报告单(若存在的话)和试剂或药品的安全数据单(MSDS),在实验 前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