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2018版).doc
0 版本号:000 ·由于未“启用宏”,您现在不 您现在可以正常进行填报 能正常填写文档或打印文档, 请根据以下步骤操作: 1) 如果您是 word 2003 用户 a) 请把 Word 宏的安全 性设为:"中" 方法: Word 菜单->工具 申请书填写步骤: ->宏->安全性->安全级,设 1、个人基本信息、个人简历信息、经费预算通过下面相应按钮填报、修改。 置为"中" a) 个人基本信息: [点击此处填报] b) 关闭本文档,重新打 b) 个人简历信息: [点击此处填报] 开,点击"启用宏"按 [点击此处填报] c) 经费预算: 钮,即可开始填写本 文档或打印了 2、正文内容直接在表格中填写 (注:请严格遵循给定格式填报内容,不得删减或改动)。 2) 如果您是 Word2007 用户, a) 正文内容: [点击此处填报] 点击 word 左上角"安全警 3、点击“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按钮,以检查填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本申请书 告"处"选项"中的"启用此 进行保护。为了防止申请书被他人篡改,可以在保护过程中设置密码,但请牢记以便 内容"),即可开始填写本 在修改申请书时使用。检查完成后,才可以在申报网站上传申请书,否则不能上传。 文档或打印了 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 4、打印、上传申请书(注:请确保打印的纸质申请书版本号与申报系统中上传的电子版申 ·如果在打开申请书时,系统 请书版本号保持一致)。 有提示错误。表明您使用的 word 软件安装不完整,请先卸 载当前 word 软件再安装 word 软件的完整版本。 版本号:000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申 请 书 项 目 名 称: 申 报 类 别: 申 报 领 域: 申 请 人: 专业技术职务: 所 在 学 校: 通 讯 地 址: 联 系 电 话: 申 请 日 期: 005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财政厅 二〇一八年 第1页 版本号:000 填 写 说 明 一、编写前要仔细阅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和当年关于受理申请的工作通知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二、编写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三、“申报类别”包括:A 基础研究;B 应用研究;C 软科学;D 技术转 移。每份申请书选填且仅填其中之一。请在申请书、申请人清单上注明申报 类别,如“申报类别:A 基础研究”。 四、申报领域”包括:1.数学;2.物理;3.化学;4.化工;5.农业;6. 林业;7.生物;8.电子科学技术;9.计算机与通讯;10.基础医学;11.医疗 卫生与临床;12.药学;13.中医药;14.能源;15.资源;16.环境;17.材料; 18.先进制造;19.管理科学与工程。 每份申请书选填其中之一。请在申请书、申请人清单上注明申报领域的 具体类别,如“申报领域:计算机与通讯”。 五、“专业技术职务”指受聘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如教授、副教授、 研究员、副研究员等。 六、申请书页面用 A4 纸,内文用 4 号宋体字打印,标题用 4 号黑体字打 印,于左侧加软封面装订成册(不要用塑料封面或塑料文件夹)。 七、如无特殊说明,本表各栏不够填写时,可自行加页。 八、此申请书上报一份。附件和申请书一起装订,申请材料(包括附件) 双面打印,不得超过 60 个页码。 第2页 版本号:000 一、基本情况 姓 申 请 人 信 息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民 族 邮 编 研究方向 办公电话 手 机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最终学位及学校、时间 所在工作单位(院、系、 所、实验室、中心) 起止年月 地 点 学习、工作单位 个 人 简 历 ︵ 自 大 学 填 起 ︶ 主 要 学 术 任 职 第3页 任 职 版本号:000 二、主要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历 1 第4页 版本号:000 三、代表性成果(2015 年 1 月 1 日以来) (一)知识贡献(限 10 项) 1、论文(仅限基础研究类人才、软科学类人才填写) 编号 论文名称 期刊名称 [点击此处填报] 年、卷 (期)、页 他引次 数 第一作者 /通讯作 者 发表时 间 作者姓 名 收录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第一或是通讯作者的论文 2、学术著作(仅限基础研究类人才、软科学类人才填写) 编号 著作名称 [点击此处填报]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第5页 作者姓名 是否为“国家一级出版社” 分值 版本号:000 注:仅填写署名第一的学术著作 3、成果鉴定(仅限应用研究类人才填写) [点击此处填报] 编号 鉴定编号 鉴定成果名称 鉴定时间 排名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鉴定成果 第6页 第一完成人 鉴定级别 分值 版本号:000 4、专利(仅限应用研究类人才填写) 编 号 专利名称 [点击此处填报] 成员署名 获授时间 排名 专利类型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专利 5、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情况(限技术转移类人才填写) 编号 新成果名称 授予单位 第一完成人 [点击此处填报] 年份 第7页 排名 成果级别 分值 版本号:000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成果,附鉴定证书(成果证书)核心内容复印件 6、科普作品(限技术转移类人才填写) 编 号 作品名称 [点击此处填报]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排名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作品 第8页 第一完成人 作品类别 分值 版本号:000 (二)科学或技术贡献(限 5 项) 1、项目(限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技术转移类人才填写) 编 号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资助经费 (万元) [点击此处填报] 项目负责 人 立项时间 项目类别 分值 项目(或被采纳成果)类别 分值 注:仅填写主持的项目(第一负责人) 2、项目或被采纳成果(限软科学类人才填写) 编 号 项目(或被采纳成果)名称 [点击此处填报] 项目编号 (采纳单位) 采纳时 间 注:仅填写署名第一的项目或第一完成人被政府采纳的成果 第9页 第一完 成人 版本号:000 (三)标志成果(限 5 项,仅填写排名前两位的获奖) 编 号 [点击此处填报] 授予单位 及时间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排名 获奖人 奖励类别 分值 注:仅填写署名前两位的成果奖励(第一和第二完成人) (四)学术影响力(限 1 项) 编号 [点击此处填报] 任职的学术会议、平台、组织等名称 任职时间 第一完成人 第 10 页 学术任职类别 分值 版本号:000 四、科教结合成果(2015 年 1 月 1 日以来) [点击此处填报] (一)精品课程或规划教材(限 3 项,仅填写署名第一的精品课程或规划教材) 编 号 课程或规划教材名称 依托单位、出版社名称 (二)指导学生获奖(限 3 项,仅填写指导教师署名的奖励) 编 号 奖励名称 授予单位 课程建设或 教材出版时 间 第一完成 人 课程或教材类别 分值 教师姓名 获奖类别 分值 [点击此处填报] 获奖时间 教师排名 注:硕士生由学校研究生处出具指导证明,本科及以下学生由学校教务处出具指导证明。 (三)指导学生产出成果(限 3 项,仅填写指导教师署名前两位的成果,包括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 编号 成果名称 授权单位、 发表/获得/ 指导教 采用单位 采用时间 师排名 学生 排名 教师 姓名 注:硕士生由学校研究生处出具指导证明,本科及以下学生由学校教务处出具指导证明。 第 11 页 档次 [点击此处填报] 获奖类别 分值 版本号:000 五、获资助后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关键科技问题及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应撰写明确、切实可行并具有可考核性(重点突出在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学科发 展、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贡献) 。 第 12 页 版本号:000 六、经费预算(金额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省财政资助经费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1 ①测试/计算/分析费 ②能源动力费 ③会议费/差旅费 ④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⑤其它 2.实验材料费 ①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②其它 3.仪器设备费 ①购置费 ②试制费 4.国际合作经费 5.劳务费 6.管理费 7.其他(不含财务规定不能 支出的科目) 合计 学校配套 自 筹 有关的其他经费来源 其它来源 其他经费合计 第 13 页 版本号:000 七、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对申请者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及研究工作设想 的科学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签署具体意见) 第 14 页 版本号:000 八、学校(院)审核意见(对是否同意申报,对申请者匹配资助经费及所需 人力、物力条件保障等签署具体意见) 第 15 页 版本号:000 1 < p r o j e c t I n f o >< p r o 第 16 页